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有座大面寺,泸州人多少知道的,它可能具有价值

泸州有座大面寺,泸州人多少知道的,它可能具有价值

大面寺又名“云庆寺”“开福寺”,始建于南宋。经明清两代维修、重建,据史料记载:云庆寺占地面积6000平米,是现方山的前身,故有“老云峰”(大面寺)、“新云峰”(方山)之说。

寺庙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尚存,山门上方正中立书阴刻“云庆禅林”,下横刻“浮图胜境”八个大字,有人物、花纹、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三鞭换两锏浮雕,两侧行:龙戏珠。

天王殿内挂有清乾隆亲笔题“泸中福地”的巨匾,殿内正堂有八根石质圆柱,高达8米,直径0.8米,雄伟壮观,全国罕见。

正中一尊大佛,高5米,还有各种神像数十尊。再往后是观音殿,内有大明正德2年原雕石刻的千手观音一尊,高18米。背面有详细的历史石刻记载。再往后是大雄宝殿旧址尚存。

泸州有座大面寺,泸州人多少知道的,它可能具有价值

门前左侧有“云气飞龙”阴刻楷书四个大字,字高1.8米,宽1.08米,字距0.26米,上款有“清同治一元甲子丁卯年五月吉旦”,下款有“星舫葛云章书,匠士戴学オ,住持隆绍董”大字浑厚雄劲,并且石刻分布在离地面2米多高的巨石壁上,巨石顶峰有两棵千年槐荫树,风景十分秀丽。

相传上述四字系龙车坝头一秀才清晨路过寺随,眼见寺庙云雾袅绕中一巨龙横空出世,此景胜为壮观。于是,随手从田里扯起带泥秧苗,在路边的大石包上写下“云气飞龙”四个大字,刚好被出门的住持发现而随及用墨完整地勾绘字体,并请匠人阴刻而成现状。

该庙解放前为川南佛教胜地,与方山、玉禅为鼎足之势。

泸州有座大面寺,泸州人多少知道的,它可能具有价值

旧时泸州、纳溪、贵州、云南等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前来朝拜,香火极盛,有“四月八朝云峰、石子山看蓝坟”之说。

曾留下不少佳话传说人文,寺庙后有美女晒羞、一碗水;右侧有公主坟(传说大面寺是一公主出资所建,故死后以悬棺葬于形似坟墓的原生石包之下,名日“公主坟”);庙前有石螃蟹、石牛、石马、石猪、石鱼、石印、石蜞蚂等众多景点。

庙后“石子山”海拔615米,是泸州市城郊的最高山峰,山上水杉桢楠、松树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登峰鸟瞰泸州城区景色,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望无边,尽收眼底。东望合江笔架山、赤水河名山大川;南眺尧坝古镇“古楼山”丘陵晨雾;西看方山、杨桥湖远近美景;北俯高坝厂区小米滩江水滚滚而至。

泸州有座大面寺,泸州人多少知道的,它可能具有价值

山腰有蓝坟,相传为蓝大顺、蓝朝鼎二位农民起义军领袖之坟墓。坟前有一石脚盆,人坐盆内俯览“小米滩”高坝厂区,尽收眼底。

过去木船行至“小米滩”时必须急转舵改变航向,转舵方位正对“蓝坟”,船工划桨动作好似作揖朝拜,夜晚则见高坝片区灯火通明,尤如星光璀璨。故有“白日能看千人捧手,夜晚能见万盏明灯”之美传。

如今石子山四周已成蚕桑和麻竹基地,春夏季节信步其间,能使人如痴如醉,如人仙境,令人心旷神恰。

大面寺石迹犹存,原有石刻神、佛像众多。且雕刻艺术精湛,几与人同。十年动乱这些佛像均沉埋地下,损毁较多,流落民间。

近些年,有部分佛教信徙和居士自发参与活动,准备再行挖掘整理,恢复寺庙,重续往昔大面寺的香火,以满足远近的善男信女和群众对佛教的信奉和朝拜,既保持文物古迹又供游人景仰参观。

泸州有座大面寺,泸州人多少知道的,它可能具有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