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級市場增量後的三級進階,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百億級市場增量後的三級進階,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如果立足於未來,在有關人類生命的醫療行業的藍圖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AI輔助、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精準診療等等。

只是,這些故事的開頭,都聚集在“電子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這個基礎上。

2019年,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電子病歷的優點顯而易見。而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是醫改重要內容之一。

國務院辦公廳1月底下發《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提出三級公立醫院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

  • 2019年3月底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推行全國統一的疾病分類編碼、手術操作編碼和醫學名詞術語集。
  • 2019年8月底前,各地組織三級公立醫院完成電子病歷的編碼和術語轉換工作,全面啟用全國統一的疾病分類編碼、手術操作編碼、醫學名詞術語。

一場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醫療信息化工作,正在中國各大醫院鋪開。2019年將成為電子病歷大規模落地的元年!

政策帶來百億級市場增量

醫療信息化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2010-2017 年,中國電子病歷系統(EMR)、醫院數據中心(CDR)等醫療信息化行業增速保持在20%左右的較高水平,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790億元左右,行業前景廣闊。

醫療信息化細化政策的推行,將帶來百億級市場增量。

在2018年12月,衛健委印發了《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和《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將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由原有的8個等級重新劃分為9個等級,對電子病歷水平分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百億級市場增量後的三級進階,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電子病歷9個等級劃分(等級越高,需要達到的條件越高)

衛健委同時要求,

  • 到2019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即實現醫院內不同部門間數據交換;
  • 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即醫院內實現全院信息共享,並具備醫療決策支持功能;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截止2018年9月底,全國三級醫院2460個,二級醫院8714個。三級醫院的評級要求和二級醫院被納入電子病歷分級管理,將為本來就處於高速增長的醫療信息化市場帶來相當可觀的增量。假設以平均每家醫院投入100萬元計算,二級醫院電子病歷建設升級將帶來近百億市場空間。

近年來各路資本也紛紛進入這一充滿想象空間的賽道,搶佔起跑位置。

百億級市場增量後的三級進階,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中國&美國電子病歷重點企業數據(來源:IDC)

根據中美市場上,電子病歷市場佔有率統計,目前,

  • 美國市場上,電子病歷集中度高,前三家公司Epic、Cerner、Meditech 加起來市場份額已經接近80%。
  • 中國市場上,前五家份額還不到50%。嘉和美康、海泰科技兩家企業市場佔有率超過10%,東軟、東華、衛寧健康市場佔有率在8%-10%。集中度相對來說比較低,結合電子病歷市場高達20%的增長率,市場的上升空間比較大。

圍繞電子病歷的三級進階,挖掘百億級市場

美國電子病歷概念經過近60年的發展,形成電子化管理有關個人終身健康狀態以及醫療保健的全部信息的模式,強調全生命週期的管理

。其電子病歷在醫院之間的共享比例達到30%。主要得益於行業領袖的引領、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和完善以及政府政策導向和法規要求。

中國電子病歷概念目前更多處於醫療全過程記錄的階段。根據衛健委數據,自2011年起,七年來全國共有近7000家醫院參與上報電子病歷系統評級,但通過五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僅有58家(2018年7月發佈),而電子病歷的5級應用才能實現“閉環式給藥環境完整地在至少一個病人服務區域實現”。

中國電子病歷的百億級市場,究竟如何搶佔?——圍繞電子病歷的三級進階之路。中國電子病歷只有經歷由院內集成、院外互聯大數據深度挖掘和應用的三級進階,才能真正邁向全生命週期管理。而“全生命週期管理”也是中國電子病歷的終極目標。

百億級市場增量後的三級進階,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電子病歷的“升級進化”

1、進階一:院內數據集成

院內數據集成相對傳統一點。因為數據仍集中在單個醫院內部,主要是將不同科室的數據進行集成,形成綜合電子病歷、專科電子病歷等。

嘉和美康海泰都在電子病歷領域做了十幾年,目前市場上佔有率加總接近30%。嘉和美康一直持續在研發上有大投入,在綜合電子病歷基礎上向專科電子病歷、醫院的臨床數據中心的方向發展。

2、進階二:院間數據共享

隨著醫聯體的推進,院間數據的互聯互通成為必然的趨勢。目前,北京市30家試點醫院已經實現電子病歷共享調閱。北京市電子病歷共享工程2015年建設實施,2016年建設完成一期項目,初步建設完成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並實現與各區的對接。除了能夠調閱外院電子病歷外,部分醫院還實現了患者藥物過敏、重複用藥、重複檢驗的提醒功能。

在院間互聯領域,主要產品表現形式為省級數據中心(大多由國家隊承接項目)、臨床輔助決策系統(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互聯網醫院。

代表企業如惠美醫療、佰醫匯。

  • 惠美醫療是基於梅奧醫學知識庫做CDSS探索,服務對象大多為三甲醫院,市場上年服務費150-200萬/年/院。
  • 佰醫匯則做互聯網醫院創新。主要業務包括智慧就醫、在線診療、醫聯體協作、醫藥雲、遠程教學、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等。

3、進階三:大數據挖掘與應用

數據的潛力巨大,有望實現多層運用:

  • 智能問診、分診與導診。互聯網醫療對此多有探索,包括好大夫分診數據庫、春雨智能問診。
  • 基於數據集成以及專科電子病歷,在醫保控費、核保、核賠等領域進行應用,供政府管理評價醫院,實現分級診療。
  • 基於臨床數據的應用,如疾病防控、預警、用藥指導、新藥研發以及臨床CRO等。聚道科技正基於基因與臨床進行大數據探索,太美醫療在做新藥研發的探索。

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投身於這一市場。如亞馬遜推出亞馬遜理解醫療(Amazon Comprehend Medical)項目來挖掘電子病歷數據,進一步挺進醫療市;谷歌在跟美國國內的一些醫療機構合作,以便從病例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更好地預測病人何時會生病。

這些領域將持續有商業機會,未來誰能夠把全生命週期打通,誰也許就會成為下一代醫療獨角獸。

百億級市場增量後的三級進階,電子病歷來勢洶洶

做好電子病歷並不容易,美國在投入360億美元之後,近期仍被評價為“一團糟”,“不僅遠未達到預期目標,而且還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風險”。

醫療信息化起步晚了20年的中國,目前尚缺乏統一的電子病歷數據系統;龐大的門診量使得門診醫生的電子病歷填寫幾乎為空白(北京協和醫院2017年日均門診量1.5至1.7萬人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日均門診量也為1.5萬人次,門診醫生很難問診3、4分鐘然後花10分鐘去寫病歷);電子病歷信息所涉及的個人隱私,也是一個躲不開的問題……

從電子病歷的建設普及,到最終的數據挖掘和應用,整個閉環形成過程中還存在最基礎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電子病歷的未來將朝著全生命週期管理發展。雖然路途上還面臨重重困難,但我們堅信,未來將在不斷探索中到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