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攝影時代下,如何突顯出自己的攝影作品?

色影君


一、攝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

1837年法國人達蓋爾用“銀版法”在他的工作室裡拍攝的世界第一幅攝影作品《工作室一角》,被稱為攝影誕生之後的第一張攝影作品。1839年8月19日法蘭西學術院舉行科學院和美術學院聯席會議宣佈:路易-達蓋爾的“銀版攝影法”標誌著世界攝影術的誕生。

在高新科技高歌猛進的今天,攝影超越語言,超越了文字,超越時空,攝影為世界文化。

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詩人哲學家海德格爾,就敏銳的預言:“世界圖像時代的到來”的著名論斷。

攝影不論是改變世界命運的重大事件,或者是芸芸眾生的瑣碎小事,攝影都可以超越時空,攝影都可以準確、快捷、直觀、具體、生動的傳播信息,有著語言、文字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攝影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攝影被人們高度重視。

到了今天,攝影,已是進入全民攝影的時代。當今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通過鏡頭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改變世界。攝影記錄歷史,傳播世界,攝影也創造著未來。所以說,聯合國所屬的“國際攝聯”被稱為:“攝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

二、“攝影,難就難在太容易了”。

攝影已進入全民攝影時代的到來。很多家庭不但有專業的單反相機進行攝影,而今天人人都擁有手機進行拍照。人人都在拍照,人人都在傳播。攝影影響著生活,攝影影響著社會,攝影推動時代的發展。

然而,攝影創作是高科技和藝術的結晶。假如你沒有文化藝術修養和深刻的文化藝術底蘊,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對藝術的深刻的感悟和理解,要想創作出一幅具有審美藝術價值的攝影作品是很難的。即使社會已到了全民攝影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拿起照相機和手機進行拍照,或許你拍的是攝影的圖片,而不是攝影藝術作品,因為它不具有藝術價值和審美意境。要想創造出形式和內容完美的攝影藝術作品太難了。看起來,人人都會拍照,攝影確實太容易了。正因為容易,但是,要想拍出深刻的審美意的優秀攝影作品,“攝影,難就難在太容易了”。

三、全民攝影時代的到來,如何突顯出自己的攝影作品?

1、要學習與攝影有關聯的文化藝術知識。例如;美學,邏輯學,透視學,色彩學,幾何學,辯證學,音樂,繪畫,文學以及詩詞歌賦的創作手法,運用到攝影當中去。

2、熟練的掌握攝影技能,也就是學習照相機的原理和構成。

3、向世界大師學習,學習世界攝影流派的發展的軌跡和時代背景。

4、評析解讀世界攝影大師的經典傳世之作。通過研讀鑑賞 不斷的提高你的攝影藝術水平。

5、“實戰”是學習攝影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經常拍攝,總結經驗和教訓,反覆實踐。不要光說不練,光說不練是學習攝影的大忌。(每篇文章配的圖片都與文章論述相互對應的,攝影愛好者認真研讀,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攝影朋友如有疑問可以私信給我,我將全力回答,但說無妨,以影會友,共同進步。








攝影家趙許生


題主您好 針對你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在攝影課堂學的一句話

兩個典型的代表人物 一個是我的老師 另一個是我老家的一位老攝影師

重點講講我老家的這個攝影師吧

紅旗渠 太行山

他一年365天有300天在山上 基本上就是山裡的小路他都知道 為了拍攝一張好的照片 他從山上摔下來過 也開車撞過 風餐露宿

最終 他加入了中國攝影師協會 開了畫展 報紙也報道了他的事蹟 所有攝影師都來祝賀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思 把家門口的景色拍好 不要看他們說的拍攝打卡聖地 我之前也憧憬這個 但是現在 我靜下心 跟著這位老攝影師在拍太行山 大峽谷 把家門口的景色拍好 以後再去哪拍 也不會有多難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題主


小小巨蛋


很多時候,我都是隨手用手機拍照。比如下圖,是今晚用手機拍的月亮,雖然和大片還有很多差距,但是在朋友圈發一下,還是能獲得很多點讚的。

利用手機來拍攝月亮的小竅門,打開相機後,先把焦距調到最大,點擊月亮所在的位置進行對焦。按住對焦框外的任意一個部位,然後向下滑動調節亮度,直到我們感覺拍攝效果已經合適了為止,再拍攝。有三角架效果會更好一些。

這裡還想說一下在夜晚拍攝鮮花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就是白天很難實現的黑背景。操作方法,找到拍攝主體,以天空或者不太亮的牆之類的東西為背景,打開相機閃光燈,然後調焦對焦,按下快門,就會收到特別的效果。多拍幾張,總有一兩張你滿意的。





鬆鬆758


全民攝影時代悄無聲息地到來,而且來勢異常迅猛,有不少人用手機拍的作品在專業報紙雜誌上屢屢刊發甚至參賽獲獎,作為一個手拿著專業相機的攝影人來說,總是拍來拍去默默無聞,想來實在令人汗顏。

攝影者想在攝手如林的境況下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裡除了拍得好以外,要積極構建自己的自媒體舞臺顯得格外重要,讓自己的作品源源不斷地有所展示,如果僅僅滿足於朋友圈和攝影群,僅僅滿足於自娛自樂展示方式,那麼,突顯自己攝影作品只能是個遙遠的夢。

單講拍好照片,不是攝影技術嫻熟就能拍好照片,也不是小圈子裡有朋友頻頻給你點贊,“大師,大師”恭維就是好片子,你的想法是不是別具一格,你的藝術綜合素養是不是與攝影相關的要求相匹配,你要拿你的片子去專業報紙雜誌上“亮相”,去參賽,參賽要參加省級以上的攝影協會辦的比賽或者是政府部門舉辦的比賽,這樣的賽事含金量要高一些,行業的認可度要高一些。如果這樣的檔次你攀不上去,那麼,你卻還不服氣,總認為自己拍的片子還行,不妨以點對多地向媒體平臺傳輸。如今我們每個人都是媒體制作人和媒體受眾,喜歡你的片子的人多起來,你的粉絲就多起來,久而久之,你的作品在一定範圍內就有了知名度,知名度高了,你離自己的夢想就一步一步近了。一旦你成為了某平臺的簽約攝影師,即使有不少人對你拍的片子指手畫腳,你還用在意嗎?絲毫不礙你頭上的光澤。為什麼有不少上了專業報紙雜誌或者攝影協會的正規比賽獲獎的片子拍得不如你,人家就是屢屢被編輯、專家認可,因為,辦報紙、搞比賽也需要市場,也需要引領市場的攝影達人,你拍的好,你不一定是達人。低頭攝影,抬頭看路,廣交大師,拓寬人脈,是贏得自己作品享有一席之地的良策。








遠鏡頭X8




高處宜賞景


全民自媒體時代即將到來,全民攝影時代也回到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時代的到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手機在拍照,朋友之間一起吃個飯拍照,出去逛街拍照,可以說隨時隨地都可以拍照。

那麼,怎樣才能拍出與眾不同的攝影作品,我覺得首先要自己多看專業攝影師拍的作品,多看一些攝影展覽,包括網上的一些經典攝影作品以及電影電視劇的鏡頭,還要學習一些攝影知識,比如黃金分割線,怎麼用補光,拍攝角度等等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再有就是自己的攝影技術和技巧,還有自己獨特審美角度去多加練習,多拍攝,然後,找到自己的不足,向攝影名家多學習。

我們常說一口吃不成胖子,從一點一滴做起,一定可以拍出突現自己風格的攝影作品。

這只是本人自己的一些感悟,謝謝大家!


老男孩的生活記錄


我覺得吧,攝影和畫畫一樣是一門非常美好的藝術,繪畫藝術現在還沒有像攝影一樣,全民的普及,攝影不像,畫畫那樣複雜,哈哈,需要非常多的功底非常多的基礎練習,慢慢的進步,一步一步的,攝影不同的是很多人背個單反就稱自己是攝影師,

由於手機攝影功能的優化,實現了全民的攝影普及,但是絕大多數人他只是照相,並不是攝影藝術,這些人把事物拍下來而已,並沒有一丁點的攝影理念,所以雖然是成名拍照片很方便的情況下專業的攝影師也是永遠不可以替代的,因為專業的攝影師經過最基本攝影基礎理論,攝影理念,豐富的攝影經驗,不是平常人,隨便拿個相機單反就能夠達到的水平的,

我們如果想被別人拍的好,攝影的理論知識是最基本的,對攝影人的要求,還要不斷的拍攝,實踐,不斷的積累,總結攝影知識,還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所以說攝影是一門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攝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藝術,它的高度永無止境,也沒有巔峰,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再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攝影知識和神來,希望你喜歡攝影攝影,能為你帶來很多美好的東西😊


文的旅行日記


我認為可以從兩點考慮:

1.作品構圖要新穎。同一景物景點,另闢途徑,尋找不一樣的角度勾勒出不一樣的畫面,讓人耳目一新、頓開茅塞之感。

2.作品要有內涵。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走得更遠,想作品有生命力就必須賦予其內涵。攝影往往是攝影者主觀想法的表現,如果我們平時多關注時政要聞、多留意身邊事,多思考問題,多讀唐詩宋詞,那麼在街拍時就會拍出有意義的題材,或者在外出遊玩時就拍出詩情畫意的佳作。


百年讀報人


請大家弄清楚“藝術”的概念,再談論“攝影藝術”。說清楚的找我要獎品。謝謝。



專利影像美光大師


我記得我當初很自卑,拍照的時候我都是選擇黑白照,因為這樣子可以把我的缺點全部遮住,後來,拍照讓我找到了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