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湖北襄陽人口音與河南人口音相像?

旋風虎


外地人一般都會感覺湖北襄陽口音和河南口音相像,就是襄陽人和河南人用方言交流也是無障礙的。所以在千里之外的廣州和北京,很多襄陽人和河南人對話後都會親熱的喊老鄉。

感覺湖北襄陽口音和河南口音相像,是因為地域接近的原因。襄陽地屬鄂西北,與河南南陽接壤,襄樊跟河南交界,襄樊話有一個俗稱叫“二河南腔”。河南湖北都屬於華中地區,兩地交流也比較多。據說抗日戰爭時期互有移民。口音相近很正常。

其實作為一個襄陽人,還是很容易分清楚河南話和襄陽話的。襄陽話應該屬於西南官話。這種劃分主要基於一些關鍵特徵,比如入聲派分和平翹舌以及很多方言詞等特徵跟西南官話特徵類似。或許襄陽話就是方言過渡的一個典型。既有河南話特徵,又帶有西南官話的典型特點,外人聽來就不好區分了。

怎麼分清楚襄陽話和河南話

南陽話區分平翹舌,襄陽話不區分平翹舌。襄陽人跟對南方鼻音很重,南陽跟隨北方,對前鼻音後鼻音區分很清楚。襄陽人吃念詞,這是平舌音和翹舌音不分的原因。

襄陽語調沒有河南話硬,河南話抑揚頓挫,語調下沉,語氣較硬。襄陽話比較飄輕,語調略微上揚。襄陽話後面有彈舌音,這一點與荊門荊州當陽很相似,也就是楚文化核心區的地方基本都有彈舌音。

可以從詞彙上作以比較。因為襄陽和河南詞彙方面區別最大,另外,兩者的部分方言詞不同。比如南陽人跟隨河南大部分地區說“中”,襄陽人很少說中。襄陽說去為克,南陽人讀“去”為“qu”。襄陽人說喝為活,說6為樓、。人街解都念gai,鞋子念孩子,孩子叫娃子,腿推念tei,後面還帶兒化音。就是念鬥是。給念葛。綠豆叫樓豆。男孩叫兒娃子,女孩叫nia娃兒,如果您掌握這些詞彙,那麼襄陽話和河南話您一聽都區別出來了!


幻羽驚鴻


都說鄉音難改 襄陽話對於我來說 就像母親一樣可親可敬 離開家鄉久遠的我在異國他鄉聽到一句襄陽話 眼眶瞬間就溼潤了 小時候在學校學會了普通話 覺得很洋氣 很驕傲 私下裡同學間還是說的襄陽話 心裡多少有些嫌棄 覺得土的掉渣 真的遠離家鄉時間久了 會覺得家鄉的一切都很親切 美好 記得一位同學到省廳當了領導 我和另外幾個同學約著一起去武漢 他安排司機到車站接我們 雙方不認識 司機打電話與他確認我們的身份 問他是不是幾個說河南話的人 於是我們就多了個河南人身份 並相互調侃 湖北省確實是一個奇葩的存在 省城與我們地級城市都格格不入,無論是語言飲食還是文化背景…


金柄桑松木


襄陽口音像河南口音,這是局部接觸的直覺。事實上,類似口音能跨四省。如,襄陽及三北地區,南陽、鄧縣、新野、淮河上游、開封、山東聊城、濟南這一線地區的口音,雖然,是有差別的。但在域外地區,如武漢人聽起來,就沒有多大差別。某襄陽人,因業務,在上述地區跑了一趟,也認為口音雖有善別,但大致差別不大。

無獨個偶,恩施、建始、巴東、姊歸、遠安、南漳的東鞏、宜城劉候、宜城的板橋、大洪山的雙河。這一帶的口音,也有相似度。

這口音的形成,與山脈、河流的走向或許有關。


夫子182


這個跟地理位置和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襄陽在湖北的北邊與河南的南陽接壤。湖北北邊山多,交通不便的時候山南山北來往不太多。就拿以前歸襄陽地區的隨州來說 與我家鄉中間隔了座大洪山,雖然接壤,但兩地方言相差甚遠。再加上河南人口眾多,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古代戰亂較多 所以移民也比較多,移民的方言與襄陽方言結合就形成了現在的襄陽方言。

襄陽就是湖北和河南的過渡地帶,方言是河南調子夾雜著大量的湖北詞。


居八蓋


我是襄陽棗陽的,我們那邊離河南很近,老家人生活習慣都跟河南差不多,我媽他們小時候還去河南趕集,所以口音那麼近,老實講都是北方語系,陝西山西山東天津都能聽懂啊。


柚子吃貓咪


這個話題,很多人根本沒說到點子上,那些說襄陽人說話與河南無別的人,就好比黃石人講話與重慶無別,但方言用字,區別只有他們自已知道。

襄陽話,河南人聽起來很吃力,鄂東及少部分西南人,也完全難聽懂,事實上武漢人與河南人交流更容易,更易聽懂,襄陽與南陽是地域接近,音調上有些相近罷了,二者處在南北分界線,一個生活傾北,一個生活傾南,內在差異,只有宛,樊人清楚(南陽人主食是燴麵加豬頭肉,襄陽人以米飯為主)那些說襄陽與南陽人習俗相同的人,都是不懷好意,沒出過門,沒見識的王八蛋!


崖柏68697351


說襄陽話跟河南話差不多的人,都不是襄陽人,最起碼不是老襄陽人。襄陽漢江以北的口音與河南相近,詞彙有差異,但發音同屬一系。漢江以南的南漳,谷城,以前的鼓樓一帶的發音根本就和河南話天差地別。不說別的,但說一個“吃”,老襄陽的發音就是用牙根咬合平舌發出的上揚音,而河南的捲舌牙齒空懸發出的下挫音完全就是另外一個世界。還有主體發音,老襄陽話一般都是口腔上揚音,音調為中高音。而河南話一般都是喉嚨下挫音,音調多半為中低音。襄陽地區受中原官話影響的地方確實不少,但是一般都在漢水以北,而漢江以南的語言體系應該準確的來說為鄖西語言體系,具體代表就是十堰地區,襄陽漢水以南地區,過了宜城就是受西南官話影響較大的沔陽口音。


牛頓造物主


真的不一樣 河南人說話我們襄陽人基本都能懂 可我們襄陽人說話只要稍微快點兒 河南人根本聽不懂的 襄陽話只是披著河南腔的湖北話 事實上襄陽話和任何方言都不像 它是吸收了河南話 西南官話和湖北地方語言的大雜燴 所以河南人 四川人 湖北人說話我們襄陽人基本都能聽懂 可我們說話他們絕對都是一知半解 稍微快點兒就完全聽不懂


相知相識各自紛飛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口音,地域之間的口音差別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

襄陽地處鄂西北,與河南交界,口音與河南相近再正常不過了。再加上襄陽距離湖北省會武漢較遠,與作為一省口音典型代表的武漢口音相差較大,這又加重了人們對襄陽口音相似於河南的印象。

其實,不僅襄陽口音像河南,還有地處鄂西南的湖北恩施的口音像四川、重慶;河南安陽、焦作口音像山西等等,全國各地此類情況隨處可見,其原因都是如此。同種語言當中像天津那樣與北京臨近卻口音差別頗大的語音孤島現象並不多見!


江湖1058


00

霍爾果斯霍

剛剛

全中國只要地域有接壤的地區,哪怕是跨省份,兩地的語言都會有相互影響的作用,還不排除曾經古時候或者近現代的國內人民的大範圍遷徙的影響。比如南京話對北京話的影響,安徽某地方言對天津話的影響,山東某地都蘇北地區的影響,川雲貴的語言,還有湖南某地方言和桂林方言的影響,青島和煙臺與大連的語言影響。其實大家好好研究下我國解放以前的省級行政區域劃分就明白了。現如今的省級行政地域劃分是會犧牲一些以前有所關聯的地區的人文背景。(個人的體會與見解,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