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運動是否可以避免腦梗或心梗的發生?

一直想穿越到電影世界


青少年時代堅持運動,不抽菸、少吃動植物脂肪、糖類等碳水化合物,多吃動植物蛋白質和綠葉蔬菜和適量水果,保持男性腰圍在2.3-2.4尺那是有可能的。因為做到以上幾點可以防止80%以上的人進入中年後不患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當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概率大大下降,斑塊破裂是激活血小板形成冠脈和腦動脈閉塞性血栓導致心梗、腦梗的基礎。即使有三高家族史的人,發病年齡可以推後20年左右。

對於已患有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的中年人由於血液的壓力過高,脂質對動脈內膜的損害和糖毒性會使動脈血管內膜受損、破壞,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侵襲到受損的內膜下並被氧化,同時大量炎症因子招來具有吞噬能力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白細胞,它們貪得無厭地大勢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形成體積龎大的泡沫細胞,無數泡沫細胞堆積成斑塊的核心脂質,所以三高控制不力,炎症反應強,尤其佔總膽固醇60%的LDL越高,斑塊長得越快、越大、外層纖維帽越薄就形成了不穩定易破裂的軟斑塊。

堅持每天運動加上嚴格控制體重,血壓和血糖肯定會降下來,但是不達標者還是要用藥物邦助達標。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往往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運動和低膽固醇飲食有影響但力度不大,所以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根據危險因素分層達標:危險因素包括家族中有心腦血管病史、嗜煙、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1.心梗、腦血栓形成、支架植入術後、確診發生過急性冠脈綜合徵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LDL應降到1.8mmoI/L

2.既有冠心病(造影確診)且有心絞痛症狀,同時合併糖尿病並抽菸大於200-400年支以上(每天抽菸支數X抽菸年數)的患者LDL應降到2.1-2.6mmoI/L之間

3.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或心血管危險因素大於等於三個以上,LDL應降到2.6-3.0mmoI/L以下。

4.有二個心血管危險因素並抽菸的人LDL應降到3.3mmoI/L以下。

5.沒有或僅有一個危險因素包括抽菸LDL應在3.6mmoI/L以下。

所以運動不能避免心梗、腦梗發生,但不同的人運動減少心梗腦梗的概率是不一樣的。關鍵還在於戒菸、嚴格控制體重、高血壓、糖尿病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分層達標。

最後強調一點:冠狀動脈內的斑塊隨心臟每天十萬次收縮、擴張,同時血流壓力也隨著心臟搏動而不斷在變化,斑塊並沒有破裂,只有強大的應力作用下如冠狀動脈痙攣時軟斑塊極易破裂。這已經寫入了新版的教課書,三十歲以上的醫生可能沒讀到過。所以情緒緊張、激動、暴怒、鬱悶時體內分泌過多的兒茶酚胺是誘發冠狀動脈、腦動脈痙攣的始動因子。長壽的人都是好性格、好脾氣!

2019.3.27



我想說點真話


運動對身體肯定有好處的,假如血管沒有堵塞那麼運動肯定對病情的發展具有好處的,而已經堵塞了的血管,運動也有維持現狀,導致病情不在加重的作用。所以,生命在於運動,並不是一句空話。


運動可以降低血腦血管發生疾病的風險

一個人有多老,並不是取決於他的相貌,而是他的血管。人從5歲開始,血管就會老化,長大後,吃的越好,老化的速度越快。而老化指的是血管彈性的減少,彈性越低,硬化越嚴重,血管就變硬,也就是動脈硬化的來源。

運動可以改善血管彈性,從而就降低了血管堵塞的程度,尤其是有氧運動,對身體和血管都特別好。

經常做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血壓,從而降低血壓

很多腦梗心梗的患者都是因為血壓引起的,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難題。但只要堅持運動,其實是可以很好的降低血壓的。經常有氧運動的人,安靜的時候心臟跳動的慢,血壓自然就比一般人要低一些。另外經常運動的人血管彈性強,毛細血管密度增加,也會降低血壓。

經常進行腿部鍛鍊有助於降低血脂

現代醫學發現,經常進行如慢步走,跑步,騎車等腿部的運動,是有助於提高血管容量,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的。

研究發現,很多少數民族,尤其是原始人,他們一生都是肉食,尤其喜歡吃動物內臟,但他們的血脂卻不是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常年需要奔跑而導致的。

所以說,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哪怕不能改善已經堵塞的血管,但也可以延緩疾病發作的時間。

當然了,預防心梗腦梗光靠運動是不行的,還需要在生活方式上進行多種改變,如不抽菸,不喝酒,不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吃動物的內臟等等,早睡早起加上運動,腦梗和心梗可以99%的預防,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月亮灣拉布拉多


我們在臨床中會經常遇到一些患者詢問類似的問題,比如運動是否真的有益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等,其實這事是值得肯定的,運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腦梗和心梗的發生,還可以促進梗死性疾病的儘快恢復。

不過,您在問題描述中所詢問的情況,卻需要好好解釋一番,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運動確實可以對血栓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卻是多方面的:

1、對於尚未發生血栓性疾病但卻存在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比如吸菸、肥胖以及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合理的運動可以通過改善血液流變學特徵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運動還可以從根源上遏制血栓的形成,這一點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因為血栓的形成多源於動脈斑塊的破裂,所以只要減少斑塊的出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栓的形成,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的發展進程,而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2、對於血栓已經清除但卻留有相關後遺症的患者來說,比如腦梗死後遺症期的肢體運動障礙等症,就可以通過合理的運動進行改善,其實這跟咱們常說的康復理療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以增加其血氧供給,進而促進相關功能的儘快恢復。

還有一點需要單獨說明,就是題目描述中所問的關於血栓形成時是否可以通過運動改善的問題,其實,在急性血栓形成時,患者是需要儘量避免運動的,因為過多的運動會導致血栓在血管內發生遊走,一旦其阻塞在較為重要的血管處,就可能會導致某些組織或器官發生梗死,甚至於危及生命,所以,無論是動脈血栓還是靜脈血栓,一旦形成,就必須減少活動。



綜合內科張醫生


腦梗和心梗雖然分屬於腦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但其基礎的病理因素具有相似性。因此,常有心腦血管疾病之稱。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於中老年人群,除了與年齡、遺傳等不可控因素相關外,與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也息息相關,其中飲食和運動至關重要。

經常運動是否可以避免腦梗或心梗的發生?

運動的好處是眾所周知的,曾有報道,常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早死率降低 56%。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有助強身健體,還可加速機體代謝,延緩血管老化,預防三高、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諸多疾病。

運動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作用:運動能延緩人體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經常參加適宜的運動可增強人體血液循環,全身微細血管開放,延緩血管老化。

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病理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老化等,而排除年齡因素外,血管硬化與人們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相關。長期高脂、高熱、高鹽飲食,而又缺乏運動,會致多餘脂質堆積在體內,誘發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形成,甚至是破裂,堵塞血管,最終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①預防和降低三高:經常運動可加速機體代謝,促進機體多餘脂質及時排出體外,有效降低血脂、血壓、血糖等,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長期有氧運動可促進血漿脂蛋白

水解,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血脂異常。運動可使血壓穩定或下降,運動時血壓和心率增加幅度減少,同時運動可增加藥物對降壓和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減小藥劑量。

②改善動脈硬化:適量運動可使血管的口徑出現適應性變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改善情緒,減輕血壓波動度。

③改善心腦功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身體形態發生良好的變化,心肌力量、心輸出量增加,心功能水平得以改善。

④預防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最基礎的病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而運動可改善血脂異常,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進而防止血栓形成。對於已有血栓的患者而言,適度運動也是有利的。

總之,大量研究證明,運動可使心肌發達,收縮壓加強,心率變慢,使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減少,血壓、血脂濃度下降,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鹽酸索他洛爾


運動管什麼用,有時會加重病情,不想法從飲食攝入找缺口,白費心極,我過年節日期間一人在家吃普通飯,一天只吃一頓,早香蕉一根,家香蕉不斷流,中午吃冰箱剩菜飯,晚上餓了吃塊山芋,零食玉米花,嘛零咀都吃,酸製品居多,她們旅遊回來改吃兩頓飯,也挺簡單,上午其本不吃,也就我吃根香蕉,要不我說不鍛鍊,早結便後,洗澡,洗換內衣,涮馬桶,搞衛生倒垃圾,也是鍛鍊,其餘時間休息,早起晚。


谷小抄不想--畢業


合理的運動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一項重要措施。這裡必須具備兩個元素,缺一不可。

一是運動。運動方式根據年齡,體質不同,選擇不同的運動方法,涉及面太多,這裡簡略。

二是合理。合理是運動的量、強度和習慣,運動量和強度都要要求適合自身體力能力,不要超出,超出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至於習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適用於所有具備運動能力的人,無區別。

運動是絕對的,而合理是相對的,原則是以不會引起身體不適為度。


華燈初上35014207


不會避免。

這個病與先天有很大關係(比如:家庭遺傳),與人的性格和所處的環境影響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