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鳌拜、年羹尧相比,谁的战功最多、地位更高?

小龙女5505


御姐读清史,第0011期,关注我获取更多清史故事。


无论战功还是地位,都是多尔衮>>>鳌拜>年羹尧,尤其多尔衮独一档,跟鳌拜和年羹尧根本不是一个档次,鳌拜和年羹尧加起来也顶不住多尔衮一个。

1,多尔衮,摄政王,真皇帝

清朝享国276年,除了皇帝出现过不少强权人物,但摄政王只有2个,一个是末代皇帝溥仪他爹载沣,另一个就是多尔衮,另外慈禧算一个女摄政王,不过无论载沣还是慈禧,都比不过多尔衮,就算连同清朝的皇帝在内,能跟多尔衮比功劳和贡献的也屈指可数。

多尔衮根正苗红,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光这一条就甩鳌拜和年羹尧N条大街。

清朝前两个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能力没的说,但皇太极死的早,留下年少的顺治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奉皇太极遗命,以辅政王身份辅佐顺治,称摄政王,实际是真皇帝,一手把持朝政,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就是多尔衮的功劳,多尔衮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权势之显赫,即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也极为罕见。

更夸张的是,多尔衮死后竟然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这可是把他当作大清的皇帝入宗庙祭祀,这种待遇空前绝后,亘古未有。

虽然说,多尔衮很快就被顺治掘墓清算,但他实质上就是清朝的第三任皇帝,功劳甚至在皇太极、康熙之上,年少的顺治对多尔衮既敬又怕,甚至害怕这个抢了母亲孝庄太后的叔父,哪天一生气就把自己这个皇帝废了,这也是他在多尔衮死后大肆反攻倒算的根源所在,不过就连乾隆也不得不承认多尔衮“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2,鳌拜,辅政大臣,满洲第一勇士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武将出道,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他前半生在戎马征战中度过,军功赫赫,封公爵。康熙幼年继位,顺治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鳌拜只是其中之一,虽然位高权重,但并未一家独大。

鳌拜算是康熙初年权臣,确有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之罪,但他对皇帝是忠心的,他没有野心也没有实力谋反,不过康熙更不简单,他不甘心受辅政大臣控制,设下计策,在武英殿当场擒拿权臣鳌拜,不过因为鳌拜并无显罪,康熙只是把他囚禁至死。

3,年羹尧,抚远大将军,雍正奴才

年羹尧既不是满人,更不是皇族,他是地道的汉人,后来才改隶汉军镶黄旗。年羹尧是进士出身,早年没有军功,他在雍正继位问题上出力甚多,曾率军平定西藏、青海叛乱,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受到雍正宠信,一时间权势熏天。

不过跟多尔衮、鳌拜不同,年羹尧只是皇帝一个得力的奴才,主子不高兴随时可以把他拿下,因此年羹尧很快被雍正削官夺爵,在狱中赐死,毫无还手之力。


御姐爱清史


多尔衮和鳌拜、年羹尧不是同一个层次的。

多尔衮不仅战功卓著,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清朝谋取中原、统一中原的谋略制定者和指挥者。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单说战场争斗,他的战功不低于鳌拜。 16岁就跟随其兄皇太极攻打蒙古,有战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18岁作先锋,亲自冲锋陷阵,曾被祖大寿和洪承畴的炮火夾击,幸尔逃命。20岁即做主师招抚察哈尔部众。之后更受重用,受封睿亲王,作为大将军,统兵伐明,使明朝退居山海关内。

在顺治即位后,采取了范文程的收买民心的政策,"严禁军卒,秋亳无犯",在战略上改变了得城不守的政策,在战术上招揽民心,暂停剃发令,打出替崇祯报仇的旗号,专门攻打李自成义军,招降了吴三桂,博得汉族士绅好感,稳定了北方。

后攻克杨州后,攻克南京,弘光政权灭亡,他认为江山己一统,重新发布剃发令。引起民族斗争。

从地位上,多尔衮称父王攝政王,是无冕帝王,仪仗略小于皇帝,实际上他就是清朝的开国之帝,文才武略均出众。

鳌拜,是顺治为康熙留下的四辅政大臣之末。是清朝打天下的一员猛将。从打皮岛、松锦大捷,战功赫赫,被称为满州第一勇士。

打李自成、张献忠时也很勇猛。但始终未做过主帅。

对皇太极,顺治极忠心。晚年结党营私,跋扈专权。被康熙擒拿囚禁至死。

是有较高地位的大臣,军功占一个勇字。

年羹尧,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累任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

30岁升四川巡抚,为清军击败准葛尔部侵犯西藏作了后勤保障,后任征西将军,川陕总督。利用正面进攻和挑动土司内部矛盾,"以番制番",保障了边疆安宁。

当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时,受封巡远大将军,战胜罗卜藏丹津,受封一等公。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于跋扈骄横,擅作威福,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被雍正罢官并赐目裁。

在军事上,占一个"严"字。具说雍正劳军,见士兵们在三伏天还穿铠甲,传圣旨卸甲,但无一人动作。年羹尧发将军令卸甲,立即全脱。在军中军令高于皇命。恐怕这也是获罪的隐患吧。

如论军事则为多尔衮,鳌拜,年羹尧。如论地位,则为多尔衮,年羹尧,鳌拜。


旁观者岚


战功多、地位高,自然是按多尔衮、鳌拜、年羹尧来排。

不过,战功“多”不等于战功“重”。纯以战功论,鳌拜第一。

鳌拜生平征战虽多,但大多战功并无重大意义。他只有一件战功最大,与顺治帝得到皇位有关。

皇太极去世,未预定储嗣。想吃这块肥肉的,尚有其他皇子,并包括多尔衮与多铎在内,尚有豪格、济尔哈朗等人。

年幼的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并没有什么太强大的政治后盾。毕竟,孝庄皇后寡母而已,又非正宫,与其他权臣相比不占什么优势。而这时,鳌拜领兵临盛京,成为了福临争夺皇位最有力的棋子之一。

有道是,“功高莫过救驾”。鳌拜不是救驾,却是顺治登基的必要条件,这一份“战功”,已经不仅仅是战功那么简单了。三人相比,此为之最。

多尔衮得到他的地位,有战功的因素,但更多政治因素。

他就算没有战功,作为努尔哈赤的亲儿子,其地位也是其他人难以相比的。他的战功自然不可小觑,乾隆评价他“厥功最著”嘛。但是真的论起战功,他比不上大阿哥豪格,也就是那位传说中的“神力王”。多尔衮这点战绩,不及神力王一半。

政治手段才是多尔衮的绝招。多尔衮构陷豪格,将大阿哥褫爵下狱,害死了他——战功再大有什么用?在政治斗争中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至于年羹尧,他的战功不值一提。年羹尧这个总督、大将军,名头虽像那么回事,但主要负责文职尤其是后勤事务。论战功,十四阿哥胤禔那才叫战功,年羹尧与之相比,不及十分之一。

年羹尧能得到他的地位,在于他掌握着西北大军的后勤,既卡住老十四的脖子让他有兵难调,又卡着雍正的脖子,谁让雍正两难相顾,怕激起军中哗变呢。他处在咽喉的位置,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综上,多尔衮有战功,但最大的武器是政治;年羹尧有战功,但上位的法宝是经济;只有鳌拜,助顺治登基,这次领兵的价值真是厥功至伟了。


纯钧LHGR


他们三人对大清的功绩不可同日而语,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最器重的儿子之一,本身具备跟皇太极争夺汗位的足够多的政治资本,再加上他的文治武功,在后金对明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成为首屈一指的特战先锋,在皇太极即位后,又多次统帅大军攻城略地;皇太极死后,各贝子和亲王争夺帝位的态势逐渐白热化,此时,多尔衮为大清长远计,从大局出发,拥立皇九子福林继位,很好地化解了一场内部的政治火并,功高盖世;清军入关,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在招降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进军北京城的斗争中屡显其能,多尔衮是明王朝实际上的终结者和清王朝的有力奠基者,他功高三朝、威震华宇。

鳌拜是满清第一勇士,这在多数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鳌拜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肃清王豪格的手下,在战场厮杀中所向披靡,战功卓越,在顺治帝继位之前坚决支持豪格与多尔衮抗争,在多尔衮架空顺治帝的时候也对顺治帝忠心耿耿。顺治即位后,鳌拜授议政大臣,世袭二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受顾命辅政,但在辅政大臣中,却是以索尼为首;康熙继位后,索尼开始韬光养晦,任由苏克萨哈与鳌拜在政治前台争斗,以至于鳌拜击败苏克萨哈之后开始膨胀夺权,使鳌拜走上了一条迷失政治方向的歧路,最终被康熙皇帝监禁至死,留下了千古骂名。

年羹尧作为雍正皇帝的包衣,在雍正做雍亲王的时候就捞到了了不少政治资本,在血洗江夏镇后,本该被处罚,却意外被康熙皇帝加封为四川提督;雍正即位后,对这个有军事才华和政治野心的包衣更是隆恩浩荡,短期内给年羹尧连升多级,使其成为首屈一指的“钦命抚远大将军”,使其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委副主席,当然,年羹尧也不孚众望,在对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的战争中建立大功。然而,年大将军却桀骜不驯,内心的骄傲膨胀引来了贪污腐败目无皇权,最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


楸木山庄庄主


历史地位最高战功最多的还是多尔衮吧。

多尔衮是摄政王,权利相当于皇帝。鳌拜只是辅政大臣之一,最巅峰时期也不是一言九鼎。身份上来说,多尔衮是主子,鳌拜只是奴才,两者天壤之别。年羹饶与多尔衮更没得比,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就这么个出身“汉军”,在当时年代,年羹饶与多尔衮的差别就是十万八千里,根本没有可比性。


就我个人,也可能是中国人传统观念,我喜欢多尔衮。也许在他的信念里也闪过自己称帝的念头,但是不管是不是因为孝庄的原因,他选择以天下大局为重,压制自己私念,成就大清,就这一点,鳌拜和年羹饶有再多的战功,但他们最终因无法控制自己的小想法,都无法和多尔衮相提并论。


慧语心得


不知道。不过我倾向于认为年羹尧战功第一,而多尔衮地位一度最高。


TeaC


身份都不一样,怎么比?

多尔衮是代行皇权的摄政王,其实就等同于是皇帝,功劳当然随便捞。

鳌拜当权不过短暂七八年,而且还是辅政大臣的身份,权力怎么比?

至于年羹尧,不说也罢。


四川達州


多儿滾是个什么东西入关杀我汉族人数以百万,屠城血洗留发不留头至今仍我汉族之耻,听说有一斯自称多儿之后,小心晚上走路留发不留头


7O后的我大不了最后一个人走


有可比性吗?一个开国皇父,一个托孤大臣,一个包衣,一个档次吗?



一只河洛狼


你这个问题有点扯蛋了吧!多尔衮是一个王朝的开拓者之一,在清朝开始壮大,发展击败蒙古和灭亡明朝时有这不可灭磨的功劳!在他死后俺按皇帝的规格下藏的!鳌拜不过是一个权臣在历史上能够威胁皇帝的时间很短!历史上也没有发动叛乱!电视是扩大了写的!鳌拜也不过圈禁尔死的!在康熙看来没有必死的理由! 年羹尧是最差劲的了,它连一个权臣都不算!他与雍正皇帝关系好!有能力!在关键时候帮皇帝坐稳了地位!可是情商太低!侍宠而娇!雍正皇帝也是一个两极性格的人!不好和好两个极端!另外!年羹尧的妹妹的提前去世也是一个原因吧! 总之!多尔衮老大!鳌拜次之,年羹尧最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