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张必聪


我们胃肠肝胆外科用到阿司匹林这个药的机会不多,但和阿司匹林却有些许多接触。

阿司匹林的作用,临床上主要包括退热、镇痛、消炎、抗血小板聚集。剂量较大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前三者作用,口服100-200mg时,可表现为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我们主要用于脾脏切除术后出现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止过多的血小板聚集,引起严重血管栓塞性疾病。

除此之外,遇到许多合并冠心病、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当出现急腹症或平诊手术,要评估阿司匹林带来的副作用,做好万全准备后才进行手术。

当然了,是药三分毒,不是每一种药都能随便吃,还要遵从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肠道反应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剌激作用。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便秘。

2、出血

阿司匹林的抗栓功能主要源于“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增加出血的风险。最常表现为皮下出血,如皮下淤青、皮下有出血点等;其次为牙龈出血、鼻部出血、脑出血等;消化道出血比较少见。所以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3、过敏反应

阿司匹林的抗原性很强,即使是小剂量,对少数过敏质者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黏膜充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极少数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4、肝肾损伤

少数患者在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时会对肾脏及肝脏产生一定的损害。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大、肝细胞坏死、蛋白尿、少尿等。



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严格掌握阿司匹林的适应症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阿司匹林,要经过医生综合评估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和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用药,没有阿司匹林的适应症时切勿乱服用阿司匹。

2、把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75毫克至150毫克有最好的抗栓疗效和最小的出血风险,而加大剂量疗效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却明显增加。故提倡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天75~150毫克)用于长期治疗,以符合“疗效最大,毒性最小”的原则。

3、掌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

普通剂型(阿司匹林片)要在饭后服用,让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肠溶剂型(阿司匹林肠溶片)要在空腹服用。因其外面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包膜,要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如果在饭后服用,进食后食物会稀释胃酸,使其更接近于碱性环境从而加快药物在胃内分解,增加胃的刺激。此外,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迟了它的排空时间,导致药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变长,释放变多。对于合并胃肠道疾病的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至于到底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并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4、服药期间注意戒烟忌酒

阿司匹林本身会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如果长期大量吸烟喝酒,会加速胃粘膜的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

5、注意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阿司匹林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否则会减弱其效果或增加其他风险。如与地平类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合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与甲氨蝶呤联用,会减少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增加肾毒性;与布洛芬合用会降低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促尿酸排泄抗痛风药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联用,降低促尿酸排泄作用。

6、定期复查

长期吃阿司匹林最好每3个月到医院查一次大便潜血,及早发现出血。同时监控凝血功能,可以写早期发现异常。对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者应禁服阿司匹林。一旦发现进行性贫血或者大便发黑应及早就诊。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阿司匹林最初是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市场。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应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把握好其适应证。除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外,2017年1月,《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正式发表。共识推荐,适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的人群包括6类患者:

 1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龄≥55岁(Ⅱa,B)。

 2高危患者,10年ASCVD风险≥10%,见下图。

 3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Ⅱa,C)。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HDL-C(<1.04mmol/L)(Ⅱa,B)。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Ⅱb,C)。

 6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Ⅱa,C)。


刘药师话用药


阿司匹林是一种神奇的药物,普通又简单。大剂量服用可以消炎;中剂量服用可以镇痛;小剂量服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结引发血管堵塞。


哪些人需要服用?

对于诊断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做过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已经确诊心血管病的人,如果没有禁忌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使用的收益远大于风险。据专家介绍,如果100%的中国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每年能避免100 万个病例死亡。

有一种误区是认为45 岁以上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就能预防心脏病。事实上,研究发现,没有心血管病的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00人每年仅能减少5个心肌梗死,但增加3 个严重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净获益不明显。各国指南也建议,只要无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明确“不是人人都要服用”这一点很重要,不要跟风服药。


关于阿司匹林有三个问题比较集中:早上服用还是晚上服用?空腹还是餐后服药?一次需要服用多大剂量?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在餐后服用为宜,以减轻对胃粘膜的损伤(拜阿斯匹灵需餐前服用)。通常每天75-100 毫克,一日一次。


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消化道出血。对于有活动性溃疡的患者,可加重溃疡病,引起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现进行性贫血或者大便发黑应及早就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好每3 个月到医院查一次大便潜血。


药物咨询师军


阿司匹林作为一古老的药物,其前世今生历史非常丰富,阿司匹林最早在公元前400年,西医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用于柳树皮熬水给分娩的孕妇止痛,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止痛效果,当然也不叫阿司匹林,直至1823年,意大利学者从柳树皮种提取到一种叫水杨苷的物质,该物质再经后续的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合成,最终于1899年由拜耳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上市,最初,阿司匹林仅作为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后来在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经历百年的发展研究,目前阿司匹林主要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肺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以及外周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治疗,也应用于冠脉支架术后、脑血管支架术后等血管形成术的治疗。


既然是药物,有他好的一面,由于药物的特性,必然存在不好的一面,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粘膜损伤、出血、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Reye反应、致畸作用等。其中胃肠道反应和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基于此,阿司匹林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尽管存在不良反应,但是符合适应症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而不符合适应症者,不仅没有从药物中获益,反而增加胃损伤、出血的风险。

至于哪些情况属于阿司匹林应用的适应症,这一方面的内容太多太难了,还是交给医生来给与评估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健康!

我是全科鲜医生,欢迎大家阅读、转发、评论。


全科鲜医生


阿司匹林肯定不能随便吃,而且能停最好就不要长期服用,因为大量服用副作用效果也是有很多的。使得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或术后血栓形成,因为它有抗血栓与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阿司匹林首先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被发现,其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抗炎。其对于血管的扩张作用可以短期缓解疼痛,尤其是钝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和月经痛等。同时,它可以使得被细菌热原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至正常,所以可以用于感冒等引起的发热。但是,阿司匹林所缓解的是炎症与发热症状,而不是对炎症及发热的病因加以治疗,故需配合其他药品进行使用。

但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听从医嘱,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上腹部不适、呕吐等。口服阿司匹林可以直接刺激到胃粘膜从而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过敏反应 此项不良反应主要针对特异体质者,对于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引起哮喘、皮疹等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 大量或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严重时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瑞氏综合征此项不良反应解释了为什么不赞成在 病毒感冒时使用阿司匹林。应用于 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急性脑病与肝脏脂肪浸润综合征。

另外,使用前进行过敏原检测,确保使用者不是过敏体质, 注意使用的剂量与服药次数,遵从医师或药师的叮嘱。尽量避免用于缓解病毒性感冒或其他病毒引起的发热。溃疡病患者应当慎用或者不用,因此,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吃阿司匹林一定要弄清楚情况。


只有营养师知道


阿司匹林是世界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现在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当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四分之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三分之一,血管性死亡减少六分之一。但是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药物是有使用指征的,在使用的同时副作用也是难以避免的。

常见的副作用

1、消化道刺激症状,阿司匹林可以直接损伤胃粘膜,轻者腹胀、腹疼、腹泻、恶心、呕吐,重者可有穿孔,出血。

2、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口腔牙龈、消化道出血常见。重者可有致死性脑出血。

3、过明反应,轻者皮疹、瘙痒等,重者可以诱发阿司匹林哮喘。

4、肝损伤,阿司匹林主要在肝内代谢,当合并肝功异常时,应注意监测肝功。

5、阿司匹林会减少尿酸的排泄,痛风患者应注意监测尿酸。

6、肾功损伤,主要是大剂量使用时。

7、高龄患者使用时可以增加出血风险。

总之阿司匹林是一个很好的药物,要有指征的使用,是更多人获益,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心内科豪斯医生


首先应该明确的说,阿司匹林不是随便可以吃的,你的健康状况没有达到那个地步不一定需要吃阿司匹林。只有某些患者病情已经达到了一定地步才需要吃阿司匹林。下面我就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给大家解释一下。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在短期用药时并不常见,多见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有:

1、消化道反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这些反应多是阿司匹林对于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导致,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特别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一般患者要注意大便颜色性状,如果大便变黑要特别注意消化道出血可能。但是近年来随着肠溶阿司匹林的大量使用,这些反应发生率在降低。

2、肾毒性: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尿氮及血清肌酐增高。可以表现为多尿、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以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3、血液系统损害: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黏连,使凝血因子不易释出,因而延长出血时间。偶有血尿,身体其他部分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滥用还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发生巨细胞性贫血及全血减少。以上血液损伤可以表现为肢体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现。

4、过敏反应:千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休克。一般把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患者表现为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这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同时因为阿司匹林临床应用已经有百年历史,近年来随着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广为人知,小剂量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越来越多,很多少见的不良反应也就随之出现。

少见特殊不良反应:

1、药物性皮疹:极少数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弥漫性针尖大小红色丘疹,由面颈部逐渐波及全身,双眼红肿。其后可以出现部分表皮溃烂、剥脱、露出鲜红色溃烂面;双眼、双唇及龟头红肿糜烂。

2、听力损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双耳耳鸣,呈高调音,安静环境中耳鸣加重,甚至可能耳聋。停用阿司匹林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可能消除耳鸣,并使听力恢复。

3、涎腺肿大: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出现涎腺肿大并有疼痛,可以使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治疗。

4、习惯性和成瘾性:少数人因头痛服用阿司匹林,起初在头痛发作时服用,随着病情进展,用药量开始逐渐增加,并长期服用,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反复,以至于出现了药物依赖。由于阿司匹林是非中枢神经系统性药物,无明显交叉替代性,所以不易成功脱瘾。

5、贫血: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但是很少见。

6、肝功能损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腹部不适、黄疸、肝脏肿大及触痛等中毒性肝损伤的表现。停药后肝功能可以恢复。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张之瀛大夫


先明确答案:不可以随便吃!我想提问的朋友一定是觉得阿司匹林神通广大,用于很多疾病的治疗,才这么问的,是吧?话说,阿司匹林的诞生的确是医药界的神话,1969年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时,携带的必备药品种就有阿司匹林,足以说明它的重要!

(一)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1)有资料记载早在12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就使用柳树皮治疗牙脓肿。

(2)数千年前人类就用柳树退烧,止痛。

(3)“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记录柳叶汁可止痛,退烧,柳树的治疗功效被正式录入医学药典中。

看到这儿,您一定会问,你不是说阿司匹林吗?怎么讲起柳树了?别急,请您往下看:

(4)18世纪,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有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水杨苷和水杨酸,并用二者成功治疗了很多疾病:关节炎,风湿热,伤感热等。

(5)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首次合成乙酰水杨酸,这就是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止痛,退热。

(6)1900年,德国拜耳公司正式将阿司匹林作为药品销售。



现在看明白了吧?阿司匹林实际是从柳树皮中提取,主要成份是乙酰水杨酸,商品名称阿司匹林,从正式发明距今已有121年,功效也从最初的止痛,退热发展成预防心梗,脑梗,血栓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防癌作用,一个华丽丽的大变身有没有?

(二)阿司匹林到底该怎么吃?

当然不能随便吃了,它还是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的,我们先说咋吃。

(1)哪些人必须要用阿司匹林?

医生通过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心血管疾病者,如没有禁忌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对于曾有过心绞痛,心梗,脑卒中,心脏搭桥术后患者来说,每日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于中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三高”患者,肥胖,吸烟,少运动者也建议每日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发作。

(2)阿司匹林需要吃多久?

所有符合服用阿司匹林适应性症的患者,如果服药期间没有胃肠道出血,哮喘发作等副作用,只要能耐受,都需要长期服用。



(3)阿司匹林啥时吃最好?

阿司匹林抗酸不抗碱,餐后胃内酸性环境被食物缓冲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肠溶衣易于溶解或遭到破坏,所以还是建议餐前1小时服用,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减轻药物对胃粘膜的损伤。

有不少人纠结阿司匹林是早晨吃还是晚上吃,我国的阿司匹林专家共识推荐是早晨空腹餐前1小时服用,但若空腹有胃肠道反应,也可以尝试夜间睡前服药。

每天75~100mg,餐前适量温水送服,不建议嚼碎服用,除非特殊情况如心梗急救,嚼碎可快速吸收。

(4)哪些是服用阿司匹林的高危人群?

65岁以上;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史;有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症状;合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合用非甾体消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者,都需要在医生的诊断监督下确定是否可用阿司匹林或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5)哪些人根本就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有阿司匹林过敏史,阿司匹林哮喘,正在发作的胃肠道出血,需要治疗的消化性溃疡,6周内有颅内出血等情况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被称为医药三大经典药物,如今青霉素已被不断更新换代,渐渐退出辉煌时代,而阿司匹林却越战越勇!希望本篇可以帮您了解这位“百岁老人”的前世今生。

(王芳,主管护师,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国家健康管理师,好食营养工作室创始人,王兴国营养特训班5期学员)


营养百事通


我从临床角度谈谈那些人应该服用阿斯匹林,这样简易好记一点,因为阿斯匹林现在大多用于血栓素A2途径来抑制抗血小板激活,正常情况下血小板隨红血球、白血球、血浆等在血管中流动。没有被激活的血小板它不会聚集成血栓,只有遇到破裂的皮肤、粘膜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破时它才会被激活,暴露出可以连接纤维旦白的受体,血小板被激活有瀑布效应,只要接触到巳激活血小板的其他血小板均被激活,此时通过从纤维旦白原转化为纤维旦白才能与已激活的血小板的纤维旦白受体结合,连接并聚集形成血栓。所以当斑块破裂时阿斯匹林就起到抗血小板激活作用,即抗血栓形成作用。下列患者应该用:

1.因已确诊为冠心病有过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做过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第一年双抗(加氯吡格雷)后長期服用。

2.经CT冠脉造影仍何一支冠脉狹窄超过70%并有过心绞痛症状。

3.已确診冠心病并又有糖尿病的患者。

4.有过脑血栓形成出现过相应定位症状且CT、MRI支持或留下后遗症的患者。腔梗不在内。(几毫米大小且至今发病原因未明,与血小板形成血栓无肯定关系)

5.有大动脉缺血症状如:间隙性破行(一侧足背动脉弱或消失、有过腸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的缺血腸病。

6.冠脉搭桥手术后。

7.有高血压、糖尿病、高LDL血症且长期未控制达标,抽烟大于400年支现在仍在抽,每天超过一包、家属中有人出现心梗、脑血栓形成的脑梗塞患者。

8.血管B超或冠脉造影提示有多发性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有不稳定性、易损性软斑块的除服用他订类根据危险因素达标的人也应服用阿斯匹林。

9.大动脉因动脉瘤等原因植入过支架的患者。

10.无上述原因,年龄大于70岁,因各种原因产生心因性恐惧心梗、脑梗的老人,服用后无胃区不适、出血、溃疡的人,但应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顺便说句:不小心碰撞硬物后或皮肤出现小淤斑能不能继续用?可以,这是阿斯匹林抗血板有效的依据。但自发性的出血如:鼻衄、刷牙时出血不止等你必须停药并去医院杆查出凝血因子。

不能服用或必须停服5-7天的:1.胃腸鏡杆查须活杆或息肉摘除者。2.有溃疡多次出血史或近期内仍有或有过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任何手术患者。4.与其他抗栓药如华法林、抗二因子和十因子类的拜瑞妥等(相对较少联合应用),但应特别注意和新一代抗血小板作用更强的P2Y12类的普拉格雷等联合应用要嚴密观察出血风险,因为国际上总有人要强化来取得更好效果,甚至会瞒过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风险(脑出血)。5.有血液病出血史的患者。


我想说点真话


(2018-03-04)关注“关节小黑锅”了解更多医学科普小知识,听听健康有趣小故事,分享医疗有趣小视频!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这么随便的问题,答案肯定是不行的!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七分疗效”,虽然七分疗效我们想要达到,但毕竟还是有三分毒啊!所以,用药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来,毕竟这些个药物的适应症是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及研究得来的,数据比较可靠,安全性也较高。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阿司匹林这种药的适应症(适合哪些人吃)有哪些?


1、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这个药呢?

①降低急性心梗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②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③中风的二级预防;
④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继发性脑卒中的风险;
⑤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⑥动脉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⑦预防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2、阿司匹林这个药有什么作用?

①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严格意义上,阿司匹林属于酸性非甾体药物,就跟我们平时的非甾体消炎药作用差不多,其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疼痛及低烧,比如说感冒啊、流感啊等,吃上1、2颗阿司匹林,就可以有效缓解,因此阿司匹林这个药我敢说是大部分家庭药箱必备药品,起码我家的药箱就有(但这个是错误的,详见后文!)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

血小板的作用说白了主要就是止血作用!比如说手不小心被刀片割伤初学,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血小板发挥了重要作用:受伤后血小板在局部迅速黏附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后通过复杂的促凝血机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而达到止血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我们是非常必要的,人活在世,难免磕磕碰碰,比如有些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平时撞一下就有可能出一个大血包,这就是血小板不足所导致。

但是,人体血管里面的血小板如果不正常的凝聚,产生血栓堵塞血管,这方面却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血管里面长血栓,血管都堵了,你说问题严重不严重?

而我们的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阿司匹林能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血小板内的酶)的合成,因此抑制作用明显。

说的比较专业了,总结一句话,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3、这么好的药有啥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怎么去应对?

是药三分毒,现在就来说说这么常见的药有什么副作用,其实就是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对人体不好的地方!

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患者吃完之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肚子不舒服,如果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话有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这跟我们平时所口服的非甾体消炎药是一个作用原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般要求病人吃完饭后再吃药,或者同时加用抗酸药、护胃药保护胃黏膜,若是有溃疡病的患者慎用或者直接不用(急性胃肠道溃疡的患者是禁忌口服阿司匹林);

②增加出血的风险:由于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长期口服的话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基本国内所有的外科手术前,对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都必须停药5-7天才能行手术治疗(因为如果停的时间不够,术中存在出血不止的情况!对于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若是出血风险较高,则可能在打针的地方出血,局部形成血肿压迫脊髓神经的可能)!因此,术前必须停阿司匹林7天!术前必须停阿司匹林7天!术前必须停阿司匹林7天!重要事情说3遍。虽然目前老外已经有文章表明对于全麻的病人,术前可以不用停阿司匹林!但这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手术嘛,安全第一!

多说一句,目前对于手术前需要停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必须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必要时需要请心血管内科专家会诊!

③水杨酸反应:长期口服大量或者过量的阿司匹林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视力、听力减退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水杨酸反应,如有出现及时停药,医院门诊就诊行替代治疗。

④瑞氏综合征:书本上说是一种急性脑病与肝脏脂肪浸润综合征(本人也没见过),据说这就是医生在普通的感冒时不给病人使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其用于小孩流感或者水痘治疗的时候特别容易引起该不良反应;

⑤肝肾功能不全、过敏等这些都不用说了,基本上所有的药都可能有着些个副作用,在此不赘述。


4、怎么样去吃这个药才安全?

因此,口服阿司匹林必须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使用,切不可在不知道其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出现不良反应后处理等情况下就把它当神药来吃。如若出现上述所说不良反应了,或者自己吃着感觉不舒服了,应该尽快到相关科室就诊!此外,由于目前比如说心脏支架植入、冠脉搭桥、预防血栓等都是基本上要求终身服用阿司匹林的,出现不良反应后停药需及时就医,使用其他药物桥接替代治疗,如若不然,严重后果不敢想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关注“关节小黑锅”了解更多医学科普小知识,听听健康有趣小故事,分享医疗有趣小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