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齐桓公姜小白在相国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采取胁迫加“自愿”的手段,在中原当起了霸主,看哪个实力弱一点的诸侯国不顺眼就抄家伙过去修理一顿,心情开朗或烦闷了就召集诸侯们过来开会。那日子别提有多惬意了。

正当齐桓公把中原各诸侯国管得服服贴贴的时候,周边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坐大起来,他们在边境地区经常制造流血冲突事件,严重威胁中原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公元前664年,北方的山戎出动万余骑兵攻打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接连给齐桓公发来紧急求救信,齐老大啊,请看在周王的份上,快救小弟一把吧!您老不是说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吗?

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认为当前能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它们都是中原各国的心腹之患,说道:“老大,这是好事啊!我们地处中原,周边各国都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想找个人来练练手,为维护形象,还得搜肠刮肚找理由,现在有人主动送上门来找抽,为了什么不抽啊?我们过去把山戎给灭了,既长了脸又震慑了那些内心不服我们的国家。”

齐桓公听完一拍大腿:“抄家伙,打山戎鬼子去!”

燕国是建立在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祖先召公是周王室的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是同辈兄弟。当初分封时,被封在燕地,由于建国后与中原各地来往较少,所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主要承袭中原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主,因此,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

山戎,则是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悍的少数民族。又称北戎,是后来北匈奴的一支。主要活动在今天河北省的北部地区。从血统上来看,他们应该也算是炎黄子孙,但是,由于他们迁移到了荒寒的草原、山川地带居住,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演化成了游牧民族。

这次来燕国搞打砸抢的,是山戎族的令支国国主密卢。他们在燕国境内已经呆了两个月,听说中原霸主齐桓公带人过来收拾他们,吓得密卢抢了一批财物后就赶紧开溜。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齐桓公带领齐国大军来到蓟门关(今北京一带)时,燕庄公一溜小跑的赶紧迎了上来。简单的寒暄几句后,将情况作了一番介绍。

听说山戎已经跑了,齐桓公感到很失望,管仲分析说:“这帮山戎是得了便宜而去的,他们没吃到什么苦头,如果我们就这样回去的话,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再来。不如我们现在追上去灭了他们,看以后谁还敢再来捣乱!”

齐桓公自然是拍手叫好,于是,齐、燕两国兵合一处,向令支国跑步前进。

令支国不完全是游牧国家,虽然也放牧,但却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之内,因此,他们有自己的地盘,还有国都。这一点跟后来的匈奴不同,匈奴是游牧国家,敌人来了就跑,令支国有城池,这就有点不好办了,如果拍屁股走人的话,家当就没了,可如果不走的话,小命也就没了。

密卢看到齐、燕大军杀奔而来,急忙找来手下悍将速买:“齐军杀来了,怎么办?”

速买把胸脯拍得啪啪响:“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们来了,那就跟他们拼杀一番再说!”

速买决心很大,语气很坚定,可打仗的能力却不咋地。这也难怪他们,因为他们从未遇到过像齐国这样强大的对手。所以,令支国让齐燕联军一轮猛冲,就被打散了架,密卢只好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弃城而逃。逃往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部)去了……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齐桓公是铁了心要斩草除根,当即下令:继续追击,捎带把那个孤竹国给老子一块给灭了!

齐燕联军很快抵达孤竹国城下,孤竹国君达里阿也不知深浅地派他们的头号将军黄花出来迎战,结果被打得丢盔弃甲,逃回了城里。

达里阿和黄花这才知道遇上厉害角色了。如果不搞点歪门邪道,自己就将要成为下一个令支国了。两个家伙还算有点智商,没费多少脑力,就想出了一个毒辣的阴招。

齐桓公和管仲打了一仗后,觉得孤竹国也就是这个鸟样了,先让战士们休息一个晚上,到明天加把劲就能把孤竹国一举拿下。

第二天,当齐燕军队一切准备就绪,齐桓公正要下令上剌刀,吹冲锋号的时候,对面的城门忽然大开,只见黄花领着十几个士兵,手里提着一颗人头走了过来。远远就听见黄花喊道:“盟主,别开枪,我们是来投降的!”

齐桓公一听,呵呵,还算你小子识趣,投降好啊,省得老子动手。那黄花满脸堆笑的直接走到齐桓公面前,说:“盟主老大,我投降来了,您老不会不欢迎吧?”

齐桓公问道:“怎么?知道害怕了?手里拿着谁的人头?”

黄花说:“这是令支国主密卢的头,我早就看出这家伙不是个东西,劝我们国君不要跟这种人混在一起,可我们国君不听,昨天吃了败仗,他还想到沙漠那边去搬救兵。我苦苦劝说,要他别再跟您老作对,大家讲和算了,谁知他半夜竟带领全城的人跑了。我一气之下,就砍下密卢的狗头,向您老投降来了,都是这个家伙惹的祸啊!”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齐桓公和管仲仔细看了一遍,都觉得有点像昨天见过的密卢,为了慎重起见,管仲叫人带几个令支俘虏过来,指着那颗人头问他们,你们见过这个人吗?几个俘虏都惊叫起来:这是我们国主啊!

既然他们都说是密卢的脑袋,看来这个黄花是真的投降来了。

齐桓公带领大家跟着黄花进城,城中果然空空如也。齐桓公觉得这仗打得也太轻松了,一点都不过瘾。跑了老远的路,难道就这么回去了?那岂不太便宜了他们?不行,就是逃到天边,也给老子追。

于是,除留下部分燕兵守城外,就命黄花带路,率领部队继续追赶那个达里阿。

部队在黄花的指引下,向北进发。一直挺进到沙漠地带,管仲就开始有点怀疑了,可是那黄花没等管仲开口,就信心满满的说:“过了眼前这片戈壁就是大厦国了,我们老大就是逃到那去的,穿过去就能追上他们。”

管仲虽有疑虑,可看黄花信誓旦旦,一脸诚实的样子,还是相信了他的鬼话,继续前进。

大军正在沙漠里行进。突然狂风大作,沙尘铺天盖地,迎面不见人。齐国子弟兵哪见过这种阵势,全都慌乱了起来。等到风沙平息后,管仲吩咐手下:“去把黄花给我叫来!”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士兵们一路找去,除了刮风前黄花所在的地方留下几具尸体外,他本人连影子都不见了,而那几具尸体正是负责监视黄花的战士。

管仲一下全明白了:这回可上了大当了,黄花那家伙唱了一出苦肉计,他是来诈降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引到这个地方,把我们困死在这茫茫的大漠之中。

此时天色已晚,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望不尽头的茫茫黄沙,狂风卷地,寒气逼人,更要命的是前后部队已经失去了联系。

齐桓公已经有些慌神了:我这点智商就不提了,没想到仲父(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那么高的智商也会上当。老管啊,你可一定要想出办法来啊,不然我们这些人就要全部葬送在这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管仲,大家相信管仲同志一定有办法带领我们闯过这道鬼门关,无数次的事实证明,管仲是战无不胜的。

此时的管仲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只见他脸色凝重的思索着,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千万不能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然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管仲凝神思索了一会,让士兵敲锣打鼓,让各部队闻声赶来集中,等天亮后再寻找出路。

谁知天亮以后沙漠却又变得异常炎热,又没有饮用水,一望无垠的沙漠,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全军上下焦虑万分。前几天还牛皮哄哄的,没想到现在竟要集体变成烈士,牺牲在这茫茫的大漠里了。

始终保持镇静的管仲盯着众人所骑的战马,若有所思的缓缓说道:“我听说过老马识途,燕国的战马有很多是从漠北买来的,可能熟悉这些地方,我们不妨挑出几匹老马放它们自己走,也许会找到出路。”

奇迹发生了,几匹老马缓缓的朝着一个方向前行,齐桓公率领部下紧随其后,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前面就出现了一片绿洲,有水有草,马儿欢快地跑过去吃起草来。大家再四处一观察,这不就是我们昨天来时的路吗?终于走出险地了!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孤竹国君达里阿见齐燕联军被诱入了沙漠,以为万事大吉了,就带兵夺回城池,守城的燕军抵挡不住,拼命逃了出来。孤竹人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都城,并缴获了大量的辎重物资,原先躲藏在山谷里的老百姓也随之回城。

齐桓公和管仲带人在回来的路上,看见许多逃难的百姓到处乱跑,就派人过去打听情况,那些难民就将孤竹国发生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管仲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让一部分士兵装扮成老百姓的样子混进城里,叮嘱他们半夜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管仲随后布置分三路进攻东南西三个城门,故意留下北门让敌军逃跑,再命令公子成父和隰朋带领一队人马在北门之外布下一个口袋阵,专等敌人往里钻。

到了半夜时分,城中忽然燃起数处大火,混进城内的兄弟动手了,他们分成两拨,一拨人到处纵火;另一拨人往城门冲,见人就砍,等那些守门的士兵反应过来,早被砍翻在地,随之打开大门,放大部队进城。

此时的达里阿还在被窝里做着美梦:齐桓公管仲,你们不是很牛吗?我让你们在沙漠里牛去吧,说不定你们已经变成孤魂野鬼了,呵呵!我让你们连魂魄都找不着回家的路。只见自己的百姓手拿烛光火把,载歌载舞欢呼胜利......不对,怎么变成喊杀声了?梦中惊醒的达里阿吓出一身冷汗。这家伙反应还算快,听手下报告说联军由东南西三个门猛攻进来后,连忙带人往北门夺路狂奔。

谁知刚出狼窝又入虎口,一行人刚冲出北门,路旁突然伏兵四起,一方只顾逃命,一方只管砍人。可怜的达里阿与他的所有手下,竟然没有一个幸存者,死了个精光。

齐桓公一举灭了令支和孤竹,得到方圆五百里的地盘,他充分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很大度地全部送给了燕庄公,燕庄公是感激涕零,就差没喊亲爹了。

齐桓公班师回国的那天,燕国军民列队欢送,燕庄公更是陪着齐桓公走了一程又一程,一路上把几辈子要说的奉承话都预支了出来。齐桓公是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大餐,只顾着爽歪歪,都忘了走到哪了,直到有人提醒:“二位国君,咱们已经到齐国了。”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让人心悦诚服

大家这才反应,岂止是到了齐国,都已经进了齐国五十里了。燕庄公还一脸菜鸟的买弄他的马屁功夫,呵呵,跟老大哥在一起,时间过得真快啊,都到了伟大的齐国了,齐国的江山真秀丽啊,齐国人民在您的领导下真是幸福啊!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违反礼制了。

按照规定,诸侯送诸侯,是不可以送过自己的地界的。送过了界,送人的一方就等于自降身份了。

燕庄公倒是无所谓,可是齐桓公却觉得不妥,自从出征山戎以来,他都表现出一付圣人的派头,如今出了这个意外,自己的光辉形象还是要继续保持的。

于是,齐桓公先自我批评起来,哎呀,都怪我没有及时提醒,让燕庄公同志违反了礼制,这个责任应该由我来承担。说着,大手一挥,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来人,把这里往北五十里的地方割让给燕国,从今起这里就是齐燕的边界,咱不能让人家说燕侯不懂礼数!”

燕庄公忙不迭的一个劲摆手:“不行不行不行!”他怎么好意思要人家的土地呢!可什么叫“不行”啊?盟主说出的话,是你能违抗的吗?燕庄公是感动得一个劲的抹泪,他不敢再送了,再送下去岂不成了明抢土地了!

齐桓公出钱出力帮人打仗,救人危难,还送人土地。各诸侯看到他的高尚表现,都纷纷竖起了大姆指。春秋第一霸主的光辉形象就此高大起来,威望日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