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裡的廣東


鄉愁裡的廣東


腳踩古老厚重的嶺南大地

呼吸馥郁濃厚的文化氣息

《鄉愁裡的廣東》

與你一同

讀一種古老寧靜,看一場繁華昌盛


泱泱中華,國土廣袤而物資豐饒,可若說哪裡能長出什麼好吃的,廣東一定是其中翹楚,因它地域廣泛,寸寸土地猶如寸寸寶藏。

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是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也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它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更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中國的南大門”。

它有著厚重的歷史感。

先秦時期,兩廣地區被稱為“百越之地”,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對百越先後兩次出兵,於公元214年,攻下嶺南,從此百越之地歸入中國的版圖,再也沒有分開過。

距今約12.9萬年前的舊石器中期,這裡便有了早期古人的活動跡象,1.4萬年前,廣東先民就馴化了水稻,或為世界稻作的文明源頭。

鄉愁裡的廣東


廣東之文化源遠流長,作為嶺南文化的主體,其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中位居重要地位。這裡有獨具特色的廣府建築鑊耳屋,青磚砌牆,紅、白石板鋪天井,牆頭嵌以磚雕,飾以花鳥蟲獸,增添氣息和活力。

一排排鑊耳屋坐落在寧靜的古村寨,晨光初現,徜徉在寨中,映入眼簾的,是清一色的鑊耳屋頂、水磨磚牆,木雕屏風,麻石板路……村前老井旁偶有幾位老婦清洗衣物,一切顯得古樸而幽靜。

吃穿住行,住前得再提吃。

鄉愁裡的廣東


廣東物產豐富,其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粵菜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由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用料豐富,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油而不膩。粵菜善取各家所長,不斷吸收中國北方烹飪技藝和西餐烹飪技藝,靈活善變,貫通中西。粵菜代表的不僅是一種飲食文化,還是一種氣氛,一種民俗,一種色彩,一種健康標準的體現。如今,在世界各地的中餐廳,粵菜都是代表著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菜系,其地位與法國大餐齊名。

在豐美以外,沿海的廣東一直都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鄉愁裡的廣東

秦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使廣州很早就成為中國溝通東南亞、非洲、歐洲的重要港口。1978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短短20多年,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而廣東也一躍成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裡,廣東以海口貿易與對外發展為主要支撐,深入改革建設體制,優化升級工業結構,促進港口的新發展與城市建築的不斷更新,在與國際進一步接軌的同時,促進了第三產業的持續發展。正是在經濟、工業、旅遊與服務業的全面深化發展中,廣東逐步鞏固了其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

鄉愁裡的廣東


在蔚藍的海洋裡,上善之水孕育萬物,萬物和諧共生。由水及岸,在這片嶺南大地,有經濟重心的繁華昌盛,有古老都市的安詳寧靜,是擁有著時代氣象的嶄新地標,也是在歷史長流裡永存的古韻遺風。

包攬著古老文明與新的征程,凝結了無數人民期盼的廣東,也必將在未來,展翅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