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人体是如何启动修复程序的?

么娇


骨折后的愈合过程

骨折后的修复再造过程

从骨折都愈合,我们人体的修复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的处理目的有所不同。

一,血肿机化期

发生在骨折后数小时。骨折后血管受损,形成的血凝块填充在骨折的断端,为后面骨痂的形成做好准备。

康复期处理:这个时期骨折会引起严重出血肿胀,所以,这个时期一定好做好固定,避免继续刺激,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消肿,比如输甘露醇,冰敷,芒硝,肌贴,淋巴手法等等。消肿后才能做进一步的处理,否则很容易引起感染,术后恢复可能。

二,骨痂形成期

发生在骨折后的数天。血凝块中的细胞增长,新的血管形成,开始形成一些桥接,纤维组织网,代替血凝块,连接骨折断端。纤维组织网也就是我们的骨痂。

康复期处理:这个时期,骨折端还很不稳定,做好固定,持续消肿。避免负重。

三,骨痂连接期

发生于骨折后的数周。在纤维组织网内,组织纤维不断增加,逐渐有钙化沉积出现,形成类似海绵状的新生骨。这时,骨折断端已经能够形成一些稳定。

康复期处理:这个时期,积极的康复训练可以避免术后的粘连,肌肉的萎缩,促进骨折的愈合。我们可以把健康的肢体进行训练,提高整体血液循环代谢,损伤肢体在外固定情况下进行一些不负重的练习,比如肌肉抽动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等等。

四,骨折塑型期

发生在骨折后的2-3个月。这个时期骨小梁密度已经增加,骨骼也基本稳定,但是骨小梁的排列顺序紊乱,需要一定的应力刺激才能让骨小梁生长规律,更接近于正常的骨骼。

康复期处理:这个时期可以拄拐进行一些负重走路练习。肌肉力量练习,练习后可以适当冰敷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