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帝位都没成功,豪格怎么会同意多尔衮当摄政王,他却不争不抢呢?

于帅历史与诗歌


从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晚起,豪格在满清夺储阵营里就占尽了优势。那一晚,他的父亲皇太极无端猝死了,作为皇太极长子,不论立长立嫡来说,豪格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不论怎么说,这帝位总归是和他多尔衮挨不到边儿的,子嗣尚在,何有传位弟弟的道理?!

豪格,到底是随着皇太极沙场宿将,不论是出生、样貌还是能力,都是诸多皇子中最适合克成大统的人选。



(豪格)

起初,来自两黄旗将领图尔格、索尼、鳌拜等与镶蓝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均欲推豪格荣登大宝,就连当时满清最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也认为豪格名正言顺。

但是,豪格关键时刻的表现,实在有点对不起观众,对不起拥护他的这些王侯将相的厚望。豪格与三国曹操笑那袁绍一般,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遇事优柔寡断,没有半分独断霸道的天子气魄。

当时,皇太极死后,就克成大统的人选不外乎豪格与多尔衮。多尔衮在军中威望并不比豪格低,乃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按照规矩他是皇太极弟弟,若是克成大统则显得名正上欠缺些。

从1643年9月21日一直到10月8日,崇政殿内来自两方势力唇枪舌战,互不相让。两黄旗卫士更是带刀卫戍会殿周围。但是,皇选还是久悬未立,十七个日夜,光打口水战了。

最终来自各方势力都深刻认识到,国不可一日无主,日子久了,夜长梦多,将动摇满清根基,令人乘虚而入。


(顺治)

最终,原本拥护豪格的人等均认为其关键时刻缺乏胆魄而弃之,于是折中打算立在豪格与多尔衮之外的另一皇子既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为新君。

豪格与多尔衮见大势已去,只得作罢,终归不是对方上去就好。

但是,豪格此时却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确定了新君人选为自己弟弟时,以为大势已定便扬长而去。此时,皇权党又议新君年幼,立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辅政。若是当时豪格在,这辅政怎么也落不到他多尔衮头上!


(多尔衮)

多尔衮辅政一到手,豪格的命运便被注定。

顺治三年,多尔衮先是以顺治的名义让豪格出兵四川灭张献忠,整整历时两年。豪格离开京第二年,济尔哈朗绝不是多尔衮对手,多尔衮联合官员弹劾济尔哈朗府邸与用具有违仪制,三下五除二便罢黜其辅政职务,多尔衮在朝中一家独大,自封摄政王。此时,豪格还在与四川张献忠浴血奋战。

顺治五年二月,豪格班师回朝。此时朝中已经换了天地,三月便被多尔衮构陷下狱,四月被幽禁,五月死去,享年仅四十。

所以,并非豪格不争,而是其在政治上太无能,后知后觉,任人鱼肉。在皇太极死后,皇权党已经打算带刀护卫其上位,其仍旧缺乏率先发难多尔衮强势上位的魄力,优柔寡断,也真的是时也命也,命当如此。


不书公子


豪格在推戴新皇帝的会议过程中途离场拿与会者一把,在技术上、程序上固然算是弄巧成拙玩砸了,但是并不是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试想,如果两黄旗集团的代表人物坚持要立豪格,多尔衮提出的折中方案还是不能通过——当然,这样一来也许会导致兵戎相向,鹿死谁手也未可知。但是,两黄旗并没有坚持要立豪格,他们的诉求是立先帝之子,那么福临(未来的顺治帝)继位在硬件条件上也是符合他们的诉求的,在己方的诉求已经在博弈过程中被对方认可的情况下,如果两黄旗继续要支持豪格来当这两个摄政王中的一个,也又是一种掀桌子大家不玩了的行为,这自然为成熟的政治人物所不取。

如果换一个角度,说豪格或者他的利益是被两黄旗集团的代表人物出卖了,也是合理的。

但是,从两黄旗集团的代表人物角度,虽然皇太极已经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皇权,他们对满洲政治结构的认知还建立在诸贝勒共同治理的格局框架上——在他们看来,豪格作为一个拥有武装拥有话语权的成年贝勒,即使不当皇帝不当摄政王,在满洲统治集团内部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不当也就不当了,虽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也不至于遭遇悲惨的命运。

他们不曾想到的是,随着满洲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入关之后摄政王多尔衮因为夺得江山的盖世奇功和本人的威望实力发展成为不是皇帝的皇帝,局面彻底改变了,皇权本身负载的能量和实力得到了匪夷所思、超出预期的放大,这样一来,豪格的死期就临近了。

换言之,本来豪格和多尔衮的政治斗争并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所以两黄旗并不特别坚持拥立豪格,但是如果索尼、鳌拜等人知道豪格包括他们自己在多尔衮掌权期间会遭到如此打压迫害,当初的选择可能就不一样了。

只是,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谈古论金


不是豪格不争不抢,而是豪格没有与多尔衮抗衡的能力。

多尔衮想当皇帝,不就是豪格把多尔衮拉下马的吗?为什么说豪格没有与多尔衮抗衡的能力?

此一时彼一时也。

皇太极死后豪格之所以能够与多尔衮相抗衡,是为了支持豪格代表皇太极一脉与多尔衮对抗。

八旗子弟当中,两白旗是完全忠于多尔衮的,这与多尔衮征战多年立下的威信有极大的关系。反观豪格身边的两黄旗是忠于皇帝的,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可以与豪格齐心协力,一旦皇位交给福临,两黄旗就与豪格没有任何关系了。

其他的左右摇摆的六旗更是倾向于多尔衮,绝对不会忠于寸功未立的“公子哥”豪格。

所以六岁的福临一继位,豪格就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了利用价值,更没有了“从龙之功”,根本不会有人冒着生民危险与多尔衮对抗。

更何况双方之所以妥协,就是因为各退了一步。

多尔衮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皇位,两黄旗则是抛弃了豪格,选择拥立先帝之子福临。

皇位是多大的诱惑,两黄旗这不光是得罪了多尔衮,更背叛了将皇位是为己有的豪格,所以两黄旗的势力巴不得离豪格远远的。

尽管如此,两黄旗的势力还是遭到了多尔衮的打击,两黄旗的代表人物“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就因此曾经支持豪格,深深地得罪了多尔衮。

虽然鳌拜确实骁勇善战,多次立下大功,却被多尔衮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虽以大功凯旋,短短数月间却被多尔衮论死两次,多亏了鳌拜命大这才活到了康熙年间。

威胁最大的豪格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虽然也立下了一些战功,却被摄政王多尔衮隐瞒战功不报,下狱之后死于狱中,就连福晋也被多尔衮抢走,极其凄惨。

所以,不是豪格不争不抢,而是根本无法与多尔衮抗衡。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向敬之

豪格与多尔衮争夺帝位,论单方面能力,多尔衮要远胜豪格。

虽然豪格年长十四叔多尔衮三岁,但皇太极在位期间,虽然任命豪格管理过户部事务,也是短暂的,而多尔衮却深得皇太极倚重,不但负责过吏部,而且长期综理六部事务,且具有丰富的统兵经验。

就连同时出任辅政王的济尔哈朗,也明确规定,百官处理事务,必须先请示摄政王多尔衮。足见,他是佩服多尔衮主持国政的能力的。幼主登基,国情难料,大清国急需多尔衮这样的大才稳定朝局,图谋发展。不仅济尔哈朗赞同,同时得到了礼亲王代善和两宫皇太后等满洲统治集团的支持。

济尔哈朗曾说,豪格之所以夺位不能,有一个致命弱点,即优柔寡断。这样的人,除了军功卓著和大行皇帝长子外,并无其他优势,自然受不到其他王公的推选。

六龄童福临能登基,离不开其生母永福宫庄妃(孝庄太后)和嫡母清宁宫皇后(孝端太后)的斡旋争取,是她们联合舍弃豪格另选皇子的两黄旗大臣,并得到两红旗共主代善的支持,迫使多尔衮退出竞争。

福临胜出,朝政需要多尔衮主持。两宫皇太后和两黄旗大臣都明白,力挺多尔衮出任摄政王,于公于私皆有利,多尔衮擅权自立,不免投鼠忌器。但是,一旦让豪格摄政,或辅政,都是明摆着方便他擅权称帝。他是先帝的皇长子,在满人择贤而立的原则下,他是最有资格即位的。两宫皇太后与两黄旗大臣自然不会给豪格争抢摄政王的机会。

大家推选济尔哈朗出任辅政王,其实就是对豪格的安抚和平衡。济尔哈朗最初也是支持豪格竞争帝位的。


以礼观书


在讨论皇位继承人和辅政大臣人选的时候,豪格中途退场,被视作弃权。我来简单聊聊,

皇太极去世后五天,诸王大臣在崇政殿召开会议讨论皇位继承。索尼和鳌拜首先出来倡导立皇子,多尔衮针锋相对,认为诸王尚未发言,他们还没有说话的资格,厉声喝退二人。

接下来,阿济格和多铎便出来劝多尔衮即皇帝位。多尔衮见两黄旗大臣剑拔弩张,犹豫不决,没有立即答应。但多铎却急不可耐,高声说:“如不同意,应该立我为皇帝!我的名字已列于太祖遗诏之中。”

上图豪格剧照

多尔衮不同意多铎的大胆自荐,反驳说:“肃亲王的名字也是太祖遗诏中提到的,不只是有你的名字。”言外之意是说,并不是太祖遗诏中提到名字的就可即位,你不能,豪格也不能以此为条件。

多铎遭到哥哥的反对,就提出第三个候选人:“不立我可以,要立年长者,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见形势紧张,本不想掺和到里面去,但这时多铎点到了自己头上,便不能不开口说话:“睿亲王如果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不然的话,豪格是皇帝的长子,当承继大统,我年老体衰,力难胜任。”

上图多尔衮

事情进行到这里,如果豪格沉住气,再继续参与会议,也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可是,他鬼使神差的站起来说:“我福小德薄,哪能担当此任?!”说罢力辞而去。他不过是见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想以退席相威胁,事后后悔不已。

豪格离开后,他属下的两黄旗按剑向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人,吃的是皇帝的饭,穿的是皇帝的衣服。皇帝的养育之恩比天大,比海深。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从先帝与地下!”

上图顺治皇帝

多尔衮见两黄旗以武力相逼,不想让豪格即位又要堵住两黄旗的嘴,思索了一下,说:“你们大家说得不错,既然肃亲王豪格谦让退出,没有继统的意思,那么就立先帝之子福临吧!不过他还年小幼稚,最好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俩左右辅政,共管八旗事务。等到福临长大,当即归政。”

这个提议被与会者通过了。至此,豪格发现自己弄巧成拙,见此建议,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当不上皇帝的懊恼只好咽到肚子里。


陵西散人


这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代善做为努尔哈赤失宠皇子,早没有了争夺皇位的资本,多尔衮虽有问鼎之心,又有两个亲兄弟倾力扶佐,但遭到两黄旗的誓死反对,豪格本有希望继位,但在各方角力时却使气离去,不仅失去了继位机会,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还怎么反对?多尔衮提议与济尔哈朗共同摄政,获得通过。济尔哈朗本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性情随和,这为多尔衮以后独揽朝政布下一招好棋,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他对大清的贡献是巨大的,或许是由于不知节制而遭天谴吧,三十多岁就因骑马摔伤而亡。他死后被戮尸抄家,可见顺治对他早已恨之入骨了。


蔽之84791796


多尔衮与豪格争位的事情就不去详细叙述了,之前已经写过一篇东西,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豪格之所以同意多尔衮当摄政王,说到底还是形势所迫,并不是豪格心甘情愿。



首先,清世祖即位之后,代善家族和济尔哈朗既然倒向了清世祖,为了避嫌也不会站到清世祖的长兄豪格一边。这是常理,毕竟兄长相对于叔父理论上对于皇位的威胁更大。更何况,支持豪格争摄政王等于是继续了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争斗,只不过所争的由皇位变成了摄政王之位。如此一来,之前的所有努力等于全部白费,重新回到原点,他们不太可能这么干。两害相权取是轻,接受多尔衮为摄政王比豪格对自身危害更低,至少不会引起孝庄文皇后、清世祖母子的反感。



其次,多尔衮谋求摄政王之位时拉上了叔伯兄弟济尔哈朗。此举,首先让济尔哈朗闭嘴了,作为旁支,这个待遇已经无以复加了,济尔哈朗不可能不动心。此外,两个摄政王的配置,在当时看来,济尔哈朗多少可以对多尔衮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各当势力勉强都可以接受,毕竟这一配置不是多尔衮一家独大。至于多尔衮一家独大,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再其次,一母同胞的多尔衮三兄弟手中掌握着正白旗和镶白旗,两个摄政王的配置等于是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绑在了多尔衮的战车之上。而彼时的豪格手中只有正蓝旗。镶黄旗和正黄旗的将领提出的拥立皇子即位的诉求已经达到,如果进一步为豪格谋求摄政王之位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明面上他们只能保持中立。更何况,镶黄旗、正黄旗是皇帝亲掌,既然新皇帝清世祖已经确定了,主子已经换人了,旗下的将领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也不宜公开支持豪格谋求摄政王之位。至于代善家族,对于皇位没兴趣,摄政王之位也轮不上他们,只要不损害切身利益,这些人自然也就不掺和了。如此一来,多尔衮三比一,形势一边倒,豪格即便想争摄政王之位也没有本钱。



此外,多尔衮和豪格多少都是有那么点儿公心和战略眼光的。说大公无私有些夸张了,但是为了能够入主中原、为了避免祸起萧墙,做出理性的抉择还是没有丝毫夸张的。否则,如果多尔衮、豪格任何一方一意孤行,内讧在所难免。因此,既然在皇位方面已经妥协了,在摄政王之位方面,面对一边倒的形势,豪格也就没有进一步采取行动、一意孤行,最终接受了既成事实。不得不说,清初的宗室王公在这一点上还是很能拎得清轻重的,也无怪乎彼时清王朝可以入主中原了。



除了以上几点,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清世祖和豪格虽然年龄相差较大,毕竟是平辈。搞一个平辈来当摄政王,始终有些不太说得过去。更何况,豪格是清太宗的庶长子,庶长子的身份历来就十分敏感,如果再当上了摄政王、掌握了实权,谁能保证豪格不会生出野心、篡位谋逆?而且豪格可不是多尔衮,他是有一大群儿子的。即便他自己不想,他的儿子们呢?因此,豪格担任摄政王不但多尔衮不会同意,孝庄文皇后、清世祖母子也不会同意。至于多尔衮死后,正式掌权的清世祖对豪格的那些兄弟情深,完全是两码事,那些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综上所述,豪格之所以接受多尔衮成为摄政王的事实,并不是他心甘情愿,也不是他高风亮节,而是根本无法改变事实,而且自己也争不来摄政王之位,最终只能接受既成事实。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多尔衮还是豪格都知道,现在还不到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因为还有一个取代明朝得目的,只有这个共同的目标达到了,两人才能彻底撕破脸皮。

其实福临能继承大统其实并非走了狗屎运,因为他能即位,就是多尔衮和豪格互放下成见相妥协的结果,以及皇太极皇后哲哲操作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一下豪格和多尔衮的实力,豪格有镶黄旗、正黄旗、正蓝旗的支持,因为这三个旗是皇太极亲领的,他们支持豪格天经地义;代善一系的正红旗、镶红旗属于中间力量;济尔哈朗表面上支持豪格,但是对于济尔哈朗来说,他无缘帝位,因为他是舒尔哈齐的儿子,他只要看戏就行了,自己待价而沽。多尔衮则有正白旗和镶白旗两旗的支持,而且多铎不仅有镶白旗,还有努尔哈齐留下的15个牛录的亲兵,而且这15个牛录必然是齐装满员的,所以多尔衮实际上实力并不弱。

但是支持豪格的三旗未必会支持豪格,因为他们的底线就是立皇子,所以是否立豪格,他们未必会坚持;但是只要是立皇子,他们绝对会支持。

所以搞清楚三旗底线的多尔衮立马给豪格设了套,并把豪格排除了继承的可能,毕竟要立皇子嘛,只要不立你豪格就可以了,之后咱们再斗的你死我活。

另外,为什么会立福临,因为福临他妈布木布泰是科尔沁的女人,而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也是科尔沁的女人,还是布木布泰的姑姑,所以出于维护科尔沁利益的以及维持爱新觉罗氏同科尔沁的联盟这一角度来说,立福临为帝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福临此时乳臭未干,主少国疑,那么自然需要大臣来辅佐,代替皇帝行国政,也就是说要有人当周公。多尔衮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是福临的叔叔,是长辈,而周公就是成王的叔叔,叔叔辅政理所应当。同时,多尔衮为了避嫌,把福临的堂叔济尔哈朗拉出来,和他一同辅佐福临。济尔哈朗不是多尔衮得人,而是皇太极的人,所以有人牵制多尔衮,大家都能接受,豪格也说不出话来。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维持表面的和气,等大清入关的目的达成之后,再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索尼和鳌拜等大臣支持豪格,济尔哈朗和代善两位亲王也支持豪格,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支持多尔衮,多尔衮三兄弟是大清朝的作战主力军。双方势均力敌,一旦动起手来,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崇政殿开会议定继承人那天,鳌拜提前带兵包围了会场,喊出了拥立皇子的口号,给多尔衮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但表面上多尔衮并没有服软的意思,剑拔弩张的态势致使气氛十分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济尔哈朗提出了折中的办法,让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自己当摄政王。



多尔衮当摄政王,代表一派力量,另一派代表为什么不是豪格而是济尔哈朗?

论能力豪格和多尔衮没法比,皇位应该是多尔衮的,之所以支持豪格,是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

会议刚刚开始,鳌拜就粗声大气的喊,我们吃先帝的饭,穿先帝的衣,受先帝恩惠,没有先帝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坚决拥立先帝之子!这话一出,实际的两派成了皇太极之子和多尔衮,豪格是皇太极之子,是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皇太极的所有儿子都是可选项。



多尔衮做出让步,同意福临继位。保皇子派胜利了,也要做出让步,就同意多尔衮当摄政王。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权力失去了平衡,另一派也要出一个人当摄政王。这时候,豪格显然不是合适人选。

豪格是多尔衮的侄子,辈分比较低,虽然是亲王,但威望差很多。论能力在保皇子派中他也排不上号。而且豪格是多尔衮的竞争对手,以后配合工作上也会有障碍。



济尔哈朗就不同了,他辈分高,资历老,威望也高,能力比豪格强,和多尔衮矛盾也没有豪格那么对立。多尔衮也容易接受。

豪格和多尔衮争皇位,优势在于他是皇子,而且是皇长子。争皇位失败,再争摄政王,豪格没有丝毫优势。所以,争皇位失败,豪格马上被孤立,他想当摄政王没戏。

自己当不了摄政王,为什么不阻止多尔衮当摄政王。实际上,被孤立的豪格想阻止多尔衮,势单力孤,已没有可能。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皇太极死后,支持豪格的几个旗和支持多尔衮的几个旗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是最合理的继承人,却不知是做“三辞”的戏做过,还是本人真的过于谦让,主动退出皇位争夺,最后两方势力协商然后年幼的福临登皇位,并各出一人摄政,对双方都好也缓解年幼满清的内部矛盾,当然豪格也就错失登位的机会,最后被多尔衮弄死,至于多尔衮说是和孝庄不清不楚的关系才没过于在意皇位这个就没定论了,而且干死豪格之后当上皇父摄政王和皇帝也没多大区别了,只能说两个人死得太早便宜了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