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司馬懿

《跟司馬懿學管理》內容參考百家講壇,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趙玉平教授講解。常言道順境各路人馬齊幫忙,危險來了小鬼兒跑得快。順境看看到的處處是笑臉,逆境看到的多數是背影,突發事件應巧應對,緊急情況才能顯本事。單位裡常常有些員工,關鍵時刻捅婁子,發生這樣的事,管理者如果處理不好,小則影響士氣,大則給事業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三國時期,司馬懿有一次就遇到一件緊要的事,他審時度勢、迅速出招,最終危機終化險為夷,我們就一起看看司馬懿是如何應對的。

《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孟達造反

有個叫孟達的原本是劉備的手下,因為關羽之死受到排擠,來投降於曹丕。這個人的口才很不錯,長得也帥,曹丕聽後立刻就要提拔他。司馬懿也知道此人的一些事蹟,給的評價是言行傾巧,就是說這個人很會迎合別人,很會聊天。孟達是那種無底線的迎合,一味地迎合早晚得出事,於是司馬懿就驟諫,懇請曹丕不要留用此人,但是曹丕已經被哄得暢快極了那還聽得進司馬懿的話,可司馬懿又不能明說,只好以後再議。沒過多久曹丕英年早逝,孟達也手握大權就想造反,還是司馬懿有先見之明,早提前準備迅速出招,出其不意馬到功成。我們分析下司馬懿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第一、提前判斷,公開矛盾

司馬懿對孟達還是瞭解的,甚至對他父親都很瞭解,他父親就是買官的,貪財好色。提前判斷這需要用能耐的人才能做到,這也是前提條件,司馬懿就是這樣有能力的人,他對孟達過往的事蹟有所瞭解,所以司馬懿發現他是沒有原則反覆無常的小人,所以驟諫,將矛盾提前公開。這就像在辦公室我和某某平時見面也打招呼,他請客我也去,可我卻暗中收集他的證據準備搞掉他,如果我這麼做了肯定被別的同事看不起啊,說你們平時好好的,你這就背後給人家一刀啊。但是我如果提前就表示出和他不和,當他被處置之時,我在提供些證據支持,那同事們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怨言了。

《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第二、確定權威,果斷行動

司馬懿早有準備,提前在孟達身邊安插了一個叫李嚴的人,正是此人的時時稟報,司馬懿才能及時掌握孟達的反叛消息。但是當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司馬懿剛剛恢復官職,如果不向上級請示直接出兵顯得自己很霸道,請示吧來回時間有很長,中間不定生出什麼變數,這就兩難了。越是權威的人越不用在意人際關係,這時候司馬懿三朝老臣的權威就顯示出來了,他果斷行動,立即征討孟達。在公司這樣的情況也不時遇見,領導者要敢於判斷形勢,果斷決策,這也是我們常常說的,但是前提條件是你有能力作出判斷,你有權威讓大家信服跟你一起行動。

《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第三、借人借勢,速戰速決

上面我們也說到司馬懿這時候剛剛官復原職,身邊沒多少親信,更沒多少士兵,沒人怎麼打仗。司馬懿先是就近抽調兵馬,接著就是策反孟達身邊的那些人,很快孟達身邊的兩個親信就被策反了,兩人關鍵時刻開成投降,造成孟達全線崩潰,最終戰敗。反覆無常的小人最容易從他身邊下手,這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管理高層領導需要未來願景,管理中層普通人需要制度獎懲,管理小人只能派個人盯著。

讀書分享需要毅力,感謝有你

《跟司馬懿學管理》突發事件巧應對,緊急情況顯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