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哪裡的房子值得買?

每次寫股市,最常遇到的小白問題就是XX基金還能不能買?

每次寫樓市,最常遇到的小白問題就是XX城市算幾線城市?

雖然過去幾年,力哥已經寫過好幾次關於城市分級的文章,不過看大家那麼迷惑,今天就再專門捋一捋這個問題吧。

老齡化時代已經來了,中國人口總量很快就要衰減了,各大城市鉚足了勁搶人,那些經濟最發達、高薪工作機會最多、創業機會最多、生活設施最便利、教育醫療娛樂資源最豐富、交通最便捷、政府最廉潔、城市運作效率最高的城市,就會受到最多人的青睞,房子依然供不應求,自然有長期的保值升值潛力,每次市場遇到調整期,都是買房的最佳時機——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

所以城市之間的投資鄙視鏈已經非常清晰:一線>強二線(準一線)>標準二線>弱二線>強三線>標準三線>四線>不入流的小縣城(很多小鎮青年自嘲的“十八線”)

其中只有強三線(含)以上級別的,未來房子才有投資價值,以下級別的房子,自住可以,越往後走,要出租出售都會越來越難,所以沒事千萬別瞎投資。

現在,哪裡的房子值得買?

對於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歸類,不同機構專家都有不同的排列,但總體上大同小異,以下是我心目中的具體城市分類: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

強二線(準一線):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重慶

標準二線:天津、蘇州、鄭州、西安、長沙、廈門、寧波、青島、濟南、福州、佛山、東莞、合肥、瀋陽

弱二線:大連、昆明、無錫、哈爾濱、石家莊、南昌、太原、南寧、長春、貴陽、烏魯木齊

強三線:珠海、泉州、惠州、溫州、煙臺、嘉興、南通、中山、廊坊、常州、保定、呼和浩特、海口、蘭州、湖州、台州、開封、三亞、洛陽、紹興、西寧、株洲、銀川、湘潭

大體上就是這些,像崑山這種很強的縣級市包含在蘇州就沒特地寫進去,除了上面這些城市,其他城市今天原則上都不具備明顯的投資價值了。

過去40年,城市之間的起伏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最典型的就是深圳,40年前還什麼都不是,30年前只是個三線城市,20年前成了二線城市,10年前開始晉身為一線城市,從“北上廣”變成“北上廣深”,而今天,往往大家更習慣說“北上深”,廣州在經濟和人才競爭層面已完全被深圳超越,甚至在科創領域,深圳都把北上甩在身後了。

現在,哪裡的房子值得買?

深圳風光

但深圳這種亂世梟雄,以後不會再有第二個。現在正在崛起的,比如杭州、重慶、鄭州,未來大概率還會繼續崛起,現在正在逐漸衰弱的,比如東北地區,未來大概率還會繼續衰弱。

有些近年表現活躍的弱二線或強三線城市,未來可能還會有進擊的空間,比如貴陽、泉州,但再怎麼跳,撐死了也還是個二線城市,絕不可能晉升為真正的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之所以叫一線,就是因為非常稀缺,但世界上好像沒什麼人不熱愛自己家鄉,本能會對家鄉高看一眼,至少希望家鄉會變的更好,家鄉的房子會變得更值錢,開發商也就正好趁機宣傳,所以到處都是所謂“新一線城市”的宣傳廣告。

這玩笑開大了,中國有四座一線城市,已經不算少了,未來怎麼可能再冒出來好多座一線城市呢?大部分國家只有一座一線城市,就是首都,美國也只有紐約和洛杉磯兩座一線城市。

在可預見的未來,杭州和成都是唯二有可能成為新晉一線城市的種子選手,但這也是至少10年後的事,其他城市別妄想了,洗洗睡吧。

現在,哪裡的房子值得買?

成都夜景

中國已經過了大浪淘沙、群雄逐鹿、英雄並起的草莽年代,我們不再是光腳的泥腿子,而是一個家底非常殷實的超級大國,摸著石頭過河這種嚇死人的事不會再做了,這意味著規則越來越健全,法治越來越完善,不是一個優惠政策扔過來,就能“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不管對個人還是城市來說,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屌絲逆襲、彎道超車的機會會越來越小。

未來大部分城市的人口會越來越少,即使自住購房,也建議選擇配套設施已經成熟的市中心區域,而不要被地方政府忽悠到除了房子還是隻有房子的郊區新城,不然不出10年,你一定會腸子都悔青的。


現在,哪裡的房子值得買?


這是前幾天一個粉絲的留言,對我的判斷非常不滿。可不管你承不承認,現實就是現實,與其自欺欺人,還不如早點認清現實,從長計議。

如果你身邊還有親友想投資那些小城市的房子,希望你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能救一個算一個吧。

現在,哪裡的房子值得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