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清風明月伴孤舟”為開始續寫詩句?

女婍


續寫清風明月伴孤舟

清風明月伴孤舟,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葉作歌吹不斷,

不知世上有閒愁。

清風明月伴孤舟,

難解鄉思抱濃愁。

遙想故園難入夢,

憑欄無語淚雙流。

清風明月伴孤舟,

漾漾隨波任漂流。

好水好山隨心賞,

何必奔波覓封侯。

清風明月伴孤舟,可以是淡泊悠閒,那就寫出一種超然灑脫的意境,如同陶淵明的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清風明月伴孤舟,也可以是孤獨,寂寞。那就寫出憂傷愁苦的意境。如同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此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清風明月伴孤舟,也可以是看透看破。那就寫出超然物外,勘破紅塵的意境。如同柳宗元的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有不一樣的心境,就能寫出不一樣的意境。





下里巴人文字


問題:如何以《清風明月伴孤舟》為開始續寫詩句?

........

前言

用清風明月伴孤舟作首句,這是平起平收句式,近體詩只能用一種詩體: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一、絕句四首

1、

清風明月伴孤舟,雁過中天一線愁,鱸膾蓴羹牽曉夢,蓬窗無語水東流。

2、

清風明月伴孤舟,回望江天又一秋,不是思鄉情不切,情深深處不堪愁。

3、

清風明月伴孤舟,歸雁南飛水北流,又是一山霜葉好,白雲生處起鄉愁。

4、

清風明月伴孤舟,今古江山幾度秋,北固樓臺雲隔斷,一聲鐘磬到瓜州。

二、七律一首 @老街味道

前年去過一次鎮江,西津古渡、北固樓臺、金山寺、甘露寺、焦山等勝蹟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詩篇,老街當時也寫了幾首留作紀念,今天再補上一首:

清風明月伴孤舟,今古江山幾度秋,兩岸垂楊橫北固,數聲鳴櫓起沙鷗。
西津夜色雲來去,蘆荻寒汀水自流,倚杖登高回首望,二三星火是瓜州。

............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如果“清風明月伴孤舟”做為要求開始來完成一首詩創,也就是說需要“清風明月伴孤舟”做為詩創主題,要求突出“清風明月伴孤舟”由敘景到立意貫穿整個詩篇。

【清風明月伴孤舟】七律/東都有湘/平水韻

清風明月伴孤舟,北岸橋頭送晚樓。

坐看湘江城市冷,聆聽楚水海東流。

連綿灑落闌珊夢,浩蕩空茫寂寞秋。

回首那時燈火遠,無邊背影夜何求。


東都有湘


從所給出的首句"清風明月伴孤舟"的景象上,分析情感色調,即悽清、寂寥、空曠的情調,這就為下聯詩句奠定情感基調,要求下聯所對的景物和情感要與首句的格調一致,這是這首詩內在統一性和整體性首要條件。



由首句中的意象“清風"、"明月"、"孤舟",為下聯中詩句延展意象群"孑影、幽燈、寒水、空夜、殘宵"等,形成一個較清晰的畫面,並就畫意抒發情感和思想:鄉愁、惆悵、清悠,使詩篇煉成一種豐盈的意境,旅羈行途,孤苦、惆悵。



在構思好詩的意境後,著手詩的字詞上作對仗,韻律上在詩尾押韻和句間定格律調,有時為了內容的連貫性和清楚,格律調可忽略。在這首詩尾韻壓ou音韻。

通過以上從內容到形式的構思和編排,一首詩便呈現如下:

清風明月伴孤舟,

孑影幽燈映寒水。

闊江空夜望鄉愁,

殘宵悵臥遠夢悠。


夢裡花落知多少718


深秋時節,君遠遊,心魂皆失!雖不能與之同行,但也無比欣慰。因為你就是我的眼睛,每到一處,必回詩一首!每一首詩都把敘景,抒情,思念融為一體,情真意切,感情真摯,發自內心!描述繁華盛景的同時,更加牽掛遠方的親人!感嘆之餘,慶幸自己幾世修來的福份,能得此厚愛!欽佩你的優秀,仰慕你的才華,敬重你的人品,感恩你的垂愛!

清風明月伴孤舟,

月朗星稀人愈愁。

徹夜難眠飛思緒,

相對無言淚難收!

近在咫尺遙相望,

淚灑行程滴滴流。

離別之際君莫泣,

他日歸鄉掃煩憂!



魂系怡紅


務工行

清風明月伴孤舟,

星移斗轉水自流。

回眸眇看妻還在,

淚眼朦朧擺擺手。

從題要求第一句看"清風明月伴孤舟"的"孤"字去分析,帶有一定的傷感之情,再加上"清風明月"就顯得更加淒涼寂靜,使我聯想到一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離家時獨自駕著孤小舟,妻送夫離的動人場面。星移、斗轉、水流實屬自然現象,可在務工人員看來,離家之情難以割捨。妻子在清風明月之夜,望著丈夫離去,久久不歸,丈夫卻抑制不住情感淚流滿,回頭遙望,詩中運,用了一個“眇"字,可以看出,由於夜晚,再加之行遠需要仔細去看,才發現了"妻還在"。表達了濃厚的夫妻情。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希望大家給予指點。謝謝閱讀。


高山儐


答悟空問:

先來一首打油且藏頭的詩:

清風明月伴孤舟,

風吹船棚撲水流。

明日無棚遮炎陽,

月到中天才涼颼。

伴我只有岸上景,

孤單影只生憂愁。

舟擊河水砰砰響,

好似催我向前走。



詩說一件事,那是在從前。一人搖著船,兩人艙裡睡。搖船去杭州,為是扒垃圾。垃圾扒回來,用作莊稼肥。搖過新市鎮,來到韶村漾,忽然起大風,吹到竹桅杆,稍棚全無蹤。無奈再前行,陽光無遮擋,烈日曬頭頂。太陽西邊落,月亮東邊生。夜裡生涼意,露水打溼頭。還好身體壯,感冒不著身。



真實事情,打油打慣了,不好意思😣


含山唐


清風明月伴孤舟,

落木蕭蕭水自流;

何必秋深獨寂寞,

視頻相看無離愁!


先從題意而解:

題主出句有古風,“清風明月伴孤舟”,這種場景應該是在秋風初起出別離的時候,也是曲終人散後一時落寞的心情,這種情結有時候是臨時而起的,因景、因情,但這個“孤”字其實並不孤單,而有“清風、明月”為伴。所以,從出句上講,是不能一味往“悲”走,因為出句本身並不“悲”,只是有點小“憂傷”而已。那麼,從古體詩的角度看,“起”後要“承”,也就是要沿著題主的“道路”走一小下;在後半段,第三句要轉回來,把思維開放了,轉到真正要表達的心情上,然後收句“合”上“轉”的意思,完成詩的全篇通意。

從平仄的角度看:

出句:平平平仄仄平平,是很典型的出句格式,所以,在後面的格式也好延伸: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基於沒有要求很嚴格按照古體詩的格律去走,那麼,就可以“一、三、五”不論了,這裡要說明的是,“一、三、五”不論只是一種方式,但如果題主有要求嚴格格式,是不允許使用的。基於這個因素,所以,我的格式也就有一些小變通: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第三、四句就採用了“一、三、五”不論。

從整首詩的完整性看:

遊蝦覺得,我們在學習格律詩的時候,經常會被古詩的表達方式給捆綁了,很多現代的東西,我們覺得放進去,好像庸俗了。其實古人在寫詩的時候,是經常把當時的社會情況、出現的新事物都通過詩歌來傳播的,比如白居易《長恨歌》裡的“華清池”“霓裳羽衣”都是當時最時髦的東西。所以,在第四句的“合”上,用上了“視頻相看”,這代表著當今時代的東西,也表述出,移動互聯時代的便捷性,沒有以前“日日思君不見君”的愁恨了!


漿糊遊蝦


《清風明月伴孤舟》/續詩。

清風明月伴孤舟,

夜半鐘聲到客船。

笑問船家此何處?

峰迴路轉寒山寺。↓

♥譯文;清風習習,明月高懸,一抹清輝普照著孤零的小舟,突然傳來遠處,寺院裡撞鐘的聲音。我笑著問船主,這已經到了什麼地方?船主回答:(過了這座山,轉個彎,就是你要去的寒山寺了。)

♥賞析;此詩,看似筒約,卻意境不凡!清風☞明月☞孤舟☞鐘聲☞寒山寺!一連串的《意象》之詞,讓讀者,浮想連篇,意境擴展!但凡文人墨客,自然而然地會想起那首傳誦千古的古詩《楓橋夜泊》/唐朝/張繼。由此可見,此詩可謂有☞同工異曲之美!

原詩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蘭亭遺風


清風明月好詞。但,用孤單相配不免有些奢侈了,不好意思給改動了一下。

明月清風伴歸舟,

野花細柳陪老翁。

寒煙小徑織夜幕,

冷樹飛瑩閃清燈。

嚴格意義上來講算不上真正的詩,順口溜也還勉強吧!第一句:清風明月伴孤舟。感覺有點清涼孤單之意,按題意應該順著蒼涼悲情寫下來,應該比較和拍。

但,由於本人天性還算樂觀吧!無論寫作什麼都有意無意的避開悲情部分。所以沒有按照題主的意思往下寫,不管怎麼樣將就湊合著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