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两会③丨张涤:在专业院校设置中医儿科专业

当了这么多年儿科医生,每天跟小患者打交道,说实话很累。但看到小朋友们吃完一副药就可以恢复健康活蹦乱跳,那种成就感是温暖的、幸福的。没想到,有一天我很荣幸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不仅可以运用中医药看病救人,还可以代表这个群体为中医药行业发声、为病人及家属发声。我想,中医儿科医生的身份,是责任;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是更大的责任。

很多人说我的号“一号难求”,其主要原因还是中医儿科医生真的太少了。我认为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中医药的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照搬西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模式,尤其是中医儿科临床医生的培养,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都必不可少。

所以去年我向大会建议,在专业院校设置中医儿科专业,这一建议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支持,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儿科专业也将于近期正式设立。看着自己的建议能够推动一些现实问题的改善和解决,肩负的责任愈发清晰。

当了儿科医生,我每天满眼关注的可能都是面对面的200名左右小患者,当了全国代表,我将关注的视野拓展到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的热点难点,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不负这每年的春之约。每日坐诊、问诊咨询、参加义诊、授课讲座,日常工作虽然有些繁重,但我还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调研,把所见所思整理成建议,带到北京。

像用心为患者开出药方一样,我在“两会”用心履职用心建议,尽心尽职书写好代表故事。(长沙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李静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