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譚嗣同砍頭,身為湖廣總督的老爸為何無動於衷不求情?

歐克都青春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六人,在戊戌變法中慘遭殺害,歷史上稱為“戊戌六君子”。

在這場政變中,譚嗣同本來是可以逃掉的。不過作為進步青年,他認為,變法革命是必須流血的。因此,他拒絕逃走,不惜以自己的性命警醒世人,希望推動國家的發展。他在獄中留下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伴隨著他的犧牲,成為了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

值得一提的是,譚嗣同並非是寒門讀書人,他的父親譚繼洵是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不過,在兒子被處決的這件事上,譚繼洵卻從頭到尾,都沒有站出來發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譚嗣同海報)

由於家境富裕,譚嗣同自小飽讀詩書,不僅養成了鋤強扶弱的俠肝義膽性格,更是因為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思想,其思想境界,比一般青年要高出不少。

隨著清政府的逐年衰敗,譚嗣同一直在努力探究著經世濟民的辦法。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讓譚嗣同內心的憤懣徹底爆發,他開始加入到了呼籲變法的行列中。

對於變法維新派來說,1895年是能看到希望的一年。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的“公車上書”運動中,光緒帝也意識到了變法的緊迫性。在這之後,包括譚嗣同在內的維新變法派人士,得到了光緒帝的大力任用。光緒帝不僅給他們封了高官,還向譚嗣同等人作出了“有變必依”的保證。

光緒帝的承諾與信任,使得維新派人士大受鼓舞。不過,就在他們正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時候,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卻發動了政變。光緒帝被廢,維新派人士則遭到了大規模的捕殺,譚嗣同也被捕入獄。

(康有為與梁啟超舊照)

那麼,眼看譚嗣同已經危在旦夕,身為父親的譚繼洵,卻為何不出手相救呢?那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嗎?

我認為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譚繼洵能力不夠。

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照理說,是很大的一個官。要知道,湖廣總督在當時可是封疆大吏級別,哪怕是慈禧太后,也得賣幾分面子。

不過,當時真正的湖廣總督實際上是張之洞。而譚繼洵這個官職,只不過是空有名頭的虛銜,根本就沒有實權。因此,不要說譚繼洵不救人,只要他能保證自己不受牽連,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 慷慨赴死的六君子)

二、譚繼洵為人過於保守。

嚴格意義上來說,譚繼洵的政治立場應該屬於保守派。從他的官場履歷來看,他在29歲中進士之後,始終在政治上碌碌無為。一直到他快要年近古稀之時,才坐上了湖北巡撫的位置。

作為進步青年的譚嗣同,對父親的墨守成規,一向嗤之以鼻。每當父子兩人在交流時,譚繼洵都對兒子激進的“危險思想”感到十分惱火。在譚繼洵眼中,譚嗣同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逆青年。對他激進的思想,譚繼洵曾多次批評教,育甚至是發火怒斥,但始終不見什麼成效。

很顯然,譚繼洵的為官哲學就是一個字,熬。對於他來說,不在仕途中犯錯,能夠過上一輩子安穩的生活,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譚繼洵的願望,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實現。儘管在兒子被抓後,譚繼洵已經老老實實地堅持了不開腔、不求情、不犯錯的原則。但最終他還是因譚嗣同事件的株連,被摘掉烏紗貶為庶民,不久之後就因病去世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他是湖南瀏陽人,於同治四年(1865年)生於北京。戊戌變法期間,譚暫居在北京宣武門外大街北半截衚衕瀏陽會館後院,他以“莽蒼蒼齋”命名。

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六歲喪父,全賴兄長支撐家庭,才得以繼續完成學業,並於咸豐九年(1859年)參加已未科會試,一舉得中,賜進士出身(與狀元公翁同龢同年),後被欽點為戶部主事,遂舉家從瀏陽遷往京城。譚繼洵晉身仕途後官運較順,由戶部員外郎一路升遷,累官至湖北巡撫。彼時的他,已經貴為一方封疆大吏了。

譚嗣同出生於這樣的家庭,從小自然能接受嚴格而正規的教育。

然而人生無常 ,世事難料。光緒二年(1876)春,北京爆發了一場威力巨大的瘟疫,譚嗣同母親、長兄、二姐在五日內相繼暴亡,其庶母(譚繼洵妾)盧氏所生的二子一女也被傳染身亡。這場瘟疫所導致的家庭鉅變給譚嗣同帶來了刻骨銘心的打擊。“少更多難,五日三喪”的錐心之痛,成為他三十幾年短暫生命中無法治癒的巨瘡。早年家庭不幸的陰影終身籠罩著他,對他後來的悲壯人生與傷感、沉鬱、自責的複雜性格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梁啟超曾經評價譚嗣同“喜任俠,善劍術”,他也以俠肝義膽著稱於世。自古文人多如過江之鯽,俠客也不罕見,但文人兼俠客,劍膽琴心,詩酒飄零的人卻不多見。尤其在生死關頭,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從容之士更是少之又少。一百多年來,後人追思譚嗣同的俠義之舉,仍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巨大精神感召力。

筆與刀,是譚嗣同的摯友。任俠好義性格的養成使他無意於功名,而是喜歡仗劍天涯,四處遊歷(足跡遍及大西北)。譚嗣同最好的朋友應該算唐才常(自立軍領袖)、陳三立(陳寅恪之父)、梁啟超三人。

此外,他還和陳寶箴(陳寅恪祖父)、黃遵憲、徐仁鑄、江標、康有為、畢永年、秦立山、林錫圭、田幫浚等維新派人物交往密切。

出世與入世、任俠與馴從、革命與改良等等類似的矛盾,在譚嗣同的身上體現的異常明顯。極端激進的革命號召下,他又在現實政治中寄希望於封建君主實行自上而下的自我改良。不光他,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都有類似的矛盾心理。

光緒力推新政、實施變法時,譚嗣同是維新派的骨幹人物之一。

戊戌變法失敗後,身為“六君子”之首的譚嗣同本可以效仿康、梁逃逸而去,但他拒絕這樣做,而是選擇了以自己的鮮血喚醒愚昧麻木的國人,從容赴死。

關於戊戌變法難產後譚嗣同的去留問題,梁啟超是這樣說的:“......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數輩勸君東遊,君不聽。再四強之,君曰:‘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於難”。

慈禧囚禁光緒,廢除新法,下令搜捕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事先得到消息,逃出生天,亡命海外。有日本友人願意幫助譚嗣同逃往東瀛,他不願逃走,說:“要是變法一定要流血的話,就從我開始吧 ”。在獄中,譚嗣同題詩於牆壁上“望門投趾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斬殺。他們就是青史留名的“戊戌六君子”,譚嗣同罹難時剛33歲。“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譚嗣同被清廷逮捕後,他身為湖北巡撫的父親譚繼洵也受戊戌政變的牽連而被罷官併發回原籍,他自身難保,避之唯恐不及,哪裡還敢為犯“謀逆罪”的兒子求情?譚嗣同就義兩年後,老父譚繼洵在瀏陽鄉下抑鬱而終,年77歲。

【插圖源自網絡】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隨著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的戰敗,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並且賠償了2億兩白銀,讓當時的中國人徹底絕望了,西方列強打不過也就算了,就連小國日本都能騎在大清的脖子上作威作福,這讓有愛國情懷的青年才俊開始認真思考這個時代,反思自身的弊病。

而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代表的先進學子發動了“公車上書”,改革的建議也被光緒皇帝深以為然,就在他們準備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的時候。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維新的火苗撲滅,大肆捕殺維新派。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即使在被押往刑場的路上,也一直高喊“變法”、“維新”、“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面對守舊派的屠刀,他們沒有屈服也沒有投降,而是從容就義,彰顯了一個熱血青年的愛國情懷。

而譚嗣同並非是普通的寒門子弟,他的父親是時任大清湖北巡撫的譚繼洵,而面對兒子被殺,譚繼洵一言不發,這是為何?


從譚繼洵的簡歷中我們不難發現,他29歲才中了進士,在戶部各司任職了17年,直到66歲時才做到了湖北巡撫。他是一個典型的清朝按部就班的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勤勤懇懇,靠著熬資歷最終當上了二品大員。

譚嗣同每每與他討論變法維新之事,都被他呵斥,他認為槍打出頭鳥,敢為天下先者最終都沒有好下場。父子倆每次交談,最後都會不歡而散,兒子認為父親死板,父親認為兒子叛逆,父子關係一度十分僵持。

如果說譚嗣同的維新思想不被父親接受,有可能是因為封建時期的“家長制作風”,父親總是對的,兒子都要聽父親的。但實際上,即使作為譚繼洵頂頭上司的湖廣總督張之洞,也無法改變他古板的思想。


思想先進的張之洞對變法雖不敢說強力支持,但他的確是認真思考過維新派的主張,也覺得國家必須有所改革才能使國勢蒸蒸日上。

張之洞每次邀請譚繼洵聯名陳奏新政的有利之處,他都是婉言謝絕,不得罪也不支持,搞得張之洞每次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用不上。在譚繼洵的眼中,他只想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守舊之人,安安穩穩熬到退休,至於國事,只要不犯大錯誤他都能接受。

面對兒子被殺的消息,他一言不發,更不敢向慈禧求情,也許在他的心目中,譚嗣同的結局他已經早就預料到了,使得這一刻的來臨不至於使他驚訝。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以及整個家族的平安,他不敢上書,只希望慈禧能把他忘掉。然而,他最終沒有逃過慈禧的魔掌,因為譚嗣同,他被罷官免職,回家養老,僅僅過了三年,他就因病去世了。


譚繼洵的一生,是當時大部分中國人的縮影,他們麻木不仁、因循守舊,面對列強的侵略,他們毫無辦法,不思改變,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當時的國人都能夠有睜眼看世界的慾望,我們何至於有近代百年的屈辱歷史?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譚繼洵深知譚嗣同:明知死,不能救,救不活

明知死,是譚繼洵對譚嗣同所幹的事一個基本判斷。

老狐狸譚繼洵

在譚嗣同的老爹譚繼洵眼裡,光緒帝和譚嗣同等推行的新政,所謂的變法,只不過喊喊口號,貼貼標語,攪弄一下風雲而已,他深知清政府的權力,用韓愈的《調張籍》形容新政改革,最是恰當不過。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太平天國運動,如此聲勢浩大,都被清政府為清政府剿滅,光緒帝僅有的戊戌六君子,又如何能推動改革呢?

戊戌六君子




不能救!是譚繼洵對清朝末期慈禧太后當政,官場權力的一種判斷。

譚繼洵一隻混跡於官場的老狐狸,在咸豐十年,考殿試,中三甲86名,賜同進士身份,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為官生涯,在朝堂上一干就是17年,一個17年的老機關,尤其是在腐敗的清政府末期,還能做到穩步提升的老機關,其官場謀略水平不可小覷,清政府末期的官場形勢,沒有比劉繼勳更清楚的人了,他早已看透了世事人心,不僅看清楚了清朝政府內盤根錯節的關係,也洞悉了慈禧太后擁有的權利,

慈禧太后


他深知光緒帝力量微薄,根本無法撼動慈禧太后的地位,新政不可能成功!從他給兒子的輓聯中,便可看得出其中的端倪。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 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救不活!以譚繼洵在官場的人脈,無法平復譚嗣同所為對官場利益的破壞。

譚繼洵為官的生涯中,分別與左宗棠、張之洞,等名臣有過交集,在朝堂中為官17年,人脈深厚,為什麼不救呢?對光緒帝和戊戌六君子所推動的新政,班級群有深刻的認識,他們是對封建舊勢力的,徹底的完全的剿滅,這塊蛋糕動的太深,動的是封建勢力的根本,是你死我活的境地,若發動力量去營救譚嗣同,以及與整個封建勢力為敵,才是真正的螳臂擋車自取滅亡,當慈禧太后發生的諭旨,搜捕譚嗣同的時候,這件事已成為死局,重要的人越來越多,死傷越大,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譚嗣同的鮮血殺死了13位勇士!

譚嗣同


綜上所述,不是不求情,而是錯誤犯的太大,求情只會越求越壞事,力量對比如此懸殊,利弊得失如此明顯,一個混跡於官場的老狐狸,會如何做出決斷呢?顯然,隱忍的老狐狸譚繼洵,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


少華聊史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首《獄中題壁》,是“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梁啟超語)在變法失敗後,獄中所作的一首絕命詩。即揭露頑固派的狠毒,又抒發了作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雄心壯志。

譚嗣同的一生是悲壯的。自他少年遊歷天下之日起,他就認定,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中華繁榮富強。

譚嗣同:


雖然他出生一個官僚之家,父親譚繼洵曾任清政府戶部郎中、甘肅道臺、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等職,但他和父親不同,一生致力於維新變法,是最激進的維新派。

在得到光緒皇帝同意變法後,他們過於激進,觸犯了西太后一派的利益,兼之忽視了守舊派的強大,導致功敗垂成。在有機會逃走的時候,譚嗣同拒絕了。他要做為變法而流血的第一人,做喚醒民眾的第一人。

果然,守舊派判了他斬立決。面對屠刀,他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把自己的鮮血,灑在了他想為之奮鬥,使之富強的土地上。

維新派: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譚嗣同被判死刑,他的老爸,那位署湖廣總督的譚繼洵為什麼不去救他?要知道,父子連子,一個父親看著兒子被斬,真的不心疼嗎?真的不去救嗎?

其實,譚繼洵不是不想救,是救不了,不能救。 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確實是挺大的官。可是,他並不是清朝權力核心層裡的人士。

當時以慈禧為代表的保守派,就是要殺一儆百,譚嗣同做為變法的核心人員,被殺是鐵板釘釘的,譚繼洵做不了什麼。

六君子:


譚繼洵並不是慈禧的心腹,在這種特殊的時候,他的身份又特殊,他如果執意要救兒子,很可能會被冠以同情“維新派”的帽子受到牽連,很可能讓全家甚至全族人受到牽連,不但救不出兒子,還會把一家人搭進去。

雖然譚嗣同是他兒子,但是這父子兩人的三觀是不合的。譚繼洵做為讀過聖賢書官僚,並不贊成兒子的那些激進的變法主張。

他們做官的核心哲學就是“穩”字,這種“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思想,在當時官員中還是主流的,我們也不必批判。

所以當懿旨下來要斬兒子,這也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譚繼洵即使傷心,也不會去想抗旨,和太后對著幹。也許他早就知道,兒子這麼做,遲早逃不掉這個命運。 譚繼洵不愛兒子嗎?那是不可能的。

譚繼洵


譚嗣同死後,譚繼洵寫了一幅輓聯: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在這幅輓聯裡,我們也看出了一個父親的無奈:明知道兒子是為了國家而死的,但全國都不理解兒子,都在罵維新派。

對於這一切。自己是沒有辦法了,只有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給兒子昭雪洗冤吧!


剛日讀史


當時他父親譚繼洵自保都困難,哪有功夫來管他呢?

譚繼洵本身是個空殼子

而且我剛看到題主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有點震驚的,因為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居然是湖光總督。湖廣總督可不是像雲貴總督那樣的西貝貨,因為本身就是戰略要地,地位僅低於直隸總督。在晚清地方實際上已經割據的情況下,這樣一位封疆大吏,居然救不了自己的兒子?

要知道,在戊戌政變的時候,其實是抓了八個人的,但只處死了六個(戊戌六君子),還有兩個有背景,逃過了一劫。這兩個人中,一個和列強的關係非常好,另一個則是和李鴻章有點關係。大家都是總督,沒道理李鴻章能救人,譚繼洵就不行吧?

真正的原因,其實不難挖掘:因為譚繼洵就是個掛牌總督。

他本身只是湖廣巡撫,兼署總督。要知道,這個署其實就是光給個頭銜。湖廣真正的“槓把子”,則是湖廣總督張之洞。

有張之洞在,湖廣自然輪不到譚繼洵說話。在地方上都沒有話語權,自然就救不了人了。

譚嗣同的罪名太大了

譚嗣同在整個維新變法中,擔任的角色是非常特殊的,甚至說他是主要人物都不為過。慈禧為什麼要發動戊戌變法?

導火索就是袁世凱向榮祿告密。那他告的是什密呢?

維新變法展開後一段時間,變法派覺得處處受制,就想要發動政變。但當時光緒手裡並沒有權,於是就想到了聯絡實權武將。

作為政治新秀的袁世凱就成了維新派爭取的對象。袁世凱本身的關係網就非常雄厚,從清朝中樞到地方的實力派,和他關係都非常好。而且他本身就是中國近代陸軍的創始人,兵權在手,自然是不可能被錯過。

當時維新派派去聯絡袁世凱的,就是譚嗣同。袁世凱告密後,譚嗣同等於就是在慈禧那裡掛上號了,怎麼可能能跑得掉。

在這種情況下,譚繼洵能夠僅僅是被免官,已經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了。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譚嗣同生於1865年3月10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是維新派人物代表,他所寫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還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湘報》,宣傳維新變法等。1898年,譚嗣同參加並領導戊戌變法,可惜此次變法失敗,導致譚嗣同等人被砍頭。

戊戌變法

1898年6月1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代表,通過光緒帝發動了一場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戊戌變法,它倡導學習西方思想,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開放言論,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等等。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守舊派利益,故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守舊派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囚禁,康有為、梁啟超兩人見情形不對,趕緊逃出國了,而剩下的譚嗣同、楊深秀等人不捨變法就這麼失敗了,他們想用死來喚醒國人,可惜他們被實施砍頭也沒能喚醒國人,只留下兩首千古名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像譚嗣同家庭背景也是不錯的,他即使沒有逃去國外,也是可以活的,因為他有個新疆大吏的父親譚繼洵,可惜他的父親並沒有給他求情,僅僅給他寫了副輓聯。

他們是親父子,究竟是何原因讓一個父親看著兒子死去也不伸出援手呢?

立場不同,關係不和

譚嗣同極力倡導變法,向西方學習,而他的父親譚繼洵則反之,他認為作為大清子民需要做的是守護祖宗之法,是個名副其實的頑固守舊派。為此兩人多次爭吵,誰也不讓誰,關係僵裂。

譚繼洵兒子多

那時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自然兒女多,死了一個他還有眾多,他們那時的父子感情遠沒有現在人的親。

求自保

很明顯慈禧太后殺他們就是為了殺一儆百,防止其他人效仿他們,如果這時候他去求情,慈禧太后不僅絕不會答應,必然還會連累自己及家人,所以他沒有去求情,可惜事事不如人願,就算他沒有去求情,他還是被革職返回原籍了,僅僅過了兩年,他就憂俱而死。

按道理說作為父親即使知道前面是火山,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會拼盡全力去救自己兒子,可是從實際出發,又不能怪譚繼洵,當時把持權利的是慈禧太后,於慈禧太后而言譚嗣同犯的相當於是謀反的大罪,慈禧太后開恩,沒有株連九族已經是萬幸了,所以譚嗣同這樣做也是犧牲一個人保護全家老小了,相信譚嗣同自己也是這樣想的!


羽評郡主


我覺得: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按照當時的判決,譚嗣同犯的可是“謀逆大罪”,擱在清朝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甚至清朝的前期,都是“滿門抄斬,誅連九族”的大罪!

這個時候,譚父能但求自保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還敢替譚嗣同求情?雖然譚父是湖北巡撫,但在清朝統治者(主要是慈禧太后)眼裡:也不過是一個奴才而己。想誅連的話,也可以要了譚父的命!

之所以沒有誅連,估計是兩方面的因素,一是:譚父平日裡與這個“大逆不道”的兒子切割得比較分明,且讓眾人皆知,這也是他提前做好了自保的準備工作;二是到了“戊戌變法”那個年代,清廷也開始受到外界的影響,即使是慈禧太后這樣守舊的人,也知道:“一人做事一人當”這個道理,放了一碼,沒有對譚家趕盡殺絕。



臨時客


晚清是一個混亂不堪的時代,那個時期的掌權者並不是真正的皇帝,而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稍微有點歷史 基礎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就是一個冥頑不化的老頑固。她自己貪圖享樂就算了,還是一個膽小鬼,八國聯軍一打進來,她第一個就跑了。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也湧現出了一批思想開放,想要變革的仁人志士,作為“戊戌六君子”之一譚翤同就是其中的一個。“戊戌變法”失敗後,譚翤同被捕入獄,最後被斬首示眾。

譚翤同的家庭環境不可謂不好,老爸譚繼洵是朝廷二品大員,官至湖北巡撫兼暑湖廣總督,這可是封疆大吏級別的存在啊,為什麼在兒子譚翤同將要被斬首之際還無動於衷,沒有上朝廷求情寬恕自己的兒子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樣一回事。

①:變法失敗後,譚翤同本可以逃脫。“戊戌變法”失敗後,很多變法的核心人物,比如康有為等人看到風向標不對,就迅速的選擇了離開清廷,躲避到海外去了,譚翤同完全有機會脫身的,但是他選擇了英勇就義,想讓自己的死來喚醒當時的中國人。英勇就義前他留下了這樣一句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②:父子兩派系不一樣。譚翤同是屬於洋務改革派,希望通過改革來改變當時的各種弊症,提升清朝國力,這樣勢必會和保守派起衝突。譚翤同的父親譚繼洵是地道的保守派中的一員,他通過科舉考試到最後成為一方大員,是吃過很多苦才換來的。保守派有一個特點,自認為忠君愛國,且思想老舊,當然不希望好不容易得來的就此不保,哪怕兒子犯錯也一樣需要接受處罰。


③:畏手畏腳。在封建社會,一直都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這種愚忠思想作怪。有忤逆犯上作亂的更是被誅九族。雖然慈禧太后是一女流之輩,但也是一個殘暴的人。譚繼洵處於種種考量不敢輕舉妄動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他去求情搞不好還會連累到整個譚氏家族,從後來他被罷免官職,還被人時刻監視就可以看出,當時如果他輕舉妄動就可能導致是整個家族的滅頂之災。


晚年後也許是後悔,譚繼洵給譚翤同留下了這麼一句話:謠風遍萬國九州,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瀚海說史


換誰也不敢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