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境里观照红尘 ——读《子不语》

随笔|在秘境里观照红尘 ——读《子不语》

◎陈载暄(作家)

清代大才子袁枚先生所撰《子不语》,与《聊斋志异》一样,多讲鬼、怪、神、仙,通过人、鬼、神、妖之间相互的交集与纠缠,对另一个秘境或者说不同维度的空间进行窥探和记录。全书展示了波谲云诡的人文风情,用寄语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复杂的精神系统和心理世界,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对红尘的观照上,归宿在于给人们内心的启迪,即如何安放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若要对两书进行对比的话,《聊斋志异》的文学味很浓,美学的境界比较高明;而《子不语》的家常味则比较浓,就像互相在拉家常一样,不用隐喻式的批判和针贬,而用对话式的一个个故事,对因果报应直接进行阐述和说明,非常震撼,这就使得《子不语》的化育和启示功能要略胜一筹。

通篇读下来,《子不语》的一个个故事,对情节进行跨时空、跨维度、跨物种的描写和渲染,产生了无比震撼和吊诡的色彩,既让人沉浸在离奇盘旋的故事情节当中,又使人在盘根错节、丝丝入扣的前因后果里,去回味、去品咂,继而在会心一笑里,安放那些有关于正义和善良的悠悠情怀。

在对人间烟火与两性爱情的讲述上,袁枚先生将人仙之间、人妖之间、人鬼之间的爱情写得无比浪漫且回肠荡气,将爱情的纯真与胶着描述得入木三分。在“紫姑神”里,少年尤琛与紫姑神真情相爱,在紫姑神的帮助下,尤琛取得了功名,但紫姑神却由于是“仙”的原因,只能在晚上现形与尤琛做夫妻,并且与凡人相恋而自愧不愿回天庭,可鬼界也不愿收她,也就没有轮回投胎的机会,后来在泰山神君那里求情,允许作为灵魂可以投胎转世,于是与尤琛相约十五年后再做夫妻。这个故事的结尾写得相当妙曼:“在饮交杯酒的当天晚上,女仰头向天笑了笑,随即就能说话。然而从此再也记不起生前的任何事情,就像平常的夫妇一样。”

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袁枚版的“天仙配”,将缘份这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写得既温情脉脉又飘逸洒脱,既没有悲剧色彩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渲染,故事的结尾还带有几分轻喜剧的色彩:“随后天上人间几次往返,都是一张麻布当作车马。马南箴的父母讨厌他这样天上天下地来回,私下里焚烧了麻布,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几个月都不消散,往来也就从此断绝了。”

袁枚先生对约定俗成的世俗看法往往不屑一顾,用小说的形式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展现了出来。如“武后谢嵇先生”这个故事,就通过嵇受之这么一个人物,将《旧唐书》中所记载的武后不雅的事情删除了大半,为武则天正名。在“汉高祖弑义帝”里,描述了“高祖皇帝阴谋弑杀义帝,嫁祸给项羽,因而伪造了诸侯讨伐弑杀义帝的假象。”以此为项羽正名。

……

细细读来,《子不语》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意趣盎然并且含义深邃,正如袁枚先生所说的对联“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已;天道地道人道鬼道,道道无穷”展示了无穷无尽的人文情怀,在滋养心魂的同时,也为茶余饭后的阅读和谈资平添无穷雅趣和情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