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與認知”——一位身患晚期癌症的老前輩,我的科主任

近日數位朋友問我:“怎麼最近不寫東西了?”,其實我也一直想寫點東西,留給自己,更想能起到點滴啟示作用,尤其是對突然遭受癌症打擊的病友們。說點什麼呢,思來想去還是談談如何減緩對癌症的恐懼吧,我認為這是現階段最應該談及的話題。後天就是我自己被診斷為癌症IV期(癌症晚期)一百天的日子,暫且就以自己的經歷絮叨絮叨吧。

“恐懼與認知”——一位身患晚期癌症的老前輩,我的科主任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是最寶貴的,所謂除卻生死無大事。但有生必有死,死亡雖然是所有人無法擺脫的最終結局,但所有人都期盼自己長命百歲,無疾而終。可人一旦罹患癌症,尤其是發現時就是中晚期癌症那就意味著被宣判死亡,這種緩期執行不是法律上的緩期二年執行,而是無有定期執行!那麼患者對死亡的恐懼猶如懸擔心在頭頂的利劍會隨時落下。一位偉人說過:“對死亡的恐懼是人的本能之一,世界上始終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只有佛教相對好的解決好了這個問題。”。我不是佛教徒,但我真的寧願相信人有往生,靈魂永在。腫瘤科專家告訴我們,人一旦被診斷為癌症,幾個問題就在腦海中無法擺脫:“為什麼是我?”,“我還能活多久?”,“我會遭受多少痛苦?”。並告訴我們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都是被嚇死的。但是患者真的就是極度的恐懼啊,因為癌症至今為止仍然是死亡率最高、治癒率最低的“絕症”啊。本人自身的經歷是:從咿呀學語的娃娃到耄耋之年的老者,異口同聲的勸解我“要堅強,要有強大的心理,別拿自己當病人……”,可是沒有人能告訴我在自己獨處時,在夜深人靜時,在得知不斷有病友故去時,去如何擺脫內心的恐懼。自己做為一名醫生(精神科、心理科),一夜之間就墜落到癌症晚期患者,一時間真的是手足無措,對死亡的恐懼佔據了我的全心身。隨著患病時間的延續,無奈間搜索自己所有的心理學儲備,終於尋得救命稻草,認知(認知心理治療)二字又逐漸讓我理出些許戰勝恐懼的頭緒。

既然無法改變現實,那就改變我們對死亡的認知吧,在此我不談如何進行認知心理治療,只簡述自己的階段性認識。

“恐懼與認知”——一位身患晚期癌症的老前輩,我的科主任

迷茫

既然無法改變死亡可能會隨時降臨的現實,而且越恐懼死亡,死亡會來的越快越早,那我們就從內心真正改變對死亡的認識。諸如要領悟生命不在長度而在廣度,要相信科學的飛速發展,要相信醫生會盡最大努力挽救每一位苦命的患者,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儘量安排好未了的心願等等。做為一名醫生,更做為一名患者,我想最最關鍵的的是:只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一天,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樹立戰勝疾病或與疾病共存的信心,也就是不論遭受多少痛苦與折磨,自己的精氣神不能倒!正氣內存,邪不可入!此時此刻國際歌不斷縈繞在我的腦海:“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其實要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全靠我們自己!

“恐懼與認知”——一位身患晚期癌症的老前輩,我的科主任

靠自己走出黑暗


這是我的老主任今天發出來的一封給關心他的人的公開信,在徵得他本人的同意後我決定把這篇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文章轉到這裡。作為一名從醫30多年的老精神科醫生,回首30年從醫之路,不知治癒了多少或消極、或癲狂、或迷茫、或絕望的精神障礙患者。但突然得知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的時候一樣恐懼,一樣茫然,一樣懼怕死亡。當他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平靜下自己的情緒,還能教導我們,如何戰勝恐懼,如何戰勝疾病,如何建立與疾病共存的信心!也許我們有仍然無法戰勝疾病,但沒有一種疾病能把我們嚇倒!

我敬愛的老主任,不但帶領我走上從醫之路,更教會了我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今天,雖然您暫時離開工作了30多年的崗位,但您的精神依然激勵和指引著我們前進!很喜歡您文中的那一句最關鍵的話——“只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一天,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樹立戰勝疾病或與疾病共存的信心,也就是不論遭受多少痛苦與折磨,自己的精氣神不能倒!”只要精氣神不倒,總會有辦法克服眼前的困難!!!我們與您同在,期待您康復的那一天。

“恐懼與認知”——一位身患晚期癌症的老前輩,我的科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