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KK夜枚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壬辰倭乱是在1592年,萨尔浒战役1619年,相差了27年之久。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27年并不短了,比如蒙元也不过100年历史。

这27年变化就大了。

原因如下:

第一,大明经济不同。

在壬辰倭乱期间,大明还处于张居正新政期间。

之前大明的国库仅有130万两白银,但需要支付官军俸银135万、边饷银236万、补发年例银182万,三项通计总支出银需553万两。国库存粮只是够支在京的官军月粮的2年时间,维持全国官兵也就二三个月而已。

也就是说,财政已经赤字400多万两,粮食储备也基本破产。

而张居正改革以后,国库存银达六七百万两(每年收入三四百万两),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军队用10年。

在这种财政的支持下,12万明军才能和强大的日军鏖战很多年。

为此,大明6年耗费白银800万两以上,国库勉强还是可以支付的。

对满清10年战争,战争规模要大得多。比如萨尔浒会战,满清辫子兵就有6万人,明军11万(包括朝鲜兵)。

10年战争耗费白银6000万两,平均每年600万两。自然,如果是张居正时代,赤字还不算多大,拆东墙补西墙还可以维持。

而大明财政收入却降低,到了崇祯时期每年收入只有160万两,大家算算赤字有多大,就算把紫禁城拆卖了也付不起啊!

这种情况下,战争如何能够支持下去。

第二,大明军事战略问题。

大明的转折在于萨尔浒战役的惨败,导致大明北方边境的主力几乎全军覆没。

萨尔浒战役中,明军大概8万多人,加上朝鲜兵1万3000人,女真叶赫部1万,一共是11万多。

其中朝鲜兵是打酱油的,叶赫部也不可靠,明军其实只有8万多人。

众所周知,明军由于卫所制度的腐败,战斗力下降明显。

但满清辫子兵有高达6万人,实际上满清辫子兵总战力并不亚于明军。

这种情况下,明军如果倾全力和辫子兵决战,未必会完败。

然而,明军总指挥杨镐错误判断局势,认为辫子兵战斗力低下,竟然将兵力分为4路,每路只有二万人。

相反,辫子兵集中主力,以多打少。比如总兵杜松的明军大约2万多人,而辫子兵出动4万5千人,兵力一倍优势,那还打不赢吗?

萨尔浒战役导致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占参战明军的一半还多。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

以大明的经济能力,这么惨重的损失是无法补充的。

随后明军就彻底陷入战略被动,始终没有扭转,最终在洪承畴时代彻底崩盘。

相反,和日军作战,明军的战略则很正常。

由于日本水军战斗力低下,明军和朝鲜军联手首先掌握制海权。日军的补给必须通过水军跨海运输到朝鲜,这就等于掐住了日军脖子。

在具体的战争中,明军采用稳扎稳打,持久战的模式。激战中,双方都有胜负,大体是一个平手,明军和朝鲜军略占优势而已。

但日军无法经受长期消耗,又被朝鲜人民切齿痛恨,失败是必然的。

第三,大明的战术问题。

日军和明军为什么打平手,并不是日军弱。

其实,日军也和满清鞑子兵交过手。

追到朝鲜北部的日军遭遇海西女真部,轻松攻陷二十营。其余女真部落纷纷溃散,可见已经开始逐渐强盛起来的女真人,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但日军就战术上,不能占据明军上风。

日军骑兵非常弱,又没有装备野战火炮,作战以步兵为主。

明军则有强悍的骑兵部队,在步兵战术上占据很大的优势。

同时,因装备野战火炮,明军具有超射程的打击力,这是日军没有的。明军战术上又有优势!

实战中,日军步兵一旦遭遇大明骑兵,就容易被击溃。

步兵和步兵队长,日军往往又会吃大炮的亏。

自然,日军的强于武士近距离肉搏和足轻的火绳枪,各有各的强,互相无法压倒对方。

但满清则不同。

满清有更强悍的骑兵,只是火炮上差了一些。

但那个年代火炮技术落后,只能用于防御,不能用于野战进攻。

在野战中,明军火炮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一到野战,明军在满清步兵和骑兵的联合冲击下,往往坚持不住,会溃散。

所以,明军在野战几乎不能胜利,只能坚守城池。

好在有火炮还有火器的优势(野战中火器也难以打败满清弓箭),所以防御战中明军还是比较牛的,才有袁崇焕的宁远大捷,气死了野猪皮努尔哈赤。


不过,在辫子兵也装备了火炮以后,明军也就没有优势,一败涂地也就难免了。


其实原因还有很多,懒得打字了。


萨沙


因为这20年前后的明军已经判若两军。

明日战争爆发在1592年,明金战争爆发在1618年。

明日战争的时候,大明刚刚经历了万历中兴,虽然国家已经走了下坡路,但是国库尚有存余,戚继光时代的军事改革在大明九边的边军还有一定的余温。像戚继光改进的火器偏厢车战术,在大同、宣化、蓟州和辽东四镇尤其受到推崇。在万历援朝战争中,戚继光的车营战术为明军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因为日军缺乏重火炮,而火绳枪还不足以击穿战车的护盾,另外日本少得可怜的骑兵也只有阿拉斯加犬那么高,实在是对明军的车营战术构不成威胁。



虽说日军的军事战术不差,但是跟明军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是被日军吹上天的三段击战术早就被明军玩的烂大街了,而长枪足轻的运用,在明军高大的骑兵面前,也是不太经打。最重要的一点是明军的火炮虽然跟欧洲比属于小炮,但是在当时的东亚,那就是绝对的重火力,几波火炮过去,日军就只能退守堡垒了。其实在第二次援朝战争就可以看出来,最后日军和明军僵持,是在明军人数劣势、日军可以获得海运补给、日军依托蔚山城高池坚才谁也打不过谁的。



但是在面对八旗军时,明军早就已经换了一副面貌。

在这二十年里,九边各镇疏于训练和物资补充。当时大明的军政已经烂透了,因为欠饷,前线的募兵们战斗意志非常低,因此很难听将军的话去奋勇杀敌(就是明军的人头军功制,也有先赊着账的说法)。因此武将为了获得胜利,就必须有一支能打的部队。上奏朝廷重新招兵是不太可能,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招募家丁的名义建立私人武装部队。但是武将自己钱是不多的,所以他们就开始苛扣军饷,然后把大量的钱用在家丁部队上,结果就是募兵拿不到钱更不愿意打仗,而武将就愈发的依赖家丁,最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萨尔浒之后,熊廷弼经略辽东,在任期间他发现辽东镇鸟铳手“三十人射打通计仅中一铅”之后断言辽东军九万多人,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八千,而且还分散在各个堡垒里。除了人不行,明军的装备也有严重的质量问题。首先是战车的损耗得不到补充,原本辽东镇战车在万历初年是三千八百多辆,萨尔浒前夕,辽东战车已经不足一千。鸟铳手所用鸟铳的质量也不过关,枪管有弯曲或者扳机松弛。为了保险起见,士兵们都纷纷换上了已经快被淘汰的三眼火门枪。面对后金的铁质甲胄,这种火铳很明显是打不穿的。



除了明军自身战斗力的退化,敌人的战斗力也不在一条线上。早在第一次援朝战争中,日军将领加藤清正就渡过鸭绿江进入了建州女真的地盘,然后被当时女真的一个小部落给揍了回去。由此可见,女真战士远比日军能打。另外在护甲上,日军多是竹甲,没什么防御力,而八旗战士早期都是布面铁甲,初级火器、刀砍枪刺都能挡得住,所以这么几个原因一综合,明军的表现判若两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火器工坊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面对的日军,他们的实力是没有办法和八旗军相比的。

明军的骑兵可以克制日军

日军当时主要是自己的铁炮部队这种火器对敌人给予巨大杀伤,可是当日军面对明朝骑兵的时候,骑兵的强大的冲击力与高速的机动性,经常会打得日军溃不成军。

在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仅率数千人马就成功抵挡住了日军数万人的攻击。本来当时日军想要围歼李如松这几千人,没想到打了半天竟然吃不下这支孤军。

明军的炮兵可以克制日军

明朝军队除了在骑兵方面有优势之外,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强大的火炮部队。相对于日军的铁炮,明军的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可以死死压制住日军的反击。

近身肉搏,明军步兵可以克制日军

明军的步兵在面对日军的时候也有优势。当时步兵拥有数千戚家军,这支部队在南方剿灭倭寇的战斗中经常会打出自身损失几人而歼灭敌军几百甚至几千的战果。

当日军面对这支军队的时候,在近身肉搏中也不是对手。

所以,当时无论是野战、巷战,还是铁炮对轰,日军都不是明军的对手,他要是能赢才怪了。


明军在对抗八旗军队的时候,却颠倒了过来!

首先,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明朝的军事统帅比努尔哈赤军事素养差

当时明军统帅杨镐就是一个死板的书生。在战前他所信奉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希望通过自己在道义上优势取得对努尔哈赤的胜利,所以把自己出兵的时间、战术等都告诉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凭借对明军动向的了解,提出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对策,不断以优势兵力打败明军。

其次,八旗军的骑射水平领先明军。

除了战术得当之外,八旗军在骑射方面的传统,让他们的骑兵作战能力要超过明军。满族人是渔猎民族,他们在大平原上组队围歼猎物,骑射就是他们的生存最基本的技能。

这也导致清朝在建立后还一直坚守骑射传统,可见当时这方面对明军的优势是非常大的。

再次,强悍的步兵

满清步兵在面对明军步兵的时候也拥有绝对优势。满洲步兵大多选自长白山、大兴安岭中的杀虎能手。你想一想连老虎都能杀掉,更不要说面对明朝的士兵了。

可见,八旗兵对明军优势明显,想不赢都难!


历史风暴


其实,明军面对八旗军也并非不堪一击。

萨尔浒之战,明军血战五天,三路主力被歼灭,一路仓皇逃窜,三百多将领和四万五千将士为国捐躯!这些可都是大明边军的骨血精锐,一战就全部报销。但这一战明军败在分兵,败在战术,而不并非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不足。

后世很多人都是被清代书写的史书所误导。这些文献褒奖努尔哈赤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以少胜多,一战定乾坤。其实,努尔哈赤此战赢得相当艰险,也赢得相当惨烈。

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总兵力不下六万人,而明朝官军加上仆从军也不过11万,真正的明朝边军总数其实就九万人而已。也就是说,主动进攻的明军,在数量上并没占绝对的优势。

而且,在真正交战时,明朝军队由于分兵作战,在与清军交战时,人数甚至还处于劣势。此战的转折点在于杜松的明军主力被歼。当时,努尔哈赤亲率六旗兵4万5千人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而当时杜松所部的兵力明显要少于后金军。

此战,双方激战两天,努尔哈赤的六旗主力付出巨大的伤亡,才最终将杜松部击溃。随后,努尔哈赤得以继续将明军其余各路军队击溃,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我们只看到明军是役损失过半,却很少人会去了解,其实当时八旗也损失不少。在此后,明军虽然处处被动挨打,当时在熊廷弼、袁崇焕等将帅的指挥下,还是取得了不少战绩。比如宁远之战,明军就依托坚城利炮,狠狠地教后金军做人,让他们死伤惨重,还干掉了野猪皮。


这些历史要读


即便当时日军的战术训练和装备都是先进的,但是战斗力能强过八旗军吗?抗倭援朝时的日本兵平均身高顶多一米五,就算他们装备再好,和女真人的战斗力也没法比。女真人个个都是天生的猎手,而且都是骑兵,单兵素质远远强于小矮人,在战术和训练层面同样丝毫不逊于日本兵。因此八旗兵肯定是远强于日军的。



明朝抗倭援朝之所以能胜,是因为明朝派出了最最精锐的关宁铁骑,用骑兵打日本人的步兵,最后可以说是惨胜,关宁铁骑损失数万人。到了后来面对清朝的八旗兵,首先明朝没有了骑兵优势,萨尔浒之战明军半数以上都是步兵,皇太极征服蒙古后,清军又多了蒙八旗,女真和蒙古人的组合,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恐怖的两个北方民族联手,谁能打得过呢?

当然,说明军完全不堪一击也不太准确,毕竟直到崇祯自缢时清军也没能入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明朝在辽东的关宁铁骑还是有很强战斗力的,但只可惜,因为兵力有限,关宁铁骑也只能主守和牵制,无法取得战略主动。


用户3278175866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永远都是战场上的主角,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明军的骑兵战术和训练已经远远不如后金的八旗。

满清一直强调自己的天下是靠骑射取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骑射立国的满清在骑兵方面,可谓是达到了巅峰。

首先一个八旗的骑兵,每个月的军饷是五十两白银,是步兵的十倍以上,是明军骑兵的二十倍,明军当时的骑兵一个月不过二两银子。

而且明军内部层层克扣,以至于这些当兵的几乎都是糊口都比较难,这导致了士气方面远比不上八旗。

在作战中,八旗也有更多的优待士兵政策,最著名的就是八旗有“放假”的传统,千万别把这个放假同现代放假混为一谈。

八旗的放假是指攻取一座城池之后,会任由士兵们洗劫三天,这三天所得都是你自己的,这也就能理解满清八旗好战敢战的原因。

并且战死了之后,还可以获得一笔不少的钱来安置家人,所以基本家里有一个八旗士兵,没有战打就得过紧巴日子,多打几场仗,那估计得富得流油。

所以说八旗这些看似“野蛮”的鼓励政策,决定了这支部队比明军要士气高涨,好战性也极其高。

这个就和秦国的“奖励耕战”一般,导致了秦国短短十五年内,就打造出一支横扫天下的锐士。

反观明军,则已经是被剥削的厉害,层层克扣之下,明军士兵几乎都是勉强糊口,至于家里过的怎么样,那更是惨兮兮。

所以二十年的腐化和剥削,足以将一支优秀的军队,变成一支斗志全无的军队,变成一支不敢卖命的军队。

对于明朝的灭亡,腐败就是最大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当时的明朝,基本已经是无药可救。即便是李自成不造反,明朝也会因为这种腐化而被外族入侵灭亡。

抗日援朝的明军,战斗力尚且还可以,但是如果被克扣剥削了二十年呢?想一想就知道明军士兵的战斗力为什么崩溃的这么快。

事实上明军投降清军之后,为何战斗力暴增,问题不就是出在这里吗?士兵们中的大部分,思想境界还没有那么高,为了家人不被饿死,他们自然只能为给钱多的卖命。

诺大的大明王朝,从朱元璋狠抓贪官污吏开始,一度让人觉得这个朝代与众不同。

可惜看到腐败会亡国的朱元璋,终究没能让明朝不灭亡于腐化!


小司马迁论史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题主的这个题目有很多的毛病。

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只是尚可一战吗?明军对日军打的很不错的好不好!

明军对八旗军不堪一击?没有的事,至少無月觉得明军没那么脆弱。

题目都歪成这样了,那还怎么答呢?

無月把题目改成“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还可打胜,20年后面对八旗军为什么灭国了呢”

这就要说说,明朝到底是不是满洲八旗灭的了。

答案:明朝不是满洲八旗灭的。

明朝是李自成灭的,或者严格来说,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导致崇祯帝自缢煤山,大明至此亡国。此后的南明小王朝我们不再把他们和大明王朝相提并论。

满清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打着替明朝剿匪的旗号出兵,时任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父亲在北京被李自成戕害,愤怒的吴三桂开关迎清军,此后原先已投降李自成的京畿地区各大总兵又倒戈投向满清,李自成最终兵败被杀。满清继续南下围剿南明小政权,并最终占据中国,入主中原。

实际上满清入关后,敌人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明朝,满清的军队也夹杂着很多的原明军旧部,之前和满清打过仗的很多将领此时已投向满清。满清打的是南方的明朝部队,大多数情况下,南方明军也是消极作战。遇到抵抗相对较少,但不是没有,李定国就是一支,打的也还不错。

因此,明朝灭亡,乃至后来的南明诸小政权败亡,并不因兵之不利,更因政之弊矣!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军事力量的强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比如秦始皇扫六合的大军在短短二十年后就惨败于农民军手中。朱棣北征横扫漠北,二十年后这支军队竟然覆灭于土木堡,皇帝都被活捉了。1937日军在中国横行无忌,十四年后,海扁日军的美军竟然被中国军队打败。

为何会如此?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为何会变的如此之快?

1:攻守之势异也

大家其实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我们对历史和对当代的标准不太一样,就是历史上20年很短,今天二十年很长。就以最近20年为例,1997年,台湾经济占内地一半,2017年,台湾经济占内地二十分之一。发生了什么?20年里gdp增加好多倍,一跃成为世界老二。

放到古代也是这样,20年的时间里,足够发生很大的改变。参加万历三大征的将军们老了,刘廷当时是中年,到萨尔浒的时候已经老年,士兵也换了好几茬。

而朝廷里面,万历朝鲜战争时候党争不严重,政策比较稳定;萨尔浒的时候,门户之见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只管斗争、不管国家的地步,而且皇帝派的矿监税使还在各地折腾。大明发生的变化大致和1983年到2003年的伊莱克差不多。

而努尔哈赤,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时候,还去北京朝贡过,见到了大城市,之后的二十年里,海西四部灭了三,实力翻了好几倍,兵强马壮。

这就是贾谊说的攻守之势异也。一方上升、一方下降还在折腾,能比吗?

(配图:过秦论)

2:组织能力的变化

丰成秀吉的军队打朝鲜军队还可以,而且在统一战争中打的也是中等规模战斗,往往政治妥协比战场胜利重要。部队的战斗力其实就那样。

明军有大量的边军骑兵与火炮,对射中不吃亏,对冲中碾压。你说打啥。

还有就是虽然明军缺乏兵团作战经验,但日本更缺乏哈。

相对应的努尔哈赤,那一套基本就是为克制明军准备的。我在写《大明官军为什么打不过清军》中详细写过这一问题(百度即可)。这里引用几句话:

回顾辽东战争,你会发现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像是一位战术娴熟的前辈与毛头小子摔跤。在明军中服役多年的努尔哈赤,亲眼目睹了明军对付蒙古人的这套战术,非常熟悉其优劣短长,他起兵后,明军依然如故,打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可以说,努尔哈赤身上的辽东性远远重于其内亚性(如果有的话)。

从军事组织角度大体如此。

(配图:万历援朝战争碧蹄馆之战)

3:战场胜败决于呼吸之间

靖难之役的时候,盛庸和平安东西对进,诸将担心被夹击。当时朱棣就说“百里之外,势不相及,两阵相对,胜败在于呼吸之间,虽百步不能相救,矧二百里哉”。

这就是战场。上面我们说了发展形势、战略战术。这里就是说战场。

努尔哈赤往往亲临战场,这是要比明军的指挥系统强的(丰成秀吉也是运筹帷幄),呼吸之间,临机判断,占尽了优势。

(配图:努尔哈赤是为数不多的明军研究专家)

总结

如上这就是明军可以战胜丰成秀吉、没法战胜清军的几点原因吧。历史是发展变动的,此消彼长是历史的常态,在军事上有备者胜于无备,在战场上亲临一线的胜于运筹帷幄。这几方面努尔哈赤都做到了,他是一名深入研究明朝军事问题的专家。

当然历史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有跟过研究。比如我提的模式就没法解释李自成的百战之师为何会一败再败。所以这都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经略复国要编》

《清太祖实录》

《三朝辽事实录》

《明清战争史略》

《明史》


一枚明粉


明朝中后期的万历朝鲜战争与明清战争,本质上是两场不同性质的战争。正因为性质的巨大不同,造成了明朝需要在战争中的投入也大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明军在两场战争中的表现似乎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但这些不同,本质上反映的却是同一个问题。

先说万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被很多人当做了对日情绪宣泄的一个历史依据,但抛开精神层面的内容不谈,这场战争实质上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地区争霸战争。明朝在有部分朝鲜军队的支持下,出动了部分辽东、西北的边军与南方的浙江部队一起参战。日本一边则主要以关西地区的一群军阀为主力,参与战争。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直接触及双方的核心地位的。战场本身就在主要两个参战国的境外,并不影响双方各自本土的资源生产能力。战争主要是考验双方军队的战斗素质与向周边地区的力量投射和补给调配能力。明朝需要跨过一个辽东边区,日本也需要渡海而来。

战争中,明军基本上在野战中不怕日军,日军则在补给不被切断的要塞工事内比较安全。这也反应了当时双方各自所处的军事水平对比。明军一边从北方边境抽调来的部队,长期同蒙古或女真部落作战,有着比较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南方来的浙江部队,比较擅长使用火器和小规模步兵近战。日军则因为长期处于封闭的战场环境,缺乏成规模的骑兵战经验,步兵对于应付骑兵也毫无章法。


但由于西方武器技术在这个世纪就已经传入了处于战乱背景下的日本,使得日军在掌握某项的新武器方面,来的更为迅速和彻底。明军忌惮的火绳枪就一个例子。日本人逐步强化起来的工事建设,也在朝鲜的战地环境下,特别明显。

所以,战争到后期其实已经成为了双方在半岛上的拉锯和消耗。哪一边先选择撤退,都不会危及本土安全。于是,日本在执意长期作战的丰臣秀吉死后,迅速撤离。明朝自然也没有力量进行更远距离的追击。反过来,如果明军撤兵,日军也没有能力再进入辽东了。

明清战争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清朝本身就位于明朝原本的朝廷体系内,距离辽东边区不远,在朝廷看来是威胁远远大于汉江以南的日军的。所以明军不像当初对日本那样,早期漫不经心,慢慢增兵。明朝第一次进行围剿的军事力量,就几乎与在朝鲜作战的总兵力相当。但萨尔浒的战败也说明,满洲军事力量的水平不是海岛上来的日本人可比的。


鉴于这个因素,明朝就必须不断使用大规模部队进行攻防。既要有优势兵力进行决战,又要有足够的兵力来把守辽东边境各地的城关。靠抽调几个地方精锐部队来临时客串救火队员的做法,在面对满洲时是行不通的。但明朝本身维系武力传统的卫所军户制度,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有限的资金和土司部队,只能在南方各地产出一些规模有限的精锐力量。这些力量在浑河之战的惨败后,也宣告破产。

于是,明朝必须依仗军事系统内一个最尾大不掉的部队--边军。这些平日里需要经常被用于作战的部队,同时兼具了南方精锐的费钱与北方军户的废柴。因为不能打,就需要更多兵,也就要花更多钱。但更多的钱不但不能提升战斗力,反而助涨了基层腐败,反过来又要朝廷花更多钱去招募更多人。


这种可怕的恶心循环,不仅没有解决满洲问题,反而阻碍了问题的解决途径。羸弱的辽东部队一方面不愿意失去财源,继续支持战争。另一方面又给满洲人以必须继续打下去的判断。基本上,和平解决的方案,也在刚愎自用的崇祯继位后,无法继续探讨下去。恶化的形式,反过来逼的很多人选择出关投靠满洲,获得更好的地位与待遇。


这也就是为何明军在朝鲜还能占据一定主动,到了面对满洲时,已经只能不停被放血的原因了。


米南德王问道


是明军太弱还是清兵太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军屡战屡败从?

萨尔浒之败到袁应泰、王化贞的相继大败,明军的恐满症开始流传,甚至有些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也被搞了出来。从来就没有谁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也曾被逼的背水一战;唐宗征战四方,也曾被迫定立城下之盟;徐达复幽云,扫残元,也曾中过王保保的埋伏险些全军覆没。究其根源,不是这些人不能被战胜,而是更多的人难以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

到了明末,之所以明军面对后金大军屡战屡败,后金军战力确实强是一方面,但是后金军也并非不能战胜。崇祯十五年周遇吉在杨柳青依托地形优势伏击撤退的清兵取得大胜;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洪承畴率领的秦兵首战便于乳峰山击溃多尔衮率领的清兵,史载‘清人兵马死伤甚多,几至溃败’,要不是总兵杨国柱突然中箭阵亡,明军几乎就要达成解围锦州的战役目的;崇祯十一年清兵回撤至永平遭到明军伏击,参领扈敏、佐领巴海、乌纳海被明军击杀。但这些基本都为局部胜利,难改大局。为什么面对清兵明军屡战屡败,战歌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明朝军制的败坏

从成祖建三大营开始,明军就分成了皇帝直属的京营、处在边防重镇的边军、负担维护国内的卫所军三部分。京营在土木堡之变中几乎损失殆尽,后虽经于谦补充整顿恢复了部分战力,但在宪宗后期逐渐沦为工匠、杂役性质的后勤部队,虽有天子亲军之名,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再加上吃空饷,往往十几万的员额,实际只有几万人,并且就是这几万人还大多是应付了事,甚至是临时雇佣充充数。后来孝宗、武宗、世宗各朝屡次想要整顿,但积弊已深,难以复振。卫所军从太祖朱元璋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军制败坏的情况,有条件的交好卫所军官可以另谋出路,没条件的就只能成为卫所军官的私人杂役,还没有工钱。边军由于长年处在对敌战争的第一线,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上边有的毛病他们哪个都没落下。并且为了由边军开始,明朝的将领们养成了用吃空饷养亲兵的惯例。这些亲兵体格强壮、待遇好、装备精、训练足,但只听命于将领一人。往往出战这些人便是战斗的主力或者是掩护将领撤退的绝佳后卫。这就造成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别看明军在关外作战动辄十几万,但实数往往也就是七八万人并且这其中战斗的主力还是将领亲兵。所以说清兵只要集中兵力击败明军的将领亲兵基本上就算是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明朝内部的掣肘

实际上明朝从熊廷弼开始对于关外问题就有一个极为正确的应对战略,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四个字就是‘主守,后战’。但是朝廷中那帮唇枪舌剑之徒,往往不顾全局,有事没事都要乱喷。熊廷弼刚稳定局势,就喷熊廷弼,让熊廷弼不能安心经略关外只得辞职;袁应泰大败,沈阳、辽阳尽失,又把熊廷弼请出来,可又弄了个王化贞把熊廷弼架空;天启皇帝任用孙承宗、袁可立完善了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战略,打造了一个攻守兼备的环环辽东防御体系,只等待时机一举荡平,又出来个阉党因为惧怕二人手中的兵权非要把他俩搞走,结果强撵去个高第尽弃关外所有,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然后袁崇焕出来,不管争议如何,好歹他能守住宁锦防线,稳定局面,最后他弄没了毛文龙,崇祯又让他去见了毛文龙,明朝应对关外的战略算是彻底崩溃了!

内部不稳、战略失策

崇祯时期不仅要面对越来越强盛的后金,还要同时应对国内的西北起义和西南土司之乱。本来应为朝廷提供兵员补充和后勤保障的西北及西南地区不仅失去了作用,反而还要耗费朝廷捉襟见肘的人力、财力、物力。当时明朝为数不多的能跟清兵拼战力的白杆兵也只能留下来守家。在战略上,崇祯时期皇太极已经收服了草原各部落,关宁锦防线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继续存在只是给敌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围点打援地。崇祯要是不想议和也行,放弃宁远以东,既能省劲应对国内问题又能化被动为主动,何乐而不为。但是崇祯时期的宁锦明明不能守、明明没有多大作用了,偏还要坚持。

辽东武人集团

说到明朝与后金绝对绕不过的就是这帮子。他们以祖大寿、吴三桂为代表,世居辽东根基深厚。他们手下的辽东军绝对能力敌关外敌军,但是就他们自身的利益来说。朝廷调集的客兵是绝对不能在关外取胜的,因为那样他们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而要他们击败清兵也是也是不行的,一是损失太大也不能保证稳胜;二是朝廷看到希望肯定会强令他们出战。对于他们来说最能凸显重要性的情况就是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守住辽东,但是野战不行只有据城而守。看看明末客兵以及客兵与他们的联合作战,再看看他们自己作战,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总的说来,明军之所以屡战屡败绝非仅仅因为战力不行,而是各种弊端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