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越南的国名竟然是济宁经营玉堂酱园的孙家先祖给定的

孙玉庭(1741—1824),字寄圃,济宁人。清后期重臣,道光年间任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

孙玉庭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四十三年(1778)授翰林检讨。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山西河东兵备道,后补广西盐法道。嘉庆元年(1796),孙玉庭升广西按察使。嘉庆七年(1802),升为广西巡抚,后调任广东巡抚。

这一年,安南国发生内乱,阮光缵政权被阮福映推翻。阮福映向清政府表示输诚,随后遣使向清廷进贡。嘉庆帝不知应对,急召孙玉庭赴广西。孙玉庭认为阮氏态度恭顺,上书嘉庆帝允许他进贡。之后,阮福映请求将国名改为南越,嘉庆帝不满,孙玉庭言:“不可以语言文字阻外夷乡化之心。其先有古越裳地,继并安南。若改号越南,亦与中国南粤旧名有别。” 于是,越南出现在历史版图上。其间,孙玉庭曾揭发道员胡齐昆侵吞军款,受到朝廷嘉奖。嘉庆七年(1802)后,广东海盗猖獗,孙玉庭制定应对策略,增兵严守沿海口岸,防御海盗上岸,禁止向海盗输送粮食和淡水。不久,海盗弹粮断绝,自然平息。孙玉庭调任广西巡抚。

嘉庆十年(1805),孙玉庭又回任广东巡抚。孙玉庭坚持遏制消灭海盗的态度,与两广总督那彦成招抚政策大相径庭。孙玉庭上书陈奏:“盗非悔罪,特为贪利而来。官吏贪功,不惜重金为市。阳避盗名,阴撄盗实。废法敛怨,莫此为尤。”指出招抚的弊端,嘉庆帝同意孙玉庭的看法。

嘉庆十三年(1808),英人以兵船闯入澳门,强行登岸。时粤督为吴熊光,巡抚为孙玉庭,遣洋行挟大班前往晓谕,英人仍我行我素。吴熊光命禁其贸易,断其接济。英人遂闯入虎门,声言索还茶价和商欠。于是嘉庆帝谕吴熊光:“严饬英人退兵抗延即行剿办。”而吴熊光等因海寇初平,兵力疲敝,主张谨慎,许其兵退即行开舱。英人乃退兵贸易而去。由此,两广总督吴熊光因没有将英军驱逐出去受到嘉庆帝斥责,并被革职。孙玉庭被调到贵州。之后,孙玉庭因受到百龄参劾不如实上奏被罢职回家。不久,孙玉庭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在文颖馆行走。

嘉庆十五年(1810),孙玉庭授为云南巡抚,兼任云贵总督。之后,历任浙江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

在各地任职期间,孙玉庭对水利、漕运、盐政、吏治、治安、府学等尤为注重。孙玉庭在《盐法隅说》中提道:

盐者,天财地宝,资民食而裕国课,利至溥也。是以场则设官,运则招商,总会计于运司,而以巡盐监之。此国家理财之大政也。顾财以理而后国与民两利,否则民有食私茹淡之虞,商有堕运误销之弊,终于国课有亏。乃或者借帑以济商,而商犹不振;商不振,则运仍堕而民食私;民食私,则私愈多而引愈壅。于竺是严缉私之法,以疏官引,而私贩终不为止者,抑又何哉?

嘉庆二十年(1815),孙玉庭入京觐见嘉庆帝,适逢英国使臣也在,而英国使臣不行跪拜礼,朝中大臣认为英人不顺从,孙玉庭认为:“妄有干求,当折以天朝之法度;归心恪顺,不责以中国之仪文。”即英人不必遵从中国的礼仪制度,只要恭敬顺服的归附朝廷就好。

嘉庆二十一年(1816),孙玉庭任湖广总督,不久调任两江总督。在任职期间,漕运、盐政、河工仍是孙玉庭重要的政务,每项政务他都悉心过问。如整顿江西、湖北的行盐地界,缉拿私枭,对症下药,采取不同补救措施,弊病凸显的漕运、盐政、河工逐步起色。

同年,孙玉庭曾帮助落难的同乡冷长连。冷长连为表示感谢,同时也想借孙玉庭势力发展自身,两人商议后决定买下玉堂经营困难的济宁“姑苏戴玉堂”酱菜铺。为避免官吏经商之嫌,他们聘请代理人挂名经营,酱菜铺的制作技术也得到改进,玉堂酱园也获得全面发展,名声大振。

嘉庆二十三年(1818)四月,山东巡抚陈预认为修造战船木料产自江、浙,上奏请求由南方几省将船在当地造成后运往山东。孙玉庭上奏嘉庆帝,江苏造船,木料由闽浙提供,当地老百姓负担已经很重,若再加上山东造船任务,老百姓会更加劳苦,因此提出将山东营船改由江苏分造,得到嘉庆帝同意。

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皇帝继位后,孙玉庭不仅受到重用,而且加封他为太子太保。道光帝在位时,曾清查各省官员除俸禄外的收入,当时朝廷采纳尚书英和的主张,立法限定额外收入的数额。孙玉庭认为不妥,言:“自古有治人无治法。果督抚两司皆得人,则大法小廉,自不虞所属苛取病民;非然者,虽立限制,仍同虚设,弊且滋甚。各省陋规,本干例禁。”如果制定这样的法律,就是明确允许官员获取额外收入,百姓的负担会额外加重。官员俸禄的收入并不多,有时会借助额外收入作为办公费用,但是历朝历代没有把多加征收立为法令的,因此乞求停止查办,以免黎民百姓为此遭殃了。孙玉庭为此受到道光帝褒奖。

道光元年(1821),孙玉庭被授为协办大学士,留任两江总督,疏请禁革直省陋规、汉口封轮售盐法,请改漕粮浮收为明行八折征收。同年入京时,道光帝向他询问淮盐分销方法,孙玉庭回答说:“汉口为淮南售盐总岸,向来船到随时交易,是以畅销。自乾隆中立封轮法,挨次轮售,私盐乘间侵越。”认为封轮法弊端较大,不如恢复旧章,道光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道光四年(1824),孙玉庭被拜授为体仁阁大学士,继续留任在两江总督。这一年,江苏淮阴高家堰决口,吏部以治淮不利革除孙玉庭的官职,道光帝念他以前的功劳,命他留在原任。不久又因借黄济运没有成功,孙玉庭被革除官职。

道光十四年(1834),孙玉庭参加鹿鸣宴,被加封为四品顶戴,不久去世,享年83岁。

孙玉庭之后,济宁孙氏成为北方科举世家,四代登科。

孙玉庭的长子孙善宝,先后任监察御史、云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三子孙瑞珍,道光三年(1823)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加太子太保。孙辈孙毓桂,官至浙江按察使;孙毓汶,官至兵部尚书。曾孙辈孙楫,官至顺天府尹。

孙氏家族长期经营济宁玉堂酱园,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在历史轨道上留下的深刻印记,至今仍清晰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