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控房價有一套,想要跌很多,真的很難

自從經歷過2011年-2014年漫長房價下行期,杭州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要想再次回到當年房子隨便挑的狀態,幾乎是不可能了。

其中最寶貴的經驗就是:控制郊區土地的出讓,減小剛需低價房源的供應。減少低價房的供應,可以起到2個效果:

1、讓剛需買二手房,改善需求買新房。如果剛需能夠從新房市場中買到大量便宜的剛需房,那麼二手房市場的流動性就會變差,想要換房的改善人群就無法順利升級住房,整個市場閉環就會出現斷層。反之,如果市場中的新房都是高價房,剛需就只能購買二手房,房東賣了錢可以去買新房,市場就形成良性循環,保證價格相對穩定。

2、增大單套商品房面積。改善型房源戶型偏大,同樣的可建面積下,等於大幅減少了商品房的套數。270方可以建3套剛需房,但是隻能建2套135方,或者是1套排屋。套數減少了,市場的供應縮小了,房價會更難下行。

杭州控房價有一套,想要跌很多,真的很難

杭州的房子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大量的購房需求來自改善換房。我們可以從搖號登記結果中得到印證,比如最近剛剛結束登記的西湖國際城。國際城總登記戶數1.7萬,其中無房家庭僅5027戶,不到3成。也就是說,市場中,有房家庭是交易的主力

新房市場的門,逐漸對剛需關閉

4-5年前,臨平、閒林、下沙、丁橋等板塊,充斥著大量剛需房源,均價低於一萬的房子也有不少。那個時候,二手房的流動性是較差的。剛需買新房,改善的更喜歡買新房。二手房沒人買,房價自然漲不動。

但是現在呢,房價較低的臨平山北,在售的項目不過4/5個,閒林也就翡翠城後面還有幾百套房子,下沙在售的也就2個。丁橋好久沒房子賣了,今年可能也就一個新盤上市。

更加可惜的是大江東。大江東地大物博,房價相對較低,本來可以提供大量廉價的新房,但是卻只拆遷不賣地。去年大江東只賣了4宗宅地,面積不過30多萬方,只能蓋2000多套房子。

今年,杭州主城區將上市的新盤,均價低於3萬的,可能只剩一個了(丁橋的御東方)。這是非常可怕的,今年的新房市場,對剛需是非常不友好的。所以,目前天都城有一批150萬總價的新房加入搖號,個人還是建議剛需積極參與的。

杭州控房價有一套,想要跌很多,真的很難

2014年以前,餘杭的地價一直穩定在4千左右,後來一路飆升到了目前的1.4萬。地價上漲是主因,但是也有郊區土地佔比下降的因素。

控制低價房的供應,不但能維護房價,還抬高了房價的中位數。隨著地價的上漲,開發商大量採用高低配來增加利潤。老餘杭、臨平、下沙、大江東等等這些剛需聚集地,大量的小區配備所謂的洋房和排屋,單價高了,戶型也大了。

新房戶型越來越大

剛需無奈選擇二手房

杭州控房價有一套,想要跌很多,真的很難

數據來自好找房

數據顯示,去年成交的二手房中,有4成是70方以下的(基本是老小區),90方以下佔比達到了7成。表明剛需是二手房市場的絕對主力,而對比新房搖號登記情況來看,其中剛需的比例只有3成,兩者剛好相反。

杭州的高價新房,的確有過剩的風險。但是這些房子,打個8折、7折,剛需還是夠不到的。

如果杭州不顯著增加郊區土地供應,剛需只能購買二手房,那房價總體會相對穩定,大幅回落的概率很小。

除非....人口開始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