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贪官真是非他莫属

天下第一贪官真是非他莫属

恭王府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上,有一所著名的豪华府邸—恭王府。这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会所和敛财聚宝的秘密金库,它的缔造者就是名贯清史的天下第一贪—和珅。

天下第一贪官真是非他莫属

藏宝楼的窗子

在王府中央有一座长达160米的后罩楼,就是和珅的藏宝楼。从建筑的背面看,每一间屋的窗子被做成了桃形、扇形等不重样的形状。据说和绅就是靠这些窗户,来区分所存放宝物的类别。如今,楼内的宝物早已不知去向,但这些精巧的窗户依然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事实上,和珅利用职权之便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十九年前,刚刚升任户部尚书的和珅,向朝廷提出一个建议,如果官员犯罪,可以根据情节的轻重,以一定数量的银子来免除相应的刑罚,缴纳的银两称为议罪银。

天下第一贪官真是非他莫属

和珅提出议罪银

议罪银是赎罪的一种形式,古代官府特准赎罪,有金赎,就是通过钱、金钱来赎罪,这是一般官员和有地位的一些人。有赀赎,就是通过一些物件儿、田产来进行赎罪。还有就是役赎,那就是要靠出苦力了。

与历代赎刑不同的是,议罪银的罚金并无明确规定,而由官员自己揣度。因此少则数千两,多则数十万两,还有不少官员即使没有犯错,也会先交上银子,为日后未雨绸缪。议罪银成为了受贿的官方借口,而受到敲诈的官员,只能把损失层层摊派,最后沉重的负担加倍落到了老百姓头上。户部尚书和珅作为议罪银的实际经手人,不但讨好了乾隆皇帝,还大发横财。国库亏空,贪腐猖獗,朝堂之上,众臣请求将丧心病狂,目无君上的和珅凌迟处死。

天下第一贪官真是非他莫属

大清律例

正月十八日,和珅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藏宝楼,而等待他的是皇帝所赐的三尺白绫。此时的和珅不禁感慨命运弄人,在绝笔诗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和珅受诛后不久,嘉庆下令将和珅一案编入大清律例,成为后世贪腐者耳边长鸣的警钟。恭王府的珍宝回到了紫禁城,大清国却没能回到康乾盛世的繁荣鼎盛,失去的民心覆水难收,腐朽的权力之堤已是千疮百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