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妹妹那裡跟我長得不一樣?”這位媽媽的回答具有教育意義

文|西紅柿媽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成長過程中,對自身和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總是愛問為什麼,有時候一個接一個地問,直到把大人給問得啞口無言了。

“為什麼妹妹那裡跟我長得不一樣?”這位媽媽的回答具有教育意義

平常的問題,孩子們基本能從大人那裡得到比較確定的答案。可是有些大人忌諱的事情,比如兒童性別意識相關問題,可能父母不會正面回答,而是會選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但躲得過孩子一時,躲不過孩子一世,有些事情他們始終會面對的,不要等他們長大犯錯後,大人才正面對他進行性別教育。

父母回答孩子的問題,是一門學問,不能總是避而不答,也不可隨便作答。原則上來說,家長對於自己不瞭解和不確定問題的答案時,要先弄清楚或者深思熟慮後再回答孩子。

閨蜜小怡家裡有一兒一女,老大是兒子,她在兒子三歲左右就開始告訴孩子男生與女生的區別,而且她在換衣服的時候和洗澡、上廁所的時候,都會刻意迴避兒子,之後她兒子就知道這些時候不能隨便進去找媽媽了。

小怡也儘量讓老公帶兒子,幫他洗澡,自己不再跟兒子洗澡了。這樣她兒子慢慢也養成了換衣服不讓女生看的習慣,很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為什麼妹妹那裡跟我長得不一樣?”這位媽媽的回答具有教育意義

但是小怡的女兒出生後,她兒子就經常看著妹妹洗屁股,還問:”媽媽,為什麼妹妹那裡的地方跟我長得不一樣啊?“

小怡到此時才明白,雖然之前告訴她男生與女生的區別是哪些地方,可是他只看過自己的隱私部分,並沒有瞭解女生的,所以看到妹妹的後就會有此疑問了。

小怡不敢輕易作答,想清楚後才跟兒子說:”之前媽媽告訴你男生與女生的區別就是這個地方,每個小孩都要保護好這裡,不能讓人看也不能讓人碰,知道嗎?以後你可不能看妹妹洗屁股了,因為那裡是妹妹的隱私的部位。“

”為什麼不能看啊?“兒子還眨巴著大眼睛,用渴望的眼神看著媽媽,他很疑惑。

小怡知道現在五六歲的小孩的好奇心更勝,只有問到頭,他才能停止發問了。

小怡給妹妹擦乾屁股後,立即穿上紙尿褲,反思了下自己。小怡覺得雖然女兒還小,但以後跟她洗屁屁的時候,還是不能讓兒子看到了,免得兒子以後看習慣了,就沒有性別意識了。

“為什麼妹妹那裡跟我長得不一樣?”這位媽媽的回答具有教育意義

”兒子,因為妹妹是女生,而你是男生啊。只要是性別有差異,就算是兄妹,也不能互看隱私部位的。所以你以後面對著女老師和女同學,就算你們關係再好,也不能把自己的隱私部分暴露出來,更不能偷看他們的。要不然女生都會認為你是壞人了,離你遠遠的,就沒有女生願意跟你做朋友的了。“

小怡看兒子還是似懂非懂的模樣,雖然心中還是沒有完全弄清楚,可是她兒子也沒有再問下去了。

她知道兒子現在只能理解一部分,以後性別教育還任重而道遠。特別是對她們這種一兒一女的家庭,在生活中要處留心,不能讓他們模糊了性別意識,得經常教育他們男生與女生的差異。

小怡以後抱女兒洗屁股、換衣服、上廁所,都會主動迴避哥哥,主動對他說不能看。慢慢地她兒子也知道妹妹和媽媽,跟自己和爸爸是不一樣的性別,所以男生和女生都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能讓人看。

“為什麼妹妹那裡跟我長得不一樣?”這位媽媽的回答具有教育意義

關於性別方面的教育,宜趁早不宜晚。最好在孩子三歲左右就應該告訴孩子”男生與女生不同的地方是哪些?“,還有告訴孩子們”男生女生不同的地方要保護好,不能讓人碰“,逐步讓他們開始有性別意識。至於其他性別問題,如果他們沒有問,家長可以不用刻意去說。

但是如果孩子提出了問題,家長應該重視起來,先想清楚後,再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比較正面的語言,告訴孩子事情的真相。

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覺得性別教育是要趁早,還是讓孩子自己慢慢地去明白呢?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分享,歡迎點關注西紅柿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