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老北京的百年老字號,“一樓二烤三軒四順”中的一樓,是鴻賓樓。鴻賓樓接待過許多國家領導人和國外元首。鴻賓樓有一塊金字招牌,是京城老字號中唯一的一塊金匾。鴻賓樓的全羊席,是國家級非遺。很多北京人和天津人都不知道,鴻賓樓創建於天津,50年代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天津曾復建鴻賓樓,可惜再度消失。

鴻賓樓飯莊創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名字取自《禮記·月令》“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紅樓夢》中黛玉和寶玉等人吃酒行令,黛玉也引用了這一句。鴻賓樓飯莊請來兩榜進士於澤久題寫“鴻賓樓”牌匾,這些都可以體現出鴻賓樓老東家的文化層次。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鴻賓樓牌匾

當年天津鴻賓樓門口掛著兩塊銅牌,分別寫著“全羊大菜”“河海兩鮮”。那時候天津大飯莊有一道名菜“渡魚白”。白河上游有紅礬山,山下河中有“核桃魚”,體寬肉肥,體內有紅礬,肉不能吃,雄魚體內的魚白味道鮮美,被烹製成“渡魚白”。鴻賓樓菜單子上有這道菜,但原料奇缺,大廚宋少山與徒弟周金亭,用黃鑽魚肉代替魚白,與魚白的形狀、色澤相仿,創出了“渡魚腐”,口感滑膩,滋味綿長,成為天津衛的名菜,鴻賓樓名聲大振。

鴻賓樓更出名的是“全羊席”。分早、中、晚三席,每席都是先上茶點,後上菜餚,最後上湯。席首擺羊頭,席尾擺羊尾。菜名沒有“羊”字,像什麼望峰坡、龍門角、焦溜脆、燈籠鼓、鞭打繡球等,都是結合菜餚特徵命名,各有典故傳說。比如湯菜“汆千里風”,主料是羊耳朵,將羊耳朵中的軟骨切成極細的絲,配清雞湯,因為傳說中羊耳朵能聽千里,所以得名。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天津老照片

清末慶親王奕匡力長子載振出使日本,參觀大阪世博會,從天津出海。天津巡警道段芝貴與鹽商王益孫設宴款待載振,地點就在鴻賓樓,吃的就是“渡魚腐”,載振大加讚賞。首任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榮慶,寓居天津後寫下《居津日記》,記載他常去的餐館有二十餘家,比如鴻賓樓、錦江春、醉春園、會芳齋等,鴻賓樓是首選。

馬三立先生最愛鴻賓樓。1942年,他和常寶堃到鴻賓樓吃飯,見經理梁德材年紀不小了,但精氣神十足,問其原因,梁經理說他每天都練一套健身操,並把這套操教給了這二位大腕,馬三立堅持練了一輩子。1950年4月12日,馬三立的侄子馬敬伯結婚,婚禮也在鴻賓樓。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天津老照片

50年代,包括湖南曲園酒樓、陝西老西安泡饃、四川峨嵋酒家等老館子、名館子陸續進京。1955年,周恩來總理批示,鴻賓樓正式搬遷到京城。堂頭王守謙,用包袱皮兜著兩雙象牙筷子和一塊黃唇魚肚,護著兩榜進士於澤久題寫的“鴻賓樓”金字招牌,將鴻賓樓從天津遷到了京城和平門外李鐵柺斜街50號。

王守謙帶走的號稱“鎮店三寶”。象牙筷子,據說慈禧太后用過,這個屬於傳說,真實度無法考證,但另外兩件的確是極品。金字招牌真是當初用了二十兩黃金(625克)塗寫,1998年鴻賓樓遷址時將金字招牌送到榮寶齋準備見新,打開時從底板中發現藏有一幅工筆畫《牡丹美人圖》,畫於宣統年間。黃唇魚肚是1934年鴻賓樓老東家高價購得,重約兩斤,周長約一米,世上罕見。1983年英國首相希思訪華時來到鴻賓樓,為款待貴賓,取了一小塊,作了一道雙色魚肚。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名,鴻賓樓將天津頂尖大廚穆祥珍師傅帶到北京,也帶來了數百種菜餚,比如濃湯魚翅、雞茸魚翅、蔥燒海參、兩吃大蝦、白蹦魚丁、紅燒牛尾、芫爆散丹、沙鍋羊頭等,同時也有清真風味掛爐烤鴨和燕翅席、全羊席。烹炒爆烤燻,扒炸燒溜蒸,鴻賓樓揚名海內外。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賀龍、彭德懷等國家領導人,以及許多國家的元首都來過鴻賓樓。郭沫若最喜歡鴻賓樓。他原本就對清真菜情有獨鍾,抗戰期間他在重慶最愛去一家無名清真小飯館,吃得高興,為這家小館起名為“星臨軒”,題詞“此廬雖小,其味雋永”。1963年,郭沫若為鴻賓樓題了藏頭詩:“鴻雁來時風送暖,賓朋滿座勸加餐,樓臺赤幟紅於火,好漢從來不畏難。”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鴻賓樓菜品

馬連良朋友多,應酬也多。他經常去的是金魚衚衕的東來順、宣武門外菜市口的西來順,另外就是鴻賓樓。王守謙來北京後當了鴻賓樓的服務員組長,他很崇尚馬派藝術,和馬連良交上了朋友。

1983年,末代皇帝溥儀的胞弟溥傑在鴻賓樓請客。趁著高興勁兒,經理向溥傑求字題匾。幾天後溥傑派人送來六尺墨寶:“天安西畔鴻賓樓,每輒停驂快引甌……”而後溥傑又請啟功為鴻賓樓題了牌匾。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鴻賓樓菜品

鴻賓樓遷往北京後,天津就沒有較大的清真飯莊了。鴻賓樓舊址改成了建津洗染店。1982年,河北區建國道開了一家鴻賓餐廳,供應早、中、晚三餐。早點有燒餅、餜子、鍋巴菜;中午有純香油調餡的羊肉燙麵蒸餃;晚上有各種炒菜。早餐特邀天津西頭彎子鍋巴菜傳統名手進行指導,晚餐請來了北京鴻賓樓退休名廚李鴻藻掌勺,天津的老吃主,終於又吃到了正宗鴻賓樓。

1984年,坐落在慎益街2號,與南市食品街相隔不遠的“天津燒麥館”重新裝修,改名為“鴻賓樓”,成為80年代天津第一家豪華型高級清真飯莊。聘請了三位曾經在老鴻賓樓工作過的廚師掌灶,樓下散座經營中低檔菜品,樓上有三間高級單間和豪華餐廳,經營傳統特色清真高中檔菜,包括全羊大菜、烤鴨、高級涮羊肉,以及清蒸饢餡(蟹黃)銀魚、獨烊三樣、酸沙魚扇等傳統菜品,可同時接待300多位中外顧客。同時這裡還兼作清真烹飪技術培訓中心。可惜的是,這家飯館如今也不知所蹤,鴻賓樓這樣一家頂級餐廳,在天津兩度失傳。(文:何玉新)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50年代天津鴻賓樓整體遷址北京,80年代在天津重建,如今再度消失

鴻賓樓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