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主要體現在哪方面?

歷史三劍客


宋明兩朝,天差地別。甚至可以說是:換了人間。

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戰略態勢轉變;
2.社會心態轉變;
3.集權政策的畸形

一、宋明兩朝,戰略態勢從東西對決,轉為南北對決。

“戰略態勢變化,導致宋朝迷茫。”

以宋朝為例,雖然兩宋地盤不大,但都是農耕文明的精華地區,加之沒有西域那樣的廣闊邊疆需要經營,中央財政的負擔較小,可以說非常的富足。但物質財富空前發達的宋王朝,在精神上卻陷入了迷茫,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戰略態勢的變化:

宋興前,中國的舊格局,沿著西安——洛陽這個軸線運轉。

宋滅後,中國的新格局,變成北京——南京這個軸線運轉。

北方強大的馬背民族,迫使宋朝全面防守。因為宋朝思維還停留在東西軸線上,所以在立國之初,沒能更堅決的拿下幽州。但是宋朝又急於總結唐朝滅亡的經驗,閹割了國家的尚武精神。如果宋朝能夠拿下幽州,再重文輕武,或許華夏文明的格局又不一樣。

華夏文明誕生以來,第一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被宋朝的精英分子迎頭撞上,他們被徹底的撞暈了。終宋一朝,只有兩個字迷茫。

“戰略態勢變化,導致明朝內斂。”

明朝建立時,南北對立局面徹底形成。明朝為了對北用兵,南方的財政就變得空前重要。於是南方獲得很大的發展,但是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口增加,國家的負擔變重,又暴露出小農經濟的脆弱性。使得明朝國力恢復的同時,國家的脆弱性也直線上升。

財政的“雞蛋”,都在農業一個籃子裡,國力越強,國家反而越脆弱。明朝就在小農經濟的短板中,逐漸陷入絕境。

二、戰略態勢的不同,導致宋明社會心態不同。

宋朝心態:富裕守家奴。

宋之後,因為長江流域的開發利用,再加上商業貿易前所未有地發達,使得華夏文明日益精確、富足。宋朝時期,戰略態勢雖有轉移,但不夠明朗。對於宋朝精英來說,最好的戰略就是:採取守勢,靜觀其變。

在西、北皆有戰事的情況下,宋朝安心經營東南,整個社會心態也從唐朝的外向,轉為守勢。至此宋朝只有守國之法,再無拓土之能。但也不能就此說宋朝弱,畢竟在軍事短板的情況下,宋能夠熬死遼、金,本就說明了宋朝的強悍實力。

明朝心態:拼命窮三郎。

有人說“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又有人說“明朝無明君,無名臣,無名將”;其實這兩點結合起來就是明朝:拼命三郎+窮。

朱元璋作為農民、和尚,一步一個腳印統一了國家。說好聽點叫腳踏實地,其實就是窮到只能拼命。而在無數次的拼命中,朱元璋順利統一了國家,而老朱家也學習祖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最終崇禎拼命失敗,身死國消。

而明朝除了只會拼命外,還有窮。明朝之窮,窮在心態,窮在國本。

在沒有國際貿易的時代,強調農業是無奈之法。但是有了宋朝國際貿易先例,明朝依舊選擇農業。歸根到底是老朱家完全的底層出生,對貿易天生不信任。漢高祖雖然也是平民出身,但是外戚屬於富豪階層,所以對商業並無太多排斥。

即使明朝中後期的商業發展,也是政府引導下的買辦集團。目的不在於提升社會流通,而在於官僚們斂聚財富。當大航海時代的銀元從菲律賓進入中國時,這種畸形的體制尚能持續,可一旦銀元出了問題,被養貪的官員,就轉而剝削農民。

以小農經濟為立國根本的明朝太過脆弱,哪裡經得起官僚階層的剝削呢?

三、戰略態勢變化,導致社會心態改變,最終導致宋明集權政策畸形

宋朝:讓宰相站著。

明朝:宰相是誰?

後記:

跌跌撞撞迷迷糊糊間,華夏走到了現在。


(圖片源於網絡。)


紫禁的sphere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清朝之間只隔了37年,為什麼感覺這兩個時期就跟兩個世界一般?

哈哈,上面的話當然是開玩笑的咯。



看問題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

元之前的宋,是中國古典時代的最高峰,政治上名臣倍出,文化上豐富多彩,經濟上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科技上也是古代中國的最高峰,當然,軍事上,哎,一言難盡。

而宋取得的這些成就,被元粗暴的打斷了。大元是建立在宋的屍骸上的。這不等同與簡單的改朝換代,一朝別另外一個朝代所取代那麼簡單,是真的踩著一個國家的屍體建立的。

宋亡以後,多少能工巧匠,文人異士遠走海外,他們帶走了很多三百年以來積攢下來地位寶貴知識,而沒有走的,大多是走不了的,或者屈服在蒙元之下,希望能獲得機會的人。



元是不太重視中原文化的,對於這些看起來不能吃不能用的東西,他們寧願多開幾個牧場,多放點羊,養些馬。

89年看起來不長,但其實也不短,畢竟幾乎已經過去三代人了,斷了三代的文化,如何又能完好無損的傳承下去呢?

很多寶貴的東西不是毀於戰火,就是消失匿跡,畢竟那個時代沒有互聯網,不能把知識分享到網上傳承下來。

而且最重要的是,宋人那種勇於創新,文化自信的精神沒有了,漢人是第三等人,而南人卻是最低等的人,他們沒有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再怎麼努力也沒有什麼出頭之日,如此局面下,又有幾個人能夠激情四射地搞詩詞文化,搞發明創造的?大家已經麻木地活著,也只是活著而已。



消亡一個國家的文化屬性,其實也就是那麼幾代人的事情,幾代之後,國人已經記不清祖先是什麼樣子的了,你看清代明,不過一百年,漢人們誰又還記得自己原來是不留辮子的,而且在他們的意識中,人生來就應該留辮子的……

應該慶幸,蒙古人沒有什麼文化的概念,同時也對我們的文化沒有什麼興趣,如果他們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來個推廣蒙語蒙文,或許89年以後的大明,要矯正官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順手點個贊,關注也是極好的。


青年折緣


首先,不得不說,我的印象也是這樣的,我仔細思考了一下,大概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 宋朝和明朝主要敵人不同

宋朝時期的主要威脅依然是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這一威脅從秦漢時期就存在,延續了上千年。岳飛的詩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則將我們的思緒拉回到千年以前的秦漢時期,與勒石燕然、封狼居胥等歷史事件在歷史的天空上交相輝映。而到了明朝,主要對手變成了滿族,滿族日後又建立了清朝,所以很容易把明朝和清朝聯繫在一起,事實上,我們一般也是把明朝和清朝統稱為明清時期。所以,這個中國歷史,基本上以元朝為分界點,元之前的宋朝往往與漢唐時代聯繫在一起,元朝以後則是明清時期,這就造成了兩個朝代相差很遠的感覺。

二 文學作品給我們造成的印象

我們常說,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在宋朝即宋朝以前,文學作品大都是詩詞賦等,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無疑是很難懂的。但是明清時期的的作品是以小說為主,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就出自於明清時期,此外,明朝還有《金瓶梅》、三言二拍等通俗小說,裡面的描寫都很接地氣,我們現在的人讀起來也是毫無障礙。這樣就不自覺的把自己和明清的時間距離拉近了。

三 歷史事件給我們的直觀感覺

歷史,是由一系列事件串成的,如果脫離事件,那麼歷史只是單純的、沒有意義的時間而已。比如寒武紀、侏羅紀、白堊紀,這幾個時代彼此差著幾億年,但在我們直觀的印象中,有覺得哪個離我們近,哪個離我們遠嗎?沒有,因為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件,這些時代對我們來說都是久遠的不可想象。又比如,秦始皇和劉邦,其實只相差三歲,但給我們感覺是兩個時代的人,還有乾隆和華盛頓也是同一個時代的,但我們直觀感覺就是華盛頓要離我們更近。明朝時期,整個世界範圍內都在向近代轉變。一系列具有近代主義色彩的事件在明朝紛紛出現,比如大海航,資本主義萌芽,火槍火炮,傳教士等等,這些事件讓我們更加直觀的覺得明朝離我們很近。

四 明清歷史文獻的的繁多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史的習慣,不僅官方修史,一些民間人士也會自發的修史。但是,宋朝以前,由於時間久遠,加上出版業沒有明清這麼發達,很多史料都已經散佚了,而到了明清時期,史料大都保存的比較好,通過這些史料,我們能更加清楚、細緻的知道那個時代的社會、人文心理以及一些事件細節,這樣就消除了對歷史的神秘感,無形中拉近了距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留言評論,一起交流!


一卷青史


  

  確實,宋朝的開放與明朝的封閉,宋朝的繁華與明朝的凋敝對比十分鮮明。不過,造成這一切的並非元朝,而是朱元璋。

  作為推翻異族統治的漢族皇帝,朱元璋在如今的網絡上頗有市場。不過,在我們承認朱元璋功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他執政期間指定政策,對中國政治的重大影響。

  這個影響有好有壞,有進步有退步,總之來說,倒退居多!

  朱元璋制定的哪些政策,堪稱歷史的倒退?

  其一、罷黜丞相,加強集權,使得皇權獨大,宋朝創立的“君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良好氛圍一斬而斷。

  朱元璋繼位之後濫殺功臣,以至於“時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暮無事,則相慶以為又活一日”。以恐怖手段統御天下,堪稱空前絕後。

  廢除宰相之後有諸多不便,於是在明成祖時期又開始設立內閣,輔佐政務。內閣只是皇帝秘書,因此,太監掌權成為必然。宦官專政成為明朝政治腐敗的一大毒瘤。

  其二、一改唐宋開放之封,使得中國再度成為保守封閉的社會。

  宋朝時期,百姓戶籍管理頗為開放,因此外出經商、遊學者比比皆是。宋朝還有不少鼓勵經商的優惠政策,對於外來戶也有減免稅收的種種扶持。

  因此宋朝經濟發達,遙遙領先於世界,即便是在南宋偏居一隅,一年收入也在一億兩白銀以上。可是明朝,年收入常在七百萬兩左右,比之宋朝差距實在太大。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元璋是流寇出身,登基之後對於流寇防範甚嚴。他將天下百姓分為民籍、軍籍、匠籍等,代代不能變更。真正是老鼠的兒子該打洞,工匠的兒子只能做工匠。

  所有百姓禁制離開戶籍所在地,一旦發現官服立刻抓捕。由此一來,開放的唐宋元,沒過幾年就恢復成了小農經濟時代。國家收入基本全靠種田,總收入還能高得了嗎?

  其三、思想的禁錮。

  比起戶籍的禁錮來說,更要命的是朱元璋加強了思想的禁錮。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下令科舉考試只准考察《四書五經》。

  唐朝科舉詩詞歌賦無不考察,宋朝考察策論,也還有獨立的書畫算學等等科目。到了明朝,大家只准死讀書,讀死書,就連寫的文字都不準自由發揮,必須字字都有出處,還美其名曰,待聖人立言。

  中國為何會在明清沒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思想受禁錮,思想太保守。朱元璋就是始作俑者。南宋朱熹的理學在宋朝只是作為學術研究,在明朝卻成為官方道統,對百姓,對儒生,對婦女的種種束縛越越來多,中國社會幾乎沒有了活力。

  如果說,朱元璋繼位後能夠延續唐宋元時代的開放政策,繼續發展海外貿易,與外國交流,中國就不會錯過15世紀、16世紀的全球化運動。那樣的話,或許中國就不會有最近百年的落魄。


葉之秋


因為元朝的改變。

元朝雖然僅僅存在了98年,但是它對於漢族文化的摧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我們現在把元朝歸為我們古代史中的一環,但是實際上,漢族文化差點被滅絕。

近代史上日本侵佔東北,實行去漢化和奴化中國人,僅僅14年,還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差點摧毀了東北的很多傳統文化。元朝98年的高壓統治,經歷4代人的洗腦,很多文化都被修改了,很多傳統也都丟失了。

元朝統一中國之後,實行的是奴隸制,是宋朝封建制的退化,元朝大力實行農牧制度,長江以北大片的土地都被改造成牧場,農耕文明幾乎被摧毀,即使是反抗不斷的南方,也深受其害,大量宋朝時期興修的水利運河等等,都被元朝否定。

大宋奉行程朱理學,儒家獨尊,地位最高的是士族,讀書人的地位遠高於武夫。而元朝倒置,讀書人收到迫害,極力用兵。導致朝廷和民眾的暴力心理都極大的擴張,等到南方爆發大規模反元活動的時候,真的是華夏文明危在旦夕了。

等到朱元璋建立大明,還是有很多習慣延續了下來,讀書人的地位不再,一直到大明後期,才有所改變。

所以我們今天看宋和明兩朝,確實不像只隔了百年的一脈相承的文化。

就像從天龍八部到笑傲江湖再到倚天屠龍記的感覺一樣。

張君寶生於大宋,長於大元,成名於大明。一生歷經三朝。之前就見過人爭論張三丰到底是哪個朝代的,差點打起來。


裝就不用修


黨爭,是古代政治中的一個常見現象,歷朝歷代皆有不同程度的黨爭。它們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孔子有云:“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但歷史告訴我們,黨爭並不是小人的“專利”,君子也會黨爭。在這一點上,宋代和明代給了我們兩種截然不同的“示範”。

宋朝:“廢法不廢人”

最能說明宋代黨爭的特點,要屬“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公元1043年,距離北宋開國已近90年,此時已經歷過對遼化和西夏數次戰爭的北宋,國力消耗嚴重;而且國內也出現了饑民叛亂,可謂“內憂外患”。

此時,名臣范仲淹向當朝皇帝宋仁宗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針對當時制度上的種種弊端,提出改革措施。之後,仁宗據此頒佈多條詔令,史稱“慶曆新政”。

圖1 范仲淹(989年-1052年)

由於新政直擊許多既得利益者的要害,所以“黨爭”的種子在一開始就被種下,最終使得慶曆新政“無疾而終”。

為推行新政,宋仁宗有意提拔夏竦擔任樞密使(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本來夏竦對新政並無多少意見,但同為“改革派”的王拱辰、歐陽修、餘靖等人對此堅決反對,最終夏竦未能如願。就此,夏竦徹底站在了“改革派”的對立面。

隨著新政的推進,改革派與反對派的矛盾逐漸公開化,鬥爭也日趨激烈:先是歐陽修上書指責御史臺官“多非其才”;做為反擊,監察御史梁堅彈劾與改革派領袖范仲淹關係密切的兩位大臣,最終使得范仲淹和御史臺長官王拱辰先後辭去官職,以示對同僚的支持。在這之後,黨爭進一步“升級”:前文提到的夏竦使人篡改書信,誣稱改革派官員的行為是“伊、霍之事”。這個“殺人誅心”之舉令改革派中堅范仲淹和富弼深感恐懼,二人隨即辭去朝中職務,出朝巡邊。

持續不斷的黨爭,使得變法無疾而終:僅在新政實施的一年之後(慶曆四年),范仲淹就被罷去參知政事(副宰相)之職,富弼也於同日去官,二人均被改任為邊撫使,遠離朝廷。在這之後不久,改革措施被盡數廢除,“慶曆新政”就此落幕。

圖2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與“慶曆新政”相比,“王安石變法”更具有代表性。

宋神宗熙寧年間的這次變法可謂將“黨爭”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朝中幾乎所有官員都選擇了“站隊”,而由於神宗力挺新法,“變法派”一開始便佔據上峰。

隨著新法的推進,反對派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御史中丞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神宗拒絕答覆,前者就自請出朝;知諫院範純仁上疏攻擊王安石變法亂度,神宗未置可否,範純仁也堅決辭職;元老重臣富弼稱病罷相;司馬光上書無果,主動要求到洛陽修《資治通鑑》;蘇軾、蘇轍上書陳說變法之弊,結果蘇轍被貶河南,蘇軾自請離京出任杭州通判。可以說,反對派的官員無一例外都離開了中樞朝政。

圖3 司馬光(1019年-1086年)

明朝:“身與名俱滅”

有明一代,“黨爭”可以說貫穿始終。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黨爭”的苗頭已經顯現。當時,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以淮西人居多,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故明朝建立後,這批人大都封公列侯,身居高位。圍繞其中的核心人物、韓國公李善長,形成了朝中的淮人官僚集團。

由於身兼功臣和皇帝同鄉兩重身份,在開國後,李善長任左丞相,位列朝中第一。在他之後,由其同鄉胡惟庸繼任為相。在他們先後掌權的十幾年中,由於淮人集團的排擠,使得非淮人官員很難在朝中立足。如同為朱元璋親信謀士的劉伯溫,因其為浙東人,所以自入朝後就備受打壓:劉伯溫的才華和功勞在一干功臣中並不算差,但由於淮人官員從中作梗,在封功臣時其只被封為誠意伯,而淮人出身的李善長則被封為韓國公。

圖4 胡惟庸(?—1380年)

由於李善長的挑撥,僅僅在洪武四年,劉伯溫就告老還鄉,自此遠離官場。但這還沒結束:由於之前朱元璋在向劉伯溫徵詢丞相人選時,後者沒有為李善長說好話,由是李善長記恨在心,之後藉故革掉了劉的俸祿。經過一連串的打擊,劉伯溫不久便憂憤成疾,而此時淮人集團的胡惟庸藉機派醫生為其診治,但蹊蹺的是,劉伯溫在此後一個月便病故了。由此可見,即便遠離政治,淮人官僚依然不肯放過自己的敵人。

到明代中期的嘉靖、萬曆二朝,“黨爭”正式登場。先是嘉靖時,以內閣首輔嚴嵩為首的“嚴黨”和以內閣成員徐階、高拱為代表的“清流”之間的爭鬥:當時嚴嵩結黨營私、大肆貪汙,“清流”官員藉此不斷攻擊“嚴黨”。而嚴嵩也沒閒著,他利用權勢,先後羅織罪名殺害“清流”領袖夏言、仇鸞。在嚴嵩掌權的二十餘年裡,“清流”對其的攻擊也從未停止:沈煉、楊繼盛等先後上疏彈劾嚴嵩的罪狀,但都未能成功,反遭嚴嵩陷害致死。

圖5 嚴嵩(1480年-1567年)

明末,“黨爭”之勢達到頂峰。先是在萬曆皇帝立太子的問題上,浙人出身的“浙黨”官員順從萬曆的想法,而著名的“東林黨”官員上書反對;對此,其他黨派又群起攻擊“東林黨”。由此,在圍繞太子人選的問題上,各派官員爭鬥長達20餘年之久。

明熹宗時,“黨爭”又演化為“內朝”和“外朝”之爭。因宦官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得以參預機要,又提督東廠,能任意羅織罪名、掌握官員生殺大權,故圍繞其身邊迅速形成了一個集團,東林黨人稱之為“閹黨”。因魏忠賢得熹宗信任,故其在朝廷內外權勢滔天、為所欲為,對其趨炎附勢者絡繹不絕,甚至稱其為“九千歲”。見“閹黨”專權,敗壞朝綱,東林黨人開始激烈攻擊魏氏一黨:左都副御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被誣下獄,後受盡酷刑慘死獄中;其餘東林黨人如左光斗、魏大中等也因反對魏氏專權而被下獄折磨致死。至此,“東林黨”勢力大為受挫,“閹黨”遍佈朝廷,直到崇禎時才覆滅。

縱觀宋、明兩朝的黨爭,前者多為純政見之爭(如變法派和保守派),且鬥爭結果僅止於罷相、去官(遠離中樞);而後者多以官員籍貫劃分派別,同鄉之間相互抱團,對於非本派者必加以打壓、排擠,發展到後來變成“為了爭而爭”,事事都要攻訐一番,而且相爭的結果可謂慘烈:失敗者幾乎都被處以極刑,死於非命。

圖6 魏忠賢(1568年-1627年)

造成這兩種不同局面的原因是什麼

這就要說到兩朝的立國之本了。宋朝堪稱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宋太祖趙匡胤曾立下“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誓言並刻於碑上。因此,宋代對知識分子(士大夫)及其寬容,只要不是罪大惡極,並不會被施以刑罰。即便是與君主相爭,往往也沒有性命之虞,最多就是外方到地方,遠離朝政。這點從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境遇上體現得最為典型。

而明朝就不同了。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民,對了於吏治的腐敗有切身體會。立國後,更以嚴刑峻法整頓吏治,對官員要求極為嚴苛,稍有貪腐行徑就會被處以極刑。而在對待大臣的問題上,他和自己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又為後世做了很不好的示範:在處理胡惟庸、藍玉兩位功臣的案子上,受牽連被殺的官員達四萬餘人;朱棣在方孝孺一案上更是做出了“誅十族”的壯舉,連方孝孺的門生、朋友都沒有放過,前後共有八百多人被殺。由是,明代的黨爭幾乎都以人身消滅為結局,失敗者往往連性命都保不住。

圖7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其次是長江流域的開發。北宋時,江南的開發已有規模,經濟、文化水平較高,但黃河流域也並未衰落,且由於國都在開封,所以整個南北方的發展比較均衡。這點從北宋一朝名臣的籍貫上可見一斑:范仲淹為蘇州人,王安石為江西臨川人,寇準為陝西渭南人,韓琦為河南安陽人。

到明代,長江中下游流域已經開發得很成熟,經濟和文化水平都蓋過了北方;加之南京是開國時的首都,故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直不墜。自此,“金榜題名”者幾乎無一例外來自於這個區域:如歷任首輔的嚴嵩(江西新餘人)、徐階(今上海松江人)、張居正(湖北荊州人),其中明末影響最大的“東林黨”、“浙黨”、“昆黨”更是集中於蘇錫常地區。這使得他們在文化觀念上更容易相互認可,進而抱團結黨,共同進退。


歷史大學堂


歷史上兩個朝代的中間間隔不長,但是感覺相隔很遠的還有很多。比如戰國與漢朝相隔僅20年,唐朝與北宋相隔僅54年,在感觀上卻無法把他們與同一個時代聯繫在一起。

宋朝的滅亡與明朝的建立,中間其實只有90年,不到97年。而明朝建立前,南方實際上已經脫離於元朝控制了,所以,元朝對宋明兩朝的隔離,實際上連90年都不到。

90年左右的時間,在歷史上不過是一瞬,但是對於那些身處歷史大變革背景之下的朝代而言,不要說90年,就是十年二十年,也是非常長久的時間了,足以改變一箇舊王朝的原有風貌。

明朝建立以後,雖然延續了中華正統,恢復了被元朝割裂的眾多華夏風貌。但是,由於明朝直接得國於元朝,很多方面還是受元朝影響更大,而與宋朝的差異已經非常明顯。

最典型的就是在對王朝的管理方面,始於元朝的行省制,以及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明朝還是摒棄了兩宋的做法,而照搬了元朝的經驗。在文化界和商業方面,宋朝的時候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而明朝由於皇權的加強,對文人的禁錮與監視加強了宋朝文人的清高與閒適一去不復返;另一方面,由於明朝吸取了元朝滅亡的教訓,明朝尤其重視農桑,而重農桑導致的間接結果,就是抑制了商業的發展。這一系列情況,都使明朝與宋朝在各領域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狀態,因而看上去差異巨大。

不過,隨著明朝統治的持續,到了明朝中後期的時候,明朝的整體局面其實又非常接近宋朝了。到了明朝晚期的時候,明朝直觀上的情況和南宋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大的不同。


蘇綻


我朝和清朝隔的時間更短,只有38年,梳辮子的就是古裝戲,抗日就是現代戲,其實中間可能還沒有30年。宋朝繁榮的時期一個是北宋仁宗時期,約1030年左右,也就是建國70週年左右。另一個就是南宋定都臨安後到蒙古掘起之前約1160年左右。明朝的繁盛時期從孝宗到神宗,取個平均數約1520年左右。大量的小說戲劇都展示的宋朝和明朝繁盛的時期,如包青天,三俠五義小說都是宋仁宗時期。明朝唐伯虎點秋香發生在1480年左右。普通大眾都是通過包青天和唐伯虎之類的人物認識宋朝和明朝的,而包青天是發生在1130年,唐伯虎發生在1480年左右,中間相差350年。自然覺得宋朝和明朝離的比較遠。還有一個原因是宋朝319年和明朝276年,從宋朝滅亡到明朝建立雖然只隔著80多年,但從宋朝建立到明朝建立卻隔著400年。


宋朝六先生


自從春秋時代有了尊王攘夷的概念,華夏的文明就從未斷絕,直到南宋滅亡。

戰國時期,李牧抗擊匈奴,戰無不勝。秦代卻匈奴700餘里,築萬里長城。

漢代匈奴為患,但是隻是邊患,漢武帝更是北逐大漠,犁庭掃穴。三國時期曹操一樣以漢相的名義壓服諸胡。

西晉滅亡,但是東晉任然偏安東南。雖然有五胡亂華,但是華夏任然不絕如縷。

唐朝突厥打到了長安附近,也被擊退。中間雖有安史之亂,華夏仍然屹立不倒。唐朝滅亡,各族都紛亂登場,華夏依舊偏安尚存。

契丹崛起,與北宋澶淵之盟,華夏還在。女真崛起,衣冠南度,華夏還是薪火相傳。

然而蒙古橫掃歐亞,崖山十萬投海。幾千年自從尊王攘夷以來未曾斷絕的華夏文明,第一次全面淪喪於異族的鐵蹄之下。

宋朝1279年滅亡,明朝1368年建立,中間只有短短的89年。但是古典中國已經不存在了。明朝建立在宋元的廢墟下,其實已經更象元,而不是宋。文化、價值觀都倒退很多,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麼感覺宋明隔的很久遠,因為這幾乎就是兩個文明。


和螺螄


看了部分答主的回答,從社會心態、中國重心轉移以及思想層面談了很多,論述了雖然宋朝和明朝相隔98年(題主此處出錯,其實應該是89年),但是實際上看起來相距很遠。

其實,我們不去討論宋明之間,僅僅看看1930年的中國就很清楚了。日本侵略東三省,扶植溥儀成為偽滿洲國首腦,中國多數報紙都在批駁溥儀,認為這是開歷史的倒車。要知道,1930年代離清朝滅亡,也僅僅只有20年的時間。

而宋朝和明朝相隔時間太久,哪怕南宋滅亡那一年出生的,按照當年的壽命來看,明朝建立時, 存活也沒幾個了。所以元朝的統治完全可以讓人忘記宋朝。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