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的方言这么多?

念-836


方言是一种文化,各个地方的方言不尽相同,话说回来山西的方言最有特点,在山西十个地方有八个地方方言不同音,山西方言非常复杂,各个地方的音调区别太大。



人们常说山西方言跟山西煤炭一样丰富就是这个道理,在山西的西北地区,流传着很多古老而又优雅的方言,比如“居舍”的意思就是屋子、家里的意思,还有山西方言“恶水”指的是脏水、污水,这不是“穷山恶水”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也是很文雅。

还有“巡田”意思就是秋天看护庄稼,其他地方叫看护庄稼叫“看秋”,“护秋”,但是这些都不如“巡田”富有韵味,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而方言像是一张随身名片和身份证,方言让人与人之间瞬间拉近距离,不同地方独具特色的方言,它承载着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地方文化。
只要有地域文化存在就有方言生存的空间,各地的方言凝结了人们朴素智慧,而山西方言讲究优美丰富的修辞手法,山西方言多采用押韵、儿化、谐音、平仄等形式,一方水土养一方言,在我大学时一个宿舍共六个人,我们总会围绕方言为话题探讨,你们当地的方言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欢迎留言!


文化指路人


我是吕梁中阳人,方言五花八门,不过有地域观念,邻县方言也在边界渗透进来,其他县有代表语音,中阳各镇乡都有方言,比如中阳水峪村就是两部方言北部为金罗话,南部是中阳话,实际上中阳话就是城区话,各县毗邻话也占地不少,因此不能以县划分,但我们可以听出那里话,也可交流通话。弹唱会亲戚可学说各地话,在当兵期我感觉江浙话和四川话相近,湖北向南一路变化,我可以分说,部队五湖四海,交往中学说一些简单日常用语,各地用客家话可以懂一些,认识到方言多姿多彩,是门很深学问,学不尽,只是皮毛而已,但知那里话,理解不深,山西话最复杂,历史上叫胡话,一点见解,见笑了!


用户4468410491802


中国哪个省的方言都不少,各市县之间讲话总是有一点差异的。区别在差异的大小,有一些区域差异比较小,只是发音和声调上的区别,可咬字还是一样的,一听就能猜出来是哪个大区域的,例如东北地区、广东地区、河南地区。但有一些省内的方言差异就非常大了,山西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村之间的语言经常都不一样,最关键的相邻几里地的村,互相听不懂对方说啥,交流都需要慢慢理解。主要原因是咬字不一样,同一件物品,同一个动作,所发音使用的根本不是同一个词。比如绳子,有的叫绳子,有的叫“担山”、“捆条”;将东西拿过来的“拿”字,有的叫“hou”、“kuai”、“nou”等等,五花八门什么词都有。将这些拼成一句话的时候,由于整个词都变了所以外人根本听不懂说啥。(不好意思,有些词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写,只能用汉语拼音代替)😜


夏日之避暑圣地


作为一个山西吕梁人,我来给说一下情况,在吕梁有很多县城,我是汾阳人,听不懂离石,柳林那边的话,文水的方言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很纳闷距离不过几十公里,就听不懂啥意思了,在学校给家人打电话,南方的舍友说我说的话和日语一样…


仰望星辰的那只羊


山西方言再多,有咱湖南多?


光头佬180525786


山西方言多,是有原因的。

第一山西处在黄河中游,是在上古东西交流重要位置上。而黄河流域又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秦完成统一后,山西又成为南北交流的前沿。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山西山多。山多了也造成一定的闭塞。这样在民族冲突交流兴起的时候,来的人很多。而民族冲突过后,因为大山闭塞,固定下来不离开的也很多。比如说。有学者研究说大山中的楼烦县的楼烦人是原来的楼兰人辗转迁来的。

其实如临县人,阳曲县人,清徐人,五台人,大同人,都很有特点。无论是长像语言等等。这些都值得研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来自于包溶。除了一些人外,很多很多人的民族成份一栏里写的都是汉族。这一点,中华文化很厉害。









飞扬46644226


晋中祁县,一个县就有五种口音。刚上高中,全县同学一起上学。很多话都听不懂。巷子,东观说ge,la,er。县城说ha,ha。

簸萁,西砲村说bo,ji。东白圭说que.que。我们两个村就离着5里路。

上午,我们说jian,a。城里说da,zao.

下午,我们说hou,a。城里说,wan,si。

而且我们一个县风俗还不同。大年初二我们上坟,城里回娘家。


旺哈哈haha


山西是匈奴,鲜卑等古代少数民族聚集地,特别是祁县,离石一带。


木子哲学


山西不是说西南官话的吗?


佛山顺德仔


中国有六大方言,唯一代表北方方言只有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