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高仪明


车臣位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相邻,它的首府格罗兹尼,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共和国。车臣地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车臣地区人口中车臣族占94%,俄罗斯族占4%,剩下的就是其他少数民族。

车臣地区历史沿革

车臣人最早生活在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他们生活的地图上曾经遭受了许多外来民族的入侵,在13世纪遭受蒙古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

俄国人征服高加索地区的时间要追溯到18世纪,由于车臣位于高加索地区,而当时俄国战略布局认为高加索地区是控制里海、黑海还有欧亚大陆的关键区域,因此他们对这一块地区的土地征服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在1817年俄罗斯发动高加速战争,就开始侵入车臣等高加索地区,不仅纵火烧毁村庄和城堡,还将大批车臣人、印古什人强迫迁移出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并沿路修筑堡垒,意图永久占领车臣等地。1875年车臣宗教领袖发起反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沙俄对车臣地区进行了大屠杀,杀死大量的车臣人。在俄国高压统治下,车臣人暂时屈服了,但内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十月革命后,车臣成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一个州,车臣自治州,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斯大林人为地把车臣-印古什地区分离出来单独建立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在斯大林统治期间由于实行集体化和工业化,由于当时车臣地区的车臣族几乎家家养马,因此工作队就往往将有马的车臣人划为富人阶级,没收财产还要进行改造。这在车臣地区引起了普遍的反抗。

二战时期由于但是德国军队侵入高加索地区,这时有部分车臣人就和德国人勾结参加德国军队。这引起了斯大林的仇恨,在二战结束后,他将有30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当时他下令每个车臣人只能允许带20公斤重的东西,并允许士兵在途中只要车臣人离开铁轨5米之外即可射杀。在迁徙过程中车臣死亡近三分之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允许车臣人回归,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回来的车臣人又和当时居住在车臣地区的俄罗斯人爆发冲突,因为他们夺走了原本属于车臣人自己的土地和资源,双方冲突不断。

苏联解体后,高加索地区的几个共和国都想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由于车臣收到苏联打压的原因其呼声是最高的。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分开。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但是车臣武装一直拒绝放下武器,致使这场内战持续了20个月之久。

1999年9月,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动10万军人,指挥部队从两路进入车臣,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但是,车臣剩余的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 采取游击战术,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2000年6月16日,车臣穆夫提、原马斯哈多夫政府反对派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临时政府首脑。

2001年2月起,俄罗斯当局从车臣撤军。车臣虽然局势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恐怖分子的活动依然不断发生。2002年,莫斯科歌剧院劫持人质近800名,俄特种部队果断采取行动,辅以施放麻醉化学气体等手段,在129名人质死亡后,解救出其余全部人质。2004年制造别斯兰惨案,近333人遇难。俄罗斯在加强车臣地区的控制同时对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打击也是不遗余力。2005年3月,原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在与俄罗斯的战斗中死亡。2006年7月,强硬的独立派、指挥针对俄罗斯恐怖活动的领导者巴萨耶夫在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作战中死亡。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到今天车臣已经在俄罗斯牢牢的控制范围之内。

苏联解体后车臣要求独立分析

一、历史因素。上文叙述中也已经提过,高加速地区历来都是车臣族生活的地方,俄国在18世纪开始侵入并迫害车臣人,造成的民族矛盾。还有就是苏联时期,斯大林强迫车臣全族人口迁移造成死亡和伤痛,更是民族仇恨加深的原因。这是由于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

二、宗教因素。车臣地区是信奉伊斯兰教,而俄罗斯信奉的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一种),这两种宗教是水火不容。杜达耶夫宣布独立后就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这样车臣人民就在伊斯兰教的口号下为真主而战,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而且还得到某些伊斯兰国家宗教势力的支持,在二次车臣战争中都有大量的其他国家的伊斯兰教狂热分子帮助车臣进行所谓的独立战争。

三、外部势力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双重标准。在911之前,西方国家对于车臣独立事件基本都是批评俄罗斯而支持车臣武装势力,甚至不将车臣武装势力列入恐怖组织范围。在两次车臣战争时期,像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曾经公开讲话中提到,俄军在车臣军事行动是不祥之兆,应尽快结束。英国首相梅杰也曾公开指责俄国在车臣造成大量死亡事件。有媒体还将俄罗斯打击车臣分裂是种族清洗和人道主义灾难。911之后,美国虽然将车臣武装列为恐怖组织但仍旧认为车臣选举是合法。正是西方的这种双重标准,使得车臣问题在国际上让俄罗斯产生负面影响。可能还存在某种资助车臣武装势力的存在。

车臣问题尽管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车臣族和俄罗斯族的历史恩怨也都穿插在车臣各个历史时期,但当今世界格局就是和平与发展,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处理好民族关系,保持国家稳定,才能让国内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山中茅店


首先,我想说的是,目前车臣特别地“安静”,都不如达吉斯坦火爆。

我恰巧有个好朋友,是车臣人,但是是在莫斯科工作。据她说,其实现在车臣共和国的那个首领,现在是比较亲普京的。虽然当地大部分人是穆斯林,但其实随着2014年巴萨耶夫被炸死,车臣的向心力就越来越强。我去莫斯科找我这个车臣朋友玩的时候,刚好是克里米亚重新归于俄罗斯不久,她就非常自豪,觉得这是整个俄罗斯的一件大事,可以想见,这样的事情会增加他们对整个俄罗斯的一个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从1991年到1999年,我认为,这只是苏联解体后的一个必然的阵痛,普京先是用铁腕镇压了,然后又积极地开发车臣的经济,所以从2014年以来,车臣就比较稳定了。

另外,我5月份去科索沃看我朋友,但我的朋友已经拿到了塞尔维亚的身份证之类的文件证明,让他可以在国际上旅行更加顺畅。而且,现在科索沃的普通民众,基本上都不再谈大家是不是要独立啊之类的。

所以,政治有的时候就像游戏一样,充满了讽刺意味。


本来世界观


车臣闹独立主要是苏联解体之后的十年时间,是闹得最厉害的一段时间,现在车臣已经差不多完全听从俄罗斯的了,最近几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闹独立的事情发生了。而且我们关注俄罗斯的应该都知道,现在车臣的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也是经常表示誓死效忠俄罗斯,效忠普京的。前后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要知道上个世纪苏联刚解体的那会儿,车臣闹独立至少是最凶的,那时候因为战争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战死的不计其数。到现在却变得这么安分了。

先说一下车臣为什么一直要独立,一开始这里本来就不是俄罗斯的,那时候还是沙俄时期,开始东扩,占领了高加索地区,车臣人们遭到沙俄的杀戮,在这之后高加索地区也就起义不断,到了十月革命之后,高加索独立出去了,这个时候这个地区有几个独立的政府,到了1922年这个时候离十月革命已经有五年之久了,高加索地区的被迫强行加入苏联。二战爆发,这个时候斯大林上台,高加索地区也是一直有起义,斯大林都知道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直接把高加索地区的车臣民族押到了西伯利亚,现在过了七八十年了车臣人一共才一百来万,当时斯大林直接把四十万的车臣人强行押解到了西伯利亚基本上当时所有的车臣人都被押走了,而且还撤销了车臣自治共和国,意思也是很明确要车臣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本来就一直要独立,斯大林这样做更加加剧了车臣人和俄罗斯民族之间的仇恨。到了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又允许车臣人回到家乡了。车臣自治共和国也恢复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历史只要是有血性的民族肯定是都要起来反抗的,所以车臣地区一直也是要求独立,但是不管是苏联还是俄罗斯一直都是采取强硬的措施,不承认独立。

苏联解体之后的的十几年时间里是车臣闹独立最厉害的一段时间,叶利钦,普京都是非常强硬的手段,武力镇压,所以导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特别是1999年的时候,普京直接出动了十万军队武力镇压,直接控制了整个车臣地区。普京也是表示把车臣直接由总统管理,当时普京派代表就管理车臣地区,但是独立分子还是一样的猖獗,这个时候车臣就出现了很多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到处制造恐慌,爆炸事件。到了2004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车臣的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直接被炸死,因为这个人就是普京扶持上台的,后来到了2007年的时候,拉姆赞·卡德罗夫也就是之前老卡德罗夫的儿子,上台当上总统了,这个时候车臣就开始安分了,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独立,恐怖分子了,现在俄罗斯对车臣进行全面的俄罗斯化,从教育上就可以看出来,现在车臣地区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崇拜普京的,大街上很多普京的画像,还有对于以前的车臣战争这些也是不提。加上现在的总统也是普京扶持的,所以现在车臣也是经常表示誓死效忠俄罗斯。所以到了最近这几年再也没有听过关于车臣独立的一些事了。因为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1.车臣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沙皇俄国的多次入侵下被吞并。

2. 苏联解体后车臣地区开始闹独立。俄罗斯害怕引起国家的进一步解体,所以就对车臣分裂武装进行了军事打击。

2.1 1994年至1996年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不过由于当时的俄罗斯非常衰弱,所以没有打败车臣独立武装,最终俄罗斯军队撤出了车臣地区。车臣获得了暂时的独立。

2.2 1999年8月至2000年2月,俄罗斯代总统普京指挥军队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车臣渴望独立一直没停过。


玛雅娱乐


本就不是一家人,何苦非要一家亲?车臣只是俄罗斯的盲肠,历代领导人,说拉拢就拉拢,说打你就打你。这样的北极熊,谁愿意亲近?为自由而战!

▲ (车臣共和国的美丽女子)

车臣是一个民族,不是俄罗斯族,而是俄罗斯境内的少数民族,跟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两家人的历史,就知道为啥他们要闹独立。

俄罗斯境内有19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其他都属少数民族。民族多了,信仰不同,利益复杂,就难免有矛盾冲突,而历代领导人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车臣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区,人口不多,日子过的一直很安稳。

15世纪,强悍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到处征服,车臣人也成了他们的目标,经过顽强抵抗,车臣人还是不行被强幸,转而信仰伊斯兰教,投向了穆斯林阵营。

但信仰伊斯兰教的车臣人离阿拉伯世界很远,跟俄罗斯、格鲁吉亚很近,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卡尔梅克人和哥萨克人等却看他们不顺眼,彼此之间隔三差五打仗,冲突不断升级。

车臣人很顽强,也能打,矛盾冲突一直持续到18世纪,终于还是被强大的北极熊——俄罗斯帝国征服,之后一直作为俄国的一部分,属于俄国这个统一国家,着实消停了一段时间。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俄罗斯联邦,车臣倒是很乖,继续留在俄联邦。

1922年,苏联成立。鉴于很多车臣人加入红军,且在十月革命期间及以后作战英勇,表现良好,列宁让车臣人所在地区成立了车臣自治州,隶属俄罗斯联邦。

车臣实行的是民族自治政策。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车臣人可能不会闹独立。

但列宁去世后,继任的斯大林没这么好说话。

斯大林的民族政策是高压统治,他知道车臣人不好搞,就强行把车臣自治州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成为一个自治州,后来又把自治州单独出来,搞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且隶属到俄罗斯联邦的北高加索联邦之下。

很明显,车臣人的地位被降低了,他们很不服气。“任何一个车臣人都没有在任何地方企图向领导讨好过,他们在领导面前总是骄傲的,甚至是公开抱有敌意的。……车臣人只尊重敢于反抗的人。”

这样看来,车臣人最不服的就是斯大林这种领导,以至于苏联境内其他190多个少数民族都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屈服了,惟一不肯屈服的就是车臣人,开始酝酿搞独立。

不过,斯大林无比强大,车臣人没有实力独立。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惨遭德国“闪电战”打击,险些被德国干掉,车臣人也很不地道,抓住机会与纳粹德国合作,谋求独立。

斯大林对关键时刻倒戈的车臣人绝不客气,他撤销了车臣自治共和国地位,把近百万车臣人像放羊一样赶到一起,用了6000个火车皮,强行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和西伯利亚。

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车臣人强压怒火,但迟早会爆发。

赫鲁晓夫上台后,一反斯大林政策,恢复了车臣共和国自治地位,并允许车臣人回归。

这个政策是人性化的,缓解了民族矛盾,但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特别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局势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等地迅速膨胀,他们开始武装独立斗争,直至爆发大规模战争。

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个强权人物,打的车臣毫无还手之力,甚至造成一场10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矛盾。

车臣人硬打俄罗斯打不过,又坚持要独立,使得内部一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开始使用极端手段进行反击,逐渐形成恐怖主义势力,向俄罗斯境内不断发动恐怖袭击。

1999年,车臣人偷袭俄内务部队哨所,挑起第二次车臣战争,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一强硬汉子,坚决打击叛军行动,再次出兵车臣,以绝对优势碾压分离势力。这次,俄军直捣黄龙,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决定性胜利,宣告车臣共和国仍是俄罗斯联邦领土。

但打不死的车臣人不甘心失败,他们把反抗手段全面转向恐怖袭击,双方互相指责,俄罗斯指责车臣是“分裂国家的恐怖分子”,车臣把俄罗斯斥为“残暴的殖民者”,仍然冲突不断。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车臣是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190多个少数民族之一。曾经迁至乌拉尔山脉以东西伯利亚地区。目前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处在乌拉尔山麓以西在高加索山脉以北。但是这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文化独特。它之所以希望独立,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第一,车臣共和国,信仰与罗斯人信仰东正教不同,他们信仰伊斯兰教。

第二,由于人口少130万,地域面积少1.7万平方公里,在高加索山北麓在乌拉尔山麓西边。但是本民族战斗力旺盛。前苏联解体后,车臣并没有从俄罗斯独立出来。

第三,目前的车臣一些人沦为恐怖分子,成为社会动乱的源头。

如果车臣独立出来,四面都是俄罗斯领土,恐怕成为国中之国,也难以立国。

其实多民族国家,制造中央政府照顾到民族特点,实施民族自治的地区,就不可以过分追求!车臣之所以重新独立之心不死,其实就是国外势力支持煽风点火的结果!


锦绣中华一捧土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车臣位于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地区是一个拥有50多个民族的不同文化的大熔炉。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它与东正教徒,东方基督徒,逊尼派和什叶派,人们有类似的语言,文化,道德价值观,美食甚至是相似的歌曲。但他们的历史却不同。

根据大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可分为北部和南部两部分。

南部由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和土耳其组成,北高加索地区由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组成,车臣,达吉斯坦,印古什等。

虽然南高加索地区被希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等几个帝国征服,但北部地区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因此不需要任何统一或集中化。北部地区由分散的,无组织的部落组成,这些部落在1000多年中没有任何统治者,北高加索部落联合起来的唯一一次就是打击像蒙古人这样的共同敌人。没有一个帝国能够征服和占领北部地区,直到俄罗斯人到达,凯瑟琳大帝的统治之下。

集中,纪律严明的俄罗斯军队很难控制分散的高加索民兵。俄罗斯战役是军事历史上最长,最血腥的战役之一。北部高加索部落团结起来形成了一个叫做北方高加索人物的势力。在沙米尔的领导下,这种阻力达到了顶峰。但除了在与共同的敌人(俄罗斯人)作战时,北高加索人从未相处得很好。事实上,沙米尔觉得车臣人应该像危险的动物一样被消灭,因为他们太顽固了。最终俄罗斯赢了。

但控制该地区是另一回事。即使沙米尔投降,车臣人和其他部落继续抵抗俄罗斯的占领。之后,大约40万人被驱逐到奥斯曼帝国,仅剩下大约8万人。空旷的土地与俄罗斯族人慢慢定居下来。即便如此,车臣人继续战斗。

斯大林得出了与沙米尔相同的结论 :车臣人必须被彻底消灭。围捕了整个车臣和印古什国家,大多数人被驱逐到哈萨克斯坦。大约40%的被驱逐者在一个月内死亡。与此同时,在他们的祖国,车臣和印古什的历史开始从头开始重写。城镇和街道被重新命名,清真寺和坟墓被摧毁。这对车臣人来说是完全失败的,因此他们从未恢复过。

直到1959年,车臣才被允许返回家园。但很慢,因为土地被俄罗斯族人占领。仅在1985年,车臣人在他们的家乡占多数。

1991年苏联解体。车臣人迅速宣布独立,他们的新首都是格罗兹尼。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入侵车臣,实现其战略重要性。这是第一次车臣战争1996年,俄罗斯人被击败,他们退出了和平条约。但是一旦他们获胜,车臣人就开始互相争斗,导致经济崩溃。

1999年,这些军阀中的两个 - 沙米尔·巴沙耶夫和伊本·哈卡巴宣布入侵邻国达吉斯坦。这违反了和平条约,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人对车臣宣战。他们包围了首都格罗兹尼并一块一块地将其夷为平地 - 使用飞毛腿,大炮和空袭。这是第二次车臣战争。


走进伊拉克


分裂势力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容忍的存在!

每个国家其实都或多或少的面临各自分裂势力的威胁,这主要是由民族、历史、宗教等各种原因引起的!

换句话说,越是民族成分复杂、越是扩张型的大国,面对分裂势力的风险也就越大!

其中就包含:俄罗斯、印度

印度国土面积广大,印度有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这块领土上生活着数百个民族,而且这数百个民族又信仰数十种不同的宗教,这就造成了印度国内民族成分,宗教问题极为复杂。不止如此,印度一些民族还在自己的地盘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因此就造成一旦中央的一些决策如果对地方的一些民族地区不利,这些地区就会很容易走上反抗的道路。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为广大的国家,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俄罗斯的人口却仅仅有1亿左右民族成分复杂,这其中拥有将近200个民族,并且有很多民族势力极为强大,甚至一度超越了其主体民族俄罗斯族。

这其中“车臣”就是分裂势力的代表!

纵观分裂势力崛起和活跃的时间节点,国家处在衰落和变革期间的土壤是最容易使分裂势力滋长的。苏联解体给了车臣最好的时机和勇气!

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发生过两次巷战,第一次巷战车臣武装暂时获胜,攻入城市的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20辆,126辆装甲车被击毁121辆,一个俄军作战旅几乎全灭,最后只有1个军官和9名士兵活着走出格罗兹尼。

车臣还全面实行恐怖主义:别斯兰事件就是代表!

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最终造成333名人质死亡,其中包括186名未成年人,958人受伤,其中包括639名未成年人,123人落下残疾,26名儿童父母双亡,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1名被生擒。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仍有60多名专家继续对这起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

但终究车臣是个小国,哪怕最后出动了“黑寡妇”,在俄罗斯实行各种恐怖主义,最终还是被铁腕镇压!


对比出真知


1999年10月中旬,在俄罗斯欲收复车臣的第二次战争中,普京如从天降,毫无征兆的抵达车臣,并对当地的居民表示:“俄军将战斗到底”的新闻画面有书君至今记忆犹新。


车臣地处海拔4493米的北高加索山区,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和周围的几个穆斯林人口比较多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的说法。所以,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车臣为什么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1.从车臣的历史上来看,在俄罗斯强占其前,多次被侵略,但从未被征服。

车臣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据360百科查证,由于车臣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外敌不断入侵,车臣人从13世纪开始日子就不好过了,起先是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15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入侵,此后开始不断抵御外敌;在17至18世纪之交,又很不幸地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于是,战乱不断,一打就是两个多世纪。

虽然不断被侵略,但性格彪悍的车臣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独立主权,一直不屈服于外来侵略者,世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顽强抵抗。

2.俄罗斯通过战争、屠杀等高压手段,剥夺了车臣独立的权利。

在18世纪未的时候,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了第五次俄土战争,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将势力扩张到了北高加索。

1859年,车臣地区正式被并入到了帝俄版图。但不甘心臣服的车臣人在车臣地区时常发生暴乱,于是沙俄势力采用武力手段,通过大规模屠杀逼车臣人就范。车臣人的独立权彻底被剥夺。

3.车臣人民在俄罗斯的统治下没有享受到温暖,反而结下了深深的仇恨。

俄罗斯通过暴政将车臣纳入麾下,但却没有真正用心来治理车臣,通过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提升让车臣人享受到发展成果,体悟到加入俄的温暖,看到加入俄后的希望。


所以骨子里就具有反叛精神的部分车臣人在二战期间,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

本应谁犯的错惩罚谁,但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却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家园,车臣共和国没了。

据说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用闷罐火车拖到人迹罕至的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很多人因恶劣的环境悲惨死去;还有的未上火车的人直接被火烧死或者被水淹死。

迁徙的举动在车臣人民的心理埋下了对俄军深深的仇恨。

直到13年后,即1957年,执政的赫鲁晓夫才允许车臣人回归,车臣共和国才得以恢复。

很显然的,回归的车臣人同时带回的还有对俄的仇恨,他们一直隐忍着过日子,寻找集体反扑的机会。

终于机会来了,1991年苏联解体后,车臣人再次迫切的宣布独立。但被俄罗斯先后发动两次战争,付出了死伤大量人员、遍地废墟、许多居民流离失所的代价,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纵观世界上各国,没有侵略就没有伤害。但虽然受伤害的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其真正要实现独立的道路却会很漫长。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历史上车臣地区并没有成为一个国家,车臣之所以成为国家只有一个原因:

抗击俄罗斯

因抗俄罗斯而生的车臣国,注定了它和俄罗斯血腥的历史。

高加索战争——车臣和俄罗斯仇恨之源

高加索战争发生时俄罗斯已经:

1、在第五次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控制克里米亚汗国;

2、吞并格鲁吉亚,控制大部分南高加索;

3、大部分车臣人在1794年已经投降俄罗斯。

关于高加索战争发生的原因,车臣和俄罗斯各有说法:

车臣的说法是俄罗斯的暴行:1817年10月26日俄罗斯将领叶尔莫洛夫的尤邓金村大屠杀。

俄罗斯的说法是车臣人无端暴动:1829年车臣人在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率领下成立车臣尼亚。

于是,按照车臣的说法,高加索战争是从1817年到1864年,持续47年;按照俄罗斯的说法,高加索战争是从1829年到1864年,持续35年。

高加索战争,俄罗斯经历三代君主: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二世;车臣尼亚同样经历了三代君主:加齐‧穆罕默德、哈姆扎特‧贝克、沙米尔。

俄罗斯投入的兵力:北高加索驻军7.5万,格鲁吉亚驻军4.2万,第一次远征军8.2万,第二次远征军22万,第三次远征军13.2万,合计投入55.1万人。

相比之下车臣尼亚最高峰的兵力总和也只有3.2万。

高加索战争就是俄罗斯以优势兵力绞杀车臣人。但车臣人利用高加索山脉坚持游击袭击的战术,坚持了几十年。

无论是对于俄罗斯人,还是对于车臣人,高加索战争都是一场酷刑式屠杀,双方都对对方的士兵或者支持做进行残酷屠杀。

拥有优势兵力的俄罗斯付出了几万战亡的代价,屠杀了大量的车臣人,因此造成了车臣人对俄罗斯的深仇大恨!

1877年车臣及达吉斯坦起义

1864年高加索战争结束后,虽然俄罗斯在一段时间内安抚车臣人,但在1865年撤军后,俄罗斯变本加厉对车臣进行剥削。于是爆发了1877年车臣及达吉斯坦起义。

1876年起义军领袖阿里贝克‧哈吉和在君士坦丁堡的车臣尼亚伊玛目沙米尔儿子加齐帕夏商议进行起义,意图利用第十次俄土战争推翻俄罗斯在车臣的统治。

这次起义有至少3万车臣人和达吉斯坦人参加,但俄罗斯参与平定的军队有惊人的数量优势:

84个整编师,8.5 个捷列克哥萨克团,6队三百人队散兵,4队达吉斯坦志愿军。

起义军死亡人数至少在6000人以上。俄罗斯军队伤亡不详。

在这次起义之后,经历了两次残酷战争,反抗俄罗斯的车臣人被完全灭绝,剩下的车臣人都臣服俄罗斯。此后,车臣人在也没有反抗俄罗斯。


1940年——1944年车臣叛乱

从1877年起义之后,车臣就一直没有爆发反俄罗斯的行为,一直到二战爆发。

1940年2月,哈桑·伊斯拉伊洛夫和他的兄弟侯赛因在车臣东南部建立第一个游击队根据地。之后,哈桑在加拉塔兹成立反叛政府。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时,哈桑大力招募支持者,但也只有超过5000名士兵和至少2.5万支持者。苏联对哈桑等反叛军用轰炸机轰炸,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1942年2月,迈尔别克·谢里波夫在Khimokhk进行沙托伊起义,和哈桑进行呼应和联盟。

起义让62570名苏军中的车臣和印古什人逃跑到叛军。

1942年9月,德国派遣的北高加索武装党卫军沙米尔特遣队空降到车臣,帮助哈桑叛军。但由于哈桑和德国双方都缺乏真诚的合作,导致叛军无力击败苏军,让车臣独立。

1943年德军在东部战线败退后,车臣叛军势头开始衰落。

1944年斯大林发起扁豆行动,将50万车臣人和印古什人驱逐到哈萨克斯坦集中营,造成10万人在迁移路上死亡。扁豆行动在2004年欧洲议会中被列为种族灭绝行为。

但同时,车臣人依然有部分人继续早高加索山反抗苏联,直到1947年秋天。而在哈萨克斯坦的车臣人也成立了反叛联盟。


第一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背景:

1、1991年11月9日,焦哈尔·杜达耶夫夺权,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并要俄罗斯撤出所有在车臣的部队和政府机构;

2、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和叶利钦签署《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俄罗斯同意撤出车臣,变相默认车臣独立。

3、1993年,原本和车臣共同是一国的印古什没有选择独立,达吉斯塔也没有选择独立,车臣内原本的苏联势力组成反对派反对车臣独立,并组成武力攻打杜达耶夫。度过危机的俄罗斯,全力武装反对派,但反对派在11月26日被杜达耶夫击败。

4、1994年12月11日,俄罗斯入侵车臣,爆发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6年8月3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战败而结束。

俄罗斯:战死2837人,负伤17894人,失踪1906人,被俘虏432人,损失飞机5架、直升机8架、坦克500辆。

车臣:

阵亡或失踪17391人,平民有3到10万人死亡。

第二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从背景:

1、第一次车臣战争后,分离主义者并没有能够控制和掌握车臣局势,车臣内部纷争依然存在;

2、车臣总统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指责俄罗斯在1998、1999年两次刺杀他。

3、1999年3月,俄罗斯驻车臣全权代表根纳季·什皮贡在格罗兹尼机场被绑架,次年尸体被发现。

4、1996年11月16日,达吉斯坦内俄罗斯边境警卫队住宅楼爆发,68人死亡,俄罗斯认为是车臣动手;1997年俄罗斯136摩托化步兵旅被达吉斯坦人和车臣人袭击,损失重大;1998年俄军在印古什边界被伏击,其中一名将军、两名上校被杀;1999年4月7日,4个俄罗斯边境警察被杀;1999年6月18日,达吉斯坦俄罗斯边境警卫队哨站被袭击,死7人;1999年俄罗斯内战部部队摧毁车臣边境哨站;1999年,8月22日,10个俄罗斯警察在北奥赛梯被炸死。

5、1999年8月到9月,沙米尔·巴萨耶夫率领2000车臣人、达吉斯坦人等进攻达吉斯坦共和国。

第二次车臣战争从1999年8月26日开始,直到2009年4月16日,持续11年。这场战争,俄罗斯投入8万兵力,车臣兵力为2.2万人。俄罗斯死亡人数:军人3725人,内务部部队2600人,车臣警察(2000年后)1072人,联邦特工106人。车臣死亡16299人。车臣平民死亡2.5万,失踪5000人,俄罗斯超过600平民在本土被炸死。


综述

从1864年俄罗斯完全统治车臣,到2009年,这145年里,车臣和俄罗斯发生了3次战争,2次叛乱,合计战争、叛乱时间为63年(高加索战争47年、第一次车臣战争2年、第二次车臣战争11年、1877年起义8个月、1940年叛乱4年),占比为43%。

即:在俄罗斯统治车臣人的时间里,有一半时间车臣人都在反抗俄罗斯。

车臣三次被俄罗斯清洗:高加索战争和1877年起义是第一次清洗;1940年叛乱、扁豆行动是第二次清洗;第一、第二次车臣战争是第三次清洗。

旧恨加新仇,于是就出现了头条网友的问题:

普京一死,车臣必反?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