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大將軍馮勝佔領武威。明朝廢除永昌路,先後在其地設置涼州衛、鎮番衛、莊浪衛、永昌衛、古浪守禦千戶所,從此拉開了重建武威繁榮的序幕。

由於天災人禍,到明初,涼州城只剩下隋末李軌修築的周圍十五里的城池。當時,北元殘餘勢力不斷襲擾河西等地,出於軍事防備上的考慮,明洪武十年(1377年)都指揮濮英開始對涼州城進行規模較大的加固增修。《甘肅建置志》記載,濮英在隋李軌築的城牆基礎上“增高三尺,周減三里許,為十一里一百八十步,厚六尺”。據王寶元先生《涼州春秋》記載,改建後,涼州城又向西延伸了約一里,由於東西長、南北狹,有鳳形,被稱為鳳凰城。


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

新修的武威南城門樓

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涼州總兵宋晟又對武威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增修。宋晟在武威城原有東南北三門的基礎上增闢西城門,並修建了東、南、北三大城門樓,修建了吊橋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牆四周修建箭樓、邏鋪共36座,在北城牆的西邊獨建一高樓,用來眺望遠方,警報敵情。

萬曆二年(1574年),三邊總督石茂華開始用磚包砌了城牆,並增開了集賢門(東小南門),歷時兩年,到萬曆四年(1576年)四月完工。

從1377年都指揮濮英加固增修,到1576年三邊總督石茂華用磚包砌城牆,經過明代近200年的增修加固,武威城變得戰守有備、固若金湯,成了河西走廊名副其實的“金城湯池”。

明初,涼州城有4大城門和24座城樓,據王其英先生主編的《武威金石錄》記載,4大城門分別為:

東城門,名為宣武門,城樓叫做“武威樓”,城樓立石碑為“河西保障”。樓門兩側樓柱頂石如鼓子型,上刻有滾龍攀柱圖案,兩條滾龍栩栩如生,各以波浪式昂首向上,被稱為“滾龍石”,又叫鼓兒石。東門吊橋閣樓叫做財神閣,亦稱東門樓子,間架九楹,兩層。左側間有一鐵質燈籠,相傳為清代武威鐵工趙飛親作,高約1.7米,周長4米,上鑄有八洞神像、十八羅漢、山水人物。


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

武威東城門

南城門,名為昭武門,城樓懸掛匾額為“翹映天梯山”。南城樓有“夜雨打瓦”之傳說,每在寂靜晴朗之夜,樓內可聞雨打頂瓦之聲。據王寶元先生《涼州春秋》記載,因武威古代屬於大月氏領地,大月氏王城在昭武,其後代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稱為九姓商胡,昭武九姓胡人安修仁曾經率領胡兵擁戴李軌,所以此門名為昭武門;南門吊橋閣樓叫做三星閣樓,又稱南門樓子,間架九楹,匾額為“天山自重”“壽比南山”。

西城門,名為崇德門。西門吊橋閣樓叫做文昌閣樓,又稱西門樓子。城樓鑲嵌有石刻“遙接玉關”。城樓中據說有幾處土堆,每堆站一人,土堆數不清,或七或八,號稱七星劍。

北城門,名為通化門,城樓叫做“萬青樓”,懸掛匾額為“大好河山”。北門吊橋閣樓叫做真武閣樓,又稱北門樓子。據說北城門樓柱上有一眼孔,向北可望見百里之外的民勤縣城,被稱為“千里眼”。


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

武威北城門

24座城樓分別為:東門樓、南門樓、北門樓、東北天師閣樓、東南魁星閣樓、西南觀音閣樓、西北斗母閣樓、西北城瞭高樓、東門吊橋三官閣樓、西門吊橋文昌閣樓、南門吊橋三星閣樓、北門吊橋真武閣樓以及甕城樓4座、箭樓4座、角樓4座。


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

建築造型獨特、在中國古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武威城東南角角樓

聞名河西的涼州八景,分為城外八景與城內八景。涼州城內八景分別是:文筆三峰、大雲曉鍾、魚躍龍門、滾龍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劍、羅什倒影。在著名的城內八景中,四大城門樓就佔有了四席。可見,從明清以來,涼州四大城門及城樓一直就是武威人民引以為豪的景觀。

可惜的是,這些雄偉壯觀、建築藝術高超的城樓,全毀於1927年武威大地震。據史料記載,1927年5月23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清晨5時20分,武威發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武威、古浪等地破壞極為嚴重,尤其是一些文物古蹟損毀十分嚴重。地震時涼州城四門磚樓共24個,倒塌23個,只留殘缺不全的北城門樓;大雲寺、羅什寺、清應寺及三座號稱“文筆三峰”的佛塔全部震毀;房屋倒約十分之三,縣署倒平,縣署倒房百餘間,街道出現裂縫;文廟儒學院大部分建築被毀,天梯山石窟毀壞洞窟10餘處,白塔寺蕩然無存;城郊雷臺、東嶽臺、海藏寺及四鄉著名建築、廟宇大部被毀……這場大地震,給武威古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武威東城門在民國時期改為中山門,城門及城樓在大地震中震毀。今東關十字南約100米、原武威市水利局院內附近殘存有一段老城牆。城門原址在東關十字向西約80米一帶。


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

武威城關門樓

武威南城門在民國時期改為中正門。大地震之後,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城門和城樓原狀盡失,僅餘高長不足10米之殘垣。 1999年,武威市政府(今涼州區)籌資1000多萬元重建,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復原的城門樓通高39.6米,在門洞頂部平臺建有三層重簷歇山頂式建築,最高處為閣樓。負一樓包裹在城牆之中。新建城樓雕樑畫棟,彩繪迴廊,巍峨莊重,富麗堂皇。

武威西城門在民國時期改為林森門。大地震之後,尚存城門、城牆的殘垣斷壁,後在上世紀末人為拆除,原址在武威二中校門向西50米一帶。

武威北城門樓在民國時期改為正倫門,是1927年武威大地震中,唯一沒被震塌的城樓。1928年發生了“涼州事變”,國民軍佔領武威之後,盤踞涼州多年的原鎮守使馬廷勷率部反攻涼州國民軍,於7月21日攻陷武威城。駐守武威城的國民軍韓風璋撤出武威,其餘守城民團無處可逃,最後退守到北城門樓。馬廷勷部下令燒燬北城門樓,樓上的守軍約五百人同時被燒死。這座在大地震中倖存下來、屹立在武威城的明朝建築,就這樣毀於戰火之中。遺址在北關十字向南約80米一帶。

武威歷史上的四大城門及二十四座城樓,彰顯了古涼州城曾經的輝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作者簡介: 李元輝,甘肅武威人,先後在《甘肅日報》《民主協商報》《貴陽晚報》《未來導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歷史文化類文章三百餘篇。近百篇文章被《鳳凰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平臺轉發。2014年由線裝書局出版詩文集《詩文話天馬故里》(與西木合著),2015年,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汗血寶馬》,參與編撰《村口有棵大槐樹》《涼州寶卷之方四姐》《涼州會談》等影視劇、舞臺劇劇本。現供職於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