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以隨便吃嗎?有什麼副作用?

張必聰


我們胃腸肝膽外科用到阿司匹林這個藥的機會不多,但和阿司匹林卻有些許多接觸。

阿司匹林的作用,臨床上主要包括退熱、鎮痛、消炎、抗血小板聚集。劑量較大時候,表現出來的是前三者作用,口服100-200mg時,可表現為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我們主要用於脾臟切除術後出現的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止過多的血小板聚集,引起嚴重血管栓塞性疾病。

除此之外,遇到許多合併冠心病、瓣膜置換術後的患者,當出現急腹症或平診手術,要評估阿司匹林帶來的副作用,做好萬全準備後才進行手術。

當然了,是藥三分毒,不是每一種藥都能隨便吃,還要遵從醫生的囑咐規律服藥。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胃腸道反應

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剌激作用。可引起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厭食、噁心、嘔吐等症狀,個別患者可引起便秘。

2、出血

阿司匹林的抗栓功能主要源於“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增加出血的風險。最常表現為皮下出血,如皮下淤青、皮下有出血點等;其次為牙齦出血、鼻部出血、腦出血等;消化道出血比較少見。所以要定期檢查凝血功能。

3、過敏反應

阿司匹林的抗原性很強,即使是小劑量,對少數過敏質者也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蕁麻疹、剝脫性皮炎、血管神經性水腫、黏膜充血、過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極少數人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4、肝腎損傷

少數患者在服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時會對腎臟及肝臟產生一定的損害。表現為黃疸、轉氨酶升高、肝大、肝細胞壞死、蛋白尿、少尿等。



如何減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嚴格掌握阿司匹林的適應症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阿司匹林,要經過醫生綜合評估服用阿司匹林的獲益和風險後再決定是否用藥,沒有阿司匹林的適應症時切勿亂服用阿司匹。

2、把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劑量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75毫克至150毫克有最好的抗栓療效和最小的出血風險,而加大劑量療效並未增加,出血事件卻明顯增加。故提倡阿司匹林長期服用最低有效劑量(每天75~150毫克)用於長期治療,以符合“療效最大,毒性最小”的原則。

3、掌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時間

普通劑型(阿司匹林片)要在飯後服用,讓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以減少對胃黏膜的直接損害。腸溶劑型(阿司匹林腸溶片)要在空腹服用。因其外面有一層耐酸不耐鹼的包膜,要在腸道內的鹼性環境下才能釋放,以減少對胃的直接刺激。如果在飯後服用,進食後食物會稀釋胃酸,使其更接近於鹼性環境從而加快藥物在胃內分解,增加胃的刺激。此外,藥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遲了它的排空時間,導致藥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變長,釋放變多。對於合併胃腸道疾病的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至於到底早上吃還是晚上吃並沒有多大區別,關鍵是堅持。

4、服藥期間注意戒菸忌酒

阿司匹林本身會對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如果長期大量吸菸喝酒,會加速胃粘膜的損傷,甚至引起胃出血。

5、注意阿司匹林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如阿司匹林不能與某些藥物同時服用,否則會減弱其效果或增加其他風險。如與地平類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合用會增加胃腸道出血的風險;與甲氨蝶呤聯用,會減少甲氨蝶呤的腎清除,增加腎毒性;與布洛芬合用會降低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與促尿酸排洩抗痛風藥如苯溴馬隆、丙磺舒等聯用,降低促尿酸排洩作用。

6、定期複查

長期吃阿司匹林最好每3個月到醫院查一次大便潛血,及早發現出血。同時監控凝血功能,可以寫早期發現異常。對胃腸道出血、消化性潰瘍活動期者應禁服阿司匹林。一旦發現進行性貧血或者大便發黑應及早就診。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阿司匹林是臨床最為常用的藥物之一,與青黴素、安定同為世界三大經典藥物。青黴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安定的重要性則主要體現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貢獻是: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阿司匹林最初是作為解熱鎮痛藥,隨著更多長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熱鎮痛藥問世,阿司匹林淡出瞭解熱鎮痛的市場。卻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領域大放光芒。


“是藥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如胃痛和胃腸道輕微的出血。偶爾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其他還有急性腎功能衰竭、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水腫,瘙癢症,心血管-呼吸系統不適,極罕見的嚴重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對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楊酸鹽,或藥品的任何其它成份過敏;水楊酸鹽或含水楊酸物質、非甾體抗炎藥導致哮喘的歷史;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出血體質;嚴重的腎功能衰竭;嚴重的肝功能衰竭;嚴重的心功能衰竭。


應用阿司匹林時,一定要把握好其適應證。除了作為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外,2017年1月,《阿司匹林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6》正式發表。共識推薦,適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進行ASCVD一級預防的人群包括6類患者:

 1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齡≥55歲(Ⅱa,B)。

 2高危患者,10年ASCVD風險≥10%,見下圖。

 3糖尿病患者,年齡≥50歲,伴以下至少1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Ⅱa,C)。

 4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低HDL-C(<1.04mmol/L)(Ⅱa,B)。

 5慢性腎臟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Ⅱb,C)。

 6不符合以上條件者,同時具備以下5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4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異常(Ⅱa,C)。


劉藥師話用藥


阿司匹林是一種神奇的藥物,普通又簡單。大劑量服用可以消炎;中劑量服用可以鎮痛;小劑量服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結引發血管堵塞。


哪些人需要服用?

對於診斷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做過支架和心臟搭橋手術已經確診心血管病的人,如果沒有禁忌都應該服用阿司匹林,使用的收益遠大於風險。據專家介紹,如果100%的中國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每年能避免100 萬個病例死亡。

有一種誤區是認為45 歲以上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就能預防心臟病。事實上,研究發現,沒有心血管病的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00人每年僅能減少5個心肌梗死,但增加3 個嚴重胃腸道出血和顱內出血,淨獲益不明顯。各國指南也建議,只要無明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臟病。明確“不是人人都要服用”這一點很重要,不要跟風服藥。


關於阿司匹林有三個問題比較集中:早上服用還是晚上服用?空腹還是餐後服藥?一次需要服用多大劑量?

其實,在哪個時間段服藥並不重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續性的,早晚沒有多大區別,關鍵是堅持。在餐後服用為宜,以減輕對胃粘膜的損傷(拜阿斯匹靈需餐前服用)。通常每天75-100 毫克,一日一次。


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應是引起消化道出血。對於有活動性潰瘍的患者,可加重潰瘍病,引起消化道出血。一旦發現進行性貧血或者大便發黑應及早就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好每3 個月到醫院查一次大便潛血。


藥物諮詢師軍


阿司匹林作為一古老的藥物,其前世今生歷史非常豐富,阿司匹林最早在公元前400年,西醫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用於柳樹皮熬水給分娩的孕婦止痛,當時並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止痛效果,當然也不叫阿司匹林,直至1823年,意大利學者從柳樹皮種提取到一種叫水楊苷的物質,該物質再經後續的科學家進一步發現合成,最終於1899年由拜耳公司生產的阿司匹林上市,最初,阿司匹林僅作為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用於治感冒、發熱、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後來在廣泛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發生,並且發現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有降低結腸癌的發生風險。



經歷百年的發展研究,目前阿司匹林主要廣泛用於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肺梗塞、缺血性腦血管病、腦血栓形成、腦梗塞,以及外周動脈血管狹窄或閉塞的治療,也應用於冠脈支架術後、腦血管支架術後等血管形成術的治療。


既然是藥物,有他好的一面,由於藥物的特性,必然存在不好的一面,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有胃粘膜損傷、出血、過敏反應、水楊酸反應、Reye反應、致畸作用等。其中胃腸道反應和出血是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基於此,阿司匹林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適應症的,儘管存在不良反應,但是符合適應症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利大於弊,而不符合適應症者,不僅沒有從藥物中獲益,反而增加胃損傷、出血的風險。

至於哪些情況屬於阿司匹林應用的適應症,這一方面的內容太多太難了,還是交給醫生來給與評估吧,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健康!

我是全科鮮醫生,歡迎大家閱讀、轉發、評論。


全科鮮醫生


阿司匹林肯定不能隨便吃,而且能停最好就不要長期服用,因為大量服用副作用效果也是有很多的。使得阿司匹林在臨床上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或術後血栓形成,因為它有抗血栓與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阿司匹林首先作為一種非甾體抗炎藥被發現,其主要作用就是解熱鎮痛抗炎。其對於血管的擴張作用可以短期緩解疼痛,尤其是鈍痛如頭痛、牙痛、肌肉痛和月經痛等。同時,它可以使得被細菌熱原升高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恢復至正常,所以可以用於感冒等引起的發熱。但是,阿司匹林所緩解的是炎症與發熱症狀,而不是對炎症及發熱的病因加以治療,故需配合其他藥品進行使用。

但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聽從醫囑,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反應,如噁心、上腹部不適、嘔吐等。口服阿司匹林可以直接刺激到胃粘膜從而引起上腹不適及噁心嘔吐,如長期使用阿司匹林,容易導致胃黏膜的損傷。過敏反應 此項不良反應主要針對特異體質者,對於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引起哮喘、皮疹等過敏反應。水楊酸反應 大量或過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水楊酸反應,表現為頭痛、眩暈、耳鳴、視聽力減退,嚴重時出現精神錯亂、驚厥甚至昏迷等。瑞氏綜合徵此項不良反應解釋了為什麼不贊成在 病毒感冒時使用阿司匹林。應用於 兒童流感或水痘治療時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徵,一種急性腦病與肝臟脂肪浸潤綜合徵。

另外,使用前進行過敏原檢測,確保使用者不是過敏體質, 注意使用的劑量與服藥次數,遵從醫師或藥師的叮囑。儘量避免用於緩解病毒性感冒或其他病毒引起的發熱。潰瘍病患者應當慎用或者不用,因此,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吃阿司匹林一定要弄清楚情況。


只有營養師知道


阿司匹林是世界三大經典藥物之一,現在在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當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別減少四分之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減少三分之一,血管性死亡減少六分之一。但是阿司匹林作為一種藥物是有使用指徵的,在使用的同時副作用也是難以避免的。

常見的副作用

1、消化道刺激症狀,阿司匹林可以直接損傷胃粘膜,輕者腹脹、腹疼、腹瀉、噁心、嘔吐,重者可有穿孔,出血。

2、出血傾向,皮膚黏膜、口腔牙齦、消化道出血常見。重者可有致死性腦出血。

3、過明反應,輕者皮疹、瘙癢等,重者可以誘發阿司匹林哮喘。

4、肝損傷,阿司匹林主要在肝內代謝,當合並肝功異常時,應注意監測肝功。

5、阿司匹林會減少尿酸的排洩,痛風患者應注意監測尿酸。

6、腎功損傷,主要是大劑量使用時。

7、高齡患者使用時可以增加出血風險。

總之阿司匹林是一個很好的藥物,要有指徵的使用,是更多人獲益,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


心內科豪斯醫生


首先應該明確的說,阿司匹林不是隨便可以吃的,你的健康狀況沒有達到那個地步不一定需要吃阿司匹林。只有某些患者病情已經達到了一定地步才需要吃阿司匹林。下面我就阿司匹林常見的副作用給大家解釋一下。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在短期用藥時並不常見,多見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常見不良反應有:

1、消化道反應:較常見的有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這些反應多是阿司匹林對於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導致,停藥後可以消失。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要特別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一般患者要注意大便顏色性狀,如果大便變黑要特別注意消化道出血可能。但是近年來隨著腸溶阿司匹林的大量使用,這些反應發生率在降低。

2、腎毒性: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尿氮及血清肌酐增高。可以表現為多尿、少尿、蛋白尿,嚴重者可以發生急性腎小管壞死,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3、血液系統損害: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黏連,使凝血因子不易釋出,因而延長出血時間。偶有血尿,身體其他部分出血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長期濫用還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鉅細胞性貧血及全血減少。以上血液損傷可以表現為肢體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現。

4、過敏反應:千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現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者休克。一般把服用阿司匹林後出現呼吸困難的患者稱之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患者表現為阿司匹林過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聯徵,這往往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

同時因為阿司匹林臨床應用已經有百年曆史,近年來隨著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作用的廣為人知,小劑量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少見的不良反應也就隨之出現。

少見特殊不良反應:

1、藥物性皮疹:極少數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後會出現全身皮膚瘙癢,瀰漫性針尖大小紅色丘疹,由面頸部逐漸波及全身,雙眼紅腫。其後可以出現部分表皮潰爛、剝脫、露出鮮紅色潰爛面;雙眼、雙唇及龜頭紅腫糜爛。

2、聽力損傷: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導致雙耳耳鳴,呈高調音,安靜環境中耳鳴加重,甚至可能耳聾。停用阿司匹林同時服用碳酸氫鈉可能消除耳鳴,並使聽力恢復。

3、涎腺腫大:服用阿司匹林後可能出現涎腺腫大並有疼痛,可以使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鈣等藥物治療。

4、習慣性和成癮性:少數人因頭痛服用阿司匹林,起初在頭痛發作時服用,隨著病情進展,用藥量開始逐漸增加,並長期服用,一旦停藥,病情就會反覆,以至於出現了藥物依賴。由於阿司匹林是非中樞神經系統性藥物,無明顯交叉替代性,所以不易成功脫癮。

5、貧血: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但是很少見。

6、肝功能損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腹部不適、黃疸、肝臟腫大及觸痛等中毒性肝損傷的表現。停藥後肝功能可以恢復。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


張之瀛大夫


先明確答案:不可以隨便吃!我想提問的朋友一定是覺得阿司匹林神通廣大,用於很多疾病的治療,才這麼問的,是吧?話說,阿司匹林的誕生的確是醫藥界的神話,1969年阿波羅號宇航員登月時,攜帶的必備藥品種就有阿司匹林,足以說明它的重要!

(一)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1)有資料記載早在12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就使用柳樹皮治療牙膿腫。

(2)數千年前人類就用柳樹退燒,止痛。

(3)“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記錄柳葉汁可止痛,退燒,柳樹的治療功效被正式錄入醫學藥典中。

看到這兒,您一定會問,你不是說阿司匹林嗎?怎麼講起柳樹了?別急,請您往下看:

(4)18世紀,科學家從柳樹皮中分離出有藥用價值的有效成分——水楊苷和水楊酸,並用二者成功治療了很多疾病:關節炎,風溼熱,傷感熱等。

(5)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首次合成乙酰水楊酸,這就是阿司匹林。主要用於止痛,退熱。

(6)1900年,德國拜耳公司正式將阿司匹林作為藥品銷售。



現在看明白了吧?阿司匹林實際是從柳樹皮中提取,主要成份是乙酰水楊酸,商品名稱阿司匹林,從正式發明距今已有121年,功效也從最初的止痛,退熱發展成預防心梗,腦梗,血栓的形成,還具有潛在的防癌作用,一個華麗麗的大變身有沒有?

(二)阿司匹林到底該怎麼吃?

當然不能隨便吃了,它還是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的,我們先說咋吃。

(1)哪些人必須要用阿司匹林?

醫生通過各項檢查,明確診斷為心血管疾病者,如沒有禁忌都應該服用阿司匹林。對於曾有過心絞痛,心梗,腦卒中,心臟搭橋術後患者來說,每日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對於中老年男性,絕經後女性,“三高”患者,肥胖,吸菸,少運動者也建議每日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預防心臟病發作。

(2)阿司匹林需要吃多久?

所有符合服用阿司匹林適應性症的患者,如果服藥期間沒有胃腸道出血,哮喘發作等副作用,只要能耐受,都需要長期服用。



(3)阿司匹林啥時吃最好?

阿司匹林抗酸不抗鹼,餐後胃內酸性環境被食物緩衝稀釋,胃液酸鹼度提高,腸溶衣易於溶解或遭到破壞,所以還是建議餐前1小時服用,在胃內停留時間短,減輕藥物對胃粘膜的損傷。

有不少人糾結阿司匹林是早晨吃還是晚上吃,我國的阿司匹林專家共識推薦是早晨空腹餐前1小時服用,但若空腹有胃腸道反應,也可以嘗試夜間睡前服藥。

每天75~100mg,餐前適量溫水送服,不建議嚼碎服用,除非特殊情況如心梗急救,嚼碎可快速吸收。

(4)哪些是服用阿司匹林的高危人群?

65歲以上;有消化道出血,潰瘍病史;有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症狀;合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合用非甾體消炎藥或糖皮質激素;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吸菸,飲酒等危險因素者,都需要在醫生的診斷監督下確定是否可用阿司匹林或繼續服用阿司匹林。

(5)哪些人根本就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有阿司匹林過敏史,阿司匹林哮喘,正在發作的胃腸道出血,需要治療的消化性潰瘍,6周內有顱內出血等情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與青黴素,安定被稱為醫藥三大經典藥物,如今青黴素已被不斷更新換代,漸漸退出輝煌時代,而阿司匹林卻越戰越勇!希望本篇可以幫您瞭解這位“百歲老人”的前世今生。

(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我從臨床角度談談那些人應該服用阿斯匹林,這樣簡易好記一點,因為阿斯匹林現在大多用於血栓素A2途徑來抑制抗血小板激活,正常情況下血小板隨紅血球、白血球、血漿等在血管中流動。沒有被激活的血小板它不會聚集成血栓,只有遇到破裂的皮膚、粘膜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潰破時它才會被激活,暴露出可以連接纖維旦白的受體,血小板被激活有瀑布效應,只要接觸到巳激活血小板的其他血小板均被激活,此時通過從纖維旦白原轉化為纖維旦白才能與已激活的血小板的纖維旦白受體結合,連接並聚集形成血栓。所以當斑塊破裂時阿斯匹林就起到抗血小板激活作用,即抗血栓形成作用。下列患者應該用:

1.因已確診為冠心病有過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做過支架植入術的患者,第一年雙抗(加氯吡格雷)後長期服用。

2.經CT冠脈造影仍何一支冠脈狹窄超過70%並有過心絞痛症狀。

3.已確診冠心病並又有糖尿病的患者。

4.有過腦血栓形成出現過相應定位症狀且CT、MRI支持或留下後遺症的患者。腔梗不在內。(幾毫米大小且至今發病原因未明,與血小板形成血栓無肯定關係)

5.有大動脈缺血癥狀如:間隙性破行(一側足背動脈弱或消失、有過腸系膜動脈血栓形成的缺血腸病。

6.冠脈搭橋手術後。

7.有高血壓、糖尿病、高LDL血癥且長期未控制達標,抽菸大於400年支現在仍在抽,每天超過一包、家屬中有人出現心梗、腦血栓形成的腦梗塞患者。

8.血管B超或冠脈造影提示有多發性粥樣硬化斑塊,尤其是有不穩定性、易損性軟斑塊的除服用他訂類根據危險因素達標的人也應服用阿斯匹林。

9.大動脈因動脈瘤等原因植入過支架的患者。

10.無上述原因,年齡大於70歲,因各種原因產生心因性恐懼心梗、腦梗的老人,服用後無胃區不適、出血、潰瘍的人,但應定期檢查大便潛血。

順便說句:不小心碰撞硬物後或皮膚出現小淤斑能不能繼續用?可以,這是阿斯匹林抗血板有效的依據。但自發性的出血如:鼻衄、刷牙時出血不止等你必須停藥並去醫院杆查出凝血因子。

不能服用或必須停服5-7天的:1.胃腸鏡杆查須活杆或息肉摘除者。2.有潰瘍多次出血史或近期內仍有或有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3.任何手術患者。4.與其他抗栓藥如華法林、抗二因子和十因子類的拜瑞妥等(相對較少聯合應用),但應特別注意和新一代抗血小板作用更強的P2Y12類的普拉格雷等聯合應用要嚴密觀察出血風險,因為國際上總有人要強化來取得更好效果,甚至會瞞過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風險(腦出血)。5.有血液病出血史的患者。


我想說點真話


(2018-03-04)關注“關節小黑鍋”瞭解更多醫學科普小知識,聽聽健康有趣小故事,分享醫療有趣小視頻!


阿司匹林可以隨便吃嗎?這麼隨便的問題,答案肯定是不行的!正所謂“是藥三分毒,七分療效”,雖然七分療效我們想要達到,但畢竟還是有三分毒啊!所以,用藥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來,畢竟這些個藥物的適應症是通過多年臨床經驗及研究得來的,數據比較可靠,安全性也較高。那麼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阿司匹林這種藥的適應症(適合哪些人吃)有哪些?


1、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這個藥呢?

①降低急性心梗疑似患者的發病風險;

②預防心肌梗死復發;
③中風的二級預防;
④減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繼發性腦卒中的風險;
⑤降低穩定性和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發病風險;
⑥動脈外科手術或者介入手術後,如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旁路術(CABG)、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動靜脈分流術;
⑦預防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肥胖、抽菸史、年齡大於50歲者)心肌梗死發作的風險。

2、阿司匹林這個藥有什麼作用?

①解熱鎮痛消炎作用

嚴格意義上,阿司匹林屬於酸性非甾體藥物,就跟我們平時的非甾體消炎藥作用差不多,其具有解熱、鎮痛、消炎等作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對於疼痛及低燒,比如說感冒啊、流感啊等,吃上1、2顆阿司匹林,就可以有效緩解,因此阿司匹林這個藥我敢說是大部分家庭藥箱必備藥品,起碼我家的藥箱就有(但這個是錯誤的,詳見後文!)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

血小板的作用說白了主要就是止血作用!比如說手不小心被刀片割傷初學,在生理性止血過程中血小板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傷後血小板在局部迅速黏附聚集成團,形成較鬆軟的止血栓子,後通過複雜的促凝血機制形成堅實的止血栓子而達到止血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我們是非常必要的,人活在世,難免磕磕碰碰,比如有些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平時撞一下就有可能出一個大血包,這就是血小板不足所導致。

但是,人體血管裡面的血小板如果不正常的凝聚,產生血栓堵塞血管,這方面卻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血管裡面長血栓,血管都堵了,你說問題嚴重不嚴重?

而我們的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機制是阿司匹林能不可逆的抑制環氧化酶(血小板內的酶)的合成,因此抑制作用明顯。

說的比較專業了,總結一句話,因為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所以目前被廣泛應用於抗血栓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3、這麼好的藥有啥不良反應及副作用?怎麼去應對?

是藥三分毒,現在就來說說這麼常見的藥有什麼副作用,其實就是阿司匹林藥理作用對人體不好的地方!

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反應:患者吃完之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肚子不舒服,如果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話有可能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這跟我們平時所口服的非甾體消炎藥是一個作用原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般要求病人吃完飯後再吃藥,或者同時加用抗酸藥、護胃藥保護胃黏膜,若是有潰瘍病的患者慎用或者直接不用(急性胃腸道潰瘍的患者是禁忌口服阿司匹林);

②增加出血的風險:由於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長期口服的話會增加出血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基本國內所有的外科手術前,對於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都必須停藥5-7天才能行手術治療(因為如果停的時間不夠,術中存在出血不止的情況!對於椎管內麻醉的患者,若是出血風險較高,則可能在打針的地方出血,局部形成血腫壓迫脊髓神經的可能)!因此,術前必須停阿司匹林7天!術前必須停阿司匹林7天!術前必須停阿司匹林7天!重要事情說3遍。雖然目前老外已經有文章表明對於全麻的病人,術前可以不用停阿司匹林!但這不一定適合我國國情,手術嘛,安全第一!

多說一句,目前對於手術前需要停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時,必須使用低分子肝素橋接,必要時需要請心血管內科專家會診!

③水楊酸反應:長期口服大量或者過量的阿司匹林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視力、聽力減退等症狀,臨床上稱之為水楊酸反應,如有出現及時停藥,醫院門診就診行替代治療。

④瑞氏綜合徵:書本上說是一種急性腦病與肝臟脂肪浸潤綜合徵(本人也沒見過),據說這就是醫生在普通的感冒時不給病人使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其用於小孩流感或者水痘治療的時候特別容易引起該不良反應;

⑤肝腎功能不全、過敏等這些都不用說了,基本上所有的藥都可能有著些個副作用,在此不贅述。


4、怎麼樣去吃這個藥才安全?

因此,口服阿司匹林必須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使用,切不可在不知道其藥物作用、不良反應及出現不良反應後處理等情況下就把它當神藥來吃。如若出現上述所說不良反應了,或者自己吃著感覺不舒服了,應該儘快到相關科室就診!此外,由於目前比如說心臟支架植入、冠脈搭橋、預防血栓等都是基本上要求終身服用阿司匹林的,出現不良反應後停藥需及時就醫,使用其他藥物橋接替代治療,如若不然,嚴重後果不敢想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關注“關節小黑鍋”瞭解更多醫學科普小知識,聽聽健康有趣小故事,分享醫療有趣小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