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軍面對日軍尚可一戰,20年後面對八旗軍卻不堪一擊?

KK夜枚廝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壬辰倭亂是在1592年,薩爾滸戰役1619年,相差了27年之久。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27年並不短了,比如蒙元也不過100年曆史。

這27年變化就大了。

原因如下:

第一,大明經濟不同。

在壬辰倭亂期間,大明還處於張居正新政期間。

之前大明的國庫僅有130萬兩白銀,但需要支付官軍俸銀135萬、邊餉銀236萬、補發年例銀182萬,三項通計總支出銀需553萬兩。國庫存糧只是夠支在京的官軍月糧的2年時間,維持全國官兵也就二三個月而已。

也就是說,財政已經赤字400多萬兩,糧食儲備也基本破產。

而張居正改革以後,國庫存銀達六七百萬兩(每年收入三四百萬兩),儲備的糧食多達1300多萬石,足夠軍隊用10年。

在這種財政的支持下,12萬明軍才能和強大的日軍鏖戰很多年。

為此,大明6年耗費白銀800萬兩以上,國庫勉強還是可以支付的。

對滿清10年戰爭,戰爭規模要大得多。比如薩爾滸會戰,滿清辮子兵就有6萬人,明軍11萬(包括朝鮮兵)。

10年戰爭耗費白銀6000萬兩,平均每年600萬兩。自然,如果是張居正時代,赤字還不算多大,拆東牆補西牆還可以維持。

而大明財政收入卻降低,到了崇禎時期每年收入只有160萬兩,大家算算赤字有多大,就算把紫禁城拆賣了也付不起啊!

這種情況下,戰爭如何能夠支持下去。

第二,大明軍事戰略問題。

大明的轉折在於薩爾滸戰役的慘敗,導致大明北方邊境的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薩爾滸戰役中,明軍大概8萬多人,加上朝鮮兵1萬3000人,女真葉赫部1萬,一共是11萬多。

其中朝鮮兵是打醬油的,葉赫部也不可靠,明軍其實只有8萬多人。

眾所周知,明軍由於衛所制度的腐敗,戰鬥力下降明顯。

但滿清辮子兵有高達6萬人,實際上滿清辮子兵總戰力並不亞於明軍。

這種情況下,明軍如果傾全力和辮子兵決戰,未必會完敗。

然而,明軍總指揮楊鎬錯誤判斷局勢,認為辮子兵戰鬥力低下,竟然將兵力分為4路,每路只有二萬人。

相反,辮子兵集中主力,以多打少。比如總兵杜松的明軍大約2萬多人,而辮子兵出動4萬5千人,兵力一倍優勢,那還打不贏嗎?

薩爾滸戰役導致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佔參戰明軍的一半還多。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元氣大傷。

以大明的經濟能力,這麼慘重的損失是無法補充的。

隨後明軍就徹底陷入戰略被動,始終沒有扭轉,最終在洪承疇時代徹底崩盤。

相反,和日軍作戰,明軍的戰略則很正常。

由於日本水軍戰鬥力低下,明軍和朝鮮軍聯手首先掌握制海權。日軍的補給必須通過水軍跨海運輸到朝鮮,這就等於掐住了日軍脖子。

在具體的戰爭中,明軍採用穩紮穩打,持久戰的模式。激戰中,雙方都有勝負,大體是一個平手,明軍和朝鮮軍略佔優勢而已。

但日軍無法經受長期消耗,又被朝鮮人民切齒痛恨,失敗是必然的。

第三,大明的戰術問題。

日軍和明軍為什麼打平手,並不是日軍弱。

其實,日軍也和滿清韃子兵交過手。

追到朝鮮北部的日軍遭遇海西女真部,輕鬆攻陷二十營。其餘女真部落紛紛潰散,可見已經開始逐漸強盛起來的女真人,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

但日軍就戰術上,不能佔據明軍上風。

日軍騎兵非常弱,又沒有裝備野戰火炮,作戰以步兵為主。

明軍則有強悍的騎兵部隊,在步兵戰術上佔據很大的優勢。

同時,因裝備野戰火炮,明軍具有超射程的打擊力,這是日軍沒有的。明軍戰術上又有優勢!

實戰中,日軍步兵一旦遭遇大明騎兵,就容易被擊潰。

步兵和步兵隊長,日軍往往又會吃大炮的虧。

自然,日軍的強於武士近距離肉搏和足輕的火繩槍,各有各的強,互相無法壓倒對方。

但滿清則不同。

滿清有更強悍的騎兵,只是火炮上差了一些。

但那個年代火炮技術落後,只能用於防禦,不能用於野戰進攻。

在野戰中,明軍火炮發揮的作用有限。所以一到野戰,明軍在滿清步兵和騎兵的聯合衝擊下,往往堅持不住,會潰散。

所以,明軍在野戰幾乎不能勝利,只能堅守城池。

好在有火炮還有火器的優勢(野戰中火器也難以打敗滿清弓箭),所以防禦戰中明軍還是比較牛的,才有袁崇煥的寧遠大捷,氣死了野豬皮努爾哈赤。


不過,在辮子兵也裝備了火炮以後,明軍也就沒有優勢,一敗塗地也就難免了。


其實原因還有很多,懶得打字了。


薩沙


因為這20年前後的明軍已經判若兩軍。

明日戰爭爆發在1592年,明金戰爭爆發在1618年。

明日戰爭的時候,大明剛剛經歷了萬曆中興,雖然國家已經走了下坡路,但是國庫尚有存餘,戚繼光時代的軍事改革在大明九邊的邊軍還有一定的餘溫。像戚繼光改進的火器偏廂車戰術,在大同、宣化、薊州和遼東四鎮尤其受到推崇。在萬曆援朝戰爭中,戚繼光的車營戰術為明軍取得了極大的優勢,因為日軍缺乏重火炮,而火繩槍還不足以擊穿戰車的護盾,另外日本少得可憐的騎兵也只有阿拉斯加犬那麼高,實在是對明軍的車營戰術構不成威脅。



雖說日軍的軍事戰術不差,但是跟明軍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就是被日軍吹上天的三段擊戰術早就被明軍玩的爛大街了,而長槍足輕的運用,在明軍高大的騎兵面前,也是不太經打。最重要的一點是明軍的火炮雖然跟歐洲比屬於小炮,但是在當時的東亞,那就是絕對的重火力,幾波火炮過去,日軍就只能退守堡壘了。其實在第二次援朝戰爭就可以看出來,最後日軍和明軍僵持,是在明軍人數劣勢、日軍可以獲得海運補給、日軍依託蔚山城高池堅才誰也打不過誰的。



但是在面對八旗軍時,明軍早就已經換了一副面貌。

在這二十年裡,九邊各鎮疏於訓練和物資補充。當時大明的軍政已經爛透了,因為欠餉,前線的募兵們戰鬥意志非常低,因此很難聽將軍的話去奮勇殺敵(就是明軍的人頭軍功制,也有先賒著賬的說法)。因此武將為了獲得勝利,就必須有一支能打的部隊。上奏朝廷重新招兵是不太可能,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招募家丁的名義建立私人武裝部隊。但是武將自己錢是不多的,所以他們就開始苛扣軍餉,然後把大量的錢用在家丁部隊上,結果就是募兵拿不到錢更不願意打仗,而武將就愈發的依賴家丁,最好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薩爾滸之後,熊廷弼經略遼東,在任期間他發現遼東鎮鳥銃手“三十人射打通計僅中一鉛”之後斷言遼東軍九萬多人,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八千,而且還分散在各個堡壘裡。除了人不行,明軍的裝備也有嚴重的質量問題。首先是戰車的損耗得不到補充,原本遼東鎮戰車在萬曆初年是三千八百多輛,薩爾滸前夕,遼東戰車已經不足一千。鳥銃手所用鳥銃的質量也不過關,槍管有彎曲或者扳機鬆弛。為了保險起見,士兵們都紛紛換上了已經快被淘汰的三眼火門槍。面對後金的鐵質甲冑,這種火銃很明顯是打不穿的。



除了明軍自身戰鬥力的退化,敵人的戰鬥力也不在一條線上。早在第一次援朝戰爭中,日軍將領加藤清正就渡過鴨綠江進入了建州女真的地盤,然後被當時女真的一個小部落給揍了回去。由此可見,女真戰士遠比日軍能打。另外在護甲上,日軍多是竹甲,沒什麼防禦力,而八旗戰士早期都是布面鐵甲,初級火器、刀砍槍刺都能擋得住,所以這麼幾個原因一綜合,明軍的表現判若兩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火器工坊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面對的日軍,他們的實力是沒有辦法和八旗軍相比的。

明軍的騎兵可以剋制日軍

日軍當時主要是自己的鐵炮部隊這種火器對敵人給予巨大殺傷,可是當日軍面對明朝騎兵的時候,騎兵的強大的衝擊力與高速的機動性,經常會打得日軍潰不成軍。

在碧蹄館之戰中,李如松僅率數千人馬就成功抵擋住了日軍數萬人的攻擊。本來當時日軍想要圍殲李如松這幾千人,沒想到打了半天竟然吃不下這支孤軍。

明軍的炮兵可以剋制日軍

明朝軍隊除了在騎兵方面有優勢之外,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強大的火炮部隊。相對於日軍的鐵炮,明軍的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遠,可以死死壓制住日軍的反擊。

近身肉搏,明軍步兵可以剋制日軍

明軍的步兵在面對日軍的時候也有優勢。當時步兵擁有數千戚家軍,這支部隊在南方剿滅倭寇的戰鬥中經常會打出自身損失幾人而殲滅敵軍幾百甚至幾千的戰果。

當日軍面對這支軍隊的時候,在近身肉搏中也不是對手。

所以,當時無論是野戰、巷戰,還是鐵炮對轟,日軍都不是明軍的對手,他要是能贏才怪了。


明軍在對抗八旗軍隊的時候,卻顛倒了過來!

首先,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明朝的軍事統帥比努爾哈赤軍事素養差

當時明軍統帥楊鎬就是一個死板的書生。在戰前他所信奉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希望通過自己在道義上優勢取得對努爾哈赤的勝利,所以把自己出兵的時間、戰術等都告訴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在戰爭中憑藉對明軍動向的瞭解,提出了“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對策,不斷以優勢兵力打敗明軍。

其次,八旗軍的騎射水平領先明軍。

除了戰術得當之外,八旗軍在騎射方面的傳統,讓他們的騎兵作戰能力要超過明軍。滿族人是漁獵民族,他們在大平原上組隊圍殲獵物,騎射就是他們的生存最基本的技能。

這也導致清朝在建立後還一直堅守騎射傳統,可見當時這方面對明軍的優勢是非常大的。

再次,強悍的步兵

滿清步兵在面對明軍步兵的時候也擁有絕對優勢。滿洲步兵大多選自長白山、大興安嶺中的殺虎能手。你想一想連老虎都能殺掉,更不要說面對明朝的士兵了。

可見,八旗兵對明軍優勢明顯,想不贏都難!


歷史風暴


其實,明軍面對八旗軍也並非不堪一擊。

薩爾滸之戰,明軍血戰五天,三路主力被殲滅,一路倉皇逃竄,三百多將領和四萬五千將士為國捐軀!這些可都是大明邊軍的骨血精銳,一戰就全部報銷。但這一戰明軍敗在分兵,敗在戰術,而不併非戰鬥意志和戰鬥力不足。

後世很多人都是被清代書寫的史書所誤導。這些文獻褒獎努爾哈赤如何如何厲害,如何如何以少勝多,一戰定乾坤。其實,努爾哈赤此戰贏得相當艱險,也贏得相當慘烈。

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的後金軍總兵力不下六萬人,而明朝官軍加上僕從軍也不過11萬,真正的明朝邊軍總數其實就九萬人而已。也就是說,主動進攻的明軍,在數量上並沒佔絕對的優勢。

而且,在真正交戰時,明朝軍隊由於分兵作戰,在與清軍交戰時,人數甚至還處於劣勢。此戰的轉折點在於杜松的明軍主力被殲。當時,努爾哈赤親率六旗兵4萬5千人進攻薩爾滸的杜松軍,而當時杜松所部的兵力明顯要少於後金軍。

此戰,雙方激戰兩天,努爾哈赤的六旗主力付出巨大的傷亡,才最終將杜松部擊潰。隨後,努爾哈赤得以繼續將明軍其餘各路軍隊擊潰,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我們只看到明軍是役損失過半,卻很少人會去了解,其實當時八旗也損失不少。在此後,明軍雖然處處被動挨打,當時在熊廷弼、袁崇煥等將帥的指揮下,還是取得了不少戰績。比如寧遠之戰,明軍就依託堅城利炮,狠狠地教後金軍做人,讓他們死傷慘重,還幹掉了野豬皮。


這些歷史要讀


即便當時日軍的戰術訓練和裝備都是先進的,但是戰鬥力能強過八旗軍嗎?抗倭援朝時的日本兵平均身高頂多一米五,就算他們裝備再好,和女真人的戰鬥力也沒法比。女真人個個都是天生的獵手,而且都是騎兵,單兵素質遠遠強於小矮人,在戰術和訓練層面同樣絲毫不遜於日本兵。因此八旗兵肯定是遠強於日軍的。



明朝抗倭援朝之所以能勝,是因為明朝派出了最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用騎兵打日本人的步兵,最後可以說是慘勝,關寧鐵騎損失數萬人。到了後來面對清朝的八旗兵,首先明朝沒有了騎兵優勢,薩爾滸之戰明軍半數以上都是步兵,皇太極征服蒙古後,清軍又多了蒙八旗,女真和蒙古人的組合,中國歷史上戰鬥力最恐怖的兩個北方民族聯手,誰能打得過呢?

當然,說明軍完全不堪一擊也不太準確,畢竟直到崇禎自縊時清軍也沒能入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明朝在遼東的關寧鐵騎還是有很強戰鬥力的,但只可惜,因為兵力有限,關寧鐵騎也只能主守和牽制,無法取得戰略主動。


用戶3278175866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永遠都是戰場上的主角,這就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明軍的騎兵戰術和訓練已經遠遠不如後金的八旗。

滿清一直強調自己的天下是靠騎射取得,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騎射立國的滿清在騎兵方面,可謂是達到了巔峰。

首先一個八旗的騎兵,每個月的軍餉是五十兩白銀,是步兵的十倍以上,是明軍騎兵的二十倍,明軍當時的騎兵一個月不過二兩銀子。

而且明軍內部層層剋扣,以至於這些當兵的幾乎都是餬口都比較難,這導致了士氣方面遠比不上八旗。

在作戰中,八旗也有更多的優待士兵政策,最著名的就是八旗有“放假”的傳統,千萬別把這個放假同現代放假混為一談。

八旗的放假是指攻取一座城池之後,會任由士兵們洗劫三天,這三天所得都是你自己的,這也就能理解滿清八旗好戰敢戰的原因。

並且戰死了之後,還可以獲得一筆不少的錢來安置家人,所以基本家裡有一個八旗士兵,沒有戰打就得過緊巴日子,多打幾場仗,那估計得富得流油。

所以說八旗這些看似“野蠻”的鼓勵政策,決定了這支部隊比明軍要士氣高漲,好戰性也極其高。

這個就和秦國的“獎勵耕戰”一般,導致了秦國短短十五年內,就打造出一支橫掃天下的銳士。

反觀明軍,則已經是被剝削的厲害,層層剋扣之下,明軍士兵幾乎都是勉強餬口,至於家裡過的怎麼樣,那更是慘兮兮。

所以二十年的腐化和剝削,足以將一支優秀的軍隊,變成一支鬥志全無的軍隊,變成一支不敢賣命的軍隊。

對於明朝的滅亡,腐敗就是最大的問題,歷史已經證明當時的明朝,基本已經是無藥可救。即便是李自成不造反,明朝也會因為這種腐化而被外族入侵滅亡。

抗日援朝的明軍,戰鬥力尚且還可以,但是如果被剋扣剝削了二十年呢?想一想就知道明軍士兵的戰鬥力為什麼崩潰的這麼快。

事實上明軍投降清軍之後,為何戰鬥力暴增,問題不就是出在這裡嗎?士兵們中的大部分,思想境界還沒有那麼高,為了家人不被餓死,他們自然只能為給錢多的賣命。

諾大的大明王朝,從朱元璋狠抓貪官汙吏開始,一度讓人覺得這個朝代與眾不同。

可惜看到腐敗會亡國的朱元璋,終究沒能讓明朝不滅亡於腐化!


小司馬遷論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題主的這個題目有很多的毛病。

明軍面對日軍尚可一戰?只是尚可一戰嗎?明軍對日軍打的很不錯的好不好!

明軍對八旗軍不堪一擊?沒有的事,至少無月覺得明軍沒那麼脆弱。

題目都歪成這樣了,那還怎麼答呢?

無月把題目改成“為什麼明軍面對日軍還可打勝,20年後面對八旗軍為什麼滅國了呢”

這就要說說,明朝到底是不是滿洲八旗滅的了。

答案:明朝不是滿洲八旗滅的。

明朝是李自成滅的,或者嚴格來說,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導致崇禎帝自縊煤山,大明至此亡國。此後的南明小王朝我們不再把他們和大明王朝相提並論。

滿清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後,打著替明朝剿匪的旗號出兵,時任山海關總兵的吳三桂,父親在北京被李自成戕害,憤怒的吳三桂開關迎清軍,此後原先已投降李自成的京畿地區各大總兵又倒戈投向滿清,李自成最終兵敗被殺。滿清繼續南下圍剿南明小政權,並最終佔據中國,入主中原。

實際上滿清入關後,敵人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明朝,滿清的軍隊也夾雜著很多的原明軍舊部,之前和滿清打過仗的很多將領此時已投向滿清。滿清打的是南方的明朝部隊,大多數情況下,南方明軍也是消極作戰。遇到抵抗相對較少,但不是沒有,李定國就是一支,打的也還不錯。

因此,明朝滅亡,乃至後來的南明諸小政權敗亡,並不因兵之不利,更因政之弊矣!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軍事力量的強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比如秦始皇掃六合的大軍在短短二十年後就慘敗於農民軍手中。朱棣北征橫掃漠北,二十年後這支軍隊竟然覆滅於土木堡,皇帝都被活捉了。1937日軍在中國橫行無忌,十四年後,海扁日軍的美軍竟然被中國軍隊打敗。

為何會如此?一支軍隊的戰鬥力為何會變的如此之快?

1:攻守之勢異也

大家其實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我們對歷史和對當代的標準不太一樣,就是歷史上20年很短,今天二十年很長。就以最近20年為例,1997年,臺灣經濟佔內地一半,2017年,臺灣經濟佔內地二十分之一。發生了什麼?20年裡gdp增加好多倍,一躍成為世界老二。

放到古代也是這樣,20年的時間裡,足夠發生很大的改變。參加萬曆三大徵的將軍們老了,劉廷當時是中年,到薩爾滸的時候已經老年,士兵也換了好幾茬。

而朝廷裡面,萬曆朝鮮戰爭時候黨爭不嚴重,政策比較穩定;薩爾滸的時候,門戶之見非常嚴重,已經到了只管鬥爭、不管國家的地步,而且皇帝派的礦監稅使還在各地折騰。大明發生的變化大致和1983年到2003年的伊萊克差不多。

而努爾哈赤,在萬曆朝鮮戰爭的時候,還去北京朝貢過,見到了大城市,之後的二十年裡,海西四部滅了三,實力翻了好幾倍,兵強馬壯。

這就是賈誼說的攻守之勢異也。一方上升、一方下降還在折騰,能比嗎?

(配圖:過秦論)

2:組織能力的變化

豐成秀吉的軍隊打朝鮮軍隊還可以,而且在統一戰爭中打的也是中等規模戰鬥,往往政治妥協比戰場勝利重要。部隊的戰鬥力其實就那樣。

明軍有大量的邊軍騎兵與火炮,對射中不吃虧,對沖中碾壓。你說打啥。

還有就是雖然明軍缺乏兵團作戰經驗,但日本更缺乏哈。

相對應的努爾哈赤,那一套基本就是為剋制明軍準備的。我在寫《大明官軍為什麼打不過清軍》中詳細寫過這一問題(百度即可)。這裡引用幾句話:

回顧遼東戰爭,你會發現努爾哈赤與明軍作戰,像是一位戰術嫻熟的前輩與毛頭小子摔跤。在明軍中服役多年的努爾哈赤,親眼目睹了明軍對付蒙古人的這套戰術,非常熟悉其優劣短長,他起兵後,明軍依然如故,打起來自然就得心應手。可以說,努爾哈赤身上的遼東性遠遠重於其內亞性(如果有的話)。

從軍事組織角度大體如此。

(配圖:萬曆援朝戰爭碧蹄館之戰)

3:戰場勝敗決於呼吸之間

靖難之役的時候,盛庸和平安東西對進,諸將擔心被夾擊。當時朱棣就說“百里之外,勢不相及,兩陣相對,勝敗在於呼吸之間,雖百步不能相救,矧二百里哉”。

這就是戰場。上面我們說了發展形勢、戰略戰術。這裡就是說戰場。

努爾哈赤往往親臨戰場,這是要比明軍的指揮系統強的(豐成秀吉也是運籌帷幄),呼吸之間,臨機判斷,佔盡了優勢。

(配圖:努爾哈赤是為數不多的明軍研究專家)

總結

如上這就是明軍可以戰勝豐成秀吉、沒法戰勝清軍的幾點原因吧。歷史是發展變動的,此消彼長是歷史的常態,在軍事上有備者勝於無備,在戰場上親臨一線的勝於運籌帷幄。這幾方面努爾哈赤都做到了,他是一名深入研究明朝軍事問題的專家。

當然歷史的複雜性需要我們有跟過研究。比如我提的模式就沒法解釋李自成的百戰之師為何會一敗再敗。所以這都需要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經略復國要編》

《清太祖實錄》

《三朝遼事實錄》

《明清戰爭史略》

《明史》


一枚明粉


明朝中後期的萬曆朝鮮戰爭與明清戰爭,本質上是兩場不同性質的戰爭。正因為性質的巨大不同,造成了明朝需要在戰爭中的投入也大不相同。這也是為什麼明軍在兩場戰爭中的表現似乎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但這些不同,本質上反映的卻是同一個問題。

先說萬曆朝鮮戰爭。這場戰爭被很多人當做了對日情緒宣洩的一個歷史依據,但拋開精神層面的內容不談,這場戰爭實質上是一場規模有限的地區爭霸戰爭。明朝在有部分朝鮮軍隊的支持下,出動了部分遼東、西北的邊軍與南方的浙江部隊一起參戰。日本一邊則主要以關西地區的一群軍閥為主力,參與戰爭。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直接觸及雙方的核心地位的。戰場本身就在主要兩個參戰國的境外,並不影響雙方各自本土的資源生產能力。戰爭主要是考驗雙方軍隊的戰鬥素質與向周邊地區的力量投射和補給調配能力。明朝需要跨過一個遼東邊區,日本也需要渡海而來。

戰爭中,明軍基本上在野戰中不怕日軍,日軍則在補給不被切斷的要塞工事內比較安全。這也反應了當時雙方各自所處的軍事水平對比。明軍一邊從北方邊境抽調來的部隊,長期同蒙古或女真部落作戰,有著比較豐富的騎兵作戰經驗。南方來的浙江部隊,比較擅長使用火器和小規模步兵近戰。日軍則因為長期處於封閉的戰場環境,缺乏成規模的騎兵戰經驗,步兵對於應付騎兵也毫無章法。


但由於西方武器技術在這個世紀就已經傳入了處於戰亂背景下的日本,使得日軍在掌握某項的新武器方面,來的更為迅速和徹底。明軍忌憚的火繩槍就一個例子。日本人逐步強化起來的工事建設,也在朝鮮的戰地環境下,特別明顯。

所以,戰爭到後期其實已經成為了雙方在半島上的拉鋸和消耗。哪一邊先選擇撤退,都不會危及本土安全。於是,日本在執意長期作戰的豐臣秀吉死後,迅速撤離。明朝自然也沒有力量進行更遠距離的追擊。反過來,如果明軍撤兵,日軍也沒有能力再進入遼東了。

明清戰爭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清朝本身就位於明朝原本的朝廷體系內,距離遼東邊區不遠,在朝廷看來是威脅遠遠大於漢江以南的日軍的。所以明軍不像當初對日本那樣,早期漫不經心,慢慢增兵。明朝第一次進行圍剿的軍事力量,就幾乎與在朝鮮作戰的總兵力相當。但薩爾滸的戰敗也說明,滿洲軍事力量的水平不是海島上來的日本人可比的。


鑑於這個因素,明朝就必須不斷使用大規模部隊進行攻防。既要有優勢兵力進行決戰,又要有足夠的兵力來把守遼東邊境各地的城關。靠抽調幾個地方精銳部隊來臨時客串救火隊員的做法,在面對滿洲時是行不通的。但明朝本身維繫武力傳統的衛所軍戶制度,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用處。有限的資金和土司部隊,只能在南方各地產出一些規模有限的精銳力量。這些力量在渾河之戰的慘敗後,也宣告破產。

於是,明朝必須依仗軍事系統內一個最尾大不掉的部隊--邊軍。這些平日裡需要經常被用於作戰的部隊,同時兼具了南方精銳的費錢與北方軍戶的廢柴。因為不能打,就需要更多兵,也就要花更多錢。但更多的錢不但不能提升戰鬥力,反而助漲了基層腐敗,反過來又要朝廷花更多錢去招募更多人。


這種可怕的噁心循環,不僅沒有解決滿洲問題,反而阻礙了問題的解決途徑。羸弱的遼東部隊一方面不願意失去財源,繼續支持戰爭。另一方面又給滿洲人以必須繼續打下去的判斷。基本上,和平解決的方案,也在剛愎自用的崇禎繼位後,無法繼續探討下去。惡化的形式,反過來逼的很多人選擇出關投靠滿洲,獲得更好的地位與待遇。


這也就是為何明軍在朝鮮還能佔據一定主動,到了面對滿洲時,已經只能不停被放血的原因了。


米南德王問道


是明軍太弱還是清兵太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軍屢戰屢敗從?

薩爾滸之敗到袁應泰、王化貞的相繼大敗,明軍的恐滿症開始流傳,甚至有些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滿萬不可敵’的神話也被搞了出來。從來就沒有誰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也曾被逼的背水一戰;唐宗征戰四方,也曾被迫定立城下之盟;徐達復幽雲,掃殘元,也曾中過王保保的埋伏險些全軍覆沒。究其根源,不是這些人不能被戰勝,而是更多的人難以戰勝自己心中的恐懼。

到了明末,之所以明軍面對後金大軍屢戰屢敗,後金軍戰力確實強是一方面,但是後金軍也並非不能戰勝。崇禎十五年周遇吉在楊柳青依託地形優勢伏擊撤退的清兵取得大勝;崇禎十四年,松錦大戰,洪承疇率領的秦兵首戰便於乳峰山擊潰多爾袞率領的清兵,史載‘清人兵馬死傷甚多,幾至潰敗’,要不是總兵楊國柱突然中箭陣亡,明軍幾乎就要達成解圍錦州的戰役目的;崇禎十一年清兵回撤至永平遭到明軍伏擊,參領扈敏、佐領巴海、烏納海被明軍擊殺。但這些基本都為局部勝利,難改大局。為什麼面對清兵明軍屢戰屢敗,戰歌認為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明朝軍制的敗壞

從成祖建三大營開始,明軍就分成了皇帝直屬的京營、處在邊防重鎮的邊軍、負擔維護國內的衛所軍三部分。京營在土木堡之變中幾乎損失殆盡,後雖經于謙補充整頓恢復了部分戰力,但在憲宗後期逐漸淪為工匠、雜役性質的後勤部隊,雖有天子親軍之名,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再加上吃空餉,往往十幾萬的員額,實際只有幾萬人,並且就是這幾萬人還大多是應付了事,甚至是臨時僱傭充充數。後來孝宗、武宗、世宗各朝屢次想要整頓,但積弊已深,難以復振。衛所軍從太祖朱元璋後期就已經出現了軍制敗壞的情況,有條件的交好衛所軍官可以另謀出路,沒條件的就只能成為衛所軍官的私人雜役,還沒有工錢。邊軍由於長年處在對敵戰爭的第一線,情況稍微好一點,但上邊有的毛病他們哪個都沒落下。並且為了由邊軍開始,明朝的將領們養成了用吃空餉養親兵的慣例。這些親兵體格強壯、待遇好、裝備精、訓練足,但只聽命於將領一人。往往出戰這些人便是戰鬥的主力或者是掩護將領撤退的絕佳後衛。這就造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別看明軍在關外作戰動輒十幾萬,但實數往往也就是七八萬人並且這其中戰鬥的主力還是將領親兵。所以說清兵只要集中兵力擊敗明軍的將領親兵基本上就算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明朝內部的掣肘

實際上明朝從熊廷弼開始對於關外問題就有一個極為正確的應對戰略,用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個字就是‘主守,後戰’。但是朝廷中那幫唇槍舌劍之徒,往往不顧全局,有事沒事都要亂噴。熊廷弼剛穩定局勢,就噴熊廷弼,讓熊廷弼不能安心經略關外只得辭職;袁應泰大敗,瀋陽、遼陽盡失,又把熊廷弼請出來,可又弄了個王化貞把熊廷弼架空;天啟皇帝任用孫承宗、袁可立完善了熊廷弼提出的三方佈置戰略,打造了一個攻守兼備的環環遼東防禦體系,只等待時機一舉蕩平,又出來個閹黨因為懼怕二人手中的兵權非要把他倆搞走,結果強攆去個高第盡棄關外所有,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然後袁崇煥出來,不管爭議如何,好歹他能守住寧錦防線,穩定局面,最後他弄沒了毛文龍,崇禎又讓他去見了毛文龍,明朝應對關外的戰略算是徹底崩潰了!

內部不穩、戰略失策

崇禎時期不僅要面對越來越強盛的後金,還要同時應對國內的西北起義和西南土司之亂。本來應為朝廷提供兵員補充和後勤保障的西北及西南地區不僅失去了作用,反而還要耗費朝廷捉襟見肘的人力、財力、物力。當時明朝為數不多的能跟清兵拼戰力的白桿兵也只能留下來守家。在戰略上,崇禎時期皇太極已經收服了草原各部落,關寧錦防線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它的作用,繼續存在只是給敵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圍點打援地。崇禎要是不想議和也行,放棄寧遠以東,既能省勁應對國內問題又能化被動為主動,何樂而不為。但是崇禎時期的寧錦明明不能守、明明沒有多大作用了,偏還要堅持。

遼東武人集團

說到明朝與後金絕對繞不過的就是這幫子。他們以祖大壽、吳三桂為代表,世居遼東根基深厚。他們手下的遼東軍絕對能力敵關外敵軍,但是就他們自身的利益來說。朝廷調集的客兵是絕對不能在關外取勝的,因為那樣他們的重要性就會大打折扣。而要他們擊敗清兵也是也是不行的,一是損失太大也不能保證穩勝;二是朝廷看到希望肯定會強令他們出戰。對於他們來說最能凸顯重要性的情況就是隻有依靠他們才能守住遼東,但是野戰不行只有據城而守。看看明末客兵以及客兵與他們的聯合作戰,再看看他們自己作戰,就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總的說來,明軍之所以屢戰屢敗絕非僅僅因為戰力不行,而是各種弊端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