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郁郁而终的隆裕太后,死后为何赢得国人的同情与尊重?

五月_Jo


隆裕太后是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大清王朝也是在她手中灭掉的。然而,一个亡国太后,在死后不仅享受到了规格极高的国葬,还得到中外人士的同情和尊重,各大媒体也纷纷赞扬她。这是怎么回事呢?

(隆裕太后剧照)

一、光绪不爱。

隆裕太后叫叶赫那拉·静芬,她木讷柔弱,相貌普通,但她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凭着这层关系成了光绪的皇后。

慈禧的本意,是让她监视光绪的举动。光绪从一开始就对她充满敌意,别说夫妻生活了,连搭理她都不肯,所以贵为皇后的她,却得不到光绪的宠爱。

二、慈禧不喜。

隆裕虽和光绪的关系不好,但也没有做慈禧的眼线,这让慈禧不高兴。再加上她性格荏弱,不光珍妃她们不大尊重她,就连侍女太监们也在她面前有点放肆。她呢,总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这些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随她们闹。

她只一心一意侍奉慈禧,生怕出一点错。人又很沉闷,不懂得巧言令色,所以慈禧除了怒其不争,也觉得她太过老实,不大喜欢她。

(慈禧剧照)

三、尊为太后。

1908年,慈禧和光绪先后去世,遵照慈禧的遗诏,隆裕接替了她的权位,与摄政王载沣共同辅佐才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

对于隆裕来说,慈禧的离去就像挪走压在她心口上的一座大山,终于可以喘口气。幸好慈禧对她不差,不光命她为太后辅政,还把上千万两银子的私房钱留给了她。

但此时的清朝,已是大厦之将倾之势,隆裕在后宫谨小慎微地生活了20年,对于外面的世界根本不了解。她很快就发现,她想和载沣分权,几乎是不可能,再加上她又不会巴结朝臣,对于朝政亦是一无所知,一切都只能听凭载沣裁决。

识趣的隆裕知道,想要保住太后之位,好好抚养溥仪,才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她更加寂寞沉闷,军政大事一概不管不问。

四、宣诏逊位。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席卷全国,一时要求清朝退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眼看清朝行将就木,载沣干脆辞职不干了。

载沣能走,但隆裕不能。她身为最高统治者,必须肩负起清朝存亡的责任。于是她封袁世凯为总理大臣,并对袁世凯说:“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

此时,袁世凯就是大清王朝的救世英雄,她把一切权力都给了袁世凯,期望他能守护大清王朝。

(袁世凯剧照)

然而,袁世凯却利用她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力,和革命党谈起了条件,最终得到只要能让皇帝退位,他就能成为民国大总统的高位的许诺。

此时,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袁世凯也因势力导,希望隆裕能以大局为重,和平退位。

重重压迫之下,隆裕不得不召开御前会议,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会上一些宗室大臣们极力反对共和,一再要求隆裕拿钱出来犒劳军队,让他们与革命军血战到底。

隆裕不由悲从心来,因为这些宗室大臣只顾捞钱,不谋其政,国家亏空已久,就连慈禧留给她的上千万两银子,也早被这些大臣们哄走了。

隆裕太后抱着溥仪看着他们吵吵嚷嚷没有结果,只能抹眼泪。

既然没有钱,那似乎也只有和平退位这一步了。

于是待袁世凯谈妥皇室优待条件后,隆裕签下了《退位诏书》,大清王朝就此落下帷幕,封建王朝也到此划上了句号。

(宣诏退位,图取其意)

五、积郁成疾。

隆裕下诏逊位后,身背千古骂名,宗室王公大臣们更是视她为罪人,因此不断排挤和轻视她。

为了落得清静,隆裕只得带着溥仪,在紫禁城关起门来过日子。但是紫禁城中的日子亦不好过。她先为了省点费用,裁减了一批太监和宫女,结果引得太监和宫女愤愤不平。同治和光绪的遗妃们也不把她放在眼里,还怂恿溥仪和她对着干。一来二去,溥仪和她的关系更加恶劣,她也渐渐灰了心,索性把溥仪交给太监们抚养。

除了得到白眼和讥诮,隆裕自己也常陷入自责不能自拔,想着20多年的基业都葬送在手中,更是悲从心头起,渐渐积郁成疾。

清朝逊位后的第一个新年。往年到这时候,王公贵族,朝廷命妇,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热闹异常。但现在紫禁城里寂静无声,谁也不来朝拜。

紧接着隆裕的生日到了,除了袁世凯派了个秘书来例行公事地送了一份寿礼,那些王公贵族们根本不当回事,别说给她写寿词了,就是来看她一眼,也不愿意。

悲愤交加的隆裕一病不起,眼看着就到了弥留之际。然而她身边,除了二三太监和宫女,便只剩下百般不耐烦,打着哈欠的溥仪了。

1913年2月22日,隆裕在自责和悲愤中走完了她凄凉的人生,卒年46岁。

六、死后哀荣。

隆裕死后,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3日,政府官员亦要穿孝27日。除此外,全国各地都开会追悼隆裕,并派代表前往北京参加隆裕的葬礼,当时参加葬礼的人数多达5万人之多。

对于隆裕的死,各大报纸纷纷跟进报道,并对她赞誉不断。一些外国使馆亦隆半旗为其致哀。

隆裕生前从未得到过一丝半毫称赞,在她死后,不仅被称为“女中尧舜”,还被夸为“外观大势,内审舆情,以大公无我之心,成亘古共和之局”,总之,赞誉极盛。

之所以隆裕能死后哀荣,一方面是她和平退位,平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国民政府也因此实现了大统一。

纵观隆裕的一生,是悲凉的一生,虽说改朝换代,但国民的心理还是对她饱含同情和尊重。再加上她虽无治国之才,但却不像慈禧弄权,知道天下是大家的家,而不是她个人的家,所以顺势而行,毅然退位。这正是大家深赞她的原因。

(参考史料:《逊清皇室轶事》)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因为她对中国有贡献,所以人民回报她。


规格极高的国葬

题中指出的尊重应该是指的隆裕太后薨逝之后的国葬。

这次事件是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薨逝,因为她亲自决定清帝逊位,所以郁郁寡欢而死。民国总统袁世凯决定全国下半旗致哀3天,文武百官守孝27天;参议院下半旗,并且休会1天。

28日袁世凯亲自戴黑纱祭奠;民国举办的哀悼大会超过5万人参加。

甚至全国媒体和舆论都为之惋惜。


国葬的原因

按理来说,一个前朝太后不至于让本朝举行这样隆重的国葬,但是人们如此隆重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隆裕太后对中华民族有贡献,基本上当时各阶层都感激她。

第二,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大多就清朝旧臣,还有仅存不多的君臣情分。


隆裕太后对中华民族有贡献

隆裕太后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在清帝逊位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光绪和慈禧死后,隆裕太后就带着年幼的宣统帝垂帘听政。辛亥革命爆发后,要求清帝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满清宗室都拿不定主意。

隆裕太后在和袁世凯讨论之后说道:“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

1911年12月28日,隆裕太后在和亲王以及大臣的会议上说到:“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

“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从这里记录里可以看到,隆裕太后并不是类似慈禧那样有权术的女人,她只是一个带着孤儿的寡母,她也舍不得清朝,作为太后她有责任守护清朝。但在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十字路口时,她却选择了天下太平。


投桃报李,理所当然

这件事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清朝决定镇压革命,那么大半个中国将会被内战打烂。隆裕太后绝对有理由镇压革命党,像过去那样,让孙中山的起义失败记录再增加一次,但是她没有。决定退位的清王朝,就使得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政权交替流血最少的一次。

从这个意义上讲,南方革命党和北洋政府以及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她,她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她把一个完整的王朝交到了民国手中,而不是一个残垣断壁的中国。

所以,政府和人民纪念她,也是投桃报李,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到这里,我是人文历史奇缜君,如果你觉得写得还不错,那就点个赞!如果有更好的看法,来评论区交流吧!


奇缜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隆裕太后要比慈禧太后好一百倍,她才是真正保护了旗人和国家的人。

隆裕太后没有慈禧太后的才干,是个才能平庸的人,但还是有些能力。

裕隆太后最大的贡献,是明白满清已经完蛋的时候,没有和其他政客一样垂死挣扎,而是果断退位。

当时裕隆太后命令袁世凯带军队去剿灭武昌起义,但袁世凯阳奉阴违,最终公开逼宫。

自然,裕隆太后当时毕竟是一国之主,还可以咬牙不退位,或者假装退位随后自己拉部队和袁世凯他们作战。

毕竟,当时北京城百分九十人口都是旗人,袁世凯麾下还有1支旗人组成的新式部队。

但裕隆太后认为满清权贵都是酒囊饭袋,没有一个靠得住的,旗人也早已腐败不堪。

如果将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强行组合起来,去和北洋军或者革命军作战,形同让旗人的族群毁灭。

这种情况下,不如交出权力,毕竟皇族和普通旗人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裕隆太后最后对袁世凯说:“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

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至此已经初步确定。

由此,满清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对比元代,蒙古朝廷败退逃出中国大地,残留的蒙古人遭到各民族报复,被杀了很多。很多蒙古人从此改称为汉人,不承认自己是蒙古人。

因为蒙古人曾经在中国各地杀了很多人,又奴役各民族百年,最终又负隅顽抗,被大明武力打败,那么被屠杀也是必然。

隆裕太后此举,对旗人是有极大贡献的,他们基本没有遭遇屠杀。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认为毕竟满清200年是在他手上完结的,郁郁染病,1年以后就死了。

隆裕太后是个普通女人,但历史上仍然会给她很高的评价,她避免了无数流血冲突。

而隆裕太后一生个人生活也是不幸的。

因和慈禧关系比较好,隆裕太后被光绪认为是太后安插的卧底,夫妻两人从没有同过房。一次隆裕太后故意查看光绪的病情,准备向慈禧报告。光绪大怒,拽着头发将他拖出卧室,一说裕隆太后还被光绪打过。


萨沙


隆裕太后是清光绪帝的妻子,光绪驾崩之后,晋升为太后,溥仪继位后垂帘听政,终于未能阻挡清朝灭亡的步伐,最终同意了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后郁郁而终。


国外人对她的评价: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嫁给光绪却终身不得宠幸

首先,作为光绪皇帝的妻子,不得不说隆裕太后其实是受了极大的委屈的,同样作为光绪的老婆,光绪竟然只宠幸珍妃,而她却始终都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不可否认的是,隆裕确实没有珍妃长的好看,但是她绝对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女人,只可惜她是慈禧因果塞给光绪皇帝的,所以反而引起了光绪的反抗,自始至终也等不到他的关爱,也是她一生的一个悲剧了。

隆裕太后不善朝政,却被硬推上了后位

1908年,光绪帝驾崩,在慈禧是一手操作下,溥仪坐上了帝位,而隆裕也成为了太后,这时候,她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她要想保住溥仪的地位,就只能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她又不善于巴结人,所以她身边的值得信任的人又十分的少。好不容易拉来了载沣却又被他反客为主,不可谓不可怜。


最后的无能为力

终究溥仪的位子还是坐不稳了,宣统三年,要求溥仪下台的声音越来越高,终于隆裕太后还是承受不住压力了,最后只好同意了溥仪的退位,此时身为一个女人,她的无能为力也着实让人心痛。

隆裕太后最后的表态:“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至此已经初步确定。

最后袁世凯在养心殿将《清帝逊位诏书》呈献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还未阅读完就泪如雨下,终于大清还是在这一纸之下彻底的覆灭了,溥仪的皇位也就此结束了,而她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围知历史


隆裕太后(1868——1913),中国最后一位太后,是慈禧太后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也正为如此,1889年被慈禧太后指定为光绪帝的皇后,是慈禧太后家族中进行权利内部移交的政治安排。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几乎在同时离开人世,按照慈禧太后生前的政治安排,光绪帝的皇后隆裕成为皇太后,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本人为监国摄政王。

三岁的溥仪登基,史称宣统帝。

但此时的清朝,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眼看清朝行将就木,载沣干脆辞职不干了。隆裕在后宫谨小慎微地生活了20年,对于朝政亦是一无所知,孤苦无助弱女子和乳臭未干的娃娃如何应对风雨多变的时局?

革命浪潮滚滚,要求清帝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满清宗室都拿不定主意。于是她封袁世凯为总理大臣,并对袁世凯说:“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她把一切权力都给了袁世凯,期望他能守护大清王朝。

可是袁世凯却利用她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力,得到革命党只要皇帝退位,他就是民国大总统的承诺。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逼迫宣统皇帝退位,隆裕太后只好如同木偶一样,任由别人摆布。1912年2月12日,隆裕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就此落下帷幕,封建王朝也到此划上了句号。

纵观世界历史,凡是改变国体,大多经历了帝王龙血溅当下。而像清廷和平逊位,不生灵涂炭和平过渡是十分罕见,她把一个完整的王朝交到了民国手中,而不是一个残垣断壁的中国,可说是居功至伟。

孙中山更如是赞誉她:“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不过,这些盛赞是她心底被划伤的最疼痛。作为一国太后,作为一个王朝的被动的终结者,心中总是难免觉得有愧于列祖列宗。她曾经讲过:孤儿寡母,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处。所以,后来的她都是整日的郁郁寡欢的。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如此写道:“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泪”。

隆裕太后与光绪帝成亲二十年,但是光绪帝从来没有正眼瞧过她,因为光绪身体原因,二人基本没有同过房。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经常烦躁不安,皇后此时去看望他,几近崩溃的光绪帝大发脾气,拳脚相加,把皇后打得鼻青脸肿,发饰也被砸碎了。

隆裕下诏逊位后,身背千古骂名,宗室王公大臣们更是视她为罪人,除了得到白眼和讥诮,隆裕自己也常陷入自责不能自拔,想着20多年的基业都葬送在手中,更是悲从心头起,渐渐积郁成疾。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终,其后全国舆论一边倒的对隆裕太后表示哀悼,袁世凯力主对隆裕太后进行国葬,副总统黎元洪则称赞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民国总统袁世凯决定全国下半旗致哀3天,文武百官守孝27天;参议院下半旗,并且休会1天。28日袁世凯亲自戴黑纱祭奠;民国举办的哀悼大会超过5万人参加。


美丽青春您真痘


隆裕太后死后受人尊敬或许可以从她死时的一些通告与挽联看出端倪。

1913年2月22日,郁郁寡欢的隆裕太后去世。袁世凯命国务院发出通告二则:

“敬维大清隆裕皇太后,外观大势,内审舆情,以大公无我之心,成亘古共和之局,方冀宽闲退处,优礼长膺,岂图调摄无灵,宫车宴驾? 追思至德,莫可名言。 凡我国民,同深痛悼。 除遵照优待条件,另行订议礼节外,特此通告!”“兹逢大清隆裕皇太后之丧,遵照优待条件,以外国君主最优礼待遇,议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二十七日,左腕围黑纱。 自二月二十二日始,至三月二十日止,以志哀悼,特此通告!”

灵堂之上挂满挽联,其中有一挽联出自副总统黎元洪:

“片语息兵戈,民国酬恩应第一;全军为墨经,深宫弭乱更何人? ”

当时的《亚细亚日报》对隆裕太后作出的评价是:

“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 ”

从她死后的一些评价能看出大家对她评价颇高,但是她到底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纵观她的一生会发现,她是身份尊贵的女人,但是又是命运悲惨的女人。她为共和做出了贡献,但是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愧疚,之后郁郁寡欢,没有多久就撒手人寰。

一、嫁入皇宫的不幸

1、静芬与光绪

隆裕太后名叫静芬,她是慈禧的弟弟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侄女。很小的时候她就被慈禧看中。慈禧对他弟弟说,这个侄女的的婚姻大事必须由她来决定。

到了光绪要选妃的时候,慈禧就让静芬参加选妃。当时慈禧给光绪一柄玉如意,两个红绣荷包,让光绪自己选皇后和选妃子。清朝的惯例是,将玉如意送给皇后,将荷包送给妃子。

光绪想要将玉如意送给长得最漂亮的德馨的二女儿,慈禧大喊一声:“皇帝”。只见慈禧直向自己侄女那里努嘴。光绪终于明白,慈禧想让自己的侄女静芬做皇后。不得已光绪只好将玉如意给了静芬。

慈禧害怕光绪选中德馨的二女儿,以后会太宠,所以便不让光绪继续选妃,而是命人直接将荷包送给了长叙的两个女儿,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瑾妃和珍妃。



从此,静芬就进入了皇宫,变成了后宫之主。可惜的是这个看似尊贵的身份却让她异常的尴尬。

静芬是光绪的表姐,长的并不好看。年轻时候的静芬怎么样并没有人进行记载,但是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这本书中记载到:

“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

虽然记载的是中年时候的静芬,但是相比在这样的容貌下,年轻时也不会好看到哪里。

同时,静芬是慈禧娘家人,作为光绪必然觉得静芬就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奸细。



种种原因之下,光绪并未对自己这个表姐有任何想法。大婚之夜,光绪对她十分冷淡,甚至都不想看她一眼。他们白天在慈禧面前装的相敬如宾,夜晚却相安无事。

慈禧看出些端倪,对光绪旁敲侧击,但是依旧无济于事。年轻的皇后只能独守空房。

而同时进来的珍妃,那时才14岁,但是人家会撒娇,琴棋书画也不错,反倒深受光绪喜爱。

珍妃有一次穿着龙袍和光绪在玩闹,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看见的人自然不敢不跟慈禧汇报。慈禧将二人召来一顿训斥,顺便将皇后也数落了几句,说皇后不能尽责,形同纵容。之后光绪和珍妃认为必然是皇后嫉妒珍妃才向慈禧告密。皇后也是十分委屈,此事与自己毫无关系。委屈之下便对光绪说:“皇上还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吧。”

不曾想,话音未落,光绪一个巴掌打在了皇后脸上。这事还算是小的。

在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的时候,有段时间,皇后被获准进入瀛台陪伴光绪。一开始的时候,光绪的心情不是很好,毕竟一个皇帝被囚禁任谁心情也不会好。光绪心情不好便骂皇后,皇后十分委屈,有次皇后被骂急了便回了嘴。这下可惨了。



没想到一向体弱多病的光绪,一下子就把皇后推倒在地,抓起皇后的头发把头往地上拼命的撞,狠狠的打了皇后一顿。最后,光绪还把皇后头上的发簪摔碎在地上。她知道光绪向来不喜欢她,但她未曾想光绪会对她下如此的狠手。

皇后委屈极了,但是她并没有将此事告诉慈禧,而是自己搬到了其他房子住。她害怕如果将此事告知慈禧,她会失去最后和丈夫在一起的机会。

皇后想要抚慰光绪的心情,第二天还是照旧去找光绪,就像昨天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后来,她命人带些小蚕蛹过来养,慢慢的心情调整过来。当第一只蚕宝宝出生的时候,皇后高兴坏了,她叫光绪过来看看她的劳动成果。光绪也很新奇,慢慢的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些,两人开始养蚕,光绪在一旁观看“指导”,皇后饲养。或许,这段时间是作为皇后的静芬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与他的丈夫度过一段普通人家的夫妻生活。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光绪就中毒而亡了。

据记载,光绪临死前,李莲英偷偷告诉了皇后,皇后偷偷来到瀛台。那时候的光绪还算清醒,夫妻二人相对哭泣,说了几句贴心话。



身份尊贵,生为皇后,却从未得到皇帝的宠爱。她是慈禧的娘家人,却又是光绪的妻子。尴尬的身份,并不讨喜的长相,都注定了她在皇宫的悲剧。

2、慈禧与静芬

如果在皇宫中,静芬只是不受光绪喜爱也就罢了,但是连自己的亲姑姑慈禧也并非十分喜欢她,也是喜欢珍妃。

慈禧一开始倒是觉得静芬是娘家人,但是后来发现静芬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而且特别胆小,这事还要从珍妃说起。

珍妃是光绪宠爱的妃子,珍妃从小在家阔绰惯了,到了宫中作为妃子年薪是300两。300两完全不够珍妃挥霍。珍妃想了个生财之道——卖官。

她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珍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光绪面前美言。在清朝原本捐纳买官并不犯法,珍妃违反的是后宫不得干政。慈禧知道后便训斥珍妃,说她败坏祖宗家法。岂料珍妃还很倔强,居然对慈禧说:“祖宗家法自有人败坏在先, 我怎么敢呀?就是有,也是太后您教的。”

这不是在说慈禧垂帘听政吗?慈禧一听就火冒三丈,便要杖责珍妃。

皇后出面劝说,但是慈禧不听,板子就啪啪啪地打在珍妃的身上。没想到,皇后居然吓晕过去了。慈禧看后大失所望,这样的皇后能做成什么大事。



还有一次,1901年农历正月初十,那是皇后的生日。皇后心想现在属于国困民艰的时候,自己的生日就不要铺张浪费了。如果按照以往惯例必是要皇帝赐宴,张灯结彩,好好热闹一番的。皇后跟光绪说自己只吃完长寿面就好。

皇帝听了很赞同皇后的建议,就下发旨意,大臣知道了也很开心,都纷纷赞扬皇后。但是慈禧不开心了。慈禧认为皇后这样开了先例,以后还怎么庆祝,皇家的颜面何存?慈禧一开始忍着不发作,但是到了生日那天就不开心了。硬是要找碴,以皇后所坐的锦茵与她的一样为寻事借口硬是罚俸三个月。

静芬的可怜在于丈夫不喜欢她,虽有皇后之尊,却无皇后之威严;慈禧是她姑姑,可每天都提心吊胆,如一日未得太后之加罪,尤以为知足。就这样窝窝囊囊的当了20年的媳妇。终于光绪和慈禧在相差不到24小时都相继离开人世,就这样她媳妇爱熬成了婆。

三、当媳妇熬成婆,接踵而至的不是幸福是亡国

慈禧死后,静芬由皇后变成了太后,上徽号“隆裕”。但是慈禧留给她的不是一个盛世,而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两年之后武昌起义爆发,整个大清王朝能够镇压革命的只有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在三年前被载沣赶回老家。袁世凯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自然也是傲慢的很,拖拖拉拉,直到朝廷授予他钦差全权才出兵。隆裕太后虽然恨袁世凯出卖光绪,但是又不得不启用袁世凯。

但是启用袁世凯注定是一个悲剧,袁世凯并没有卖力帮清廷打仗,在北洋军攻占汉阳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袁世凯在向革命军出发他并没有完全为清廷卖命,只要满足他袁世凯的要求一切都好商量的信号。

很快袁世凯和革命军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推翻清朝,就让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袁世凯让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一项优待清室的条例。



之后,袁世凯先是致电清政府说要筹集军费,让那些整天嚷嚷主战的满族贵族捐款。很快主战派就不说话了,之后再向隆裕太后说革命军多厉害,让人在京城传播谣言说革命军有三头六臂,吓得主战派不敢吭声。

袁世凯对隆裕太后说:“自古无不亡之国。 亡国之君,身受杀戮,古今中外,班班可考。 ”他先把隆裕吓了一通,接着劝诱,“今天大清皇帝退位,仍能保持尊号,享受岁费,这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创举啊。”

隆裕太后思考再三之后还是签了《退位诏书》,她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的争取最优待的条件。

签了《退位诏书》后,隆裕太后一直觉得是自己败了祖宗的基业,一直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便去世了。

死后按照《优待清室条件》将隆裕太后厚葬了,在她的灵龛顶端正上方有一块“女中饶舜”的大匾,灵堂殿内外布满了挽联。



四、隆裕太后的评价

正因为隆裕太后签订了《退位诏书》,所以减少了战争。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才会看见那些挽联和新闻对她的评价。

但是后人对于隆裕太后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大公无我”“垂悯苍生”,有的人则认为隆裕太后不过是保全自己。对她评价褒贬不一。

但是,实际想想,隆裕太后签下《退位诏书》虽然是形势所逼,算不上后人,但也是算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洞达时机”、“顺天应人”。

隆裕太后如果不签《退位诏书》是否真的没有退路呢?其实不然,她也可以殊死抵抗,当时除了袁世凯掌握的一支军队以外。清朝政府手上还有一支由八旗子弟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有上万人,这上万人打起仗来也会让上万人牺牲,让十几万百姓流离失所。最惨的结局也是隆裕太后带着溥仪自尽,这样也算是对得起祖宗,但是生灵涂炭。又或者她可以学慈禧北逃,退守关外,以图东山再起。但是隆裕太后都没有这样做,也算是“有造民国”的“女中尧舜”了。

参考文献:

1、陈自新 《隆裕太后与清帝退位》文史精华 [J] 2012年02期

2、黄华平《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文史春秋 [J] 2013年09期

3、宋玉红《中国末代皇太后隆裕丧葬礼仪》 档案天地 [J]2014年12期


非说不凡


隆裕太后是满清最后一位最高权利宝座上的人,在她的手上把满清政权交出来的人,纵观世界历史,凡是改变国体,无论是封建帝王变成君主宪政,还是变成共和体制,大多经历了帝王龙血溅当下。而像清廷和平逊位,民国待以优厚的忧待金这样和平过渡是不多见的,其实袁世凯和隆裕太后都是居功至伟。

图注:清帝退位诏书

当然隆裕太后愿意退位,换取和平过渡和她的权利获得的原因有关。

被推上最高的宝座的她

隆裕太后能坐上清廷最高权利宝座,并非通过残酷的宫廷斗争或者血雨腥风的权利斗争,而是因为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被慈禧太后安排给慈禧太后妹妹的儿子光绪皇帝做皇后,是代表着慈禧太后家族中进行权利内部移交的政治安排。

你完全可以说她仅仅是代表着一个符号,表明满清在叶赫那拉氏家族中递交权利。

正因为她获得帝国最高权利比较轻松,能力和心机都没有经过历练,所以愿意听从内心的安排,事实上在趋势面前,老练和心机都是无用的。

看似平凡却居功至伟

清廷和平逊位,隆裕太后看似平凡却居功至伟,因为政权的更迭经常造成流血冲突是一方面;政治走向不确定是更大的无解!很多时候社会发展会走进死循环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和平逊位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出现共和曙光,这一结果是极其震撼的,对中国全民族都是极大的利好提振,使灾难深重的中国有跟上世界历史进步的机会。就这一点来说,个人荣辱评价都不重要。

历史更长的书卷终究会正确书写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请随手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那一年,由她向全天下公示溥仪退位的诏书。

而她这一纸诏书的颁布,昭告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时年,她这一昭告,迎来的是一片皆好的盛赞,她更被评价为“女中尧舜”。孙中山更如是赞誉她:“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她这样一个人,就这样被捧上了高处。

不过,这些盛赞是她心底被划伤的最疼痛。作为一国太后,她是守旧里的传统女子,骨子里也都是最遵循着旧制,遵守着列祖列宗规矩的旧式女子。对于所谓的民主共和,她亦不知所以,之所以签署了这样一封诏书,有迫于无奈,也有对民不聊生的一种悲悯之心。

在战事面前,前有段祺瑞的通电、良弼的被刺,后有袁世凯如虎豹一样的在旁逼迫,如此情形下,她只有做出退位的决定。

然而,这样做了也就意味着是自己亲手葬送了祖宗基业。所以,后来的她都是整日的郁郁寡欢的。曾经,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如此写道:“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汨。”而她自己也时常说:“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

如此看,她的退位诏书,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迫于形势。

不过,结果却是好的,令人敬重的。

正是因为她的这一决定,避免掉一场场残酷的战事的发生。说实在的,在那个时期战争依然可以发起的,然而战事里最倒霉的仍然是普通老百姓。所以说,这样的她是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正如她说的,“只要天下平安就好”。一语道出的是心善。这样的她跟她的那个霸权的姑姑慈禧太后有着天渊之别。在决定人民生死的关头里,她选择了最大爱的天下太平。

也是,如果当初清朝决定镇压革命,势必整个中国都会处于一个内战的混乱之中,民不聊生、死伤一片,自是一片景象。

而她的这一决定,避免掉了这样的流血。

所以,从此上意义上来讲,当时的各界人士对她都感激不尽,尊重亦加。尽管不是她有意为之的,但是她的成全,给了天下一个太平。

也因此,在她郁郁寡欢死去之后,获得了国民最大的尊重。

时年,给了她极高规格的国葬

——全国下半旗致哀3天,文武百官守孝27天,参议院下半旗,休会1天。当时,袁世凯还亲自戴黑纱祭奠她,哀悼大会上有超过5万人的参加。媒体更是哀恸惋惜声一片。


作家桑妮


为求全面,我从三个角度答题。第一,裕隆太后为何郁郁而终;第二,时人对帝国究竟是什么态度。第三,国人为什么对隆裕太后之死表示同情。

第一,裕隆太后为何郁郁而终?

裕隆太后临终前主要有两大情绪,一个是愧,每一个是恨。

裕隆太后虽然是以退位的形式,把大清朝退出了时代舞台,但是作为一个王朝的被动的终结者,心中总是难免觉得有愧于列祖列宗。她曾经讲过:孤儿寡母,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处。这是惭愧。另外一个是恨,恨八旗子弟没有出息,没有一个人为王朝出力,只知道从王朝手里拿好处:予三年深居宫中,不预外事,一般亲贵,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隆裕太后终日闷闷不乐,终于在退位一年之后郁郁而终,享年46岁。

第二,时人对帝国究竟是什么态度?

看现在的历史书,人们会有一个错觉,以为推翻清帝国一定是全社会上下喜大普奔的情势。其实当时人们的心情很复杂,既有对新时代的憧憬,也有对旧时代的怀念。许多人心理对于皇帝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因此才有后来好几次复辟的闹剧出现。鲁迅先生小说里面也有生动的描写:好香的咸菜,知道吗,皇帝坐龙庭了!陈独秀也曾点评过袁世凯称帝事件: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

第三,国人为什么对隆裕太后之死表示同情。

在袁世凯的主导之下,隆裕太后的葬礼规格非常之高,除了降半旗之外,各地实权人物都发来吊唁电报,有人甚至称赞她是女中尧舜。这主要是称赞她和平退位,没有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血光之灾。其实这哪里是隆裕太后可以决定的大事,完全就是袁世凯翻云覆雨的算计而已。至于民间老百姓对于隆裕太后的评价,当时的《中国日报》的评价可以说一语中的:秉性柔懦,失西后欢。与光绪感情不恰,抑郁深宫20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唯清廷退位,后力居多。

一个看似高高在上的女人,既不讨慈禧欢心,又和自己的丈夫关系冷淡。无所欢乐,无所作为。其实是一个可怜人,后来还主动退位。所以说,老百姓对她更多的是同情而已。

总结:隆裕太后最后享有高规格的葬礼,既有袁世凯等权贵的操纵,也有民间百姓对她的同情和怀念。


铁锤历史


隆裕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后,与慈禧太后的强势性格不同,隆裕太后是一个优柔寡断、性格内敛的皇室成员,或许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面,隆裕太后能够成为一个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但是历史偏偏把隆裕太后安排在了中国的最高权力的宝座上面。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按照慈禧太后生前的政治安排,光绪帝的皇后隆裕成为皇太后,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本人为监国摄政王,实际上隆裕太后与慈禧太后还有一层亲缘的关系,那就是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终,其后全国舆论一边倒的对隆裕太后表示哀悼,袁世凯力主对隆裕太后进行国葬,副总统黎元洪则称赞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尧舜”。隆裕太后之所以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首先与隆裕太后在辛亥鼎革之际的主动宣布清帝逊位而带来的南北之间的和平,如果隆裕太后当时听从了清廷内部强硬派的主张,那么中国在当时必然会陷入一片生灵涂炭之中。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隆裕太后是受了袁世凯等人的欺骗,因而被迫宣布清帝退位的,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至少在南北和谈的时候,隆裕太后已经有了让国的意思。

其次,隆裕太后本人的遭遇也是让人同情的,与光绪帝成亲二十年,但是光绪帝从来没有正眼瞧过她,一直冷落她,隆裕也没有为光绪帝生过孩子,后来的溥仪实际上是过继给光绪帝和隆裕的,因而只能说是隆裕太后的继子。所以,隆裕太后在46岁的时候就染病身亡,之所以会获得那么高的评价实际上与她的本人的值得同情的遭遇也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