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国渣男录之见异思迁徐悲鸿

说起徐悲鸿,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奔马图》,确实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其实徐悲鸿先生的贡献还不止于此,他还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的著作《中国画改良论》开一时风气之先,他的书法也自成一格,号称近代第一,悲鸿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

故事:民国渣男录之见异思迁徐悲鸿

不过他对感情的态度也是令人惊叹,称之为"渣男"毫不为过。

故事:民国渣男录之见异思迁徐悲鸿

1、 文君夜奔蒋碧薇

蒋碧薇是徐悲鸿的第一个妻子,不过这个老婆却是偷来的。蒋碧薇出身书香门第,本名棠珍,碧薇是徐悲鸿为她取的名字。

故事:民国渣男录之见异思迁徐悲鸿

蒋碧薇十三岁上就和苏州查家的公子订婚了,这个查家就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那个查家,听起来有点绕口吧,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他的笔名就是把名字拆开了,查家还有一位文化名人就是优秀诗人穆旦,他本名查良铮,他是把姓拆开做了笔名,刨除这两位晚辈大师,清初最著名的诗人查慎行就是查家的祖辈,还有那位考题出了个"维民所止"结果被雍正皇帝砍了头的也是查家祖上,查家在当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

不过和蒋碧薇订婚的这位查家公子却没有半分祖上的文采风流,居然考试作弊被人抓住了,这让年纪幼小的蒋碧薇感到齿冷,也就不想再嫁入查家,虽然她没有成为查家媳妇,可是却遇到了"渣男"。

这个渣男就是徐悲鸿。

查家公子没出息,可徐悲鸿却是青年才俊。当时徐悲鸿在宜兴女子学校教书,他的同事中就有蒋碧薇的伯父和姐夫,于是徐悲鸿就经常到府上拜访,就遇到了青春靓丽的蒋碧薇,徐悲鸿对蒋碧薇一见钟情,可是蒋碧薇毕竟有婚约在身,于是两人就上演了一出"文君夜奔"。

1917年,徐悲鸿要到法国留学,托朋友偷偷问蒋碧薇要不要一起去,已经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十八岁无知少女蒋碧薇当然答应了,给家里留了含糊的书信后,两人一起踏上了去法国的轮船。

即便是现在,谁家的姑娘跟人跑了也是件丢人事,更何况民国时代呢,再说了,蒋家这样的书香门第啊。蒋碧薇父母只好对外宣布女儿亡故,并借此和查家退了婚。

这件事情主要责任当然在蒋碧薇身上,就算是想退婚,也要和父母说清楚,就这么偷偷摸摸溜走,空让父母担心,不过,也不能免除徐悲鸿的责任,要知道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时,卓文君是再醮之妇,思想已经成熟,而当时蒋碧薇可是待字闺中的少女,想娶人家女儿,完全可以登门求婚,这偷人家姑娘算怎么回事,而且即便是担心蒋家拒绝,也完全可以两人到达法国后写信说清楚的,这已经显露出徐悲鸿做事自以为是,不替别人考虑的特质了。

不管怎么说,有情人终成眷属,都是值得庆贺的。

留学八年,是他们最贫困的岁月,徐悲鸿一心求学,家务打工都落在了蒋碧薇身上,当然还包括给徐悲鸿做模特,日子虽然清苦,但也是最幸福的时光,他们还和留学法国 的青年画家组织了一个团体——天狗会,其中就有后来的张道藩。

归国之后,他们的日子好了许多,都买得起二等火车票了,不过徐悲鸿只给自己买了二等车票,蒋碧薇和孩子们却是三等,用徐悲鸿的话来说,坐几等座都能到达,为什么不省点钱呢?蒋碧薇回应,那干脆一起买三等座算了,不是省的更多啊。

这看起来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张火车票嘛,可是他们的生活不仅仅是一张火车票的问题。

1930年,蒋碧薇的姑姑和四弟去世,故回家奔丧,徐悲鸿写信给蒋碧薇,声称快点回来吧,要不我就爱上别人了。

蒋碧薇以为是徐悲鸿耍的小心机,要骗她快点回家,可是这却是真的,徐悲鸿已经偷偷和孙多慈在一起了。

2、 一地鸡毛孙多慈

蒋碧薇出身书香门第,孙多慈则是大家闺秀。她的祖父就是清末重臣孙家鼐,曾一手创办京师大学堂,那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她的父亲曾任孙传芳的秘书,她本名孙韵君,多慈这个名字也是徐悲鸿大师给起的。

故事:民国渣男录之见异思迁徐悲鸿

两人结识之时,孙家已经败落。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孙多慈的父亲被关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1930年,年仅17岁的孙多慈来到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旁听,时任美术系主任的就是著名画家徐悲鸿。

一个是聪明漂亮的女学生,一个青年俊彦名画家,二人自然是一见钟情,这就是徐悲鸿给蒋碧薇书信所写的内容。

蒋碧薇脾气暴躁,自然不能容忍小三儿。徐悲鸿曾画过一幅《台城月夜》,画作一南京玄武湖畔的台城为背景,画中徐悲鸿席地而坐,孙多慈侍立一旁,映衬着天边明月,其间情谊不言自喻。

据说蒋碧薇曾将此话损毁,但蒋碧薇本人却说是徐悲鸿将画刮掉,另画了别的画,不管怎么样,反正这幅画是不见了。

徐悲鸿南京公馆落成之时,孙多慈曾送来枫树苗数百棵,结果被蒋碧薇折断当柴火烧了,徐悲鸿一怒之下刻了一枚"无枫堂"的印章,没事就盖在画作上。

按理说,事情闹到这个程度,两个女子都没有什么责任,蒋碧薇捍卫自己的婚姻当然没错,孙多慈爱上才华横溢的师长也算不上错,错就错在徐悲鸿有妇之夫还对学生心怀叵测,渣男本质暴露无遗。

徐悲鸿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写信给蒋碧薇,告诉蒋碧薇现在我已经不爱你了,你在法国待过,有自立能力,孩子归你,我出钱。也亏得徐悲鸿还想得起法国岁月,那个时候可是蒋碧薇赚钱养家啊,现在成了知名画家,一句"不爱了"就算了啊。

蒋碧薇也不想这么算了,打算修复一下这段感情,两人一起又去了法国,本来以为这是定情之地,说不定会和好如初,可是结果却更糟了。两人在法国争吵不断,而且张道藩又出现了。

归国后,徐悲鸿继续跟孙多慈联系,甚至被学生拍下两人在写生时接吻,只要蒋碧薇不在家,两人就在一起苟且。

1934年,徐悲鸿和蒋碧薇分居,徐悲鸿也启程去广西,临行前,两人谈话,蒋碧薇说只要和孙多慈断绝关系,就可以回来,但要是孙多慈不要徐悲鸿了再回来,那就不可能了,徐悲鸿回答道,蒋碧薇人很好,娶到这样的老婆算是幸事,不过,蒋碧薇太挑剔了。

徐悲鸿居然嫌蒋碧薇挑剔,莫非蒋碧薇将孙多慈迎娶进家门才叫不挑剔吗?即便蒋碧薇大度,孙多慈也未必肯接受。

孙多慈的父亲明确表示不会同意这桩婚事,这件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无论谁家都不会同意把孩子嫁过去。徐悲鸿两头落空,只好回去再找蒋碧薇,指责蒋碧薇没有尽到妻子的义务,此时蒋碧薇已经和张道藩同居,按照徐悲鸿的逻辑,我可以找小三儿,你却不能委身他人,这都是什么神奇脑回路啊,蒋碧薇自然不会客气,回敬徐悲鸿他也有自己的模特,这模特自然说的就是孙多慈。

后来,徐悲鸿又多次找蒋碧薇复合,而且他要求复合的方式也很奇葩,他打算把孙多慈送给他的定情红豆镶嵌在项链里送给蒋碧薇以示诚意,这都是什么新奇求爱复合方式啊,言下之意还是打算让孙多慈掺杂在他们之间,蒋碧薇自然是拒绝了。

孙多慈经过这一场情场风波,结局也让人唏嘘。

孙多慈后来嫁给了当时的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此公也不是凡人,他曾经要求当时国民政府通缉鲁迅先生,他和王映霞关系暧昧,王映霞的丈夫就是文坛巨匠郁达夫,而孙多慈也是王映霞介绍给许绍棣的。

还是理一理他们的关系吧。

徐悲鸿的情人是孙多慈,孙多慈的丈夫是许绍棣,许绍棣的情人是王映霞,王映霞的丈夫就是郁达夫,这到底都是什么关系啊,只能说是一地鸡毛。

3、 一生追随廖静文

在廖静文的《徐悲鸿一生》中把徐悲鸿写成了一个圣人,而蒋碧薇的《我和悲鸿》则写的相对客观一些,那么她们两个谁的话更可信呢?还是先来看看徐悲鸿和廖静文的相识经历吧。

和书香门第的蒋碧薇还有大家闺秀孙多慈比起来,廖静文就是彻底的小家碧玉了,两人相识在1943年,彼时廖静文刚刚20岁,徐悲鸿招聘图书管理员时廖静文去应聘两人就此相识,看来徐悲鸿先生的爱情观一直保持保持着一致,就是喜欢年轻女子,不过这次徐悲鸿并没有给廖静文改名,因为廖静文可不是蒋碧薇孙多慈一般的女子。

故事:民国渣男录之见异思迁徐悲鸿

两人相识不久即同居,此时徐悲鸿已经48岁了,吴稚晖曾说过他们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压着压着就压死了,这还真是一语成谶,十年后,徐悲鸿先生就去世了。

同居两年后,廖静文女士要求结婚,并且拿出毒药以自杀威胁,徐悲鸿无奈在报纸上声明和蒋碧薇离婚,想起来都替孙多慈委屈,最好的年华赋予了徐悲鸿,还不如廖静文一个平常女子。

然后就是徐悲鸿和蒋碧薇的离婚大战,徐悲鸿付给了蒋碧薇100万元和画作100幅,看起来确实不少,但当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就是一普通人一年也能挣100万元,何况蒋碧薇还养着两个孩子,至于徐悲鸿的画作,俗话说"盛世的古玩,乱世的黄金",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即便是徐悲鸿大师的画作又能换得几粒米来。

不管怎么说,廖静文女士还是陪着徐悲鸿走到了人生的终点,1953年,徐悲鸿因脑溢血逝世,廖静文女士将徐悲鸿所有画作和收藏捐赠给了国家。

徐悲鸿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但是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渣男,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也许没有廖静文说的那么好,可能也没有蒋碧薇说的那么不堪,过去的事情还是交给当事人去评说。

孙多慈和蒋碧薇再次相逢时已经在台湾了,也正是那一次不经意的会面孙多慈才知道了徐悲鸿的死讯,不知道这两个女人是否都想起了那个她们都曾经深爱过却又都伤害过她们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