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中,火神轰炸机奔袭一万公里完成一次轰炸,到底值不值得?

用户65262218


你就当是“火神”轰炸机退役前的最后表演,出场费贵一点,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吧?你要知道在1982年,威名横压一时的英国“三V兄弟”都快要歇菜了,作为老大哥“火神”出场表演一番,无可厚非!要说当年拥有火神红战机的英国,还是维持自己着自己空基核威慑力的(那才有点五大国的样子)。从二十世纪无年代起,英国皇家空军相继入列了三种轰炸机:勇士Valiant、火神Vucan、胜利者Victor,所以这三款轰炸机被称为“三V兄弟或者三V家族”(如下):

言归正传,我们说说马岛战争的“火神”表演,关于战争本身的前因后果,我们这里按下不表,事情就从英国特混舰队开拔说起。1982年4月5日,特混舰队离开朴茨茅斯港前往马岛,英国军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舰队抵达马岛前,需要阻止阿根廷继续向马岛增兵,而马岛上的斯坦利港机场则是阿军增援的重要补给渠道,结合自身海外基地情况和装备状况,英国只能用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对斯坦利港机场进行轰炸,来达到拖延阿根廷增兵马岛并在岛上完善防御工事的目的,所以就有了我们火神轰炸机这款奇葩无尾三角翼布局老将出场的机会。

火神轰炸机“天生神力”,具备较大的载弹量,弹舱内可以携带21枚1000lb航空炸弹,外置挂架可带4枚“百舌鸟”反辐射弹,最大载弹量接近10吨,经过一次空中加油最大作战半径可达4630公里。这款战机也是从80年代起就饱受军费削减之苦的英军,最靠谱的选择。1942年4月9日,两架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怀丁顿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南大西洋英国海外领地阿森松岛,这里不仅是准备执行打击任务的火神轰炸机的重要补给点,也是英国特混舰队对马岛发起进攻的补给战。阿森松岛距离马岛直线距离约6000公里,英军为了确保火神可以顺利抵达马岛完成任务,制定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空中加油计划,利用11架加油机(2架备用)为两架火神加油,整个攻击行动代号“黑鹿行动”:

总得来说,这次行动是成功且有意义的,对于火神轰炸机来说,退役前以完成一场战斗,在没什么更好的结局。对于英国来说,达成了继续占有马岛的战略目标,也是成功的,所以飞多少公里,扔多少炸弹,对于一片领土。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来说,重要么?


卫青点兵


说实话,马岛战争爆发的1982年正好是最后一批火神轰炸机退役的一年,皇家空军原本打算在当年6月份之前退役所有火神轰炸机,5月份进行的马岛战争给了它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实战机会,要知道英国战略轰炸机部队在二战期间可是拥有光辉战绩的,因此它非常注重这最后一次表现机会,即便是火神机体老化性能落后,不管克服什么困难皇家空军都要拉它上阵。然而根据实际结果来看,火神的这次行动并不值得。


首先暴露了皇家空军的衰落,它的轰炸机严重短腿,早已经不符合全球性空军的需要了,火神在即将退役的最后时刻披挂上阵丑态百出,让皇家空军丢尽了脸面并直接导致英国放弃了空中战略威慑。

由于距离遥远火神只能通过多次空中加油前往目的地。开战前皇家空军将老迈的火神集中到大西洋中间位置的阿松森岛,从这里出发轰炸马尔维纳斯群岛上的战略目标也需要7500公里的航程,如下图所示:火神的极限航程7650公里,当然了这是它在轻装状态下的极限,在正常作战载荷情况下火神的航程不会超过3700公里,经过一次空中加油之后勉强可以达到4630公里,很明显还不够到马尔维纳斯群岛跑一个来回。

在一次轰炸马岛的计划任务中,由于天气存在强劲的逆风会增加燃油消耗,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航程更加不能满足需要,这导致英军不得不取消作战计划,可见火神轰炸机是多么无力啊!此外原本设计用来核打击的火神轰炸机明显载弹量不足,在攻击马岛阿根廷军事基地的过程中它只能携带21枚450公斤炸弹,真是不痛不痒!千里迢迢奔赴战场的火神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逼着阿根廷的雷达关机,就这一点牵制性作用。

与二战期间的千机轰炸相比,火神在马岛战争中的表现可有可无,原因就是它的载弹量太少,在千里跋涉之后很难给对手致命一击。火神的内置弹舱长8.84米、宽3.2米,挂载能力不超过9.5吨!在小型核弹“黄日”系列出现以前,它只能携带一枚百万吨当量的蓝色多瑙河核弹。狭小的弹舱想要扩大载弹量,就只能装填几万吨当量的红胡子战术核弹,与广岛原子弹相差无几,而40万吨当量的WE-177B核弹出现较晚,狂风战机也能携带。也就是说火神执行核打击任务的战斗力也有待考虑,这导致轰炸机最终被皇家空军放弃了。



马岛战争暴露出火神的严重不足。火神轰炸机打击目标需要飞到目标上空,这种二战时期的轰炸方式在马岛战争期间就遇到了挑战,因为阿根廷空军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们的拦截威胁还是让英国心有余悸的。

为了提高自身安全性皇家空军提出区域外投放武器,也就是今天常见的巡航导弹,一种名为蓝钢的核导弹被研发出来,但是英国的军工技术无力完成这种复杂的装备,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进口。由于火神弹舱太小蓝钢导弹原计划半埋进弹舱,而进口的美国天空闪电核导弹体积更大,只能给火神增加两个外置挂架挂载天空闪电。不过这款导弹射程1600公里足以让火神在安全区域发起攻击,据说它还是一款弹道导弹。



这也不难理解美俄两国的轰炸机都开始挂载巡航导弹的原因了,也就是在马岛战争之后各国开始重新考虑轰炸机的未来,配备远程打击武器是公认的选择,比如巡航导弹。它让轰炸机可以在绝对安全的战区外攻击目标,被认为是轰炸机最后的作战武器。但是在马岛战争期间不能动用核武器,也没有精确制导炸弹或者可靠的导弹可用,这让火神起到的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最终皇家空军不再装备专用的轰炸机了,而是用狂风战斗轰炸机代替投递核弹的任务。



火神还暴露出英国轰炸机技术的严重不足,比如它使用的电子战吊仓和各种导弹都不是英国自己国产的,而是由美国和法国提供的,而且在使用中的命中精度也不理想,这让皇家空军颜面尽失,砍掉它们下一代轰炸机的经费顺理成章。

火神一开始装备的“绿棕榈”语音频道干扰机只能对付低水平的防空系统,在后续改进时增加了“蓝色潜水员”低波段干扰机、“红虾”高波段干扰机、“蓝色传奇”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投放器和“红犍牛”尾部预警雷达,在马岛战争期间又装备了AN/ALQ-101干扰吊舱。好在阿根廷地面防空能力一般,火神大胆的徘徊在目标上空40多分钟等待对方雷达暴露都没事,但由于耗尽了燃料只能迫降在巴西。



在攻击马岛军事基地过程中,英国使用了美制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和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还有法国人AS-37“马特拉”反辐射导弹,可见这些武器没有一样是英国自己生产的,因此使用成本会非常高,这让国会找到了取消战略轰炸机的理由。总之,马岛战争中火神硬着头皮参战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但却暴露出轰炸机的种种问题,是导致英国放弃空中核威慑的重要原因,因此说轰炸马岛的行动并不值得。


兵器世界


这就给人的感觉,就是和当初杜立特轰炸日本东京的这个作战行动,二者相比来讲,到底值不值得呢?我的观点无论从战术和战略上来讲都是值得。

这一次轰炸行动,整个飞机的总航程达到了1.2万公里,可以说创造了一个记录11架加油机在沿途进行护航,这个阵容也确实是没谁了,从战术上来讲确实摧毁的目标并不是太大,相比较于整个战争期间投放的炸弹和导弹的总数量来讲,九牛一毛,但是对于整个阿根廷来讲,这个东西的心理压力可不低。

阿根廷为什么敢打马岛战争?这不是说阿根廷自己夜郎自大,认为自己打得过英国,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但是在马岛战争发生之前,阿根廷人被逼的走投无路,尤其那个最高领导人,当时因为财政赤字和国内的游行压力,所以他选择转移内部矛盾,发动对外战争,就往目标盯在马岛上面,英国人想要到马岛,那得费各1万多公里呀,那等于绕地球半圈儿,所以,阿根廷人认为只要英国人因为巨大的战争预算放大议会面前,议会肯定会同意说咱们直接放弃马岛吧!

阿根廷人就是认为你英国人不敢应战,你没钱,你打什么仗?结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英国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这个手也面临着国内的压力,一看,诶,你竟然送上门来,那我也就不能不笑那了,再加上撒切尔夫人本身就是强硬派的人物,打,给我往死里打,不把马岛战争打出个样子来,老娘不解除首相的职务。

话虽如此,但是这个时候阿根廷人开始在整个马岛上面进行军用机场的建设,这是什么意思?整个马岛战争期间能够对英国航空母舰产生威胁的,就是由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战斗机携带的飞鱼导弹,去针对英国的航空母舰发动袭击,万一这飞机要是在马岛战争上面起飞的话,那这账就不用打啦,能够起飞的固定翼作战飞机只有海鹞战斗机,海鹞战斗机的整个一个飞行半径,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你怎么打?

英阿马岛战争期间,英国人是依靠着核潜艇对整个阿根廷的马岛进行封锁的,核潜艇面对飞机可没有办法进行防空啊,所以必须要率先摧毁掉,马岛上面的军用机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种专业的事情,那当然交给轰炸机来办是最好的。

从战术效果上来讲,这一次轰炸,无论从战术和战略上来讲,都是值得的,英国人通过这一次复杂的远距离轰炸换取的是阿根廷人不在把自己的军用飞机部署在马岛上面的保证,从而保证了整个航空母舰编队的安全性,而英国人通过这一次轰炸更加显现出了自己对于马岛战争的决心。对于阿根廷人的不容忍性,从而促使了阿根廷人在坚持了几十天以后选择在谈判桌上面跟英国人谈判。

如果说阿根廷人选择在马岛上面部署超级军旗战斗机,并且部署飞鱼导弹,那么英国人的航空母舰想要快速部署到马岛战争的海域里面去,这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漩涡鸣人yy


从直接的作战效果来看,不值,一点都不值,火神轰炸机飞了1.2万公里,结果只扔了几十枚枚自由落体炸弹,摧毁的阿根廷飞机跑道也十分有限,谈不上有多牛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作战创造了全世界最远的轰炸距离纪录,让全世界都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有了深刻体会,而阿根廷人则被英国人这次大胆的突袭吓破了胆,每每想到本土时刻面临空袭,就不敢放手一搏,最后仅仅坚持了74天就跪地求饶了。


这次行动的代号为“黑公鹿行动”,英军为了解除阿根廷空军对特混编队的空中威胁,决定派出即将退役的火神轰炸机对马岛首都斯坦利港机场进行空袭摧毁。而从距离最近的英国南太平洋阿松森岛基地起飞,单程距离也超过6260公里,往返则超过了1.2万公里,但是火神轰炸机的最远飞行距离只不过4170公里,没办法,英国人只能派出11架胜利式空中加油机随行保障两架火神,最后实际完成轰炸的其实只有一架火神,还有一架因为前挡风玻璃密封条老化漏风起飞三分钟就返航了。。。。。
好了,回归主题,唯一的一架火神到达了斯坦利机场,最后成功扔下了21枚1000磅炸弹外加4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英国人最后的宣传是成功摧毁了斯坦利机场跑道,阿根廷的幻影飞机再也没敢来马岛,而岛上的防空雷达也瘫痪,最后英国登陆取得碾压优势完全靠这次空袭。

(空袭后的斯坦利军港)

而事实是英国人组织了黑公鹿三次空袭,只有一次击中了跑道,阿根廷人还用油漆和泥土制造了假弹坑让英国人产生了严重误判,其实其余的炸弹都不知道飞哪儿去了,这才符合自由落体炸弹的命中度嘛,英国人那宣传比激光制导还厉害,太假。而反辐射导弹其实也只击中了一个雷达站,但没过几天,阿根廷人又修好了。最后的的登陆成功与其说是英国人牛逼,倒不如说阿根廷陆军太水,不仅不抵抗,还把自己家前去支援的飞机打下来,最后被全部俘虏也怪不得谁了。



(阿根廷俘虏)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虽然英国海军在马岛战争中完全丢尽了脸,但是这一次黑公鹿行动,英国空军却让全世界看到了大英帝国最后的荣光,也让所有人对英国人捍卫领土的决心刮目相看,自此以后阿根廷人再也不敢在马岛挑事,这才是真正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用大司马的话说就是:这一波,不亏!


军史吐槽君


因为轰炸机的纵深轰炸能力将对战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任何能为改变战局做出的努力都值得的。英国虽然没有离阿根廷足够近的海外军事基地,但通过空中加油仍然可以完成任务。

我们经常在战争电影里看到这样一幕,某某指挥官接到上级电话:令你部XX时进攻XX阵地,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里的敌人!因为在战场上关键节点,即使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换来的战果往往也是非常丰厚的。战机瞬息万变,该投入时不投入,后面付出的代价会远远超出这次投入的成本。

火神轰炸机投入马岛战争,单从战果看,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仅仅是炸毁了几段跑道和雷达站,对阿根廷的战机出动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仅以战果来判定值不值是不客观的。因为随后阿根廷就将幻影3型战斗机调往北部远离冲突区的机场,以担任包括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内的防空任务,以阻止英国轰炸机对本土城市发动攻击,也就是说很大程度削弱了阿根廷空军在前线的制空优势。此外也松动了阿根廷人的抵抗意志。阿根廷人之前的想法是,英国没有一款能够飞临马岛上空的轰炸机,因此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阿根廷战有绝对的本土优势。然而事实却远出乎他们的预料,火神的出动极大的引起了阿根廷国内的惊恐。

马岛战争火神轰炸机路线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殖民地国家,虽然大多数的殖民地都已经独立了,偏偏在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域上留了不少领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可以用于军事基地和补给站,法国也是如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英法两国的老谋深算。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飞临阿根廷的火神轰炸机就是从位于大西洋中部的阿森松岛上的威迪亚威克空军基地起飞的。尽管如此距离阿根廷本土仍然有600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

胜利加油机

不过由于火神只是一架中型轰炸机,作战效能还是比较低下的。火神B.2最大起飞重量仅77吨,携带30枚1000磅炸弹。满载炸弹后无法支持这样的任务,在飞行过程中英军派出另一种胜利轰炸机改装的加油机伴飞,在途中进行了4次空中加油,才满足了长达12000公里的长程轰炸任务。代价自然是非常高昂,英军仅出动2架火神,却要以11架胜利加油机进行伴飞加油。这么大阵仗,出动一次仅仅能投下60枚1000磅炸弹。航行时间也是创下纪录,往返花了16个小时,对飞行员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挑战。设想英国如果有b-52的话,一架飞机能顶两架火神。


纸上的宣仔


如果仅从战术角度上看,英国的火神不远万里,经过11次空中加油,来回飞行16个小时,就为了去阿根廷投那么几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确是有点疯。这些当时已经服役22年的火神的确是有点老了,第一次派出的两架只有一架可以执行任务,另一架因为故障半路就打道回府了。落魄的英国空军手上也没有什么别的像样的轰炸机可以用啊!

而即便是来回16个小时投放的导弹也就是炸了阿根廷一个地面雷达,简直毫无必要。但是这仅仅是战术层面上的,英军三次火神来袭,都吓得阿根廷雷达站不敢开机,最后一次英国火神在目标区域整整盘旋了40分钟,最终等来阿根廷地面雷达开机,再一举将其雷达打掉。可见火神的威慑还是巨大。但是这仅仅是战术上的,在压制阿地面雷达的同时,其实英军也通过火神向阿根廷传递一个信息,火神是可以携带核弹的,这几次都是带着“百舌鸟”导弹来打地面雷达的,惹急了,就要带核弹过来了。

当然,其实英国人也有自己的难处,英国特混编队中只有轻型航母“无敌”号和“竞技神”号,而舰载机“海鹞”对地攻击能力十分有限,除了航程很短以外,不具备使用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所以“海鹞”是指望不上了,而英国只好拿战略轰炸机“火神”当战术轰炸机使用了。反正阿根廷也没什么有价值的目标值得轰炸,就打打地面防空雷达好了。然后顺带做个核威胁,告诉阿根廷核轰炸机来过了。


霹雳火军事


应该说有必要但是没有达到预期价值!这主要是因为英国空军的海鹞式战斗机太菜了,攻击力严重不足。当时英国舰队只有20架海鹞式战机,这么点数量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既要护卫整个舰队的安全又要执行对地轰炸的攻击任务,根本没有空余的兵力。

马岛战争实际上远远超出了英国的预料。英国小看了阿根廷空军,使得两艘最先进的驱逐舰被阿根廷的飞鱼导弹给送到了海底,这使得英国的损失不仅仅是局限在两艘战舰,还使得航母的侧翼防护也出现了问题。英国不得不把准备用来对陆攻击的海鹞战斗机用来填补两艘驱逐舰的空档。所以英国临时派火神来执行对地轰炸任务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不过由于缺少侦查,火神轰炸机的轰炸并没有达到破坏阿根廷前线机场的作用,阿根廷稍微修补了一下便让机场恢复运行。

不过呢,由于阿根廷空军司令脑残,在火神袭击了阿根廷在前线的机场后,阿根廷空军不敢把弹药库设在前线,这使得阿根廷的战机都往后部署,虽然是阿根廷空军司令脑袋短路起了主要作用,也是基于火神的威慑起到了间接的助攻作用。当时的阿根廷空军司令如果下令追击火神的话,可能战略就得改变了。


优己


当然值啦不是一般的值!

大英帝国表示什么阿根廷这阿猫阿狗的都敢骑到我大英头上了?大胆!海军呢给我过去!轰炸机也给我过去!就一句话,我大英能承认不如美苏,但是我大英至少也得是世界第三!打回去!一定要打回去,捍卫大英帝国最后的荣耀

捍卫日不落的荣光!

什么轰炸机够不着?就是空中加油也够不着?没事加油机也空中加油去!接力加油!一定要让该死的阿根廷人知道触怒大英帝国的结果!

无所谓值不值的,就是为了宣布大英没有衰落,日不落帝国依旧荣耀。

不就是油么?烧点油怎么了,难道大英的荣耀还不如一点油值钱么?

不过这次接力加油是轰炸真的是让世界各国炸掉了眼珠,还有这操作?加油机也加上油?就为了送轰炸机炸阿根廷的机场?亏不亏哎?

不亏!这次经济方面亏出血了,但是政治方面英国赚大发了!


啸鹰评


整体上来看,这次攻击还是比较值得的,虽然起到的是实际效果有限(仅有几枚炸弹命中了阿根廷军队的机场),但是考虑到士气等其他因素,还是非常值得的。

首先说英国为何要动用火神这款极为老旧的轰炸机。当时英军舰队仅有海鹞战机可用,这是当时英军仅有的固定翼战机,因为英军的其他固定翼战机没有这么大的航程,而且马岛周边没有英军机场。但是海鹞战机本身作为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航程不足,根本没法执行远程的对地打击任务,而且即使能,这样的战机很容易遭到敌方攻击而受到损失,而现实又要求英军必须想办法摧毁阿军的机场,这样才能保证其作战的安全。

于是英军最终选择了火神轰炸机,而有趣的是英军当时正计划退役全部德火神轰炸机。英军选择了两架火神轰炸机,其中一架作为备用机使用,而由于从英国本土到马岛距离太长,因此还使用了阿森松岛作为中继机场,进行油料补充等工作。最终,英军使用火神轰炸机完成了攻击,但是实际上阿军机场仅被命中了数发炸弹,损伤实在算不上太大。

不过这次轰炸也有不少效果,首先是向世界展现了英国的战争决心,那就是一定会夺取马岛,这也是对阿根廷政府的一个冲击。其次,这次轰炸很好的提高了英军的士气,连战略轰炸机都出动了,很多人坚信必将取得胜利,而被轰炸的阿军,本身其大部分都是新兵,还是第一次上战场,而在经历了这次轰炸后,更是时刻担心再次被英军轰炸,士气更是跌落。

最终,英军封锁了马岛,最终岛上的阿军守军选择了投降,马岛战争最终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也是大英帝国最后的余晖了。


雇佣兵


那是因为当时远离英国本土的马岛已经被阿根廷占领,马岛附近没有英国可用的机场。而当时英国远征军的航母没有弹射器,只有滑跃起飞的海鹞战斗机。而当时阿根廷空军飞机搭配飞鱼反舰导弹对英国舰队造成重大威胁,但是海鹞战斗机为了能滑跃起飞,机体很轻,执行防空任务还可以,无法执行远程对地攻击任务,于是英国就搬出了早就过时的火神轰炸机执行这次轰炸机场的任务。还好当时阿根廷的防空能力本就一般,加上各种干扰手段,这次勉为其难的轰炸才得以进行。当然结果是,虽然轰炸象征性的实现了,但是没有对阿根廷造成彻底打击,机场和防空雷达最后被修复,然后就是英国的42型驱逐舰和大型运输船海底喂鱼了。当然,最后还是英国盟友法国人把自己产的飞鱼导弹的雷达制导信号的频段告诉了英国,这才使得后半程飞鱼导弹基本都被干扰丢失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