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汊三家當鋪(揚州江都樊川鎮)

清道光初年(1821),樊川黃岱首創裕美當鋪(俗稱西當典,地處街心淤溪河西)。清咸豐年間,謙德當鋪(後更名聚慶,俗稱南當典,地處泰界南大街)、德成當鋪(後改均泰,俗稱中當典,地處鎮中)先後開業。三家當鋪從清道光年間開業到民國二十九年(1940)全部歇業,前前後後共有110年曆史。

樊汊三家當鋪(揚州江都樊川鎮)

黃岱是清代樊川著名的慈善家,他在樊川鎮郵界北大街(一枝春飯店西側)開設裕美當鋪,佔地5畝,房屋有50多間。黃岱先祖擁有良田4萬畝,堪稱蘇北第一。黃氏至黃魯瞻已是第十三世,兄弟三人各得遺產13000多畝。黃岱系黃魯瞻的嫡傳後代,資金雄厚,家財萬貫。江蘇巡撫林則徐為他代奏,道光皇帝降旨敕封他為文林郎,準於建立獎善牌坊。過了八、九十年,傳至曾孫、玄孫手上已到民國年間,當鋪經營不善,資金短缺;又因民國二十年(1931)大水氾濫成災,裡下河地區成一片澤國,貧民百姓家無長物,西當典門可羅雀,只好閉歇。

樊汊三家當鋪(揚州江都樊川鎮)

聚慶當鋪位於鎮區三陽河中段東岸,原屬泰界三坊,今屬勝利街。本地人按其當鋪所在方位,俗稱南當典。南當典舊址原系西方庵,清道光年間徽州鮑姓鉅商遷庵建房,開創當鋪。同治年間轉讓給嘶馬王姓,繼續開業。南當典是三家當鋪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佔地10畝,無花園,無空地,共有房屋300多間,在揚州府所屬八縣當中獨一無二。大部分是收藏室,按天、地、玄、黃……編號,分類保管當物。為避免鼠咬,飼養上等貓10多隻。當鋪還僱用了身懷絕技的武師,防止盜匪搶劫。南當典四周砌有風火牆,周長240米,高15米,比一般中、小城市的城牆還高。站在距離樊川十里之外的永安鎮東頭,就可看到烏行行的風火牆,巍巍壯觀。內部防火設施嚴密,所有門框均為青石構建,門窗均採用鐵製邊框,嵌有羅地大磚,嚴絲對縫,蛇蟲百腳鑽不進去。如果發生火災,前進不會殃及後進,實際從未遭遇過回祿。

樊汊三家當鋪(揚州江都樊川鎮)

南當典資金雄厚,業務繁忙。從同治年間至民國初年營業額一直遙遙領先,在樊川十大商家排名榜上名列第一。然而,到了王石屏手中,揮霍殆盡,只好拆屋變賣以維持生計。民國三十一年(1942),偽軍夏部以其擅拆房屋擾亂軍心為藉口,將王石屏抓去吊打一頓,逼其拿錢贖身。最後,連那風火牆下一人多深的整磚也掏個精光,百年當鋪成為廢墟。

樊汊三家當鋪(揚州江都樊川鎮)

中當典,原名德成,後改名為均泰,原址在今農貿橋東的農貿路南側,佔地10畝,大門順街向朝西。院牆緊靠鎮區斜豐港河段西岸,南至韓大有藥店(後為國營樊川藥店),北至樊川區機關食堂。中當典系同治年間揚州人李竹銘所開,總管事的有趙均謀、居竹軒等人。從同治、宣統,到民國初年,樊川是個世外小桃源,商貿興盛,市井繁華,使李家當鋪四代人得以苦心經營,年復一年,生意紅火,收入頗豐,抗戰初期還排名十大商家之列,流動資金僅次於老徐拱開設的同源,加上固定資產,應算是樊川首富。抗戰爆發後,當鋪資金逐步收縮,只贖不當。民國二十九年(1940)春,日寇兵臨樊川,人心惶惶,中當典公告只贖不當,事實上幾乎已無人噹噹。同年10月日軍侵佔,經營了80年的中當典關門歇業。從此,樊川典當業在社會上消失,當鋪成了一個歷史名詞。(黃炎慶)(本文圖片均系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