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中国文明西来说”是一种“极左”(打破一切传统)的史观,而“西方无信史说”则是一种“极右”(顽固保守到极限)的史观,两者均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研究历史时,文字记录固然重要,但实物证据也不可或缺,两者互相印证、相辅相成。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

所谓的“西方无信史说”,稍有西方历史知识的人都能轻松判断其真伪。但是在“历史臆造者”眼中,这种学说是中国历史学界反击外国反动历史学者最有利的武器,然后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或者说缺乏学术精神的懒惰读者)吹捧到学说的高度上去了。

他们不管这种学说本身是否正确,引用之时颇有些义和团拳友的血勇之气,高喊着“刀枪不入”的口号,就敢与洋人的“枪炮”肉搏,结果只是贻笑大方。

这么说并不代表西方人记载的历史都是无可置疑的史实。实际上古人(此处不分中外)囿于资料的匮乏与考古学手段的落后,不可能写出完全真实的历史,事实上所谓完全真实的历史压根就是伪命题,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历史观的变化,各种历史描述也在不断地改写或修订,愈发严谨客观。

说到严谨客观,首先了解一下“信史”的概念。信史是指较为翔实可信的史书,也指纪事真实可信、无所讳饰的史籍,是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而在信史之前,没有文字记录、以口头传颂的历史称为“史前史”,几乎所有文明的起源故事都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中国《二十四史》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早在商代就进入了信史时代(在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文遗存,当中记录了商代的祭祀、征伐等多种社会活动)。

中国具有悠久的、稳定的官修史书传统,部分士大夫也热衷于修私史写笔记,这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同时也限制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而其他国家,因为文明断续(文明更迭消亡,雅利安人、蛮族侵略)、宗教制度(神学的主导地位、宗教战争)、国家规模小王朝更迭快等一系列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并未形成官修史制度,所以给人留下了质疑的空间。

国外受攻击最多的“历史著作”莫过于《荷马史诗》和《圣经》了,因为这两部作品记述的历史中充斥着大量的神话传说。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伊利亚特》之特洛伊木马

首先澄清,从古至今西方都不曾将把《荷马史诗》和《圣经》当做信史。

在古代西方人看来,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是一个Epic Poet史诗诗人,而不是Historian历史学家,《荷马史诗》(记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纪的希腊主要事件,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而不是历史观。

(《荷马史诗》的原稿早已散佚,由民间歌手和吟游诗人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为荷马背书,证明荷马及其作品的真实性。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力山大里亚的学者们编订过的作品,并不是某些人说的文艺复兴时突然出现的。

如果有人不认同口耳相传方式记载的历史,那么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等也都是以传唱方式留存的,你要告诉藏族、蒙族同胞他们的历史也是造假吗?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藏族史诗英雄格萨尔王

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都是靠一代代传唱保存的,夏朝及以前的中国,没有文字之前的很多事件也应该是以传唱的方式留存下来的。)

在西方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人是希腊人希罗多德,因著作《历史》(亦作《希腊波斯战争史》)而得名,这部作品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作品。希罗多德不是第一个记录历史的人,而是第一个带着批判目光去撰写历史的人,这也是以后史学界判断一个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小说家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塑像

《圣经》被认为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宗教典籍。它的主要作用是阐述神学教义、伦理道德的准则、教会的组织和活动以及传播西方世界观,次要作用才是记载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法规等(《旧约》)。

《圣经》历史上经过了无数人的编纂和整理,其真实性标准混乱,又掺杂了很多神话传说内容,外国神学界和史学界均不认为它是史书。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圣经

其次,这两部作品中部分内容描述了“史前史”,存在神话传说很正常,像我国的“盘古开天”、“伏羲女娲”、“三皇五帝”,这些史前史的人物哪一个没有自己的神话传说?

即使被认为中国信史开端的《史记》中,也记载诸如殷契(商族始祖)的母亲简狄误吞鸟蛋生下殷契这种荒谬的事,为何国外的史前史就不能有神话传说?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盘古开天辟地

再次,有人质疑早期罗马王表是公元前三世纪才被编写出来,请不要忘记夏朝的王表也是东周以后才编写出来的,在努力证明自家历史真实性的同时,请不要轻易否定别家的历史。

其实无论是东西方,越久远的历史资料越少,信息传承困难、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导致关于远古时期人类文明萌芽期的记忆与现实出现了偏差,所以才需要考古实物去印证文字记录。

如果大家对早期西方历史有兴趣,推荐阅读以下书籍(均有历史原稿留存)。

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长征记》、《希腊史》(续写)、《拉西第梦的政制》、《雅典的收入》、《回忆苏格拉底》等。

古罗马时代: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提图斯·李维--《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罗马史》、《罗马编年史》、《演说家对话录》、《阿古利可拉传》;普鲁塔克(希腊人)--《希腊罗马名人传》。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近年来很火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古罗时期还有很多其他历史学家及作品,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后,欧洲进入中世纪,各国的历史记载和实物遗存很多,争议就少了。

那些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都是文艺复兴时代编造的同志,现在不会再怀疑西方古代史是依靠少量的出土实物而杜撰出来的吧?

最后来攻克冥顽不灵的伪历史臆造者的最后堡垒--书写载体。不少人竟然认为在造纸术传入西方之前,西方人只能用羊皮做为记录工具!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英国雯都兰达出土的罗马驻军木牍文书

在造纸术未传入西方之前,早期西方人早就尝试过用泥板、石(腊)板、金属板、骨片、木牍、树皮、皮革、细密织物等记录文字。不过古埃及人发明纸草纸(又称:纸莎草纸)后,很快就传入阿拉伯地区和希腊罗马世界,得到广泛的应用。

后来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前后通过中东传入欧洲,纸草纸才逐渐停止使用,使用时间超过三千年,为世界文化(阿拉伯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时期需要长期保存的书籍用羊皮纸记录(西方遗存的典籍多用该材料),普通书籍、日常记录、绘画等使用纸草纸。目前所知最早的空白纸草纸,发现于埃及塞加拉的古代墓葬中,约公元前3000年。最早写有文字的纸草纸在埃及阿布西尔被发现,约为公元前2450年。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纸草纸实物片段

正是因为有合适的书写载体,所以西方的公共图书馆制度比中国早两千年,也更为开放和先进,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1903年才成立。

纸草纸是一种理想的书写材料,可书写、可绘画,古代埃及人创制了大量的纸草文献,仅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博物馆中就收藏了来自埃及法尤姆的纸草文献约7万件,所以古代西方没有书写载体完全是臆测。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带有绘画的纸草纸文献

纸草纸在干燥环境下的物理特性并不比中国纸差,但它不耐地中海地区的湿润空气,同时制造材料局限在埃及附近,不利于扩大生产,换句话说就是西方文人对书写记录的要求与实际纸张产能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而中国的纸浆造纸法完美弥补了这些缺陷,最终胜出。

警惕另一个误区--“西方无信史说”

中国造纸术

俗话说:“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真相只讲给愿意了解真相的人听。

历史的魅力正在于不断地发掘、比对和论证,这个过程让人着迷不已,如果失去了这个过程,历史会变得枯燥无味。

希望大家有时间多看看书打开眼界,多了解这个世界,建立属于自己的历史观,只靠历史小说、影视作品和碎片化的论坛文章,连“历史票友”都算不上,妥妥的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文中所有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

“人一生精力有限,无法看遍世界万物、阅尽古往今来,小编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呈现历史的精彩瞬间。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追忆、讨论、还原奇幻瑰丽、回味无穷的历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