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谢龙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的确喜欢动用酷刑,比如说剥皮实草、凌迟、五马分尸、腰斩等,并且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大官小员。不过,朱元璋也非常注重制度设计和宣传,比如他颁布《大明律》、《大诰》《大诰续编》《三编》《大诰武臣》等,要求官员和百姓人手一本,经常翻阅,家有这些法律文本,还可以抵罪,要是没有,罪加一等。

题者所说的这种酷刑叫做“贴加官”。是不是朱元璋发明的很难说,反正自宋朝以来就有这种刑罚,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宋慈就破获过以贴加官杀人的案子。

什么是贴加官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有很多电视剧中都演示过:将犯人固定在一张床板上,用一张毛皮纸贴放在犯人的脸上,施刑的人噗一口水在纸上,纸就贴在犯人脸上了,第一张没啥的,犯人也不痛苦,因为犯人出气可以冲开贴在脸上的纸,有一定开合的缝隙,人尚可以呼吸。

不过第二第三张......依次噗水贴上,犯人呼出的气要冲开脸上的纸,就很困难了,这个时候,你要是招呢,就努力蹬腿儿,趁着贴纸还能冲出一丝缝隙,赶紧求饶,施刑官就揭开纸张,让你活命,要是继续对抗,随着缝隙的合拢,你将无法呼吸,最终因脑部缺氧一命呜呼。

这就是“贴加官”,一般犯人不招供,五张纸就死翘翘了。犯人死后,揭开的毛皮纸凸凹分明,很像是唱戏里面的面具,故而也叫“跳加官”。

为什么会有这种刑罚?

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机构大体分内廷和外廷,内廷为皇室,是皇帝一党,外廷是政府,是官员一党,皇帝一党是核心,有自己的成法体系,比如汉朝“六尚”、明清内务府等,有相应的处罚规制。政府一党有政府的成法体系,比如汉朝丞相“十三曹”、御史大夫与太尉分工,明清三法司等等,也有自己的法律规制。皇室与政府各成体系。

在封建王朝,皇权至上。本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事实上,皇室成员犯法之后,因为皇室身份,首先受到的是皇室律法处置,然后才是政府司法处置,这就是古代皇权之特权所在。

“贴加官”之初就是皇室用来惩罚内廷犯法的宫女、妃嫔、太监、内官等人的刑罚。

为什么是内廷呢?因为皇权至上,皇室是天子机构,是天下的表率机构,是天子的脸面,永远不会有错误事情发生的,否则就是给天子抹黑,给皇帝抹黑,皇帝就没有威严可言了。

但是现实是这样吗?显然不是,皇室里面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歇过,那么,皇帝就设计一些惩罚措施和办法,来对付犯法获罪捣乱的人,这就形成了内廷成法。“贴加官”就应运而生了。

贴加官有什么特点为皇室所青睐?

因为受贴加官而死的犯人难以查证死因,脑部缺氧的死状在古代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般是检查不出来的,可以说“贴加官”就是杀人于无形,怎么定名都可以,说是猝死没人敢说不是。这给皇室杀人推卸了责任,死者及其亲属是没法追究的。由此可以维护皇室的名声和脸面,让皇帝的威信常在。

所以说“贴加官”没人扛得住,倒是事实,因为扛的后果都是一个字——死。


青灯问史


几张桑皮纸,一碗烧刀子酒就可以悄无声息的夺人性命,听上去比那些皮开肉绽的酷刑温柔许多,可受刑者却是痛苦万分。



这种几张薄薄的纸就杀人于无息的酷刑传说是朱元璋发明的,为的是治理那些贪官污吏,名叫贴加官,在清朝也称为加官进爵,是朝廷治理官吏的常用酷刑。还因为其“杀人无痕”的特点,也特别受宫廷内嫔妃的青睐,常用来处理不听话的宫女太监。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苦情男二凌云彻就是死于这种刑罚,海兰一句“那就赐你加官进爵,一路好走”让很多追剧的小伙伴纷纷上网求科普,不是加官进爵吗,怎么又死了?而在这之前的电视剧《李卫当官》更是把行刑的过程演绎了出来,一张桑皮纸一口烧刀子,纸被浸湿后紧贴着脸,口鼻被遮着导致呼吸不畅人就会下意识大口呼吸,而大口呼吸就把纸全给吸了糊着嘴巴,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一般五到七张纸就会使人丧命。



和这种贴加官类似的听上去很温柔,但实际很残忍的酷刑还有笑刑和水刑。

笑刑是在犯人的脚掌心涂上蜂蜜等涂料,然后牵来山羊舔舐,山羊舔脚掌就会使犯人发笑,而长时间的大笑会将身体内的氧气耗尽,最终会缺氧窒息而死。


水刑和贴加官的方法很类似,只是使用工具不同而已。将犯人头高脚低的绑着,然后在脸上盖上毛巾,把水一直往犯人头上浇,因为被盖着毛巾就会像贴加官一样无法呼吸导致窒息的感觉,最后会张着大口却被闷死,特别的煎熬又残忍。

贴加官这种用纸杀人的手段并不是朱元璋原创,早在宋慈的《洗冤录》中就有记载被人用湿纸搭口鼻而死,所以明太祖是背了这个锅,人家可能只是把它利用到刑讯中来。


宝阿宝呀


关于用纸的酷刑有三种名字,一种是传说的“贴加官”和“气毙”,另一种名字疑似叫“一封书”。

这种酷刑的执行方式是用一张桑皮纸盖在受刑者脸上,然后喷水或者喷酒,纸湿润后会贴在脸上使人无法呼吸。如果受刑者肯招供,执刑的人就把纸揭开;如果受刑者不肯招供,继续往脸上加纸,越来越多的纸叠在一起,最终使人窒息而亡。

这种酷刑有多残酷?我刚才试验了,很痛苦!

可能有人觉得用纸贴脸上怎么可能致死?纸泡水以后就容易烂,舌头一伸就可以把纸捅破,这样不就可以呼吸了?为此我亲自去试验了一回,用的是我们常见的抽纸。

我用五张抽纸沾水后贴在脸上,这时候纸是没有完全与脸贴合的,但只要你一吸气,纸就往脸上贴紧,吐气也无法把纸吹起来。如果想伸舌头把纸顶破更是不可能,因为舌头只会把纸顶上一点,但周围还是紧紧地贴在脸上!每一次呼吸都会把纸贴得更紧,随着缺氧严重,心跳会加速,人也变得非常烦躁,呼吸也随之加急,越急越紧,越紧越吸不到气,这种感觉超级痛苦!

这种酷刑是朱元璋发明的吗?

明朝的刑法种类很多,而且也非常重!按朱元璋的说法是“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因此后人就把很多奇怪的刑罚都归到朱元璋身上,包括这种“纸刑”。

关于这种刑罚大都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比如《如懿传》中的王钦就是死于此刑,还有《河神》中的薛庆阳也用此法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而且文人们给这种酷刑起了个名字叫“贴加官”。但这种刑法是朱元璋发明的吗?

我查阅了整部《明史》的刑法,都没有发现类似的记载,只在《明史·刑法志二》中有这么一句话:“酷吏輒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

关于《明史》中的“一封书”没有查到具体的执行方法,但从名字上解释应该是类似“贴加官”这样的刑罚。但这只是猜测,因为正史中确实没有这种刑罚的记载。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这种酷刑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叫“气毙”。这种说法是在清朝灭亡后,由宫中的太监传出来的,也是没有文字记载。据说慈禧太后就是用此方法杀害了30多名太监,而慈禧用的是棉纸,不是桑皮纸。

从正史资料上来看,并没有“纸刑”的记载,但没记载也不能代表没有,所谓“野史也是史”,有些历史没法写入正史中,只能靠大家口口相传下来。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能像传说中的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受刑者虽然是窒息而死,但临死前肯定会挣扎,这样绳索就会在身上留下深深的勒痕,这也是一种证据。


水煮汗青


朱元璋发明的这种酷刑,叫做”贴加官“。

这种刑罚工具简单,只需要水和一张张。将要审讯的犯人捆绑在某个地方,使其动弹不得,然后将一张纸在犯人脸上,再对这张纸进行喷水,湿润后的纸张迅速贴服在犯人脸上,使其无法呼吸。

这还没完,如果他不招供,再往上加一张纸,直到犯人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乃至窒息。

这个刑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是个极大折磨。

它不比其他身体折磨,它随时可逆,只要犯人承受不住,立刻可以揭去,恢复呼吸。且不留下痕迹。而其他的譬如火炙、鞭打,即使扛不住了,那受过的折磨也还在那儿,这会让一些人索性横下心来死扛到底。而”贴加官“之刑,只要你招供,一切如同没有受过伤。

但如果不招供,逐张加纸,将会呼吸越来越困难,就像溺水的人,越浸越深,苦不可当。

这种刑罚操作简单,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所以,自朱元璋发明这个方法,受此刑者,鲜有不招供的。那些贪赃枉法之辈,见此股栗。


钱多多读文史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这种用一张纸就能让人生不如死的酷刑,有个特殊的名字——“贴加官”。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用一张纸就能变为可怕的刑讯的工具。

这个刑罚是怎么操作的呢?

首先把犯人的手脚固定,这样犯人就真的是任人宰割了,不过并没有人宰割,而是用一张纸,放在犯人的脸上。

而后往这张纸上洒水,纸张湿了之后,就贴在人脸上,因为躺着的犯人需要呼吸,所以这个湿纸张就慢慢地紧贴在犯人脸上。

更有甚者,还会再加上一张纸,然后再加上水,再加上一张纸,一般罕见有人能抗得过五张纸的。

要知道,古代的纸可不是现在的这样工艺精良,触感细腻,而是纸质纤维丰富,有点类似今天牛皮纸一样的纸张,湿了之后也不容易破裂。所以湿了之后贴在脸上,人就呼吸困难了。

现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水下憋气可达22分钟,但是普通人,两三分钟就眼前黑了,再时间长就要四肢抽搐了。

这个刑罚最重要的还是让人有一种恐怖的窒息感,从而击破犯人的心理防线,达到逼供的效果。

并且这个“贴加官”之刑,随时可以终止刑讯,纸一揭开就可以了,就算是犯人窒息而死,也没有任何的用刑痕迹,可以伪造自然死亡的现场,可以悄无声息做掉一个人,这也是很机智的。

所以这个“贴加官”之刑,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发明。



历史宝藏


“加官进爵”

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他出身底层,了解百姓疾苦,自然知道老百姓想要啥?于是,朱元璋立志要做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只是有时候事与愿违,朱元璋励精图治,却还是有贪官,而朱元璋对贪官恨之入骨,他发誓要尽除贪官,可惜贪官越除越多。

朱元璋觉得砍头已经不足以威慑贪官了,因为这群人已经疯了,为了贪污钱财,甘愿成为刀下亡魂。

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处罚办法,起名叫贴加官,有些影视剧中叫“加官进爵”。

这是一种简单的刑罚,刑具只有一张草纸而已。但是这小小的一张草纸,千百年来却没人能扛得住,究竟是咋回事呢?

这种刑罚的具体操作也很简单,将犯人放倒平躺,固定好双手双脚,先将草纸覆盖到犯人的脸上,将脸盖住,这时先不要着急进行下一步,因为此时犯人还没受到压力,他也不恐惧,所以犯人虽然挣扎但是内心还很坚强。

所以,在这个时候,先问他要不要招供认罪,他一定不招,有朋友要问,既然知道结果,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其实不然,这一次的发问,就是要让犯人觉得自己很坚强,从而一步步打击他的自信心,攻破心里防线。

在得到犯人拒绝的答案之后,这时进行第一次喷水,将水喷到草纸上,让纸张变湿润,从而变得柔软,使湿润的草纸整张贴到犯人的脸上,从而让鼻孔和嘴巴呼吸困难,为什么说呼吸困难而不是无法呼吸呢?因为一张纸的分量不足,还无法阻止嘴巴和鼻子呼吸。

一张纸喷水,虽然不足以致命,但是已经可以让犯人感受到压力,此时犯人的内心开始有点恐慌,这个时候问他,要不要招供,他可能顶住恐惧,继续说不招供,没关系,继续加就是了。

当第二张纸喷水的时候,犯人的呼吸开始有巨大压力,嘴巴和鼻子吸气就会被纸张阻挡,伸出舌头也无法顺畅呼吸,犯人开始害怕,胆子小的人就会招供,但是胆子大的人还会硬撑。

这个时候上第三张纸张,喷水后,犯人呼吸基本就能有一点点的缝隙,急促的呼吸让心里防线受到猛烈冲击,很多人都是在此时开始崩溃,选择招供,这个时候询问犯人是否招供,需要掀起纸张,否则他想招供也说不出来话,即使他不想招供,也让他感受一次顺畅呼吸有多快乐,如果不招供,放下纸张,再次重复。

一般的犯人在6-7张的时候,就会窒息死亡,如果在第四张纸上去的时候,还没有招供,招供犯人可能就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所以,等待他的也就只有死亡了。

但是谁不想活命呢?毕竟性命只有一次,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抗不过这样的心里压力,或许不惧一死的好汉有,他不怕砍头,眼睛一闭,不争,完事了。但是这样的好汉却未必能挺住这种“贴加官”,因为这种刑罚不是瞬间要你性命,而是步步紧逼,摧毁内心。


正因为如此,这种“贴加官”刑罚在某种程度上要比砍头更加可怕,这也是朱元璋在贪腐屡禁不止之时,发明的一种手法简单、手段残忍的酷刑,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野史日记


老朱在历史上以暴君著称,当然朱元璋的残暴主要是对于自己的臣子,他对老百姓还是挺宽容的。

在历史上,朱元璋对自己的臣子是非常严厉的,朱元璋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非常痛恨贪官污吏,所以在整治贪污这方面,下手极很,最严重的刑法不仅仅是杀头,而且是剥皮填草。

除了对贪官污吏之外,朱元璋还因为惧怕功臣们联合起来造反,所以进行了非常多的大杀功臣的操作,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是上万上万的杀。

所以在整治贪官的过程中,朱元璋也发明了许多的刑罚。

其中有一个非常厉害,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纸,但是百年间无人扛得住。

这种刑罚就是“加官进爵”,多么美妙的名字啊。

这种刑罚的具体执行方式是将犯人固定在椅子上,然后把宣纸放到犯人的脸上,开始喷水,把宣纸浸湿,然后再铺上一张,慢慢的让犯人失去呼吸的机会。

这就叫加官进爵……

一般来说,只需要4张纸就可以完成置人于死地,而且死的过程很难受。

不得不说,朱元璋折磨人还是挺有一套的。

其实这种办法的最佳作用并不是杀人,致人于死地,反而是能够尽快的逼迫犯人招供,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他只是想更多杀功臣,以维护朱家的江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屈打成招,让他们招供更多的人,实现更大的株连……

不然也不会有蓝玉案,胡惟庸案,每次都上万人之多了……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但却非常有效,别说百年之内,就算再过百年也含有敌手。

这大概是朱元璋在过年的砍瓜切菜的生涯中,磨砺出来的一种灵感吧……

真不知道该说他聪明,还是狠辣……

反正这种办法在后世的逼迫犯人中,无往而不利。

但是功过有分开,朱元璋这个人虽然杀大臣心狠手辣,甚至在历史上,大臣们上朝之后能够安然回家都会大肆的庆祝一番,因为又多活了一天。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朱元璋算是一个明君,因为在洪武年间的明朝是最清廉的,老百姓也安居乐业,海清河晏,四海升平。

在老百姓心中算是一个仁君,明君了。


历史好奇怪


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扛住?别说是百年时间,就是一万年的时间,估计都没人能扛得住。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除非人不用呼吸。在《如懿传》中,王钦就是死于此刑,在《河神》中的薛庆阳也用此法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这种酷刑的名字就叫“贴加官”。


朱元璋时期的酷刑真不少,最吓人的是剥皮实草,把人皮剥下来,再装上石灰和草,警示后人。还有刷洗,就是将犯人脱光衣服按在铁床上,用开水浇上,再用铁刷子刷。还有油煎,灌毒药,站重枷,铲头会、钩肠等刑罚。


相比这些刑罚,“贴加官”可谓是非常轻,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如同上面刑罚的效果是一样一样的,可谓是杀人于无形。即使人死了,别人都看不出来是怎么死的。


“贴加官”,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贴到或者是加到某个人的脸部的五官上。其实最重要的是把口鼻给贴紧了,封闭严实了。




或许有的人说,这是一个笑话,一张普通的纸有那么厉害吗?如果谁不信可以实验一下。


我们知道只要有生命就离不开呼吸,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对人来说,首先要呼吸,然后喝水,吃饭,睡觉。


自古对犯人进行惩罚,常常从这几方面做文章,不给喝水的话,估计人能挺一周。不给吃饭的话,估计能挺四天左右,如果不让睡觉的话,那在六七天上,人就会精神崩溃,精神错乱。在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做过此类的实验,如果七天不让人睡觉,那么人就处于一种疯癫状态,力大无穷,甚至自己能把自己的肋骨给震断。


而如果从呼吸上做文章,不让人呼吸的话,那就非常憋气,那么一般人很难受得了。时间很短,短短一两分钟,人都受不了。大家见过溺水的人的垂死挣扎吧,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呼吸。四肢扭动,非常痛苦。



用一张纸来做文章,对实施者来说,是简单易行,只需要一张纸,一个喷水的器具就可以了。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把纸放到人的脸上,然后喷上水或者配上酒之类的东西,这样纸就被浸湿了。纸湿了就会贴在人的脸上,就阻断了空气的来源,人就感觉到呼吸比较急促,不自觉的用力呼吸,越用力呼吸,纸就会屏蔽的越厉害,人的呼吸就会越急促。


有人说,那么不会用手把他揭了去吗?那么施加这个酷刑的人也不傻,会把他的身体绑在一个地方,此人哪里也不能动,除了他的舌头,那么可以借助舌头把这张纸去掉吗?我们知道舌头往外伸出有限。那么可以用舌头往外稍微把纸顶一顶,但是空间还是有限,氧气进入也不多,人照样感觉呼吸急促。


对犯人来说,如果还比较倔强不回答或者是不开口的话,明白吗?实施刑罚的人就会再加上一张纸,然后继续喷水,那么相当于屏蔽越来越好,空气越来越难进入,犯人就越来越受不了,如此而已,一直加到受不了,如果不开口招供的话,那就会窒息而亡。



那天我来了兴致,于是自己试了试,弄了一张纸放在脸上,往纸上喷水,接着感觉非常的憋闷受不了,一下就把纸给撕了去,然后过一会儿继续做实验,加到两张纸的话,脸已经胀得通红,人整个的受不了了,所以就没再进行,你看一张小小的平常纸就是如此,别说如果再加上几张纸了。


此时,用到的纸叫桑皮纸,古时又称"汉皮纸", 起源于汉代,是以桑树皮为原料,最大特点是柔嫩、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和文化工艺品等。就是这样普通的纸,利用了它柔软,吸水性强的特点,来做这个刑罚,也是真正的聪明了。


据说,没人能扛得住“贴加官”这种刑罚,但到底是不是朱元璋发明的,还真不知道。有人说是锦衣卫,东厂,或者是其他人,还真无从考究呢!


历史漫谈君


理科男答历史。

其实这个酷刑,不仅是百年时间,就算再过千年也不可能有人会从它手下逃掉。酷刑为什么叫酷刑,就是因为它的惨无人道,让被施行者感受到人间最残忍的痛苦。

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酷刑,同样也是如此。这个酷刑叫”贴加官“,也可以叫”开加官“。名字很绕口,很难理解,这是古代所有酷刑的通病。让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酷刑,只有亲眼看到,亲眼体会才能够明白其中蕴含的意味。

先简单的介绍一个这个酷刑的过程。

首先需要准备好桑皮纸,还有烧刀子,犯人一个,控制好手脚。接着行刑者喝一口烧刀子,喷在一张桑皮纸上,然后立马贴在犯人的脸上。如此重复四五次,直到犯人不再挣扎,没有动静。

这时候行刑者就可以把犯人脸上的桑皮纸拿掉了。拿掉之后的桑皮纸形状就像一个”跳加官“,这也是为什么此酷刑的名字叫”贴加官“、”开加官“的原因了。一个是贴上去,一个是揭开。

此酷刑的目的是为了让犯人感受到不能呼吸的痛苦,然后招供,相当于是”屈打成招“。不过这个不是打,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顶多是呼吸困难而死。

那么下面再仔细介绍三个东西,桑皮纸、烧刀子、”跳加官“。

桑皮纸是明清时侯的纸张,那时候桑皮纸应用很广泛,比如买卖契约上,文书档案上,用的都是桑皮纸。

桑皮纸的特点就是柔软、拉力大,而且还耐磨,最主要的是耐折叠。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这个酷刑要选择用桑皮纸了。

就因为它的拉力大,能够很好的覆盖整张脸,其次耐磨,这样犯人就不可以通过磨蹭或者用舌头捅破纸张了,最后耐折叠,就是怎么折叠都行。很符合”贴加官“的需要。

烧刀子,是一种古代的烧酒,度数非常高,而且味道非常的浓烈,可以用呛鼻来形容。当犯人的脸面贴上了被烧刀子喷过的桑皮纸,呼吸会加重,同时也会有咳嗽、呛嗓子的感觉,这时桑皮纸就会起伏,贴的更紧,呼吸会愈加困难,最终导致不能呼吸。

”跳加官“,这是戏曲上的人物名称。在以前重大戏曲开幕的时候,会有道教”天官“向观众展示条幅,条幅上会写类似于“加官进禄”等吉祥语,所以被人们称为了“跳加官”。“跳加官“是一个穿红袍、戴面具的形象,而”贴加官“酷刑最后揭下来的桑皮纸,形状和这个”跳加官“的面具很像,所以才会叫”贴加官“。

开头说的千年都不会有人从这个酷刑手上逃掉,也正是因为此酷刑是结合桑皮纸、烧刀子的特点所制造的酷刑。

试想一下一个人没有了呼吸,能不死吗?

如果你还有其他看法的话,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一起讨论,或者关注理科男读历史看更有趣的历史故事。

理科男读历史


说到朱元璋,一个严酷的开国君主形象就浮现我们脑海里了,他为了加强集权统治所发明的刑罚让人不寒而栗,此人堪称“刑罚专家”,在历史上确实有记载的,朱元璋发明了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却是很残忍的刑法,一张纸就可以杀人于无形中,百年时间之所以没人能抗住是因为这种刑法虽然看似很温柔,其实却是残忍无比。

这种酷刑叫“加官进爵”也叫“贴加官”只听名字是不是感觉很不错,这个酷刑操作过程中犯人不会出现惨叫声,也不会在犯人身上留下痕迹,一般先把犯人的手脚全部捆绑起来,让犯人仰面朝天,然后用依附性很好的桑皮纸打湿一层层贴在脸上,再贴一张继续打湿,依次下去,这样犯人没办法呼吸,每贴一层便会用阴森的声音说一句”一贴加你九品官,升官又发财”,一张是搞不死犯人的,即使是肺活量比较大的,也别高兴太早,四五张纸过后,就能活活把人憋死,犯人就窒息死亡了,大家可以脑补下那个情景。

由于这种刑罚杀人于无形中,一般不会留下活口,特别适合维护皇家脸面和大臣形象,皇宫里如果有妃子宫女太监犯了大逆不道的错不能容忍的时候,除了其他刑罚还可以用这个方式,朱元璋发明的这个酷刑主要用于惩治皇族近侍和官员,特别省事还节省了清理现场的人工费还环保。

这种刑罚还用于审讯,犯了错事问你招还是不招,不招的话就上刑,一般犯人坚持不了多久,贴一张纸以后就招供了,毕竟被捂死的感觉比杀了自己还难受啊!

不得不说,朱元璋为了整人,真是掏空了心思,他的这个酷刑虽然残忍,竟然被后人推崇,还给发扬光大了,封建皇权社会真是害人不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