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农村的你还记得小时候用柳条做喇叭吗,是不是很怀念?

豫南小平






涞水燕子姐


那个人的童年或许都是令人怀念的,用柳条做喇叭也是小时候记忆的一部分,想到那个时候,内心总是那么的汹涌澎湃,回想当年,柳枝长出来的时候,村里的小伙伴放学后一起相约去折柳枝,男孩子们爬上树梢,给女生们做喇叭,现在想想挺幸福的,不过那是纯真的友谊,那时的我们嬉闹,在麦田里狂奔,那时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啊!昨天,我还和自己的大学同学去湖边钓鱼,顺便折柳枝做喇叭,我其中的一位同学赤着脚上去,下来的时候还擦伤了,我忍不住笑了,柳枝由于太细了,还不能拧成喇叭,下个星期,我们准备再去。



乡村凡小宁


身为80后的我们,确实是很怀念小时候那些自己制作的土生土长的玩具,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没有好衣裳穿,没有像样的玩具,就连外公外婆来了给的糖果都要藏个好几天才会拿出来吃。

记得那时候几个伙伴一起去找乐子,田间地头到处都有柳叶,摘好了比谁吹的响,比谁吹的声音奇特,那都是饱足了劲吹。

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想起来确实很好玩,很有味,童年回忆是最美好的。现在自己也有小孩了,没事自己也会制作些儿时的玩具,教他们怎么玩,不过现在的小孩精怪的很,已然没有那些兴趣来玩这些东西。他们要玩的都是高大上,跟我们小时候没法比。




东临小贾


那应该是最快乐的,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不向现在的孩子每天只能抱着手机躺在床上玩游戏,这种枯燥而无聊的游戏他们却津津有味。

现在最小的孩子,只有一两岁,就被手机吸引,不停的玩着游戏,放假也不出去,只是呆在家里玩手机,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

不由的想起我们那个年代,整天在外面,冬日滑冰,即使脸冻的通红,耳朵发热也不亦乐乎,秋天跟着大人在地里瞎忙,东帮一下,西帮一下。在人们收获完的土豆地里,翻找他们遗忘下的土豆,之后烤着吃。

夏日,在树荫,无人居住的破房里过家家。

春天,是最值得期待的日子,万物复苏,风轻日暖。所有的植物都忙着发芽吐叶。小草嫩绿,野花比比皆是。这时的大地是非常可爱的。


我们会找最柔软的枝条,杨树,柳树的,用力拧着,然后完整的将树枝与皮抽离开来。用随身带的小剪刀剪短,削成哨子,鼓起腮帮,憋足劲的吹。像一只只青蛙。

女孩则用柳枝编织花环,那五颜六色的花环是世上最美丽的饰品。

随然过去了十几年,但依旧很怀念。怕是这辈子都无法再体会一次了。


静水流深152075775


阳春三月,柳树杨树都冒出了青绿色的嫩芽,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等过些时候,柳树抽出柳条,就能做哨了……

做为80后的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最无忧无滤的时光。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视电脑都还不普及,物资匮乏,也没有什么玩意儿,放了学或者是周末的时候,就会邀上一两个小伙伴儿,去野外疯。

田间地头,微风轻抚,随手摘下一枝柳条,轻轻揉搓,使树枝和皮抽离开来,用剪刀修理整齐,把皮的一端用指甲轻轻刮去外皮。这样,一个哨就做好了。 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发出任何乐器都比拟不了的声音,悦耳动听。

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回忆,虽然过去了好久,却值得怀念





小城云朵儿


84年的,家是农村的,那个时候虽说没有那么多玩具,没有电脑,电子游戏,电动玩具,但我们不管春夏秋冬总能玩的兴高采烈的!

春天来了,只要一看到柳树发芽了,就会爬树上去弄点柳条下来,有时候弄得早了,里外还不能完全脱离,那就要等几天了,一般都会有好几个小朋友在一块,一人弄个哨子,剩下比较细的柳条就学电视剧里面,编一下弄个圆圈戴在头上,感觉很时尚。

这个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自己做风筝,放风筝了,不过自己技术不好,做出来的都飞不高,最喜欢的还是那个过程,转眼快30年了,现在的孩子玩具很多,总感觉他们玩的没有我们小时候玩的开心,也可能是现在条件好了,得到玩具太容易了,没有那种感觉!

还有就是自己做弹弓,几个小伙伴会跑出去,村里村外的找丫字形的树枝,找到后自己加工一下,拴上皮筋就是弹弓了,没有子弹怎么办?好说,以前村后面有个大水坑,自己拿着小铲子去挖胶泥,自己摔打摔打,那么好玩的就更多了,可以捏成自己想要的各种东西的形状,玩够了,就把胶泥带回家,自己拿手搓成一个一个弹丸,等晒干了拿袋子一装,拿着弹弓,后面跟一群小伙伴,虽说打不到小麻雀,不过也觉得自己很自豪!

小时候能玩的东西太多了,一个石子都能玩一天,现在有时候非常怀念那个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起以前的小伙伴,虽然再也回不去了,但是回忆长存





追梦的翅膀2019


你该不会说的是用柳条编柳条包吧?那叫喇叭🎺吗?那是圆号 !

你还真不怕大-----柳哨。

找一段儿大约六毫米粗的鲜嫩柳条,截下一节五,六厘米没有牙眼一段儿,小心拧下韧皮部,使之与柳枝的木质部分离,拉下。

形成一个绿色的小管儿。

在这小管儿的一端5毫米处,轻轻用手指甲刮下这部分绿色的外皮,只留下里面的内皮------得,一枚带着春天畅想和希冀的柳哨做好了 !

(我家院里真有一棵翠柳,我索性“聊发少年狂”真的出去剪了一段儿柳枝回屋)

此刻,我已经按照我上面的程序两分钟就做好了:

我吹 !

我不仅只会吹那单调的春天的声音,我是能工,更是巧匠。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吹任何我会唱的歌儿 !

现在,我吹的是《刘三姐》:

“什么开花……嘟嘟嘟……嘟嘟嘟……”

童心未泯的你,听到了吗?








快乐牛虻


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们,由于大自然赋予给好多玩具,让她们度过了愉快的童年。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柳树、杨树开始发芽了!孩子们在柳树或杨树上挑选光滑的树枝,用手从上到下扭树皮, 把皮跟里面的枝条拧动分离后,一头用牙咬住,然后抽调中间的树枝,把外面的皮用剪子或刀,剪或切成一段一段的皮筒,皮筒一端用指甲或刀轻轻的刮去外皮,这样就作出一个喇叭。刮去外皮这头放在嘴上轻轻一吹,喇叭就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有的孩子用双手捂住喇叭下端,手做着开合的动作,喇叭发出了哇偶哇偶的声音,孩子们其乐无穷。


欢迎在评论中留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谢谢!


民勤微视


过去的农耕生活,让人回味无穷,却一去不复返:春天扛一扒网到外面,一会就能扒了许多带籽的小虾回来,新鲜的,想怎么吃都行;夏天,田里的秧能薅了,水要放掉,拿个虾笼放田缺下面,不大一会就能zha满满一虾笼虾子,人吃的和小鸡小鸭吃的都有了;夏天还会下大雨,田里塘里水就会往下淌,你只管拿网去zha,鱼不会少吃的。当然,有下雨时候也有不下雨时候,天干了,塘里的水要用水车车上来,里面鱼也就藏不住了,这时只管出去抓 ,麻虾是不要的,与鱼比起来,太小了,不过瘾;秋天不仅有蜻蜓,还有各种蚂蚱,那是玩的;吃的有树上的红枣,红了半个,还有半个没有红,吃起来雪口甜……俱往矣,数手机麻辣,还看今朝!


天涯野草28884343


没用过柳条 用过杨树的 那时玩具并不多 用杨树条做一个哨子是很多小伙伴的乐趣 我们会选择小母手指粗细的杨树条来做 选表面比较光滑的 用手折断或者用镰刀砍断 截取十厘米左右的长度 然后在中间用镰刀将中间左右上下同时将树皮割断 不要和上下有链接 左右手向同时按顺时针和逆时针同时旋转 让整个树皮从树枝上脱落 然后 将上面的整个向上拉动一点 这个小哨子基本就做成了 放在嘴边轻轻的一吹 就会发出声音 根据拉出树皮长度的不同 音色略有不同 在吹的时候有时嘴唇会接触到杨树皮 略带有微丝的甜味 有的时候会很苦 杨树本来的味道就是苦的 好多年没有做过这种东西了 哪天还要试试找找小时候的感觉

柳树经常用来编帽子,有的是从看电视剧来的灵感 现代战争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 尤其是游击战 经常有战士戴着这种用树枝植物编成的帽子来做伪装 所以我们也来学习 找长的软的柳条做成圆的形状 然后不断的增加 当增加到一定程度 就可以差一些其他的植物 草啊 花啊 等等 这样就算做完了 现在估计很少有人做这种东西了 在没有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们从自然中找到乐趣

杨树的嫩叶和柳树的柳苟其实是可以吃的 不过我小的时候经常用杨树叶子来喂猪 柳苟那时候有收这种东西的 一斤五毛 自己会砍下柳树 把柳苟弄下来卖 自己赚点零花钱来买好吃的 那个东西要很多才能弄一斤 弄个几块在那时对我们来说算是巨款了 这就是我童年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