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导语:唐末黄巢起事时,率军围困陈州,掳掠百姓为军粮,把人放在大石碓中连骨捣烂,煮熟当饭。史载安史之乱时,张巡守睢阳,杀死自己的美妾充军粮,兵士共食人3万。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封建社会的历史每一页都写著“吃人”,那是指广义的吃人,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戕害、压抑人性,具有吃人的性质。实际上,狭义的吃人——即人吃人肉,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古代的吃人可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是,由于天灾或战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饥荒,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以同类为食。另一类情况是属于残忍行为的吃人。由于目的不同,这类情况的各种具体表现有差异,有的人以吃人肉来炫示凶暴,有的人听信左道邪术以吃人肉来治疗某种疾病,有的人因怀有仇恨以吃敌方的肉来发泄报复情绪,等等,同饥荒年头被迫吃人肉相比,都更带野蛮性和残酷性。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历史上有不少凶暴的将帅用人肉充作军粮,所到之处,就地掳掠民众为食物。十六国时,前秦苻登领兵征战,把杀死的敌兵叫做“熟食”。他对军士们说:“你们早上作战,晚上就可以饱餐肥肉,不必担心挨饿。”于是,部下都甘愿效力,打完仗就吃人肉,吃饱后再作战,勇猛异常。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唐末时,秦宗权常派遣部将四处屠杀百姓,他的军中不带米面,把杀死的人用盐腌起来,随军携带,作为军粮唐末杨行密围攻广陵时,城中粮草罄尽,守城军士就抓百姓到集市上贩卖,专门派人杀戮他们,像屠宰猪羊似的。唐末黄巢起事时,率军围困陈州,掳掠百姓为军粮,把人放在大石碓中连骨捣烂,煮熟当饭。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这种以人肉代替军粮的行为,在某些正义之师中也不能免。如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史思明方气焰嚣张,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率十万大军进攻睢阳。当时守睢(音:suī)阳的就是御史中丞张巡,他见敌军来势凶猛,只好据城固守。在指挥作战时,张巡过于激愤,眼角瞪裂出血,牙齿咬得格格响,竟然咬碎了不少。有一个典故叫“张巡嚼齿”,说的正是张巡。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由于朝廷外援迟迟不到,张巡的军队被叛军围困以致粮草断绝,甚至都将城中的老鼠捕捉分食,但仍然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士气很是低落。身为统帅的张巡焦虑不安,情急之下竟然提出了杀死自己的美妾来充当军粮。虽然众多士兵们反对,但最终,张巡不仅将自己的妾身之躯充当了军粮,并以此为开端,先以城中妇女为食,食尽,则食老幼,共食三万人。城破时,百姓只剩下四百余人。最终,张巡和他的将士靠着吃睢阳城中的百姓,苦守睢阳十个月,唐帝国赢得了时间,唐朝这才不至于灭亡。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后世也曾有人重论此事,说张巡的军队所食3万不是百姓,而是阵亡的士兵的尸体;又说张巡杀死爱妾、许远烹熟书童的事也与事实不符,实际上是张巡的妾见情势危急而自杀,许远的书童是忧惧而暴亡,张许二公借机用他们的肉犒赏士兵,作坚固军心的手段。

古代奇葩:黄巢掳掠百姓为军人充饥  张巡杀死自己的美妾做军粮

虽然史籍有所夸大,但不论黄巢还是张巡,因军中缺粮而吃人肉的事总是有的。古时战争残酷,在生死存亡的特殊时刻,环境逼使人性异化,回归到动物界同类相食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