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弹丸之地的鲁国如何陪着周王室存在了将近八百年

鲁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姬姓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伯禽,伯禽是周公旦的长子。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武王在世的时候,他协助其讨伐商纣王。在武王早逝之后,他并没有取而代之,而是尽心尽力地辅佐侄子周成王,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握发,为其招揽贤才治理天下,更帮其平定了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天下分封的时候,将鲁地分给了周公旦的家族。鲁地在今天山东济宁、菏泽一带。所以的山东,也简称“鲁”。周公,被儒家视作“元圣”,是孔子心目中的老师,他的仁爱思想通过儒教的传播,一定程度影响了历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春秋时期的鲁国一度兴盛,有过号令天下的光景,曾经也吞并了一些小诸侯国,并接受其他诸侯国的供奉。只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由于三桓操纵国政,鲁国内部治理混乱,逐渐在军事经济上不占优势。更由于春秋五霸的崛起以及战国诸雄的竞争,鲁国慢慢衰退成一个二三线诸侯国。到后期,只有它的文化象征意义,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是,即便它的国力已经不为其他诸侯国所忌惮,国土也减至齐楚之间的弹丸之地,它依旧存在了790年,直至战国晚期,才被楚考烈王所灭,颇令人啧啧称奇,这是为什么呢?

只有弹丸之地的鲁国如何陪着周王室存在了将近八百年

鲁国是周礼的象征

周公旦是周礼的制定者,鲁国对周礼的保存和继承甚至有甚于周王室。周礼是整个周朝的文化根基。各国皆是承周天子的恩泽而生,保持着一定的敬畏之心,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哪怕各诸侯国你争我夺,纷纷礼崩乐坏。都没有谁去打过推翻周天子的主意。周礼象征着周朝的精神意志,鲁国又是贯彻周礼最彻底的诸侯国,它甚至被允许享有和周王室相同的礼仪规格。如果六国断然入侵鲁国,等同于数典忘祖,就会变成众矢之的,承受道德压力。大家知道,春秋战国的很多战争都是打着道德的旗帜进行的,冒然入侵了鲁国,是为失义,失义便会失去天下人心,失去人心就没有了号令天下的根基,今后也没办法称霸了。诸国运筹帷幄合纵连横忙活了半天,都是为了圆一个称霸的梦想,怎么会轻举妄动以身犯险呢?

只有弹丸之地的鲁国如何陪着周王室存在了将近八百年

孔子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门生。这些学生又都在他们的国家传播着孔子的学说。使得鲁国成为天下尽知的礼仪之邦。正因为鲁国重礼,在外交上也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以仁者的国家形象示人,方方面面都按照应有的礼节执行,所以谦和的立场缓和了和周围国家的关系。让对方就算有心也师出无名,没有理由对其进行讨伐。这样的好名声让许多大国举行会盟的时候喜欢带着鲁国一起玩,和鲁国混在一起就像自己多了一个仁义的背书,在形式上站上了道德高地。再者,在孔子有教无类的影响下,整个鲁国都学风昌盛,随着士人们在各国出仕任职,外交斡旋中都处处向着秉持周礼的鲁国,无形中又让鲁国多了一份保障。

只有弹丸之地的鲁国如何陪着周王室存在了将近八百年

子贡救鲁

当然,在790年的历史长河中,鲁国也不可能没有过和其他国家发生过冲突与战争。齐国就一直有吞并鲁国的野心。比较知名的就有长勺之战,被鲁国以少胜多巧妙化解。等到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时候,靠的是尊王攘夷的口号,这时候如果去入侵与周王室同宗的鲁国,又是自打脸的事情,没道理去做的。齐桓公还是不甘心,让大夫仲孙湫去刺探鲁国虚实,仲孙湫回来后,告诉他,鲁不弃礼,未可动也。齐桓公彻底放弃了攻打鲁国的念头。到了齐桓公之后的齐孝公,齐庄公时期,一来齐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二来,鲁国发挥外交优势,早已经和新的霸主晋国结成了联盟。当齐国要来攻打鲁国的时候,晋国就突袭齐国。让齐国腹背受敌,顾前不顾后,只能放弃进攻鲁国。孔子的门生子贡,在齐国田常意欲攻打鲁国的时候,接连出访晋国,吴国,越国,齐国。让他们互相制衡,最终齐国和吴国相争,越国又灭了吴国,让鲁国安身事外。十年间,让五个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鲁国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只靠子贡一张嘴皮子,保全了鲁国。

五国攻宋

就这么着,齐国始终存着吞并鲁国的心,却受到礼义的牵制和高明的儒生的阻挠。所以它放弃了,转而意图吞并宋国。最后齐国成功了,宋国灭亡。但是齐

只有弹丸之地的鲁国如何陪着周王室存在了将近八百年

国却背负了“旁观者的愤怒”——宋国是连接楚国和北方各国的交通要塞。其他的大国觉得受到威胁,合纵连横共同抗击齐国。把齐国打得吐血,国力大伤,再也没有实力和意愿染指鲁国。然后,当宋国被灭亡后,鲁国就成了唯一的缓冲地带,如果鲁国再被灭,那么强大的楚国将和北方各国接壤。平衡被打破后,各方诸侯又要进行大的混战。到时候位于西北地带的秦国就可以趁着六国混战渔翁得利。对于各国都是满盘皆输的局面,再说齐国灭宋就是一个前车之鉴。谁也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鲁国再一次得到了保障。

其外,鲁国本身的国土在战国后期列强中,已经算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了,不过百余里的国土。也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全靠农垦,一旦开战,粮食作物受到破坏,连这点经济利益都不能保障,攻打鲁国可以说没有半点油水可沾,还可能引起各国讨伐,真的比鸡肋还鸡肋。所以再各中背景的综合考量下,鲁国经历了790年的风霜岁月,作为一个弹丸小国不仅在春秋战国拥有一席之地,并且还能安然无恙到秦国统一前,靠的除了幸运外也有几分必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