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讀完了土耳其人的歷史,我們還要把史冊向前翻幾十頁,看一看逃到阿富汗的另一個突厥部落在幹什麼。 西突厥被唐朝滅亡後,一個突厥部落進入塔吉克人在中亞建立的薩曼王朝,像塞爾柱人一樣充當了僱傭兵。逐漸地,突厥人掌握了軍權,獲得了領地,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封建主階層。公元10世紀後期,薩曼呼羅珊總督、突厥人阿爾普特勤在今阿富汗建立了伽色尼王朝,繼而滅掉了衰落的薩曼王朝,並從公元1001年開始先後17次侵入印度。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他們首先攻陷曲女城並將其毀掉,然後攻入西海岸富庶的蘇姆那特城,把金碧輝煌的溼婆廟搶劫一空,只剩下了令人心寒的頹垣碎瓦、荒草冷月。傳說王朝統治者馬穆德劫去的財寶,用3萬頭駱駝方才運回伽色尼,以此把伽色尼改建成了令人驚歎的城市。 馬穆德將旁遮普併入伽色尼版圖後極力推行伊斯蘭教,對婆羅門教和佛教融合而成的印度教一味排斥,搗毀了印度教神廟及其偶像,得到了“偶像破壞者”的稱號,使之一直成為穆斯林地區。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他引起了兩個社會的衝突,一個社會認為所有的人都是穆斯林兄弟;另一個社會以種姓制度為基礎,以不平等為先決條件。這種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間的鬥爭一直持續到“二戰”以後,並直接導致了印巴分治。 這是一個囊括了阿富汗、伊朗東部、花剌子模、中亞南部和印度北部的以土地國有為基礎的典型封建國家,實行的是極端殘酷的集權專制,封建主巧取豪奪,人民如同奴隸一般。馬穆德去世後,封建主不斷內訌,人工灌溉系統遭到破壞,大片良田變為荒野。 公元1186年,伽色尼王朝壽終正寢,廓爾突厥王朝走馬上任。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廓爾王朝興起於阿富汗境內的赫拉特。 在奪取伽色尼王朝的屬地後,高舉伊斯蘭聖戰大旗的廓爾突厥人繼續向朱木拿河和恆河一帶擴張,唐朝玄奘和尚取經的終點--佛教聖地那爛陀寺被夷為平地,伊斯蘭教勢力如海嘯般掃蕩了印度海岸。 公元1206年,奴隸出身的突厥人--廓爾王朝總督艾巴克推翻了內訌不斷的王族,以德里為中心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突厥蘇丹王國。德里蘇丹信任奴隸制度,信任瘋狂的宗教征服政策,大量的佛教寺院被毀,寺眾被逐,以至佛教在其發源地再未恢復。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印度幾乎一直是南亞的經濟文化中心,在中國人眼裡曾經是遙遠而神秘的天竺,是《西遊記》裡說的長著“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的寶樹,“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西天樂土,誕生了偉大的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產生過影響深遠的婆羅門教、佛教和印度教。突厥人能毫不費力地在印度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度裡站穩腳跟,其原因真是令人深思。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首先,印度教強調拋棄財產。整天忙碌於發財致富、營造宅第的商人得不到尊重,反而是端坐在蒲席上、吃大蕉葉做的食物,保持對物質財富無動於衷的神秘主義者備受推崇。其次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雅利安人在印度定居後,建立了一個有利於哲學產生的國度,崇山峻嶺環繞,崎嶇的山路危險難行,即使今天也令人卻步;大河蜿蜒通向遙遠的大海,廣袤無垠的森林像巨大的聖殿,人們可以安心地在其中就宇宙之謎冥思苦想;那裡的土地可以生產人們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不需要走出森林參與什麼經濟競爭和政治交往。

西突厥滅亡後其殘部南下印度半島建立德里蘇丹國,國祚竟達300年

更致命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主管精神的婆羅門儘管沒做壞事,卻受到了捱打、捱罵、被捆綁的侮辱仍能自持,達到這種境界的人被稱為“婆羅門”。主管政治軍事的剎帝利、負責工商業的吠舍和底層勞動者首陀羅四種,這一制度將上層和下層分隔開來。能參戰的僅限於剎帝利,人民大眾只有袖手旁觀,而且殘酷的壓迫使之想換一換統治者,改而信奉人人平等的伊斯蘭教。失掉了民眾的政權焉有不敗之理?! 德里蘇丹國統治期間曾依靠強大的僱傭軍三次擊退了蒙古人的入侵,將版圖擴展到南印度的卡未裡河流域,其間被旁遮普的突厥總督圖格魯克篡奪過政權,後來因帖木兒的入侵走向分裂。 公元1526年,突厥人巴布爾佔領德里,建立莫臥兒帝國,300歲的德里蘇丹國黯然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