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國家,華夏兒女亦是用姓作為區分血緣關係和家族的重要標誌。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代表一種族號,以女字為旁或底來命名。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後來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用姓的分支——氏命名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在距今約3400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經有明確的姓氏文字記載,其中人文之祖伏羲對“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約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為中心的黃淮區域,被尊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伏羲統一了九大部落,奉“龍”為華夏圖騰。在當時部落男女“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愛,不知其禮”的情況下,伏羲開始並實行了“制嫁娶,正姓氏”的制度。他將自己定為“風”姓,為當時尚存的母系家族定姓為姒、姜、姚、姬等。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為了便於管理與區分,在為部落居民定“氏”時伏羲採用了靈活、簡便的方法。或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為氏,如石、邱、高、沙、江、洪、谷等;或以馴養的動物為氏,如牛氏、馬氏等;或以常見的植物為氏,如楊、葉、柳、花等;或以方位為氏,如左氏、南氏等;或以天象為氏,如雷氏、陰氏等;還有的以生活用品為氏,如柴氏等。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氏”的出現,反映出華夏先民們對“同姓相親,其生不蕃”的規律有了正確認識,標誌著婚姻制度的巨大進步。

到了周朝,因其實行大規模的分封制和等級森嚴的階級制,“氏”的數量迅速增多,命名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也有了嚴格的規定。秦漢時期為了完成封建中央集權國家的大一統,姓與氏合二為一併開始普及。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據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記載,宋代姓氏的來源有32種,或以封國為姓氏,如虞、夏、商、宋;或以采邑為姓氏,如崔、盧、鮑、晏;或以居住地為氏,如嵇、蒙、橋、潁;或以世系為氏,如公子、公孫;或以官爵為氏,如王、侯、太史、司馬;或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屠;等等。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注: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各民族之間不斷的交流融合,姓氏命名形式更加多樣化,多字姓開始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據《中國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分別為:西木感給特杜立給特、西木薩給特杜立給特、西姆薩給特杜立給特、那烏那基爾杜立給特、禿禿黑裡兀惕塔塔兒、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奧勒特給特瑪魯基爾

)、十字姓1個(即:夥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十七字姓1個(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國人的觀念裡,特別重視鄉土之情,依戀本源。姓氏不僅僅是一個名字、符號,其背後代表的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強大的凝聚力與團結力。正因如此,弘揚與傳承姓氏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姓氏裡的文化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