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会手握重兵,他们为什么不敢造反?

用户68338976442


中国历来疆域辽阔,在边关地区往往因为天高皇帝远,朝廷对边关的管控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但边境又常常被游牧民族等外敌骚扰,朝廷不得不在此布下重兵,在边关设立军事重镇,派大将镇守,就成了各个朝代的常规操作。那么这些手握重兵的边关将领们具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作为基础,他们为何不敢造反?

首先边关地区多是偏远荒凉之地,经济极为落后。军队除了靠当地的县邑供养外,还要依赖朝廷军饷。打仗不仅仅是有军事力量就能取胜的,长期作战对经济实力也是种考验。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安禄山敢反叛的底气就是有经济支撑,安禄山所驻扎的地方是河北,而河北的粮食产量相当高。除此之外河北还盛产盐,盐在古代可谓是财政方面的大头,安禄山谋反所依仗的就是盐和粮。而大部分将领并没有安禄山这么好运,他们的驻扎地相对贫寒。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种说法可谓流传甚广,但大部分的将领并不是如此自由的。他们虽有调兵遣将之权,但却要受皇帝耳目监督,比如说监军。例如戚继光作为明朝赫赫有名的将领,却经常被监军绊住手脚。多亏张居正对他极为赏识,凡是对戚继光不满的监军都被调走。久而久之,由于监军都不敢得罪张居正,也就只能对戚继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戚继光是无法建立军纪严明的戚家军的。同期的很多将领就远没有戚继光好运,他们虽然作战勇猛,但上报军功时却往往被监军冒领。若是将领在朝中没有支持者,这样的事就非常常见了。

将领不敢反的直接原因乃是家人。为了让将领不敢谋逆,他们的亲人多留在京城或是家乡,并没有从军这一说。看似是为其家人着想,其实只是人质而已。李陵当年追击匈奴,不想误入匈奴圈套,最后投降。之后其全家都被处以族刑,他的母亲和妻子兄弟都被杀死。

李陵仅是投降其家人下场就如此之惨,更何况造反。吴三桂本来投降了李自成,后来又归附于清军放清军入关。此举让李自成十分恼怒,将他父亲斩杀,并将他头颅挂在城门示众,回京城后还将他全家灭口以泄愤。将领造反,也就意味着将他的家人全部割舍,而古代最讲究的就是孝道。李陵当年连累家室,就被陇西的士人认为是耻辱。

最后,镇守边关的往往不是一个将领,或者说只有一个派系,往往会有多方将领相互制约。就算有将领意图谋反,他也只有一支听命于己的队伍,而听命于帝王的将领和士兵却不在少数。就算是想造反,也要考虑一下能否打败帝王驻扎在京畿的守卫军,各朝帝王都是很重视自己的安全的,都会有精锐部队放在自己周围。

综上所诉,古代帝王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出了很多对策来保证边关将领的忠心。另外古代伦理观念的渗透和君为臣纲的理念也让很多大臣即使被帝王辜负也不敢有谋逆之心。因此,历史上边关造反的将领并不算多。


邓海春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敢不敢造反,是由自己的利益决定的。若是他的利益受损,甚至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们肯定会选择造反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很长,各个朝代的制度都不一样,所以将军造反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下面我就按照汉朝将领镇守边关的时候,造不造反来举例给大家说明这件事吧。



大家都知道,汉朝是刘邦建立的。

到了刘邦晚年的时候,为了江山永固,他把异性王,基本上全部给屠杀了。但是,燕王卢绾除外。

我们先说为什么刘邦不杀卢绾?

卢绾和刘邦的关系,是同乡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还是同学。

可以用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来形容他们的交情。像卢绾这样的人,刘邦早就把他当作兄弟了。尽管他在跟着刘邦起义的过程中,立的功劳不大,但是,最终刘邦还是选择把他给封了王。

卢绾也是刘邦老乡中,唯一个被封王的人。即使萧何,张良这样的功臣,也仅仅是被封的侯而已。

可见,刘邦对卢绾是多么的信任。

但是,到了刘邦晚年,他躺在病榻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卢绾却反叛了。

那么,刘邦对卢绾这么好,他怎么会造反呢?

这还要从刘邦和吕后屠杀异性王开始说起。

刘邦杀了异性王燕王臧荼(他死了之后,卢绾接替了臧荼的燕王的位置的)、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逼走了韩王信、杀了代国丞相陈曦。

吕后联合萧何,用计杀了韩信。

可以说那时候,刘邦封的异性王之中,除了长沙王和燕王卢绾之外,几乎都被灭掉了。

你说卢绾害不害怕,他会不会多心,万一刘邦在临死前,下了除去他的命令,是不是他的小命就不保了呢?

卢绾所统治的燕国,就是在边疆,他的地盘正是和匈奴相接。为了取得匈奴那边的情报,卢绾经常派自己的心腹去匈奴那里了解情况。

正好被刘邦杀的异性王,韩王信的儿子也在匈奴,他就游说卢绾的使者,让卢绾反叛。否则,卢绾早晚也要挨一刀的。

很明显,他用的就是离间计。但是,卢绾却上当了。

这也不怪卢绾,正是这个情报和卢绾的想法不谋而合。索性,卢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开始聚集兵力造反了。


一开始刘邦听说卢绾要造反了,他还不信,他抓了匈奴那边的俘虏,俘虏还是说卢绾要造反了,刘邦还是不信。

刘邦只有派自己的心腹,去调查卢绾,可是,卢绾避而不见。

就这刘邦才真的相信卢绾反了。

于是,刘邦派了樊哙前去平叛卢绾。卢绾的军队和樊哙的士兵,打了起来,最终卢绾抵不过樊哙,他就带着全家和心腹,向匈奴逃去了。

但是,刘邦也没有得到最终胜利的消息,他就去世了。卢绾逃到匈奴去,就后悔了,因为他本不想反的。

本来卢绾还抱有一丝希望,他觉得就他和刘邦的关系,再去给刘邦道个歉,刘邦说不定会饶恕了他。

他还想给刘邦去解释一下呢?说自己造反,也是逼不得已。

但是,他最终没有见到刘邦,因为就在他走到边界的时候,他听说刘邦去世了。

卢绾明白吕后是个什么人,若是吕后抓到他,肯定会灭他九族的。就这样卢绾再也没有回到汉朝,而是死在了匈奴。


你看,有的时候镇守边疆的将军,谋反都是逼不得已,在自保呀。

若是,刘邦没有屠杀异性王,相信卢绾也不会多心造反的。

所以说那些镇守边疆没有反叛的将领,只是生命没有遭受到威胁而已,一旦有了生命危险,他们肯定也是会选择反叛的。

中国历史上,镇守边疆的将领,大部份都没有选择反叛,是因为君王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们不怀疑边疆的将领。边疆的将领当然不会谋反了。

你说对不对。


史学达人


边镇有十万大军,你以为你就能调度动十万人。我把实际指挥兵力、调度兵马步骤、后勤供给步骤、朝廷其他政策都讲一遍,你就发现造反是多么扯淡的事。

作为一枚明粉,我自然以明朝为例。

1、实际指挥兵力

比如辽东镇,万历年间额定兵力为94045名。是不是很多,九万大兵。实际上总兵指挥多少呢?

总兵直辖部队为广宁大营的部队。广宁大营兵力情况为:

广宁正兵营:主兵5312名,客兵降夷家丁2978名。

左营:主兵2645名,客兵家丁52名。

右营:主兵1500名。

加起来一万多名,其他都是各将管辖。

(九边七十万大军,没有统治艺术,哪行?)

所以在看抚顺追击战的时候,明军竟然有六个组成部分。(要把战兵、守兵、杂兵算进去就更好玩了)

这个应该这么理解:虽然是上下级领导关系,但人事、调度绝不是上级一句话能定。

2、调动兵马步骤

调兵有很复杂的程序。一般是两种情况,上峰调令;紧急军情。

第一种就是兵部火牌。

第二种就是首先塘报到达是紧急军情,各地将领就近率所部救援。之后看敌情,由总督、巡抚决定下一步作战情况,总兵没有权力决定。而且这时候就需要上报朝廷,塘报也需要转交兵部一份。

(以文制武)

这种情况下,文武分离,文负责统筹,武负责作战。调兵程序还比较繁琐。如果这还想造反,就看工资有没有吧。

3、军饷与后勤供给

明代边镇的工资一般由户部发,户部在九边设置有饷司,一般有郎中承担,属于司级干部,比知府略低。主要接受与发放户部运来的粮饷。

(冲阵作战才是武官的事)

物资采购由边镇道厅负责,道比巡抚略高,厅属于府佐贰官,他们平时负责采购粮食、马草等物资,战时一边做监军、一边负责部队行间供给联络。

其他

军马由兵马负责,武器由户部负责,军户户籍由五军都督府管,军令、军训、军政由兵部负责。

总结: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造反。当想到自己真正铁杆就三百个家丁,父兄还在另一个镇,孩子还在国子监读书,就想开了。

如果再加上儒家观念,自我认识,我觉得造反这个想法就不会有。

参考文献:

《四镇三关志》、《度支奏议》、《明实录》等。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先要说一点,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未必会手握重兵,再者,不管有没有手握重兵,历史上都有反叛的例子,所以要不要反叛,在于个人,也在于当时的大环境。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领并不会选择反叛,毕竟反叛是有风险的,这风险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四姑娘以唐朝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大业十三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在晋阳起兵,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唐得以建立。太原这个地方在当时是真正的军事重地,兵家必争之地。而李渊虽然刚成为太原留守不久,但是他在太原这个地方已经经营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民心是有的,但是却没有什么兵力。

即便是成为太原留守,成为太原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是他能自主使用的军队人数是相当有限的,而且杨广还给李渊安排了两个副手高君雅和王威,名义是辅佐李渊,实际上就是监视李渊在太原的一举一动。

李渊要起兵就必须招兵买马,但是招兵买马必须有合适的理由,至少必须得到杨广的同意,在太原就必须要征得高君雅和王威的支持,最后这个理由自然是找到了,那就是对抗刘武周和突厥,只是李渊在征完兵之后交给了自己中意的人来统领,这让高君雅和王威起了疑,好在最终李渊设计杀死了两人,终于在七月带领三万人誓师,攻取长安,由此大唐建立。

唐初的兵制继承的是隋朝时期已经成熟的府兵制,府兵制的重要特点是内重外轻,而且兵权握在皇帝手中。天下设六百多个折冲府,府兵就分散在这些折冲府中,有轮流番上宿卫和战时出征的任务,平时没有任务的时候就是从事生产,农闲的时候则进行训练。

宿卫的时候受十二卫大将军和太子六率遥领,而在参加对外战事的时候,则“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

皇帝指派一个统帅,然后下发府契,需要州刺史和折冲府同时对上府契才能从折冲府领兵。战争结束之后,统帅回到朝廷,而府兵回到折冲府。统帅和府兵之间完全没有粘性,拥兵自重的情况并不会发生。

武德年间和贞观之初,李靖和李绩奉命在灵州和并州镇守对抗突厥,成为大唐的钢铁长城,皇帝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当然皇帝对军事统帅的提防是天然的,这是源于对皇权的保护,并不代表边镇将领就真的有问题,或者有能力反叛。

但在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府兵制遭到了破坏,渐渐的募兵制占了上风,并逐渐取代了府兵制,成为大唐新的兵制。募兵制的形成本来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京师和皇帝以及大唐的边境安全,但却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了一种威胁,原因就在于为了边镇战时的便利,节度使逐渐成为边镇的老大,土地、人民、甲兵和财赋等的权力全在于节度使,军队与节度使之间的黏性很大,这种黏性对朝廷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军队听命于节度使而不是皇帝。

在这样的情况下,节度使拥兵自重就成了常态,但是想要直接对抗朝廷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节度使只是想要在边镇做老大,并不会向朝廷宣战,只除了个别,比如安禄山。

安禄山之所以选择反叛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朝廷的不信任和逼迫,这一部分多是来自于安禄山和杨国忠的不合,最终让不甘于人后的安禄山起兵反叛。

当时安禄山已经成为三镇节度使,统兵达到了近二十万,而朝廷的中央军还不到十万,这差距也是没谁了。而安禄山有能力起兵的原因除了兵多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以内外闲厩都使兼知楼烦监,好的战马都归了他的范阳,兵力自然强悍无比。

安禄山一反叛,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唐直接从强盛转向衰弱,之后更是出现了藩镇问题,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甚至河朔三镇直接割据,搞起了自治,和大唐形成了近乎平等的关系。藩镇起兵对抗朝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朝廷的威慑力已经再也不复从前,但凡兵力强悍点的藩镇都不甘心听命于朝廷,这不得不说是大唐的悲剧。

<strong>


萧晓四姑娘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会手握重兵,他们为什么不敢造反?

在我国的古代,边关问题一直都是令朝廷感到头疼的问题,因为在这些边关地带,常常都有一些部落会来挑衅。所以为了镇守这些地方,朝廷也是派了大量的兵力过去。自然,这些边关的将领们个个都是手握了重兵,而且这些兵都是见过血杀过敌的,兵力也就很强。但实际上,古代边关的将领每一个都是有着兵权在手的,却很少会有人想要造反,这些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地区太落后,打仗粮草跟不上。这些镇守在边关地区的士兵们都处于在偏僻的地方,这里大部分的耕地都没有开荒,因此粮食也种植的很少。即使有将领有着造反之心,可奈何地方太过于贫穷落后了一些,军队想要征集粮草都难以实现。他们若是安安稳稳的镇守边关,那所有的粮草问题都是由国家解决,国家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为他们运送军饷,运送物资。而一旦他们谋反,国家直接断他们的粮草,这样他们根本坚持不了几个月,士兵就会没饭吃,这一支强大的军队自然也就垮了。



原因二,遵守个人的道德意识底线。若不是真的遇到了天灾人祸吃穿都困难,加上朝廷昏庸不治理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会想要推翻统治者的。那个时候如若造反,刀刃对准的就是自己的同胞们,内部残杀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事情。并且那时候大家都有道德底线,有着同样的意识,他们都认为皇帝就是天命,就是他们应该去追随的人。只有出现天灾等情况,人们才会怀疑,他是不是天命已到,该去推翻他了。



原因三,造反又累,成功率还低。古代还是有人心怀野心的,所以他们借着手中的兵权就开始造反。比如说安禄山,赵匡胤等等,这些人手上的兵权都很大,而且兵力又强,但是看看这些人的下场,基本上就没有一两个成功的。所以说,造反这种事情不仅要筹划很长时间,打仗的时候又累,最后成功的几率还特别的小。如若失败了,一家老小都要受到牵连,这对大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所以不少人还是觉得,安稳的镇守边疆比较好一些。

大部分人会选择造反都是出于无奈,因为朝廷的统治无能,或者因为皇室自身就懦弱好欺负,否则朝廷内部安稳,天下又比较太平,谁没事喜欢去造反呢?


紫禁公子


谁说边镇将领不敢造反?虽然最后成事的例子不多,但造反之人多如牛毛。下面我说几个有名的:

1、秦朝的赵佗,在秦末大乱之时割据岭南自立,建立了南越国。虽然严格意义上赵佗不算造反,但他没有率军勤王,坐看秦朝覆亡,和反了没啥区别。

2、曹魏的淮南三叛。曹魏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人因不满司马氏专权,相继以淮南地区作乱,极大耗损了曹魏国力。

3、东吴的西陵督步阐(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以西陵叛归西晋,最终被陆逊之子陆抗平定。

4、东晋的王敦、苏峻、祖约。

5、南梁的侯景之乱,基本上摧毁了南梁的统治,最终被陈霸先篡权,建立陈朝。

6、北魏的六镇之乱,基本上摧毁了北魏的统治。

7、隋朝的李渊,以太原叛乱建立唐朝。

8、唐朝的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及之后的藩镇割据,对抗中央。

9、五代十国时期,北周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10、清朝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的三藩之乱。

可见从秦朝到北宋之前,边将造反的例子是很多的,几次声势浩大的基本能够动摇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甚至直接推翻朝代。

不过从宋朝以后,边将造反的例子大为减少,而且成功者更是少之又少,这是为何呢?

1、重文抑武。北宋以前武将的地位并不低,而且中原子民普遍尚武,甚至唐朝的文人都喜欢随身佩剑,没事就比划两下子。

但脱胎于五代十国的北宋统治者深知尚武之风不利于政权稳定,而大兴文教则有利于政权稳定,所以重文抑武,刻意拔高文官,大肆打压武将。同时北宋政府进行科举扩招,鼓励书院教育,并将殿试制度化。

重文抑武、推崇科举的政策被后世所沿袭,朝野武将自认为低人一等,从心理上就失去了造反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在明朝尤其明显,许多武将为求得一官半职不得不认文官或者太监为干爹、干爷爷。

2、中央集权。边将之所以能够造反,是因为其控制了所辖地区的军、政、财大权,再加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其可以堂而皇之地和中央政府对抗。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是其典型。

北宋建立后,为强化中央集权,极大削弱地方权力,将地方的军、政、财权均收归中央,只留有勉强维持开销的经费和口粮。

比如,将精锐之师编为禁军,驻守中央。地方军队都是老弱残兵;地方将领只有统兵权,调兵权归于中央的枢密院;驻防地方的部队2-3年更换一次驻地,割断将领和士兵之间的关系;一旦作战,中央派监军(文官担任),所有军令必须报送中央审议之后才能实施。

设立转运使,将地方钱粮收归中央。设知州和通判,分割地方的行政区和司法权。这样下来,地方穷的叮当响,没有权力,边将根本没有办法造反。

这种强干弱枝、强化集权的方略被后世沿袭,边将造反几无可能。


石头说历史


虽说我国古代地方镇关将领造反的事件不胜枚举,但纵观整个古代史,造反这一举动还是很少,地方军队将领的“不敢造反”是由诸多方面原因构成的,其中包括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央集权的稳固加深、边防军队调派管理机制等原因。



思想基础

统治思想在百姓看来好像并非那么重要,但在于国家层面,就是一种管理国家极其重要的工具。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发展壮大至根深蒂固,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施政措施的奠基,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有夏服天命”——《尚书.召诰》

儒家思想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早在夏商时期,就有载君主意志受命于天,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天意”、“天志”的概念,进一步神话君主,也有了“君权神授”的概念,而传统儒家学说里的忠义,首当其冲的是忠于君,义于国。这种思想控制手段不是一朝一夕的形成,而是千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果,作为封建社会育人慧民的思想基础,但凡受文化教育的人,都会从儒家经典开始学习,这也就更加深了臣民对于忠君爱国的认可。



作为镇守边关的一方将领,也是统治阶级的中高层人物,受到的儒家思想熏陶就更为深刻,守一方安宁,捍卫国家领土是每一个将领心中最初衷的思想,而无论是对于君主还是国家,忠字当头,不敢造次,博取功名,拜将封侯,留名青史才是镇边将领的共同认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造反,就连小说里的山贼匪徒宋江,也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最后招安为臣,才留忠义之名于青史。

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无论是从思想选择还是施政手段上,最终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就是加上中央集权还有皇权,从中国古代发展的历史中明显可见的是,历朝历代都会对前朝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而后制定一系列的施政措施以避免前车之鉴的再度发生,而伴随着这种施政措施改变的,亘古不变的就是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地方权力的削弱,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这种此消彼长间的权力变化,也体现在地方军队与中央军队的强弱改变上。



从周天子的诸侯分封制到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无疑是将地方军队的实力慢慢削弱,汉初景帝冒着地方叛乱的风险,强制削藩,就是朝廷对于地方势力的干预,这种简单粗暴的削藩措施亦见于明朝朱允文、清朝康熙,只不过朱允文败了,康熙胜了。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改变外强中干的危险局面,而在这种局面下没有做出及时反应的唐朝,就在二百年间一直承受着“节度使”这个尴尬而又麻烦的问题。

在历史的发展中,以皇帝为核心的统治阶层,制定出一系列的削弱地方军队的措施,比如定期调换地方驻军的高层领导,以避免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又或是直接由中央调派监军刺史等亲信或者皇室宗族成员巡驻各地,监视地方军队高级将领的一言一行;又或是直接改变外镇军队的组织结构,厢兵这种较弱的军队镇边,战斗力更强的禁军收回中央管理;这种一系列的军队管理措施的改革,也使得地方将领的造反能力大打折扣。

而诸多朝代所管理边防军队,采取的措施便是军饷粮草由中央供给,兵马调动见“虎符”为准,也就是说地方军的所有供给由中央统一调配发放,遇战事也要上报朝廷,由朝廷派人送虎符前往战区统一调派战区内的驻军。这两方面来看,一个是控制了地方军队的补给,一个是控制了地方军队的人员调派,这两点对于造反来说缺一不可,因此没有足够的把握,造反无疑是送死。

身败名裂

中国古代手握重兵的地方将领造反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晋国公李渊造反创建了大唐;赵匡胤黄袍加身,名为禅让,实为造反;燕王朱棣造反得了大明江山;吴三桂造反迎来了清军入关。这些造反家是造反成功的杰出案例,所谓成王败寇,成功了就名垂千古,但若没有成功呢?

九江王英布起兵反汉、四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南宋刘苗兵变软禁赵构、宁王朱宸濠起兵反明,均以失败告终,落得身首异处,满门被诛,这种造反的结果是每一个外镇之将都会忌惮的。往往外镇重臣的家人都会被留在京城加以“控制”,名为照顾家人,将军安心征战,实际上就是朝廷的人质。历史上虽有马超这种不顾宗族二百余口人质性命的人,但为少数,镇守一方的将领最终的目的还是博取功名后回到家人身边安度晚年。



而造反所带来的舆论压力是古人更为难以接受的,不求名垂青史,但求不要遗臭万年。“烟云阁”这种褒奖虽然不好混,但总比留下骂名的好,死后追个谥号,拜个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造反带来的只是家族受牵连,自己也被定在不忠不义的耻辱架上,那么为何还要造反呢?

古代镇边将领在没有天下大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反,这种由儒家思想主导的统治结构中,外镇将领从内因上就拒绝造反,从国家管理的外因上也缺乏诸多造反的理由和条件,因此,虽拥兵于外,却很少会选择造反。


棍哥观史


不敢造反说的有点夸张了,历史赫赫有名的李渊和李世民就是边将,朱棣也是,安禄山同样也是,这还是随口想到的几个出名的。只能说是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造反的少,其实古时候皇帝和边疆的将领矛盾挺多的。那么为什么大多数手握重兵的边关将领不敢造反呢?

首先第一点,在军中会有一个监军的职位,这个人是专门负责监督将军的,而且这个人也会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来保证自己的安全。第二点将领的确是有兵权,可是后勤什么的全部都是京城在给,如果你有异动京城断了粮草,用不了多久恐怕底下就有人反了。

第三点皇帝有人质,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随便找个借口把将领的家人给接去京城,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果真要造反,那家人下场不言而喻。第四点,有兵符的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将领只有防御权,他们没有进攻的权利,没有兵符一个兵都调不了。第五点,只要脑子正常的造反都要多考虑几下,自己只是一个边疆的将领,手中握的兵能够打得过全天下的兵吗?

就这么说吧,真正靠着一个藩镇的兵力去对抗整个朝廷胜利的历史上只有朱棣一个人,还因为他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得到宁王支持,自己本就是朱元璋儿子,有这些条件在他才成功的。其他那些将领可没有这么多有利的条件。

最后一点,边关的那些将领们都是高官厚禄,平时过的非常滋润,无缘无故当然不可能选择去造反,造反这个事情无论哪朝哪代都是九死一生的事,不会因为手握重兵就平白无故去造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个问题很蹊跷。

手握重兵就一定要造反?难道国家几万大军打发你出去戍边就是为了造反的吗?如同“男人有钱就变坏”的伪命题,两个互相不为因果的因素没必要相提并论。

▲埋葬盛世的安史之乱

笔者回顾了一下历史上的边将造反事例,发现案例不多、成功者寥寥。具体来分析一下吧。

造反原因:

第一、想当皇帝。以安禄山为例,身兼三镇节度使,亲手葬送盛唐的罪人,在去长安溜达了几次之后迷恋于杨贵妃的美色和皇帝的荣光,逐渐滋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安史之乱前后对比

第二、割据一方。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想法,比如晚唐的藩镇割如同跗骨之蛆,哪怕历经唐宪宗时代的中兴,却也只能采用安抚之策,中央已经丧失了收拾地方势力的能力,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掀棋盘”式的混战加改朝换代才能解决。

第三、被逼自保。这是边将造反的主因。

手握重兵的大将历来就是朝廷猜忌和防范的重点,西汉的韩信被竹签戳死、北宋唯一的战神狄青被吓死,南宋的擎天柱岳飞被冤杀,清代的年羹尧被整死... ...功高盖主的名将都难得善终,无形中给领兵打仗之人以额外的压力。

与其被杀,何不放手一搏呢?

西汉的卢绾彭越、北宋的郭药师、南宋大将刘整、明清之际吴三桂(情况特殊,勉强算两次)... ...我们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有岳飞狄青这样的操守和忠贞,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以死明志,他们的选择许多时候不能以对错来衡量。

退一步讲,凭什么吧,为何不是皇帝老儿去死呢?

边将造反是个危险活

边将造反如同上了以小博大的赌桌,赢面小到忽略不计。

首先,缺乏正义性导致“失道寡助”。以“安史之乱”为例,唐朝地方军民的抵抗不可谓不坚决,比如张巡死守孤城一年多,避免叛军铁蹄践踏江淮,坚决抵抗的背后是人心对于叛乱的不认同和对战争的厌恶,缺乏各阶层的支持所致。

▲安禄山剧照

第二,缺乏根据地的后勤支持。边将边军自然自足于边疆渺无人烟之处,没有内地庞大的人口基础和经济能力,边军补给历来依靠朝廷钱粮而非自筹,不足以支持长期军事行动,而“以战养战”的方式又会带来抵抗从而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第三,双方实力的不对等。以边镇之综合实力不足以跟王朝全面对抗,安史之乱如果不是玄宗、肃宗两次战略上的失误,区区蛮夷和足以坚持八年?历史上能够“偏一隅而雄霸天下”唯有朱棣一人罢了。

造反不是必选项

▲时代的象征--唐边塞诗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有人追求九五至尊,有人则安贫乐道,有人梅妻鹤子,有人“娶妻当娶阴丽华”,何来“为何不造反”?为何不说“何不食肉糜”呢?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雄浑苍凉的边塞诗正是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真实写照,笔者感慨于"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气魄,回味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叹息于“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悲凉,那是一个如何慷慨激昂的时代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大好年华自当在建功立业的基础上报效国家自古,自古无数大好男儿为保家卫国而征战沙场,纵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何来手足相残的内讧之举呢?


凉州七里


边关将领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有什么好造反的。

大家可能误会了边关将领的属性,一般来说,边关将领主要有三个特点:

1. 忠于皇帝

忠于皇帝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世代为皇帝镇守边关的。这种情况下,朝代乃至皇帝更迭,对边关对他们都没影响。

第二种皇帝的儿子、关系好的兄弟,以及特别信任的大臣。让他们去一方面是为了给他们攒政治资本,另一方面,只有他们去皇帝才放心。比如明朝永乐帝朱棣,造反前是燕王,就是平定番邦的。

2. 拥有地方全部权力

有了皇帝的信任,这些将领在地方上就变成了“无敌”的存在,军权在手,靠文官根本监督不了,所以他们实际上就拥有了对边关的全部权力。什么税收、人事任免各方面的。

这样一来,他们本就是地方上土皇帝。

除了名义上的地位比皇帝低以外,其他待遇基本不变。

3. 将领的家属基本都会在京城做制衡

这很好理解吧,家里人都在,造反总要有顾虑的。

这就不得不提马超。马超的老爹马腾去觐见汉献帝的时候,马超忽然就造反了。连带马腾、马铁……兄弟被曹操杀了个遍,就马岱最聪明,哥哥在哪我在哪,才成了巴蜀重臣。

当然,除了出现袁崇焕2B兮兮的拿着尚方宝剑斩了毛文龙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之外,一般皇帝和边关大臣都要表现出君臣一家亲的。

也就没什么造反的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