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暑假不讓補課,賣水果總可以吧,每天可以賺五六百,你怎麼看?

月嬌使者


這個問題可以看出當下教師的無奈,教師補課就屬於觸犯天條,天理不容,因為國家明文規定,教師不得從事於補課有關的商業活動,否則就是師德不好,就是違規違紀,可能會被處罰或者丟掉飯碗。

那政策的合理性在哪兒呢?

1.教師是承擔國家教育責任的工作者,原則上你的能力和水平已被政府以支付工資的方式購買,政府希望老師能更多的時間去鑽研業務、去進修,去充電更好的服務於本職工作。一句話,假期國家都付了工資了,你別再老想著賺錢!

2.管住教師可以堵住社會輿論之口,消除社會對教育行業因為補課帶來的負面影響,你們再對補課有意見,那不是我們教師在靠補課謀利,我們老師沒有課上不講課下講。那正常教學之外的補課就成為雙方自願的商業活動。

3.這是我們主管部門慣用的一刀切的手法,沒有什麼其他辦法能夠更快速直接的解決問題,管住教育部門直屬吃財政飯的教師遠遠比管住社會培訓機構簡單和容易的多,至於負面影響,留給下一任去解決好了。

那政策的弊端在哪兒呢?

1.教師管住了補課,她還要想辦法去解決生計問題,因為工資只管溫飽,那麼長的假期閒著也是浪費勞動力,不補課可以去賣水果,去幹保姆,幹保潔,去做農民工的活,教育部門臨時管不過來,記住一點,別被抓住,否則對單位形象有影響。

2.教育培訓機構沒法聘用在編教師,只好聘用一些退休的,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假期打零工的大學生來輔導學生。教育機構那麼多,主管部門管不過來,只要手續合法,好好哄人家孩子,沒有舉報,教學質量是其次,錢能賺到就行。

3.最終的結果就是因為極個別老師的不當做法敗壞了教師的社會形象,家長和培訓機構的不理性做法,導致被主管部門一刀切,讓所有老師失去了靠補課賺外快的機會,讓培訓機構出現師資缺乏,讓家長找不到好的培訓機構,只有主管部門可以安眠了。


大雷教育雜談


完全可以!

我的同學,在臨近的縣區,那個地方工資微薄,他每逢暑假的時候,都去搬磚。他們的很多同事也這樣,假期的兩個月,他們可以南下,去打兩個來月的工,賺錢補貼家用。就如假期裡的大學生們,可以去飯店端端盤子,給人發發宣傳單張。

我認識一個教師朋友吧,業餘時間開滴滴,用自己的新車,服務周到。“有一次我拉到一個家長,她當時瞬間石化了,我為她打開車門的一剎那,看到她臉上表情很複雜。”那位教師跟我們談起經歷,沒有一絲的尷尬。我不止聽到一個同事說過:沒事,就去跑跑滴滴。

當把教師看成一個普通的職業,需要做到的就是遵守職業規則就行。在不違反職業道德的基礎上,談錢並不傷感情,也無關職業的高尚與卑微。你有為家人追求幸福的權利,你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理由。

人們之所以反感教師補課,根本原因就是教師補課打破了平衡,擔心教師不能公平公正地面對一個孩子,對於公平的渴望和擔憂一直是人們的一掉門檻,如果打破了,抱怨會如垮塌的堤壩,傾斜而來。

如果你不是教英語數學語文這些主科,儘管辦班就行以,沒有人舉報,也沒有人管。即使在風聲最緊的時候,照樣紅紅火火。因為這些老師的權重還不足以影響到孩子在班級的成績和地位。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古人所言極是。

主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暑假裡只要不補課,你做什麼都可以!

賣水果當然可以,買豬肉也行!


寐語小築


其實教師在平常的上課中已經很忙累了,早出晚歸。假期本應休息,調整開學期間一天到晚繃著的神經,暑假想著補課,或者是賣水果來賺錢,應該都是生活所迫,這也是教師無奈的一種努力改善生活方式。

我也是一名教師,在一個小縣城的高中,工資加微少的福利,苦苦的支撐著家庭的開銷,比較艱難,只能夠說是在艱苦的生存著。沒有很多人說的什麼灰色收入,也沒想過從學生身上賺取什麼錢,更沒收取過任何一個家長的紅包。有明文規定,教師不能在假期開設培訓班,補課。所以,假期補課是違規的。

也有明文規定,教師不能從事第二職業。你說的暑假賣水果,如果是辦營業執照開水果店,是違規的。不過,我們可以用三輪車或者小攤位的方式賣水果。這應該可以吧,畢竟生活所迫,教師也是要講生活的,如果不是為了生存,有多少教師?會放棄假期的休息,苦於勞碌呢。


嶺南星宇


感覺現在對老師的言論帶有無限的負能量!

本人從教13年,個人已經完整整套高中數學資料分析!




說實話,大家對教師這個行業情況的關注,都來源小孩面對現狀,目前好學校難找,好老師稀缺,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但學校也沒有培養老師的手段,這點大家沒在教育圈是很難體會的。

清貧教書已經不合適這個時代了,後面其他教育制度能夠大改革,讓老師地位能進一步提高。

時代在改變,也希望吃瓜群眾,給予更多的理解。


牛得裝糊塗


這個問題很有趣,現在的社會也很有趣。

1.教師上課是比較專業的,但不許補課,一補課就像犯了天條一樣,口誅筆伐。而剛畢業或沒畢業大學生,甚至其他人都可以補課,無人問津。

2.私立學校,有的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也可以上課,其他專業取得教師資格證就可以上課,公立學校的老師假期為什麼就不能給學生補課呢?我想只學生有需求,學生自願,老師給補一補,適當給點報酬,也沒什麼說不過去。

3.現在,假期里老師可以上山採藥材,可以到工地打工,可以賣水果,可以幹專業(上課)以外的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能補課。

4.專業的不幹專業事,不專業的可以幹專業的事。醫生、農民工都可以補課,教師就是假期也不能,教師可以幹農民工的事。

總之,社會都在用變色眼睛看教師,以為教師補課就是怪獸,就該壓在五指山下。


希哥數學


藝術音樂類的好像給補課吧。為什麼呢?因為家長的原因。

主課補課,家長懷疑老師上課不講補課講,所以強烈要求不能補課。

而音樂藝術之類,反正是需要補課的,不能不上,美其名曰素質教育。哈哈哈哈。

所以,家長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加上教育部門的懶政,導致了中國教育的畸形。

當然,為了家庭生活質量,教師有強烈意願在假期在課餘做點事來賺錢補貼家庭,應當的,特別是男教師。

所以,現在的教育質量差,因為假期都去賺錢了,以前是補課,現在是打工,管的嚴了,老子不當孩子王了。(家裡不差錢的老師,估計也沒有教學動力。我就見到一個,天天課餘打遊戲,經常被批評)。


張三131690416


其他地方教師工資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這個地方的,我每個月到手2700,告訴我,在物價如此高的現在,能剩啥?就大多數教師而言,租個房子,充電話費,繳了水電氣,還能剩多少。特別是現在的男同胞沒房沒車都讓人感覺沒本事,你說,就這2700,開了房租水電,還能剩多少,還要除掉生活費。在職教師在職不敢懲罰調皮學生,稍微磕著碰著,言語上重了點,就鬧翻天,有丟掉飯碗的風險。高危低薪。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職教師補課就違法,社會上良莠不齊(有的就是濫竽充數)的補課機構缺火爆異常,掙得盆滿缽滿。隨便一個大學生出來,就可以給小學生,中學生補課(這些人真的就比在職教師都好?真要打問號)。教師晉職稱那是共擠獨木橋,為了準備晉職資料,為了課題,為了證書等等等等的,把正課都放下的還少麼?教師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要生存生活,不能怪教師心不專,奈何教師職業風險高,工資低,晉升難度大,競爭激烈工齡工資3元,5元,10元,還要拿30%出來重新分配,這就是變相扣工資啊。現在高中畢業就是不知道越什麼專業,就選個師範,畢業出來不知道幹什麼,考個教師。


雨淋思戀


等老師都被逼著做了其他行業,某些人就開心了吧😁以後沒有老師,孩子都自己在家教,不知道有沒有人能考上大學,能學到專業知識來服務社會呢?說句不好聽的話,術業有專攻,你讓老師出去買水果,搬磚,不是不可以,那他還有時間去備課,去提升講課技能嗎?真以為老師就是那麼輕鬆?有句話講,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我認為僅僅是一小部分的老師擾亂了這個行業,玷汙了這個職業,為什麼要給所有的老師都扣上這個帽子呢?負面情緒殺死人,現在的老師已經開始畏手畏腳了,我不知道未來,老師們還能不能抬起頭來。

再說一句個人看法,那些每天在網絡上不停抨擊老師的人,會在學校裡和你孩子的老師這樣說嗎?你不敢,你只是在網上發洩而已。因為,誰也不知道網絡那邊是不是坐了一條狗。每天說英美教育好的人,每天說北京的孩子讀書最輕鬆的人,你是窮到個什麼地步不能去了解一下他們的孩子是怎樣學習的?真正大家族的孩子,真正培養出來高學歷子女的家庭,有過抱怨嗎?

窮,就多看,多學,少說話,少抱怨。負面情緒害死人!



不讓補課也不至於賣水果。

既然是從事教師工作,最好能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本來給學生補課是個既發揮能力,又能增加收入的好事。但既然不讓暑假補課,就利用暑假放鬆和充電。畢竟教師很辛苦,開學後會很忙的。難得有機會放鬆或者充電。

賣水果是能掙到錢,如果家裡缺錢可以考慮。但還是不要影響自己的主業。

教師收入差異很大,很多教師無法安心教學工作,對於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教師,別的工作也有很多辛苦不被人理解,收入不多的。無論如何,開心工作!


愛寶他爸


教師是一份高尚的職業,也是一種神聖的職業,它肩負著社會中"教書育人"的重任,所以,也是一份受人尊敬的重要職業。


可是,在當今社會上,人們都對當教師的要求很高,卻往往忽視了給與教師的待遇其實很低,知識的付出與得到的回報成不了正比。尤其是那些還拿著2,3千塊錢工資的中小學教師,在現在的生活水平下生活,是何其艱難。

雖然,在外人看來,教師的工作比較輕鬆,福利也可以,每年還有三個月的寒暑假可以自由支配。家庭條件好的,可以旅遊、散心、或者利用這些時間學習、充電,藉以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和教學水平;而家庭條件差、生活壓力大的,卻需要利用寒暑假去幹第二份職業,賺錢來貼補家用。


在國家明令禁止不準教師利用寒暑假補課來創收的情況下,作為靠輸出知識來謀生的教師又能在寒暑假做些什麼職業呢?出賣體力,建築工地打工?不顧尊嚴,做個小販賣水果?為了更好的生存,二者皆有可能?

但是,作為教師在被迫無奈之下這樣一心兩用:真的合適嗎?是否真的應該為了生存就要出賣自已的尊嚴?是否會對寒暑假後的教學質量有負面的影響?憑教師的體力是否能夠勝任打工和小販的生活?如果是靠出賣體力到建築工地上打工,是否可以獲得和專職打工者一樣的報酬?是否靠起早貪黑去賣水果真的每天能賺到五,六百?這所有的疑問,是否都應該值得我們去好好的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