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之所以無法在三國爭鋒,是因為手下沒有出色的謀臣和武將嗎?

zhm_327439078


袁術作為袁氏家族的嫡子,所擁有的軍政資本理應當在庶出的袁紹之上,然後在整個三國爭霸中,袁術卻始終處於被動局面,給人感覺就是在打醬油,為什麼會這樣呢?顯然不是因為他手下沒有出色的謀臣和武將,事實上,袁術賬下當時也是人才濟濟,比如孫堅、孫策父子,他們就是袁術的小弟。

其實,袁術之所以始終打不開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最開始的戰略出現大問題。大家知道,在天下大亂時,從普遍意義上,邊角的地方是非常好佔據、好鞏固的,因為這些地方,不會面臨四面受敵的的情形,並且容易擁有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動權,這樣就比較好容易發展自己的勢力。

所以,在東漢末年董卓專權後,各大諸侯開始搶佔自己的地盤,公孫瓚佔據東北的幽州,於是很快打開局面;劉璋佔據西南的益州,所以直接晉級。馬超父子佔據西北地區,也很快脫穎而出;袁紹則跑到渤海郡,因為渤海郡東靠大海,也相當於是個邊,所以很快也站穩腳跟。

而此時,袁術卻選擇去南陽發展,一方面因為南陽是天下第一大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坐鎮南陽,可以制衡天下。因為,坐鎮南陽,向北可以染指豫州,進而可以制約兗州;向西可以染指司州,進一步可以制約關中;而向東可以制約揚州;向南可以制約荊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袁術明顯有些高估自己的實力,當然也低估了局勢的混亂,因為南陽這種地方,往好的說,只要你影響力、實力足夠,就可以號令四方、制衡天下。

但往壞的說,那就是傳說中的四戰之地;因為你可以在這裡染指四方;四方的敵人也可以隨時進攻你。尤其是當四周的大佬,都逐漸變大變強後,這種可以制衡天下的地方,就更變成了標準的四戰之地。

事實上,以袁紹當時的實力,如果他肯保守一點選擇,直接到東南角的揚州發展,顯然可以很迅速的整合揚州。

但是,袁術對當時形勢判斷顯然比較樂觀,所以,他認為打敗董卓並不是什麼難事,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你退到東南角,就等於放棄角逐天下優先權,最終的結果最多就只能是偏安一隅,所以他沒有跑到東南角的揚州發展。



本來,袁術以為坐鎮南陽,就可以制衡天下。結果卻是,他向南無法兼併劉表,反而面對劉表的制約,那是一步也無法南下;他向北無法兼併曹操,反而面對曹操、袁紹的聯手打擊,只能進退失據;向西無法在中原打開局面,更不用說趁勢進入關中。

等到天下第一輪海選快結束時,公孫瓚已經佔據幽州、袁紹佔據冀州、陶謙佔據徐州、劉表佔據荊州、曹操佔據兗州、劉璋佔據益州。而袁術呢?作為天下最重要的實力派之一,卻是一個州也沒有真正佔據。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袁術自然知道,如果自己繼續在南陽發展,肯定會輸得乾乾淨淨。於是他決定選擇南下揚州發展;雖然袁術後來也佔據了揚州。但是,經過這一番折騰,袁術錯過了最佳的創業機會。因為揚州地區的地頭蛇們已經坐大坐強,袁術在這種背景下進入揚州,與地頭蛇們博弈時,難度自然比較大。

後來,在揚州發展時,袁術在戰略上又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讓孫策獨自平定揚州南部(也就是江東),他自己則坐鎮揚州北部以謀取徐州。袁術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是是因為他低估了孫策的能力,袁術認為孫策無法迅速稱霸江東,只要孫策無法迅速稱霸江東,孫策就無法擺脫對袁術的依賴。

另一方面,袁紹也低估了兼併徐州的難度,在袁術看來,他應該能很快兼併徐州,只要自己能兼併徐州,以自己在揚州的影響力,再依靠徐州的資源,就算孫策稱霸了江東,也依然無法跳出自己的五指山。



但是,很不幸,袁術折騰了半天,卻發現徐州這塊骨頭太難啃了,啃到最後,連牙也扳掉了好幾顆。這樣一來,袁術不但沒有把手伸進徐州,反而在此過程中損兵折將。關鍵是,孫策在平定江東的過程中,表現實在太出色太牛逼,他在周瑜的幫助下,直接在江東稱霸;在這種背景下,袁術自然失去了駕馭孫策的能力。

其實,袁術本來是有機會完全控制揚州,但關鍵時候他還是想著要謀劃天下,所以在入主揚州後,他依然把戰略重心放到北方,於是自己坐鎮揚州北部謀劃徐州,卻派遣孫策南下平定江東,結果折騰來折騰去,他還是沒能控制住揚州,反而讓孫策佔據了江東。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袁術對北方採取守勢,親自領銜平定揚州南部。孫策想跳出袁術的五指山,估計就些有困難。並且,在最後的關鍵時候,袁術又做出一項錯誤的選擇,那就是袁術竟然計劃稱帝,袁術稱帝的結果,就是孫策可以冠冕堂皇的背叛袁術;並可以在自己地盤上,名正言順的清洗袁術的人馬。最終,袁術只能走向末路。


我是趙帥鍋


袁術和呂布一樣 在三國時期都是悲劇人物 呂布的悲劇在於沒有城府過於坦白的胡人性格 袁術的悲劇在於天災加人禍

首先可以肯定,袁術之所以失敗,並非是因為手下沒有謀臣和武將。只是成王敗寇,在能幹的人,只要主君倒下了,也就失去了在歷史上表現的機會。

若劉備投靠曹操時被曹操砍了,歷史上就沒有諸葛亮這號人物。同樣,若李淵聽了李元吉的話,直接處死李世民,房謀杜斷等秦王府文臣將士也不能夠在歷史上揚名。尉遲恭、程咬金等人也就成為不了《隋唐演義》裡生動的人物。

孫策、孫權的東吳裡很多的人,包括周瑜、魯肅等都是袁術部下,更不用說在孫堅死後投靠袁術的整個孫氏家族。

可以說,東吳的基礎,其實就是依靠袁術才得以建立的。

袁術的武將:

張勳、橋蕤、梁綱、樂就、李豐、萇奴、戚寄、秦翊、張闓、陳蘭、雷薄、師宜官、韓浩、劉勳、紀靈、孫策、孫香、孫賁、吳景等19人;

袁術的文臣:

李業、楊弘、閻象、韓胤、袁嗣、舒邵、惠衢、張炯、金尚、鄭泰、呂範、袁渙等12人。


袁術失敗的原因

1、袁術失敗並非因為他稱帝。

首先,袁術是否稱帝還存在疑問。因為袁術只有年號而無帝號和國號。加上袁術在準備投奔袁紹時所寫的書信中表達的是稱王而非稱帝:

“加袁氏受命當王”

袁術對漢末形勢的判斷是當時屬於東周的戰國時期兼併者強:

“天子提挈,政在家門,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與周之末年七國分勢無異,卒強者兼之耳”

在判斷和策略上,袁術並沒有錯。兼併者強。曹操、劉備、孫權三人都是因為兼併而三分天下。

袁術建號並沒有錯。雖然找到很多人的反對,但擁有先發優勢,能夠吸引很多中下層人士為了前途和利益而效力。

但袁術錯就錯在,他讓孫策攻打江東時,讓孫氏一家跟著孫策一起走,而非留下做人質。

2、孫策和呂布的背叛,讓袁術失去了有利形勢。

孫策的背叛,讓袁術失去了吳郡、會稽、丹楊、廣陵、九江四郡,是袁術遭受的最大背叛。

袁術原本想通過讓兒子娶呂布女兒的方式,和呂布結盟,結果呂布聽信一心投靠曹操的陳珪的話,斷絕了袁術的求婚,讓已經出嫁在半路的女兒馬上反悔,將袁術的求婚使者抓捕送給曹操。

如果呂布和袁術通過兒女親家結成了聯盟,袁術和呂布兩個人都不會失敗,都能夠笑到最後。

3、淮南突發天災,讓袁術無力固守淮南。

197年東,淮南突發大旱災和大災荒,江淮之間到處是餓死人景象。本來沛還有10斛軍糧可以作為支撐的資本,但被沛相舒仲散發給災民救災去了,袁術只能仰天長嘆。

無糧、士卒是又冷又餓。袁術任命周瑜為居巢長、魯肅為東城長來挽救局勢,但也無法挽救,最後只能在糧盡時敗亡。

綜述

袁術手下不是沒有謀臣武將,否則孫策也不可能靠著袁術打下江東。袁術的失敗只有兩個原因:部下和盟友的反叛,加上突發天災。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袁術先在南陽,但是沒站住腳,不得已只好繼續往東,到了淮南。到淮南之後,才算是有了比較穩定的根據地,站住了腳。當時東漢已經崩潰,中原板蕩,群雄並起,袁術是四世三公的袁氏之後,又是嫡子,本來是很有優勢的,但他卻沒能成事,反而成為第一個僭號稱帝,然後又被消滅的軍閥,成了三國時人口中的笑話。

為什麼在淮南沒能成功呢?只要看看淮南是在什麼時候才崛起就行了。淮南真正在經濟上崛起,實際上是在唐朝,人口也很多。而在前三國的漢末時期,淮南開發程度還不高,人口也不多,但地理位置卻不好,北邊是中原,東邊是大海,南邊是江南,西邊是荊州轄區,並不算富庶的地方,卻要面臨如此之多的競爭對手,地理位置並不算好。

所以,袁術不僅是面對北邊的曹操的時候,沒有多大優勢,就是面對荊州的劉表,他也同樣沒有多少優勢。甚至在呂布佔領徐州的時候,袁術想和呂布結盟,也被呂布拒絕,顯然是看不起他。一直到呂布已經被曹操包圍,走投無路,呂布才同意投靠袁術,但那時候為時已晚,袁術救不了呂布,也救不了自己。呂布被滅,下一個就是袁術。

要以淮南為根據地,北向以爭中原,關鍵在哪裡呢?首先是派偏師收取江東。江東地區在漢朝時期開發程度非常低,人口也很少,但地方很大,漢末戰亂的時候北方人口大量遷徙,進入這一地區。諸葛亮就是在曹操進攻陶謙時,跟著他叔叔從老家琅琊出發,到了江東,然後前往荊州的。所以,如果要在淮南有所作為,首先就是要收取江東,作為後盾。

袁術確實也這麼做了,但他派去的兩個人,一個是孫策,一個是周瑜。孫堅死後,孫氏一家就投奔袁術,依附於他。孫策成人之後,向袁術請求把他父親原來的部曲還給他,他可以為袁術收取江東。袁術同意了,孫策確實也很快就佔領了江東地區,但孫策自己卻成了袁術的敵人,袁術控制不了。周瑜也在和孫策合作了一段時間之後,離開袁術,投奔孫策去了。

袁術另外一個失策之處在於,淮南之於北方,其實就是在東南一隅,所以和益州一樣,不太容易受人攻擊,可以做根據地的,但在淮南建立根據地之後,如果要保持對北方的威脅,就必須馬上進取徐州,以此為進攻中原的根據地。徐州歷來是四戰之地,不能做根據地,但對淮南來說,如果要自保,則必須佔住徐州,就如同益州如果要自保,就必須佔領漢中。

但袁術這時候在戰略上對徐州不夠重視,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而是四面出擊。一會兒進攻徐州,一會兒試圖進攻劉表,實際上,進攻荊州對已經在淮南站住腳的袁術來說,意義並不大,無論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不會對袁術有太大幫助,遠不如徐州的重要性。但袁術在對徐州的問題上,始終是抱著機會主義的態度,沒有決心。陶謙死的時候劉備繼任,袁術不取,呂布佔領徐州的時候,袁術仍然不取,坐失機會。

相比之下,曹操在控制徐州的問題上就非常堅決,從陶謙時期開始,一直到呂布時期,曹操多次進攻徐州,一直到最後消滅呂布,佔領了徐州。這時候,孫策也已經佔領了江東,並且很快就建立了穩定的統治。這之後,袁術就只能坐困於淮南,就像一隻被別人用釘子釘住了的蠍子,再折騰也沒有用了。

淮南的地理形勢就是如此,雖然也是一個獨立的戰略區,但實際上地盤不大,迴旋餘地很小,是比較難以支撐起一個比較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的。三國後期,曹魏發生了著名的淮南三叛,王凌、毋丘儉和諸葛誕先後在淮南發動叛亂,但都被司馬氏消滅了。毋丘儉和諸葛誕還是在得到了東吳的大力支持的情況下,同樣被消滅了。

淮南作為一個獨立的戰略區,唯一成為一個獨立政權,實際上就是在南唐時期。這是因為,淮南在唐朝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財政依賴江南地區,對淮南非常重視,下大力氣經營,所以淮南才能成為唐朝在南方比較重要的藩鎮勢力。在唐朝崩潰之後,才能夠出現南唐這個割據勢力。


蕭武


三國殺身份局中,內奸的勝利條件最為苛刻,於是這個身份也最能體現玩家的素質和水平的。但總有玩家喜歡開局就表明自己的內奸身份,然後慫恿大家跳反,這種行為往往得不到玩家的支持,於是被迅速集火陣亡。跳出遊戲看歷史,袁術大致就扮演了這麼一個“撕票”的內奸。

論身份,袁紹是庶出袁術是嫡出,按理來說袁術應當比袁紹人氣更高,但之後袁紹被過繼給了他們的大伯做兒子,於是袁紹的地位青雲直上,同為豪門的二袁也吸引了不少江湖俠士來投奔,這個階段,可以說兄弟倆的差距並沒有多麼明顯。之後群雄割據,二袁也慢慢擴張自己的勢力,袁紹佔據了富庶的冀州袁術則聯合公孫瓚、陶謙、孫堅等人慢慢計劃去拿下豫州和荊州等地,之後的豫州之戰更是以孫堅的獲勝而告終,所以說別管袁術手下有沒有強將,其一貫使用的“合縱連橫”之術也能讓他在諸侯間站得住腳,這個時間段的袁術也沒有什麼大的毛病。

之後袁術派孫堅去收拾劉表,萬萬沒想到孫堅戰死於襄陽,得知這個消息的袁術一下就懵逼了,雖然他一直是在利用孫堅,但孫堅的軍事才能對他來說還是不可或缺的。在袁紹、曹操等勢力越發強大的情況下,袁術知道是時候需要一個時機去出兵收拾一下敵人們了。不知是天助他還是天要亡他,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一天朝廷突然下旨封金尚為兗州刺史,當時的兗州刺史是曹操(這個刺史是大嘴封的,也就是說朝廷表示不承認大嘴的做法),金尚可沒膽子去和曹操說“哥來了,你走吧”之類的話,於是他看中了袁術,決定依附於他。袁術看見金尚來投樂壞了,心想這就有了攻打曹操的機會。

袁術此戰明顯是小瞧了曹操,也高看了朝廷,他覺得以天子的名義去討賊定會受到各路諸侯的支持(當時的朝廷還是被李傕等人把持著),最終大獲全勝,於是他親自領兵,也沒帶手下戰鬥力最強的孫氏集團(就是孫笨啦,不過此時孫笨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小九九)。等到袁術大軍兵臨城下時,曹操沒有任何的慌張,他知道袁術和他哥一樣說的比做的好聽。果然這場戰役以袁術的慘敗告終。

此時袁術手下叫得上名字的武將有紀靈、張勳,這二人在史料中並沒有什麼可吹的戰績,而文官最出名的叫楊弘,楊弘曾建議袁術攻打劉備,好像也沒其他能說上話的謀士了。之後袁術大膽稱帝,群雄前來征討,袁術撐不住了,又一次腦洞大開想把帝位禪讓給袁紹,曹操這時候抖了個激靈,命袁術一生中最討厭的人劉備去截擊他,然鵝,大兵未到,袁術在半路就病死了。

所以說,論出身和綜合實力,劉備比袁術差了100個陶謙,也不能將袁術的失敗完全歸結於人才不足上,人家劉備的表現可是遠遠強於袁術啊。這袁公路看似有著比袁本初更大的野心,但不巧的是他比他的大哥更加“窩囊”一些。在電視劇新《三國》中,陳建斌得知袁術稱帝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開會,說自己瞎了眼居然醋把庸人看成了豪傑。這一段裡陳建斌的表演雖略顯浮誇,但他說的話大概就是眾多諸侯一致對袁公路的評價吧~


玉璽在手,天下我有~


邏輯文史游


袁術之所以無法亂世之中勝出!用古人的話說,是師出無名,興不義之師!用現在的話說槍打出頭鳥!


袁術是袁家嫡子,袁紹不過是小妾甚至是丫鬟所生,袁紹的地位遠比不上袁術。袁紹在河北有謀士猛將,袁術難道在江淮就少謀寡將嗎?

袁術頭號謀士:長史楊弘,獻計先擒劉備,後圖呂布,再伐孫策。可惜袁術能力太差,兵多糧足卻打不過還很弱的劉備!

謀士閻象,袁術稱帝,閻象拼死阻止,可惜袁術不聽。還有袁渙,李豐,袁胤等。

袁術武將:孫堅,歷史上斬殺華雄的猛將,終其一生都是袁術部下。小霸王孫策,袁術沒有稱帝之前,孫策也只不過是袁術帳下大將而已。紀靈,曾和關羽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劉勳,張勳,橋蕤都是猛將!曾經李榷大將西涼楊奉也投奔袁術。


袁術佔據江淮地區,財富人口最多的地區,稱帝時是當時最大的軍閥,可惜,他第一個稱帝,眾判親離!袁術的失敗不在於他謀士少,猛將弱,而在於不懂得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曹操最大的優勢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路線錯誤,再厲害的軍事也沒用,袁術失敗在他的政治覺悟太低!


漢徵西大將軍


袁家是拿到了一手好牌結果卻打成了垃圾。本來袁術佔領了揚州,袁紹佔領了冀州,他們兩個只要一聯手,中間的曹操肯定無法生存,包括徐州的陶謙。結果這兩個熊孩子不但不聯合,反而互相拉攏敵人,互相敵對,消耗自己的勢力。比如袁紹拉曹操做盟友,然後再拉個劉表做盟友。袁術這個熊孩子拉了陶謙公孫瓚在盟友。所以從戰略上來說,袁術就已經敗掉了。

第二,袁術他橫徵暴斂,本來他的統治下面人口有幾百萬,最後到了什麼程度,袁術失敗的時候臨死想喝蜜水都沒有,比當年的漢獻帝還要慘,他不會治理地方,只會享樂腐化。老百姓已經拋棄他了,他也被老百姓拋棄了。從治理的角度來說他已經失敗了。

第三,袁術想稱帝,他居然自己想稱帝,袁紹比他聰明,想立劉虞為帝,他得知孫堅拿到了玉璽,馬上把孫堅的家人扣起來,孫堅不得已把玉璽交給了他,他覺得代漢者當塗高也,他認為就是指的是老袁家。他一稱帝,連原來半依附於他的小霸王孫策都跟他斷絕了關係 ,從整個名聲角度來說,袁術已經是很臭的,這是第三個失敗。

第四個失敗袁術不會用人,本來孫堅拿下南陽,然後讓袁術來負責主持工作,袁術按道理應該重用孫堅,但是最關鍵的時候,袁術切斷了孫堅的糧草,後來他的兒子孫策依附他的時候,袁術是不斷的忽悠孫策,你打下這個地方,我就讓你當太守,結果打下一個不是,打下第二個又不給,最後逼的孫策轉戰江東,拓展地盤。有猛將不用,所以從用人角度,他就註定失敗。



他很喜歡周瑜,周瑜那麼年輕都能夠看得出袁術註定失敗,你說袁術為什麼敗呢?


知常容


袁術的謀臣武將也不少,起碼整個孫策系統的全部都是,包括周瑜也是袁術賬下的謀臣,雖然隸屬於孫策,但是也是到了袁術稱帝以後才真正完全叛從孫策。但是周瑜等人在袁術賬下並沒有得到重用!可見袁術無識人之明,袁術不僅不能識人,重虛名輕實利又剛愎自用。

袁術之所以沒有出色的武將只是因為袁術的部隊最正規,所以顯示不出武將的能力!袁術一直統領的就是朝廷的王牌部隊,比如反董卓聯盟,實際上出兵的主力裝備糧草就全部由袁術提供,反董先鋒官孫堅就是袁術的部下。由於部隊的正規,袁術軍裝備最精良,這反而弱化了武將的武力值!壓根就不用跟人單挑,直接一排箭弩過去,什麼猛將的全部射成刺蝟。這一點同理於三國後期沒有什麼知名武將一樣!

袁術的大敗筆就是稱帝!由於袁術的地盤都是新打下來的,沒有民眾基礎。比如,江東地區。本來稱帝以前就不是很穩定,稱帝后直接送給孫策當嫁妝。這也是他用人無識人之明的表現,明知孫策不可靠還把全部水軍交給孫策,致使孫策反叛後無力渡江平定孫策之叛!


優己


袁術兵強馬壯,地廣糧足,本來是一手好牌,但是因為過早稱帝,而成為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所以,袁術的失敗,首先還是戰略問題。

其次,袁術手下有孫策集團,但是沒有將孫策集團很好的消化,因此孫策集團仍然只忠心孫策,而不聽袁術的。

其三,內部沒有出色的謀臣和武將。楊弘、閻象等謀臣,所起到的作用就跟劉備集團的簡雍、孫乾、陳震等人差不多。至於武將方面,雖然有一流武將,但是缺少統帥級的頂尖人物。


小明奇葩說


這個不能作為袁術失敗的理由。

當時很多謀士武將都是從底層幹起的,袁術的地盤肯定也有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士。袁術的問題不是沒有人用,而是有人不能用不會用。

人才是在事業的進步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這就需要領導者有正確的戰略和目標。而袁術最缺的就是戰略,目標倒是尤其,當皇帝。可是別人搶地盤的時候,他在搶玉璽,搶玉璽也用不到多麼厲害的謀士和武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