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上一次我們談過了發現HPV陽性後應該怎麼辦,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有所瞭解,知道HPV陽性不等於宮頸癌,也有部分人還是不太明白,今天我們繼續談談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被誤解的地方。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HPV病毒並非只和宮頸癌相關

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德國科學家Harald zur Hausen發現了HPV與宮頸癌的相關性,進一步證明了HPV 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後來更多的深入研究發現其中HPV16和18是最主要的高危致癌型,持續感染可能會導致癌前病變,如不及時治療,這些病變可能會發展成為宮頸癌。因此,宮頸癌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早發現、早預防的癌症,可以這樣說:防止HPV感染,就可以防止絕大多數宮頸癌的發生。

自然界中存在的HPV病毒有200多種,但是與生殖道感染有關的有50多種,其中14種是已經明確與宮頸癌有關的,稱為“高危型HPV病毒“。最常見的高危HPV病毒包括16型、18型、31型、33型、52型、58型和45型等。其中,16型和18型是致癌能力最強的兩種亞型,可引起70%的宮頸癌。

但並非所有HPV病毒都與宮頸癌相關,HPV感染還可能引起陰道癌、外陰癌,口咽癌、肛門癌,男性可以引起陰莖癌,除了這些惡性腫瘤,還有下面這些疾病:

【女性和男性中HPV相關性疾病】

非生殖器疣——HPV在皮膚表面之間傳播,一般人群中廣泛存在皮膚HPV感染,包括兒童和成人,比如尋常疣、蹠疣和扁平疣。

尖銳溼疣——大約90%的尖銳溼疣是由HPV6和11型引起,這是兩種低危型HPV病毒。

複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病——這是兒童中的常見良性喉部腫瘤,通常認為是由感染HPV母親產道時獲得HPV引起,最常見的類型時6和11型。

鮑文病——這是一種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好發於手指、腳趾、手掌、足和生殖器粘膜,可從病變中分離出多種類型的HPV病毒,包括16、18、31、32、34型等。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女性感染HPV病毒,男性為何不做檢測

HPV檢測目前的臨床應用僅僅限於宮頸標本檢測和口咽癌活檢標本。雖然其他部位的HPV檢測,包括陰道、陰莖、肛門及口腔沖洗,已經用於監測和研究,在一些特殊國家,比如荷蘭和澳大利亞,特殊情況下臨床上可以監測這些部位的HPV,但並未批准這些部位的常規HPV檢測。

FDA沒有批准可以臨床檢測口咽、肛門或男性生殖器樣本HPV感染的檢查,也沒有批准血清學或血液來檢測HPV感染。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並非感染HPV都會致病,癌症也很遙遠

大部分性生活活躍的女性和男性都可能會在人生某個階段感染該病毒,有的時候還會反覆感染,HPV感染後無需任何治療,絕大多數人會通過自身免疫能力在8-24個月將其清除掉,只有少部分HPV持續感染的女性會發生宮頸病變,若未及時發現並治療,長期下去可能會發展為宮頸癌。所以,發現感染後,不要馬上聯想到癌,檢查正常,癌症離你十萬八千里。

【定期檢查很重要,而不是尋找偏方來治療HPV感染,得不償失】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HPV疫苗的前世今生

【HPV疫苗的上市史】

目前,全球共有3種HPV疫苗上市,分別是二價、四價和九價。

2006年,世界上第一個HPV疫苗——默沙東公司研發的佳達修(Gardasil)獲得美國FDA批准並上市。佳達修屬於四價疫苗,採用釀酒酵母表達系統生產,可用於預防6、11、16、18四種HPV病毒亞型所導致的多種疾病。

2007年,葛蘭素史克公司的二價疫苗“卉妍康” (Cervarix)在歐盟上市(即在我國上市的希瑞適),採用昆蟲細胞表達系統生產,主要針對HPV-16、18型病毒。

2014年,默沙東再接再厲,推出佳達修9價(Gardasil9,加衛苗9),一種在原先四價的基礎上新增了31、33、45、52 和58五種亞型病毒的超級九價疫苗,並獲得FDA批准上市。佳達修九價於2015年獲歐盟批准,用於9-26歲女性以及9-15歲男性的主動免疫,它對宮頸癌的預防率達到90%。

作為首個癌症疫苗,HPV疫苗被稱為抗癌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目前,HPV疫苗已在100多個國家上市,大多數發達國家開始推行女孩接種HPV疫苗項目。10年數據顯示,HPV疫苗的出現,結合宮頸癌篩查的推廣顯著降低了宮頸癌的發病率。

【 HPV疫苗是用來幹什麼的?】

HPV疫苗,顧名思義,即預防HPV病毒感染的疫苗。疫苗接種後,可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於人的體液之中,HPV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HPV病毒感染,從而達到預防HPV感染的目的。

目前上市的HPV疫苗有3種,2價、4價、9價,“價”代表的是可預防的病毒類型,價數越多,預防的HPV種類就越多。

(1) 2價疫苗可以預防HPV16和HPV18型HPV感染,目前統計數據顯示可預防70%的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CIN1-3)及子宮頸原位腺癌。

(2) 4價疫苗可以預防6、11、16、18型HPV相關的女性肛門癌、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及宮頸上皮內瘤變(CIN1-3)、子宮頸原位腺癌,陰道上皮內瘤變(VIN2-3)、外陰上皮內瘤變(VaIN2-3);男性陰莖上皮內瘤變1-3及陰莖癌、肛門癌。儘管HPV6和HPV11不屬於宮頸癌高危型HPV病毒,但可以引起尖銳溼疣,所以4價疫苗還可以預防尖銳溼疣。

(3) 9價疫苗是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九種亞型,種類最多,理論上來說預防效果更好。目前有關9價疫苗的Ⅲ期研究療效分析數據表明,9價疫苗可預防約97%的由HPV31、33、45、52、58 型引起的宮頸、陰道和外陰、肛門癌前病變,可將全球宮頸鱗癌的保護作用提高至90%,此外,和4價疫苗相比,9價疫苗可以增加 10%HPV相關腫瘤和15%宮頸癌的預防性,和2價疫苗相比,還可以增加90%尖銳溼疣的預防性。

HPV疫苗不能僅僅稱為“宮頸癌疫苗”,它除了可以預防宮頸癌,還可以預防陰道癌、口腔癌、陰莖癌、肛門癌和尖銳溼疣等多種疾病。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接種HPV疫苗並非一勞永逸

據估計,大約在全面接種疫苗20年後才會出現宮頸癌發病率的顯著下降,也就是說盡管HPV疫苗是宮頸癌預防的重要一步,但還不能取代常規的宮頸癌篩查。目前,宮頸癌篩查仍然是保護女性遠離宮頸癌的最佳途徑,篩查時暫不考慮HPV疫苗是否接種。

最後,再重點說明——儘管 HPV 疫苗是宮頸癌預防的重要一步,但是不能取代宮頸癌常規篩查。接種HPV疫苗後,仍然需要定期宮頸檢查,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宮頸癌全由HPV感染引起。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被誤解的HPV感染和HPV疫苗之二三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