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历史类书单推荐吗?

逛一逛3


不知道你是需要什么的书,不过此处给你推荐基本。

1. 如果看原著的看,《二十四史》都看的话,不是一件容易事。像前四史,外加《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基本都可以了。

2. 如果看翻译类的,我认为《柏杨版资治通鉴》就不错,至于正史白话版尚未发现比较优秀的(可能我不知道吧)

3. 如果看制度类书籍,建议看阎步克先生的著作,去网上百度就出来,但制度书籍非常枯燥。

4. 最后,我还是比较推崇《明朝那些事儿》。个人的观点是除了描写叙述故事外,作者也费了不小的功夫,给我们形象生动的介绍当时的一些制度。


夜读历史


以下是我这个历史(文博)博主,为你推荐的一份书单。这些书非常厚,而且比较贵,一时半会恐怕读不完。所以不建议一口气全体下单购买,我更希望你将这份书单拿走收藏,等遭遇了书荒(或者赶上打折活动),再把这份书单取出来,选取你最需要的书。

书单部分内容,援引自出版社的介绍,并非全部原创,请悉知。


1,《丝绸之路新史》,[美]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


本书作者芮乐伟·韩森,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著有《开放的帝国:1800 年之前的中国》、《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等汉学专著。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丝绸之路在跨国贸易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促使西亚地区,一度成为了世界文化与贸易的中心。

然而我要告诉你,丝绸之路的日常,绝不仅仅是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在尘土飞扬的沙漠中穿行。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远远比这副景象有趣得多。打开这本书,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

它如同一册纸上的丝路博物馆,将一片富有异国风情的景象,展现在了你的面前。



2,《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英] 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


本书作者杰里·布罗顿,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领土交易:现代早期世界的地图绘制》《全球性角度:东西方之间的文艺复兴艺术》(合著)等。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

作者告诉我们,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在一时一地的观念、以及动机的左右之下,所诞生的特别产物。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的时代,品味当时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地图,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翻开这本书,你将踏足史册的背面,在那泛黄的字里行间,得到独一无二的新发现。



3,《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瑞典] 喜仁龙(Osvald Sirén)


这位作者的中文名字起得挺“喜兴”,配上老北京风味的书,倒是还真的挺搭调。

喜仁龙,瑞典艺术史学家。曾供职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1918年到日本讲学,并于1920—1921年旅居中国,开始密切关注东方艺术与建筑。日本《岩波西洋人名词典·增补版》(1981),称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中国绘画研究的集大成者。

但实际的情况,却不是那么“可喜”。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他以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为这本考察手记赋予了极高的价值。



4,《海洋与文明》,[美] 林肯·佩恩(Lincoln Paine)


海洋对历史与文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迄今为止,地球上那些发达的大城市,仍然大都位于沿海区域。海洋为人类文明,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

本书作者林肯·佩恩,美国著名海洋史学者,供职于著名的缅因州海事博物馆,已出版专著5部(其中3部曾获奖),发表论文、书评等百余篇,现居波特兰。

你没看错,这又是一位来自博物馆的作者。

本书从海洋的视角出发,重新讲述世界历史,揭示人们如何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旨在揭示,各个人群、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历史。作者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了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5,《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德] 贡德·弗兰克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货真价值的双料博士。

贡德·弗兰克,当代西方著名学者。1957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78年获巴黎第八大学政治经济学国家博士学位。曾在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多所大学执教。弗兰克一直致力于世界体系史、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运动的研究,为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全球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作者把中国置于亚洲的中心,把亚洲置于全球经济的中心。他认为,中国需求白银,欧洲需求中国商品,这二者的结合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扩张。

他的看法,究竟是否有道理?你又是否赞同他的看法呢?当这本书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后,你将会站在哪一边呢?

我相信,在你读完这本书后,你的认知将会被颠覆,也将收获一份独一无二的答案。



6,《百年战争简史》,[英] 德斯蒙德·苏厄德


德斯蒙德·苏厄德,是英国知名的畅销历史作家。他毕业于剑桥大学,专攻中世纪英法历史,主要作品有《百年战争简史》《僧侣战争》等。

单单看书名,大多数的人,第一时间就能反应过来——它讲述了英法百年战争的故事。实际上,你的确猜对了。

但如果不翻开书,恐怕你们无法看到那些细微幽深的历史:爱德华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约翰二世、查理五世、贞德与查理七世。他们用自己的贪婪或美德、勇敢或智计,共同谱写了一篇铁与血的史诗。

这本书,如同一册会动的中世纪英法战争博物馆,它将中世纪欧洲史诗中的阴谋与趣味,生动地再现出来,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纪战争画卷。



7,《无敌舰队》, [美] 加勒特·马丁利


书单的末尾,祭出我强烈推荐的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美国历史学家加勒特·马丁利获得了1960年普利策奖。这本《无敌舰队》,也被誉为非虚构历史写作的典范。

加勒特·马丁利,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二战”期间曾在美国海军服役,1948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欧洲史,主要代表著作有《阿拉贡的凯瑟琳》,《文艺复兴时期的外交》,以及《无敌舰队》等。

看到书名,我估计热爱历史的你,肯定能猜得到,这个书名,一定和西班牙无敌舰队有关。事实上,你又猜对了。

但只有翻开书,你才能发现,在无敌舰队覆灭之前,欧洲各国之间,居然存在着如此盘根错节的外交关系,以及非常复杂微妙的政治局势。在这复杂的局势之下,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浪。最终,这一切交汇在一起,促成了这场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海战。

如同评论家所说,在学术性与可读性之间,这本书达成了一种可敬的平衡。它如同一座桥梁,能让我们看破许多“表象”之下的“现实”。



我去年看完的历史类非虚构书籍,其实还有很多。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所以今天就只推荐这其本。它们的信息量,其实都非常大。书单里的任何一本书,都是一个活在纸上的博物馆。只要我们仔细去看,便能在字里行间,发现无数诱人深思的细节。


其实普通人读历史的意义,就在于此:


历史总在重演,而波澜不惊的事件背后,隐藏着很多推波助澜的巨手。如果我们了解历史,便能在高度相似的事件中,养成出众的洞察力。在类似的事件出现后,我们便能一眼将其看破,从而确保我们自己在动荡之中,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懂历史的人,往往能活得更好,这便是我们阅读这份书单的最大意义。


渭水徐公


  1. 《万历十五年》

简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2.《中国人史纲》(上下)

简介: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全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3.《全球通史》

简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4.《明朝那些事儿》

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从朱元璋出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5.《张居正大传》

简介:张居正是明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万历首辅、神宗皇帝老师,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阅读本书,读者会对张居正这位专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传主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反思。本书不仅有相当突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价值,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简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7.《人类的故事》

简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向哪里?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房龙娓娓讲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精彩的历史场景重现,扼要的历史人物点评。房龙给了我们一双观看浓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的眼睛——理性、睿智而宽容。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续写了人类在近半个世纪取得的多方面成就——医药、科学和技术,并表达了对人类未来发晨的种种焦虑和担心。

8.《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简介:《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寒铉y


推荐书单的问题,基本上是琳琅满目。而本人认为书单推荐应该有几个标准:第一,推荐者本人要看过,或者至少部分看过,这样才有独特的心得,而不是人云亦云;第二,推荐书单要讲究循序渐进,至少要有入门级——教材级——提高级三个层次,而不是剪刀加浆糊随便列举;第三,推荐书单要相对全面,比如历史类书单,就不能完全偏重一个时期。带着以上三条标准,本人来推荐一份独到的历史类书单。

入门级:入门级的主要是提高兴趣,理清史实,不需要非常专业。现代出版社有套《历史中国》系列,包括醉罢君山《夏商周原来是这样》、姜狼《春秋原来是这样》等,基本有全套中国通史。断代史也有一些优秀读物,比如月望东山《那时汉朝》、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社科院历史所编写的五卷本《中国通史》也不错,简明扼要,既专业又通俗,还有同名纪录片播放。

教材级:教材级的主要是系统学习,不容易被个人风格的作品带偏。不少大学院校都有历史本科教材,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等。这里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课配套教材》系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史学史》等等。虽然教材可能有些枯燥,但是专业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级:这个阶段可以读点学术专著,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就不错,包括杨宽《战国史》、林剑鸣《秦汉史》等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二十世纪史学名著》,包括顾颉刚《古史辨自序》、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等;另外有一些通史、断代史史学名著,比如钱穆《国史大纲》、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顾诚《南明史》。外国的也可以看看,比如《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

限于篇幅就不多介绍了,但是按照这个思路,本人认为是比较科学的书单。


林屋公子


看了别人推荐的历史书单,忍不住吐槽一番。

有人推荐什么《二十四史》之类,真是不负责任,不说现在普通人几乎不会去读,就连历史学专业人士也很少有人去这样大部头的史书。第一,因为其内容量实在很大,没有极大的兴趣绝对读不完;第二,所谓《二十四史》并没有太多可读性,因为大部分内容只是史料罢了,如果需要哪段内容直接到书里面找即可。

如果真的对中国古代历史很感兴趣,古文功底又不错,那么我只推荐《史记》、《资治通鉴》。有一点要强调,读古代史书一定要注意版本,这两本书直接买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平装全十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繁体竖排) ,《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版,点校整理本,繁体竖排,全二十册)。

这里又涉及到史书的分类,一种是对史实的再现,另一种是对历史的评述。我想在这里询问书单的人应该是历史爱好者,所以只推荐评述历史的书籍,另外诸如《明朝那些事儿》一类的书籍也不再推荐之列,因为这里书还称不上史书,至多是一种打着历史旗号的小说,至于各种野史更是不会推荐。假如你喜欢这一类的书,我建议你还是看电视或者电影去吧,那样效果可能更好,比如最近火热的《猫妖传》。

这里要重申的是历史类的小说不是说书本身写的不好,而是说对历史的戏说和想像太多,可以当做文学书来看,且不可以为那就是历史。如果还是想看的话,推荐一本日本人司马辽太郎写的《项羽与刘邦》,这本历史小说既有趣味又有深度,值得看也值得学习。还有一套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共二十一册,文学和史学兼具,听说是当年毛泽东的案头书。

以下简单推荐一些写得很好读的又具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历史类书籍:

1、《國史大綱(上下)》,钱穆著,商务印书馆。一部中国通史,仿古代史书体例而作,竖版繁体。通史历来都有人写,但以一人之力而做的通史此为最佳。初读时可能有些费劲,不好面对如此好书,多读几遍未尝不可,读透后当可以对中国历史有提纲挈领之把握。

2、《中國近代史》, 徐中約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此书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虽是教科书但读起来趣味盎然,不像国内大部分教科书枯燥无味。这本书内地也有出版,但是被删减的太多,如果要看的话,最好是香港版。

3、《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建东著,三联出版社。陈寅恪先生出自世家,聪明过人,治学严谨,被誉为“教授的教授”,毕生追求学问,信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绘了陈寅恪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非常值得一看。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出版社。此书被推荐次数极多,这里又做推荐实因为其书读起来犹如看小说,明史爱好者必读书目之一,作者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读起来畅快淋漓。

5、《岳飞传》,邓广铭著,三联出版社。邓广铭先生乃是宋史研究的大家,有“非凡之史才,写一流之史书”的美誉,对宋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可错过邓先生的文字。岳飞历来被称为民族英雄,其事迹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版本,往往被过度赞誉以至有些神话,那么历史真实的岳飞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本书可以告诉你。

6、《李鸿章传》,梁启超(著) 雾满拦江(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看看历史真实的李鸿章到底如何?推荐这个版本的原因是,梁启超的文言文汪洋恣肆,雾满拦江的白话文翻译通达流畅,堪称合璧,可俗可雅。

7、《袁氏当国》,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德刚先生乃口述史学大家,把史学当做文学来写,把干瘪的事实还原成楚楚生动的模样,但均以史实为基础而作。这部书一改大众对袁世凯卖国贼的印象,还原一个更为立体的袁世凯。

8、《张学良口述历史》,唐德刚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喜欢张学良的朋友可以一读。

9、《晚清七十年 (全五冊)》,唐德剛著,遠流出版社。颠覆我们对晚清历史的看法,大陆版本被删减的太多,不推荐。

10、《顾维钧回忆录(全13册)》,顾维钧著,中华书局。顾维钧先生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著名外交官,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顾先生亲历包括出席巴黎和会等民国时期各种重大外交活动,因而其自撰的回忆录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和外交史的重要史料。

11、《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给我们展示了曾国藩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12、《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高华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理解了延安整风,也就理解了反右运动和文革了。这部书在内地是禁书,当年在香港被带入内地时被查获,此事被报道轰动一时,有电子版可看。这部书没有在内地出版确实可惜,作者完全用已经面世的历史材料而作,实属不易。高华教授是南京大学的历史教授,但是2011年病逝,年仅57岁,令人惋惜。

就推荐这几本吧,历史类的书籍浩如烟海,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读。其中传记是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极好的入门书籍,可以多读。


责善


如果你只是爱好历史,而不是想专门研究历史的话,小编有以下书单推荐:

↑这套书对古文功底欠佳的朋友是个福音↑

1. 柏杨版的《资治通鉴》白话文版

其实,柏杨老师的所有历史书,都可以看一看,他虽然是半路出家搞历史,而且到最后也不是什么历史专家,但是他用尽心力,普及《资治通鉴》,还是有苦劳的,尤其方便了古文水平并不很好的朋友。

很多历史学爱好者和专家,都会不屑于柏杨老师的历史点评,这个怎么说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柏杨给你提供了一个新的,甚至有点过于自由化的角度,他对司马光和迂腐儒学的抨击,也有让人振聋发聩的地方。

不过,柏杨老师对司马光等人的要求太高了,任何人都超越不了时代的局限。

↑《柏杨曰》是柏杨论史的著作↑
<strong>

相关史书:柏杨《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白话文版;《柏杨曰》;《中国人史纲》;《皇后之死》;《柏杨回忆录》也值得一看,可以多少触摸一些当代史背景下,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2.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书籍

推荐黄仁宇先生的所有书籍:

《万历十五年》,堪称经典,至今畅销不衰;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历史史料纷繁复杂,你从什么角度去看,站在什么立场上看,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在这本书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黄仁宇先生的著作可以开阔你的眼界↑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这本书就过于专业了,可以慢慢啃,记得做笔记和标签,因为很难再看第二遍,作为工具书。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的“数目字”这一说法重复到让人头疼,但是道理却摆在那里,古代人重视道德治国,而忽视基于“数目字”上的技术管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维上的落伍和遗憾。

3. 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系列

初看易中天老师《中华史》系列,感觉得出易中天老师气势磅礴,野心极大。

这部历史书,更适合作为有趣的导引类的历史科普书,当然,也不会有人把它当成严肃的历史类专著。

↑易中天中华史,小编最爱这一本《禅宗兴起》↑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该系列中《禅宗兴起》这本,看的时候完全进入心流状态,发现一个人的视角竟然可以如此广阔深刻。

总之,以上书籍基本上是兼顾了一定的专业性,易读性,可以极大的吸引你对历史的兴趣。

但历史类的书籍都有一个特点:如果撇开史料,那就是神话,小说和传奇了,其价值就会迅速下降,所以当你读历史书读多了以后,你会很自然的走向基础史料,自己去扒开历史帷幕,比较比较。

当你发现自己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就要刻意去看一些历史大家,专家学者们的著作了。并且在他们著作的基础上,慢慢读一些类似《明熹宗实录》这样的史料。

<strong>

小编对明史很感兴趣,偏偏明史的水很深,极难探索,我先是跟随历史大家著作,进行学习梳理,后又从网上看许多网友的独特的分析批判,扩大自己的视野。

最后推荐几本我认为明史比较好的相关著作:

李晓鹏《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两卷)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顾诚《南明史》;

李新峰《纪事录笺证》(这本书繁体字竖版,从右往左看,看起来确实吃力,然而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我见青史多妩媚


我目前历史类书籍大多是听《罗辑思维》里讲的,然后在网上找到的电子书。

中国历史相关的:

从财政、经济角度看历史的: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郭建龙 著;
《白银帝国》 徐瑾 著;
明朝相关的,如果你看过《明朝那些事儿》,来看看同样是明朝,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风格,将会有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龙床:明六帝纪》 李洁非 著;
秦朝,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里,印象里,秦朝好像只有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那些片段记忆,来看这本: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李开元 著;
清朝相关的: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 雪珥 著;
《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李刚 著;
《慈禧全传》 高阳 著;
其它:
《陈演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抗日战争的细节》 魏风华 著;



世界历史相关的:


大国外交三部曲:《峰会》、《缔造和平》、《雅尔塔》;
帝国的远征系列:《百年战争简史》、《无敌舰队》、《世界史上的蒙古征服》;
《发现东亚》 宋念申 著
《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
《决战葛底斯堡》 【美】迈克尔·夏拉 著;
如果你有兴趣和足够精力的话,给你推荐一部超大部头的巨著《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共12册。这个感觉有点像工程,规模有点大,自己掂量着看吧。


我们有一个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它叫“中学历史教科书”。

长大了,我们再去看历史,发现好多都和我们原来的认识不一样了。

不是历史变了,是我们对历史深度的探索变了,变得更深刻,更客观。


若见Smile


分享下阎步克、茅海建、杨奎松、李剑鸣等史学名家,他们推荐的历史学书单

阎步克:中古史参考书单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新史学》(台)
   ※《汉学研究通讯》(台)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研究概要》,周天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部分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殷商史》,胡厚宣胡振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部分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高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文史考古论丛》,陈直,天津古籍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部分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拓跋史探》,田余庆,三联书店200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专题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阎步克,三联书店2009年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二十等爵制》,西嶋定生,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
工具书
   ※《〈中国史研究〉文稿技术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写作规范》
   ※《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手册》

杨奎松开给历史系本、硕、博的阅读书目

历史系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
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3.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4. 吴思:《潜规则》和《血酬定律》
5.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五册)
6. 毛泽东:《毛泽东自述》
7. 张国焘:《我的回忆》
8. 弗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
9.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
10.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
11.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2.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3. 甘地:《甘地自传》
14. 巴金:《随想录》
15. 胡适口述,唐德刚注译:《胡适口述自传》
16.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17. 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18. 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三卷)
19.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四卷)
20. 乔治·奥威尔:《1984》
21.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22.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23.罗伊·亚历山大罗维奇·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24.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25.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26.张正隆:《雪白,血红》
27. 韩丁:《翻身》
28.张炜:《古船》
29.柏扬:《丑陋的中国人》
30.王鼎钧:《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三、四)
31.龙应台:《野火集》
32.龙应台:《大江大海》
33.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
34.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35.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36.方军:《我认识的鬼子兵》
37.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38.杨美红:《罂粟花红——我在缅共十五年》
39.马继森:《外交部文革纪实》
40.倪创辉:《十年中越战争》
41.沈志华、杨奎松等:《中苏关系史纲》
42.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43.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44.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45.韦君宜:《思痛录》
46.廖亦武:《中国底层访谈录》
47.杨显慧:《夹边沟纪事》
48.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49.赵家梁:《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
50.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51.吴冷西:《十年论战》
52.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
53.逄先知:《毛泽东传(1949-1976)》
54.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55.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56.Jung Chang and Jon Halliday,Mao:the Unknow Story
57.肖延中:《巨人的诞生》
58.冯亦代:《悔余日记》
59.李辉:《一纸苍凉——杜高档案》
60.林牧:《烛尽梦犹虚——胡耀邦助手林牧回忆录》
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孔子:《论语》
余冠英:《诗经选译》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现代史硕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3.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4.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 列宁:《国家与革命》
7.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8.《毛泽东选集》(1-5卷)
9.柯伟亚:《怀柔远人:马嗄尔尼使化的中英礼仪冲突》
10.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1.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
1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3.周锡瑞:《义和团的起源》
14.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
15.佐藤公彦:《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
16.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17.周策纵:《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18.余英时:《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
19.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20.周锡瑞:《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在两湖》
21.陈志让:《军绅政权》
22.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23.刘景泉:《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研究》
24.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
25.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26.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27.魏斐德:《上海警察》
28.裴宜理:《上海罢工》
29.Gregor Benton, Mountain fires : 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
30.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的道路》
31.陈永发:《延安的阴影》
32.高浦棠等:《延安抢救运动始末》
33.何方:《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上、下)
34.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
36.柯博文:《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
37.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3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
39.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40.胡素珊:《中国的内战》
4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42.费孝通:《乡土中国》
43.费孝通:《江村农民的生活及其变迁》
44.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的经济研究》
45.黄宗智:《中国共产党与农村社会,1927—1934年》
46.Chen Yongfa,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m and Central China, 1937 – 1945
47.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十里店》
48.费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49.Jeremy Brown and Paul G. Pickowicz Edited,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50.胡治安:《统战秘辛——我所认识的民主人士》
51.钱理群:《拒绝遗忘——一九五七年学研究笔记》
52.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下)
53.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二)
54.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ume3
55.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56. 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
57. 高树华等:《内蒙文革风雷》
58. 宋永毅等:《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下)
59.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60.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61. 程映红:《毛主义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62. Sergey Radchenko,Two Suns in the Heavens: The Sino-Soviet Struggle for Supremacy, 1962-1967
63. 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64.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65. 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
66. 于风政:《改造》
67.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68. 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69. 李毅:《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70. 张柏春等:《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现代史硕士生必读书目: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现代史博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1. 司马迁:《史记》
2.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4. 《列宁选集》(1-4卷)
5.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6. 《毛泽东文集》(1-8卷)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卷)
8. 《毛泽东思想万岁》
9.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10.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
1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2.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
13.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4.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15.王迪:《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16.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
17.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
18.汤因比:《历史研究》
19.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
20.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21.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22.汉娜·阿仑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23.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
24.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25.Linda Weiss:《国家的神话》
26.卜正民:《民族的构建》
2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8.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
29.基辛格:《大外交》
30.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31.威廉·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
3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33.苏珊·邓恩“《姐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34.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
3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36.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
37.戴维·毕瑟姆:《官僚制》
38.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
39.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
40.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下)
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42.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
43.Edward Shils:《知识分子与当权者》
44.魏承思:《中国知识分子的沉浮》
45.余英时:《中国思想的现代诠释》
46.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47.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
48.刘梦溪:《传统的误读》
49.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50.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51.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52.钱端升:《民国政制史》
53.斯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5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55.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政治研究》
56.李世众:《晚清绅士与地方政府》
57.张研、牛贯杰:《晚清中国统治格局研究》
58.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通史》
59.翁礼华:《财政、赋税、官吏、奉禄》
60.张仲礼:《中国绅士》
6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
62.莫里斯·弗里曼:《中国社会的家庭与亲属关系》
63.黄宗智的《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
6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6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66.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67.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
6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69.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7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

历史学书单推荐(茅海建 王奇生推荐)


茅海建老师所列书单:
  1.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与历史——海外文献的刊布和文献史事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3.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4.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5.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相及相关问题1368-195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8.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
  9.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12.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13.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4. 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5.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进一步扩大阅读的书目
  16.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17.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8.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20. 蔡鸿生:《俄罗斯馆记事》(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
  21. 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22. 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3.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24.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5.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26. 张启雄:《外蒙主权归属交涉1911-191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7,台北,1995年
  27. 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年》,重庆出版社,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新版)
  29. 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49,台北,1985年
  31.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32.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8年
  33. 杨奎松:《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34.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35.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36.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37.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8.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9. 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40.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1.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4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度
  43. 从翰香编主编:《近代冀鲁豫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45. 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6.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台北,1982年
  47.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8.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史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9.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0.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
  51.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2.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3.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4.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55.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6.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7.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8. 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与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9.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60.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61.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1,台北,1994年
  62.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63.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6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65. 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66. 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67.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68.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9. 阎国栋:《俄国汉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奇生老师所列书单:

政党研究
[英]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毁灭的种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北近史所专刊1985年,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3年。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阶级研究
[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
人物研究
[法]雅克•勒高夫:《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萧邦齐:《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城市与乡村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民众抗争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
文化史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
[英]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东方出版社2007年。
[英]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社会史
[美]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三联书店2005年。
[法]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日]兹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经济史
[美]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
[法]雅克•勒高夫:《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思想史
[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军阀研究
陈志让:《军绅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事件研究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理论、方法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英]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剑鸣为本科生推荐的选读书目


李剑鸣教授是著名的美国史研究专家,作为世界史专业,他的这份书单可以与杨奎松先生推荐的书目互为补充
一、中国典籍:
1,朱熹: 《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
2,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
3,张耿光:《庄子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6,班固: 《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
7,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8,鲁迅:《呐喊》,《彷徨》,《野草》,《二心集》,《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9,曹道衡编:《汉魏六朝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王水照编:《唐宋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1,郭预衡编:《明清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二、外国典籍:
1.《新旧约全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4年印发
2.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柏拉图: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5.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1.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柏克:《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5.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6.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18.韦伯:《政治与学术》,三联书店,1998年版
19.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三、当代著作:
1,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三联书店,1986年版
3, 钱钟书:《钱钟书集》,三联书店,2002年版
4,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1年版
5,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三联书店,1988年版
6, 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 李敖:《独白下的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0,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2,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4, 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 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7,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8, 房龙:《宽容》,三联书店,1985年版
19,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0,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1, 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
22, 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3, 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四、史学理论和史学史: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 王建华等译:《现代史学的挑战: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 李融等译:《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演说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布罗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版
5,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 乔伊斯•阿普尔比:《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五、中国史与外国史
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2,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 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
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 罗荣渠:《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2001年年版
1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 桑兵:《清末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6, 汤因比:《历史研究》(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8,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三册),三联书店,1992年版
19,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0, 勒华拉杜里:《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 E.D.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2,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3, 伊迪丝•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4, 帕尔默:《近现代世界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5,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6,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 布尔斯廷:《美国人》(三册),三联书店,1993年版
六、美国史
1, 杨生茂:《探径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
2, 杨生茂主编:《美国战后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刘绪贻主编:《战后美国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张友伦:《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刘祚昌:《杰雯逊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0, 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 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悟空读书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

基本阅读书目

1. 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2. 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1年。

3. 刘起釪:《古史续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4.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5.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6.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7.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8. 张光直:《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

9. 鲁惟一、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 高敏:《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11.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2. 王仲荦等编著:《选》,中华书局1965年。

1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14. 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中华书局1992年。

15. 陈寅恪:《金明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16. 唐长孺:《魏晋南北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7.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

18.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9.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 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 [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 吴晗:《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

23. 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

24. 戴逸:《乾隆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

25.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6.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 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

28.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9.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0.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

31.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32.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3.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35. 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36. 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37.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993年。

38. 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39.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

40.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41.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

42. 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三联书店1981年。

43. 玛丽•比尔德、约翰•汉德森:《当代学术入门•古典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4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45. 哈蒙德:《古希腊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46. 科瓦涅夫:《古代罗马史》,三联书店1957年。

47.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48.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年。

49. 汤普逊:《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50. 马克垚:《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51. 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8年。

52. 朱寰主编:《亚欧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3. 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1986年。

54. 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8年。

55.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56.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57. 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8.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0年。

59. 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

60.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1.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中下),商务印书馆1992年。

62.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63.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

64. 莫里森•康马杰•洛伊希滕堡:《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5. [苏]马丁•吉尔伯特:《20世纪世界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7. [日]远山茂树等:《日本近现代史》(1-3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68. [德]维纳•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1959年。

69.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0. [英]温斯顿•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新华出版社1985年。

71. [法]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72.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73. 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74. 孙成术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

75. [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年。

76. 郑寅达、费佩君:《澳大利亚史》,华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77. 张友伦主编:《加拿大通史简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78. 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从远古到1918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

79.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80. [英]阿诺德•汤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

81. 乔治忠、姜胜利编著:《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82.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

83.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84. 仓良修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1-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85. 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86. 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6年。

87.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1999年版

88.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75年。

89. [德]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

90.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2年。

91.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

92.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

93.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4.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95. 勒高夫等:《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96.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97. 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9年。

98. 汤普逊:《历史著作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

99.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商务印书馆年。

100.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01.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2. 刘知几著、张振佩笺注:《史通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3.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104. 赵翼:《廿一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

105.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6.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

******************************************************************

107.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108.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9. 蒋元卿:《校雠学史》,黄山书社1985年重印本。

*********************************************************************

11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中华书局1984年。

111.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

112. [英]达尔文著、周建人等译:《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

113.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114.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115. 王国维著、施议对注:《人间词话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6.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117.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与宗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


青年史学家


二十四史如果要读,读前四史就好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是后来史书的渊源,根本所在。

或者只读《资治通鉴》和《史记》。

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

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四新风跳出了传统史书的固见。

分别是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和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因为没有著完,被称作半部通史。

吕思勉是一代史学大家,他的书都值得一读。

此外,蒋廷黻和徐中约两个版本的《中国近代史》都非常好。

其他《天朝的崩溃》,《万历十五年》,《邓小平时代》都非常不错。

外国方面,《光荣与梦想》,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汤恩比的《历史研究》。

《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这些没读过,太畅销了,不知道如何,所以不敢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