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樣預習語文最有效?

牟海峰


預習課文對學好語文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讓孩子養成預習課文的好習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1、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閱讀課文是瞭解課文的開端,可以出聲讀,也可以默讀。在讀第一遍的過程中遇到新詞生字要做好標記,然後利用工具書弄清字音詞意,掃清文字障礙。如果還有疑難字詞,一定認真標註好,等上課解決。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第二遍看課文時,就要邊看邊思考,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並在大腦裡形成初步的認識。

3、對照課後練習題邊看邊思考,弄不懂的標上問號,等上課老師講解時認真聽,還沒弄明白的,要和同學交流解決或請教老師,真正養成“一邊讀一邊想”的好習慣。

4、對課文中出現的生詞除了詞意外,還得思考它的反義詞、近義詞是什麼?對優美詞語,精彩片段要用波浪線畫出或摘抄在筆記本上,讀讀記記。

5、用數字表出自然段或用“//”劃分意義段,並試著說說段意。對重點段做出標註,上課時作為重點聽老師講解。

總之,預習課文對孩子學習語文很有必要,因為課堂上很難保證孩子能時刻專心致志。如果孩子在預習階段標註好了重點詞語,重點段落,疑問之處,即使孩子有些分心,也會在老師講解他標註的地方時留意聽講或做好筆記。


憶夢月華


預習就是在老師講課之前用不同的方式學習一遍。

記得我上學時,書和雜誌特別少,不像現在這麼豐富,每學期開學,學生第一天返校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因為老師要發書了。領到各科書後,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心儀的掛曆,包上書皮,然後把每一本書都閱讀一遍。那時候我讀得很認真,連小字部分都逃不過我的眼睛,總之,書上所有的地方我都讀了一遍,每本書大題上什麼內容心裡有數了。現在會想一下,不就是簡單粗略的預習嗎?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沒有時間預習,下面簡單談談語文的預習:

第一,把要學的課文讀一遍。把不認識的字詞標記一下,如果時間充分可以查字典,如果時間不充分,可以等課堂上老師講課時有重點的聽。

第二,可以給文章劃分段落,看看文章分幾部分。

第三,可以細讀、品讀。在讀的時候,如果喜歡哪些詞語或者段落 ,可以背誦下來。也可以把課文的精彩片段抄寫下來,細細感悟。

第四,可以瞭解一下作者。如果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 ,可以瞭解作者的一些作品 有空的時候讀一讀。

語文預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點不同,如果是小學生,側重字詞;如果是中學生,側重段落的分析和寫作的練習。無論是哪個學段,語文的學習必須從閱讀開始。

在預習中,注意要學生的興趣,不要嚴格干預,要引導學生自覺自願的預習,效果最好。千萬不要把預習當成作業,那樣會適得其反。


中考政治劉老師



教了20多年語文,在上新課之前,我都會要求孩子們自己預習課文。因為近幾年都是教的中高年級。接下來我就談談高年級小學生去個預習語文。

1、讀準字音,弄清詞意,讀通課文。

預習的第一步是要認準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讀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對照生字表把生字表,把生字詞語圈畫出來,標出自然段。

對不理解的詞語要查閱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並做好筆記。

課文要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的效果。

2、整體感知,把握文本主要內容。

預習的第二步是要了解課文主的主要內容。只有瞭解了文本的主要內容,才能去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

3、理清文章脈絡,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預習的第三部是理清文章脈絡,給課文分出意義段,並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

4、初步品析句子。

結合課後練習,在課文中先出讓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說說為什麼讓你感動,談談自己的體會。對這個問題要求不一定要嚴格,只有孩子能談到自己的感受即可。

5、找到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 提出疑問。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所以,孩子們在預習課文時,我們要鼓勵孩子發現自己哪些地方沒有讀懂,並提出問題。以便學習新課時,和老師、同學們一起探討。

預習課文非常重要,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 只要早上新課前堅持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思考;課後認真完成作業,語文成績一定可以提高。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不知道你講的是初中,小學還是高中。因為我是一個高中語文教師,現在就高中語文的複習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高考的語文考題比較靈活,書上的東西直接考察的比較少。在平時的複習中,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總結各類題型的出題規律及答題的規範用語。

無論是現代文閱讀還是古文閱讀,還是文化常識的考查,其基本題型都是相對固定的,每一類題型都有它自己的考察內容。我們在平時複習的時候,不是為了刷題刷題,再做完每一道題目的時候,都要注意去看一看試卷的解釋。去觀察一下參考答案,看人家是如何作答的。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不能總是低著頭走路,有時還要抬頭看一看方向,這樣能節省更多的時間,提高複習的效率。

二、利好最近幾年的高考真題。

高考真題出題及其規範是我們最好的複習資料。認真的做高考題,然後去比對答案,看自己的得失到底在什麼地方。尤其是要搞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在哪些方面還能有提升的空間。

三、古文,文化常識,名句默寫,病句修改等,非常容易的題目,我們要爭取做到全對,不能夠在這些簡單題目上丟分。

四、書寫一定要規範,我們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字寫得多麼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有些馬虎,兩場在考試時是會吃大虧的。

五、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比如說文化常識,成語辨別,名句默寫等都是靠平時積累才能完成的。我們可以被本錯題本,把這些知道,題目中平時考察自己常常犯錯誤的地方整理出來,以便考前集中複習。

六、不能完全放鬆作文的複習。

要爭取把每一次的作文寫好,要養成修改的習慣。

關於具體題型的命題規律,考查要點及答題方式。我在今後的頭條裡會陸續發佈。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以便相互交流學習。


楊老師說語文


孩子怎樣預習語文最有效?

預習是在老師正式教課之前自主地先行學習的一種方式。

語文學科通過課前預習能夠更高效地理解老師上課講解的內容,對於學生是十分有利的。



我通常教學生分三步來進行預習,這是由淺入深的過程:

1、排除字詞障礙。

學生拿過一篇文本,首先進行通讀,對於讀不準的字詞,進行注音解釋,對於讀不通的語句進行反覆誦讀,讀通順。基本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

瞭解了主要內容,把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是怎麼一步步展開的,主要的思想可以理出一條線。這是需要學生投入思考的地方,是動用學生思維量的地方。



3、提出相應問題。

讀通了,也讀順了,思路清楚了,那麼就要在再上升一步,讀出問題,學生對文本提出自己的問題。

能夠對文本提出一個很好的問題,大膽質疑,對於學生思維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過以上三個臺階,力求學生思維參與,使學生帶著自己的頭腦學習,越學習越聰明。

[特別說明]

上述方法,為頭條號作者海底魚獨家提拱,望對你有益,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海底魚。




海底魚


這個要分年齡段。

現在的幼兒園,整個大班基本上都在為小學一年級的做預習。所以,一般來說開始孩子都會,一年級的預習主要是為了讓他養成習慣。

“去預習下語文書吧,明天老師會提問題的哦,你會不會啊?”

得到的答案是:那太簡單了,我都會。然後拿出來書晃晃蕩蕩,玩去了😊。

難度深了,然後居然遇到課文要背。凡事要背的,先背背看?

這下麻煩了,古詩還好,短,課文有時候就吃力了,那就讀五遍吧,先讀通順。

“不懂就問啊。”

三年級開始,作業多了,加上閱讀和練字,每天時間緊張,好在識字多了,預習的速度也快了,一般來說,如果老師就要上到哪課,先把課文看一遍。

“不懂就問啊!”

不懂的地方圈出來,老爸講一遍,不保證跟老師講得一樣哈,所以圈出來,看老師上課怎麼講的。

我們家現在就這麼預習,現在閱讀的任務上來了,沒有每天預習。

咦,這段時間好像沒什麼要問的了呢,是沒有不懂,還是這小子沒有預習?

至於以後,隨著一天天長大,閱讀越來越多,隨他怎麼去預習。





拿筆小昕


學會預習,堅持預習,對提高聽課效率,培養自學能力,養成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都會大有裨益。

應該怎樣去預習課文呢?一般說來,從以下十二個方面著手。

1、析題意。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首先想一想,在這個題目下應寫些什麼內容,假如叫自己來寫,該怎樣寫。然後結合註釋提示,弄清題目的含義,逐步掌握“從題入手,看題思文,扣題讀文”的閱讀方法。

2、讀課文。通讀全文,感知內容,瞭解大意,圍繞學習重點,邊讀邊思,讀中有思,以思促讀,以讀帶思。

3、解詞語,方法上採取一查三聯。查字典或詞典,直接瞭解生字、詞的音義,並隨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於在閱讀中加深印象;有些詞義是詞典上找不到的,要結合語境,採取詞聯句,詞聯段,詞聯篇的方法理解詞義。

4、標節次。用筆註上課文節次的節序,便於把握課文的結構層次。

5、劃重點。用筆劃出重點詞語、中心句、精彩段,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6、記問題。把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及時記下,以便思考,

7、加批註。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預習課文中,自己有感受或見解的地方加上簡要批註,即作書頭筆記。

8、分段落。看看全文應分幾個部分、幾個層次,在此基礎上,分析、歸納每個部分、每個層次的意思,理清全文脈絡。

9、編提綱。編寫段落、層次提綱或人物提綱,或情節提綱,或論述層次提綱,瞭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10、結中心。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或課文大意,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

11、做練習。縱觀全文,思考分析,做課文後邊的練習題,試試能否在老師講解前求得一個初步的答案。

12、作比較。把本篇課文同本單元同一文體的幾篇課文放在一起,從遣詞造句、選材立意、謀篇佈局、表現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較,以拓寬自己的視野。

以上十二個方面,僅是預習常規的概括,不是一個定式。不同年級、不同體裁的課文,預習的方式就有可能不同。總之,通過預習做到有所知,有所得,有所疑,以達到培養能力,提高聽課質量的目的。


用戶2384565160220


語文課的預習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小學階段低、中、高年級的預習方法和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級的預習可以分三步走走:

第一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正如《中庸》裡說的“人十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個道理一樣,有的孩子讀兩三遍就可以把字音讀準,讀通順句子,但是有的孩子可能要讀四五遍,甚至更多才能達到這個要求,總之根據孩子自己的不同基礎來要求孩子初讀課文幾遍。

第二步,在課文中圈中課後的生字詞,再帶拼音讀一讀,然後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記住本課要新學的字。這一步的作用就是抓住低年級的學習重點,集中精力學習字詞。至於記住字詞的好辦法有:加一加(如:力加口等於加)、

減一減(如:新減斤等於親)、

換一換(如:把“拼”字提手旁換成走之等於“迸”)、

猜字謎(王姑娘,白姑娘一起走在石頭上,謎底是“碧”)、

比一比(如形近字的比較、同音字的比較等)、

聯想法(根據不同的偏旁進行聯想,如“晴”想到出太陽,“清”想到河水,“睛”想到眼睛)

……

如果孩子能這樣做,既牢牢記住了生字的字形,有能訓練發散思維等等。

第三步,針對課文內容,解決一兩個問題。問題的來源首先考慮課文後面教材裡的問題,一般課文後面會有一個很精闢、凸顯課文內容重點的問題。所以,要試著重點解決課後的問題。其次,還可以孩子自己提為什麼,解決孩子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當然,家長也可以提一兩個問題,低年級的孩子主要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儘量不要提出太難的問題。

如果低年級孩子能在預習的時候完成以上三步,效率肯定是很高的。


三金鑫加三土垚


我覺得首先要大聲朗誦課文。朗讀課文不僅可以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當然,最重要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其次,要查閱相關資料標出疑問點,最好是用顯眼的顏色標出來,比如紅筆。這樣,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就可以重點聽你不會的內容,便於向老師提問。再次,可以圈劃出好詞好句,把一些你認為重要的字詞或句子摘錄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不時拿出來看一看,背一背,對寫語文作文有很大幫助的。最後可以思考試做課後習題。每一篇課文都會附有一些題目,而這些題目往往是課文中的核心內容。


助你當學霸


大家都回答得很好,我著重回答怎樣預習文言文。因為現代文不預習也能跟上老師的步伐,文言文不預習很容易一知半解。一旦課堂上沒完全弄清楚,學生就會漸漸失去學習它的興趣,後來有再多的方法也無濟於事。

那麼,文言文應該預習什麼?怎麼預習?

首先,小聲把課文完整地讀一遍。

這樣可以瞭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如讀一遍初中的《桃花源記》,就可以瞭解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和人們基本的生活狀況。讀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就可以知道藺相如出使秦國的原因、如何完璧歸趙以及廉頗負荊請罪等內容。這為進一步學好文言知識打下基礎。

其次,逐字逐句翻譯全文。

學習文言文,重點是掌握所有的文言現象,比如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預習時,學生自己會很用心的翻譯句子,可以掌握大多數的文言實詞的意思,這是弄懂文言文最關鍵的一環。

再者,把不懂的用紅色標記出來。

預習文言文時,必然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紅色筆做好記號,上課重點聽這些地方。對學生來說,倒裝句式比較難。比如《鴻門宴》中的“沛公安在”一句是賓語前置句,翻譯為“沛公在哪裡”。預習雖時不明白,但對它已有思考,老師一講就會比沒預習的同學理解得快、記得牢。

好好地預習文言文,將會讓後面的學習事半功倍。

我正帶高三語文,發現有些學生的文言文基礎就是零。高三再想在文言文上逆襲,怎麼可能!學習再多的技巧也無異於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因為,羊圈裡只有一隻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