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充分條件的情況下,中國科學界可以否定或推翻西方的主流科學理論嗎?

布魯諾二


科學理論是人類的共同認知,是不分什麼東方理論和西方理論的,即使所謂中國特色的“中醫”和“西醫”,也是不合適的叫法,只有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區分。

科學的發展也是在原有理論基礎上不斷的修正和創新,不存在否定或者推翻什麼主流理論的情況。像題目中提到的推翻相對論和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只有民科才有這樣無畏勇氣。

所謂主流科學理論都是在數代科學家的不斷髮展中得以建立的,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原子模型的建立,從湯姆孫發現電子,認為電子就像棗糕裡嵌入的棗一樣分佈。

而他的學生盧瑟福則通過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證實了原子核的存在,電子會著原子核就像行星圍繞太陽一樣運行。隨後盧瑟福的學生-玻爾更是提出了經典軌道加定態條件的電子運行規律,索末菲在玻爾模型基礎上考慮了相對論效應並修正成了橢圓軌道。

再隨著量子力學的建立,通過德布羅意的物質波概念和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電子具有確定軌道的想法被繼續修正,薛定諤等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論,不再有經典的軌道概念,人們只能預測出電子在特定區域內出現的概率。其中電子出現概率高的區域就稱為電子雲。我們現在利用這種原子的量子理論可以成功預測原子結構的多方面性質。

由以上原子模型的例子,可以看出人類科學的進展是無止境的,主流理論也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科學的進展也是多國科學家的合作中進行的,試圖單純的否定或者推翻主流理論,根本不是科學家所要做的事情。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量子實驗室


哎,這問題就是啥都不知道的人提的!滿滿的民科味道。

還是那一句老話,雖然科學家是有國籍的,但科學卻沒有國籍!凡被冠以“科學”的知識都是可以免費獲取的,科學家除了賺一個青史留名,獲取的金錢與他為人類做出的貢獻來比,簡直是不值一提。你可見愛因斯坦、玻爾、溫伯格、楊振寧等如此重要的科學家富甲天下?最多混一箇中上水平的收入而已。就算是得個炸藥獎也僅能夠在北京郊區買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當然,在科學指導下發明的科技是收費的。



筆者非常不解,為什麼有的人會把科學知識分成西方和東方?科學知識是對自然規律的總結,難道自然規律到了東方就要發生變化了?簡直莫名其妙!

有的人對楊振寧的指責就是沒有在50年代返回國內,實際上,他返回國內才是人類最大的損失。楊老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而當時中國需要的是精通科技的工程師。理論物理學家在那種條件和環境下基本發揮不了作用。楊老在美國的一系列成就通通都是科學理論,這些知識對全世界都是公開和免費獲取的,即使是在那個敵對的時期。

圖:楊振寧、李政道



要想“推翻”現有理論是不可能的!凡是被稱為“科學理論”的都是經過了無數精密實驗驗證了的。未經充分驗證的理論是不能被稱為“科學理論”的,最多稱為科學假設或者猜想。這也是愛因斯坦沒有因為他的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當然,現代已對相對論進行了全面論證,它已可以被稱為科學理論。但它的使用同樣是受到一些條件限制,這也是為什麼要發展“萬有理論”的原因。









希望有志於從事科學工作的人,不管你是不是民科,就不要把心思花在推翻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上了。要想揚名立萬、名垂青史就去搞萬有理論去。但起碼還是把最基本的微積分學會了,再考慮下一步好嗎?


講科學堂


可以推翻的,西方的只有科技機器可以學用,剩下的都是垃圾。現在有很多高學低能的人,連科學.科技.和文化都傻傻分不清楚,手機,電器等都是科技產品,是為人所用。說難聽點只是人類的工具和玩物。這要從西方的文化說起,西方人把靈魂.劃為唯心論這個雜貨鋪。一心發展西式科學,這是唯物論下的蛋。研發出來的都是科技類產品,是以物為本的。這也是西方人的二元思維的出處。中國古人講的天人合一思想,把唯心,唯物有機的結合,總結出的陰陽理論,事物的兩面性,西方醫術的發展,大體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多是科技儀器,離開儀器,基本都是飯桶。既然科學一詞被中國人接受並重新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算是中國的科學觀了,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萬事萬物皆為人所用,是與人為本的。跟西方以物為本,是有本質區別的。西方醫術不懂上火是什麼原理?化驗分析吃辣椒,只辣人不懂上火,化驗中藥只看含什麼元素?不管藥性,這它也不懂。更不懂氣血的概念。這就是西方醫術以物為本的本質,西方醫術的先天不足,以儀器為主,西藥副作用又太大,造價高昂.常常導致病患反副,治標難治本,人財兩空的事時有發生,導致了醫患關係緊張。是西方醫術的先天不足,西方醫術放屁都是科學的。還作為現在的主流醫學。實在是不配呀。有人說中西結合,這種說法是不嚴謹的,至少不能這麼說。只存在兩種事情。中為西用,也就是目前這種情況,對西方人更有利一些。正確的做法是西為中用,中醫為主,西醫為輔,才是天下百姓之福啊。由於發展的路線不同,西方醫術是否定中醫的,是不承認中醫理論的,造成了臨床上不願用中藥,無視病人的生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我建議,取消西醫學校,併到東方中醫學,開設支科,西醫科。這才是我們東方民族的智慧,也是天下百姓的福祉。




炎黃子孫純正中國人


從審題來看,題主認為有中國科學和西方科學之分。而且,好像中國科學界還受到西方主流科學壓制和打擊一樣,就算有了充分條件(證據),也只能乖乖當孫子。

題主肯定是小報、自媒體讀多了。

首先,科學沒有東方西方之分,不存在某些理論是東方的,是西方的。科學方法和理論一旦建立,其貢獻是全人類的。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獎,對基礎物理做出極大的貢獻。基於他的研究成功,後來還有至少6人獲得諾獎。楊的理論,不是東方的,是全人類的。

科學認定的是證據。無論誰提出新的理論,拿出研究報告和證據,被科學界評審、驗證,就會是科學積累的一部分。中國科學界,如果奮發圖強,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諾獎,得到主流科學界的認可。

日本,2000年制定雄心勃勃的科學計劃,提出口號“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現在過去18年,拿了18個諾獎,平均一年一個,遠遠超過計劃。日本沒人想科學分日本科學和西方科學,日本人的科學成果就是全球全人類的科學成果。

題主好像動不動就像否定相對論、萬有引力定律等等。這些最基礎的理論,現在極少有全盤推翻的,都是在修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能推翻牛頓的力學,只是在更宏觀的尺度的更精準的描述。牛頓力學仍然是常規日常世界的最好用的近似值,不需要用到相對論的複雜計算。量子力學是極微觀尺度的精準計算,也沒有推翻牛頓力學、相對論在各自尺度的理論計算。


明日Will


西方科學的特點,是刻板的實物論調,其出發點是與自然規律相悖逆的反自然科邪。例如:種糧就得除草除蟲,人類完全可以利用益蟲益鳥去除蟲,利用小型智能機器人去除草,根本就沒必要去使用對人體存在安全隱患的轉基因技術,破壞了自然生長的天然糧種,讓人類繼續吃著安全糧食。我們擁有幾千年的傳統中醫藥學,治病救人不留後患,並且標本兼治,已經為中國人民服務了幾千年,根本沒有必要去使用邊治病邊添病的西藥來治病。至於解剖與外科手術,這是我們華夏民族祖先創造的醫療技術,並不是西方醫學發明的。所以,只要中國人民不再繼續崇洋媚外,是完全可以推翻西方科學的,中國人民根本不需要西方科學。但是,這事需要政策配套支持,需要政府改變觀念,需要中國的科技部門來牽頭。


子祥677


豈止是可以,簡直就是完全有可能,而且也是必須的——只是不知題主所謂的充分條件是什麼——難道是某個星際文明經過長久觀察和考驗發現地球除了中國外而其他國家皆是非野即蠻不適合人類被其開除地球了嗎?因為除了這個意外而又偉大的充分條件外我實在想不出會有其他什麼科學的理由和依據了,懇請聰明的題主原諒我的淺陋與無知!

其實,當下一種很奇葩的論調時不時浮出水面——中國今日取得的一切與世界他國無關,中國可以獨存於世界體系之外而繁榮昌盛,中國可以其獨特的文化實踐解決世界難題——如傳統中醫可以攻克癌症與腫瘤,傳統儒學可以引導世界走向大同,曾經的貞觀康乾盛世可以為世界提供發展藍圖……迴歸眼前,我想說的是中國可以超越甚至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但前提是你必須尊重和汲取人類既有的文明實踐,否則你的所謂道路與方向不是掩耳盜鈴的自欺欺人就是罄竹難書的瞎折騰和災難!


天山鷹47258661


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著嚴重的錯誤認識,把“中國科學界”和“西方的主流科學理論”對立了起來。科學不分東方和西方,不會因為近現代科學誕生在西方就叫做“西方科學”。因為解釋宇宙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法則只能有一套,即科學只能有一種。當你相信了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就必須拋棄之前的天圓地方;當你相信了元素週期表,就必須拋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東方”和“西方”本來就是文化或地域上的概念,科學沒有地域上的不同,迷信、風俗有地域上的不同。如果一個人大談什麼“東方科學”和“西方科學”,這個人八成以上是個神棍。

並且,動不動就幻想否定或推翻相對論等科學理論的,基本就是一個妄想狂,和吹一口氣就把太陽吹滅沒有實質上的區別。

動不動就要否定相對論的人,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科學研究就是要打倒權威,就是要推翻之前的理論。這裡可以先提前說一下,相對論也好,牛頓的萬有引力也好,都不可能被推翻。即使再過幾百幾千年,人類的認識深入到了宇宙更基本的層面,甚至是發現了新的宇宙,相對論、萬有引力等也不會被推翻。

伽利略用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認識,這個故事深入流傳。不過需要認清的是,在亞里士多德的那個時代裡,儘管有了零星的科學元素,但科學並沒有誕生,科學的真正誕生正是從伽利略時代開始的。伽利略的偉大之處就是在於他將實驗和數學運算以及邏輯推理緊密地結合了起來,發展了科學研究方法,拓展了科學思維方式。這些在亞里士多德那個時代裡是沒有的,古希臘時期人們只是依靠思辨決定孰是孰非。亞里士多德的重物比輕物下落的快,物體的運動需要力維持等觀點就是因為沒有誕生在科學方法基礎之上,所以那些不是科學。

而相對論、萬有引力理論等之所以是科學的,就是因為它們的建立是遵照著科學的既定程序。就像相對論的誕生並沒有也不能否定牛頓力學一樣,相對論是人類的認識拓展到高速、強引力後的必然產物,相對論只是給牛頓力學界定了適用範圍,牛頓力學依然並且會永久的寫在教科書中。同樣的道理,相對論等也永遠不會被推翻。


刁博


有些觀點真的很奇怪,讓人難以理解。

為什麼一直有人要推翻相對論、推翻量子力學、推翻所有的現代科學呢?

很多人打死也離不開的空調、手機、電腦,還有醫院的醫療設備,出行的高鐵、飛機,都是在現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科技發展才能製造出來的。

吹著空調、用著手機、罵著科學,不厚道啊!

難道大家都想回到原始社會,去洞穴裡待著?

質疑相對論、量子力學沒有問題,但是要推翻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我稍後再講),這種論調本身就是錯的,不管是以愛國的名義、還是以人類的名義,都是錯的。

其實不需要太多的物理知識,只需要基本的判斷力,就可以知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我們是不可能“推翻”的。

相對論推出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要推翻早推翻了,這一百多年,實驗的結果也好、對現實世界的觀測也好,都證明相對論(至少在適用的領域)是正確的。

為什麼“正確”了一百多年,突然就“不正確”了?難道是三體人來干擾了?

量子力學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說相對論、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這沒有問題。它們本來就是不完備的。

比如題主說到的標準模型,是結合了狹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傳統場論推出的,它明確告訴你自己是“不完備”的:引力它搞不定。

物理學家的理想就是發現一個“萬物理論”,可以涵蓋相對論、量子力學。可以用一個方程來描述四種基本力和所有粒子。

但就算萬物理論被我們找到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沒有被“推翻”,廣義相對論涵蓋了牛頓經典力學,經典力學被“推翻”了嗎?

至於題主強調的“中國”,這本身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科學沒有國界,如果是中國科學家發現了“萬物理論”,絕對沒有人會算到美國人頭上去。


丹讀


我不是很認同某科技號作者的“科學界是一個封閉圈”的說法,這種說法太業餘了,說得好像“排外”一樣,但其實並不是。

科學界給人一種封閉的感覺不是因為科學排外,而是因為科學起點太高,做科學首先要明白在科學研究中人的靈感固然重要,但是人的思想得出的結論卻不是真理,而是一種對真理的理解方式,這就和你寫一部小說不一樣。你寫一部小說,整個故事所有人物都是你編的,那你當然對其中的人物有絕對的解釋權,你看《哈利波特》,雖然老鄧和格林德沃在書里根本看不出那樣的關係,羅嬸直接就說“嗯,他倆搞基”並且就沿著這個脈絡往下做神奇動物我們也只能看著。

但如果你寫一篇科學論文的話,你對於其中的結論是沒有絕對控制力的,因為這只是你對一個客觀事實的判斷和理解,那肯定就會有偏差,等有一天別人發現了你的偏差,以你的論文為基礎寫出一篇新的論文,那你的結論就被推翻了,你再不樂意也得接受。

中國科學界當然可以否定和推翻西方的主流科學理論,但這跟“中國”“西方”沒有關係,而是科學界的自然發展規律,科學理論其實就是人類對世界的理解,這個理解再不斷地進化,修正,那麼理論也就一直在被否定,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推翻了牛頓的經典力學模型,將經典力學模型劃歸到了它的一個特例中,而量子力學甚至在相對論之前就另起爐灶形成了一套自洽的理論,一直到現在這兩個理論互相獨立,互相不兼容,但卻在各自的領悟邏輯自洽且能被驗證,甚至能夠互補。

所以只要你有了新的靈感形成了一個新的理論,你就有機會推翻前人的理論,但是你如何確定你的想法前人沒有想過呢?所以你還是得看前人的論文。所以有人會感覺“封閉”“必須以前人為基礎”,然而這並不是什麼不友好的死規定,反而是對科研工作者的最友善的建議,畢竟重複驗證一個已經被確定證實或證偽的理論是沒有意義的,誰都不想辛苦做了好幾個月的實驗,結果發現這個現象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被證實過了。

相對論,引力模型這樣的理論都不過是人類對世界的一種理解方式。理論上你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理解,拋棄相對論並重新建立一個在相同領域有些相同功能的另外一個理論,然而就像上面說的,在這個領域內已經有一個相對論能夠很好的解釋問題了,你空耗時間和資源另起爐灶的意義在哪裡?


simonhusky


原創思想,唉!完全無需搞得那麼複雜呀?事情非常,非常簡單,物質與超越物質之間的分界線,是一切西方科學家們無法逾越的分水嶺,他們的思維,自2400年前的古希臘時代至今,都一直被牢牢地禁錮在物質的囚籠之中,令他們寸步難行,宇宙學是物質的宇宙學,粒子物理是物質的標準粒子模型,物質把他們的智慧鎖得死死的,至今無法動彈。所以 ,本民科認為,超越物質研究的祖師爺牛頓,愛因斯坦們實在是太,太,太容易,容易到本民科都不好意思了,本民科只需質疑並回答一個問題: 物質從何而來? 就令西方几百年的物質研究成果毀於一旦,化為烏有! 一切推到重來,幾乎沒有繼承關係,牛頓終其一生追尋而不得的`上帝的第一推動力’,愛因斯坦終其一生追尋而不得的所謂`大統一’,物理學家們追尋的`四力統一’,`萬物之理’等等,等等,在本民科看來,都只需一句話就可以解釋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比如,一句話,宇宙是質量,能量和空間組成的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徹底終結了現在的宇宙學。一句話,終極的粒子模型是由質量點和能量點-光子組成。徹底終結了粒子物理。所以,本民科完全有理由自信滿滿地宣告: 俱往矣,西方的物質科學,超越物質的前沿科學,還看今朝的中國民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