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認為,對孩子的懲罰是必須的,你怎麼看?

老左心理工作室


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以懲罰為目的,所有不考慮孩子感受的懲罰都是耍流氓!

我有一個外甥女,今年初中畢業。幾年沒見,已經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昨天在一個家庭聚會上,趁著大家都在打牌玩遊戲,她悄悄地跟我說“小姨,你知道為什麼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嗎?”我說:“肯定是因為你沒好好學唄?”她說:“不是,是因為有一次,我數學考的很差,結果我媽媽竟然沒打我。我發現,原來我數學考不好也沒事,然後就不學了。結果成績越來越差,後來也跟不上了,就更不願意學了。”

我很吃驚,以前那個調皮的小屁孩,每次都得被老媽收拾一頓才能把成績提上來的小姑娘,現在長大了,主動跟我坦白了她小時候的想法,原來她成績不好的原因不是別的,竟然是因為媽媽沒有繼續打她。

想起她上小學那會兒,每次考差了回來都得被姐姐一頓狂風暴雨似的收拾。我看著不忍心,勸姐姐不要打了,姐姐跟我說這孩子你不知道,真的是欠揍,不打她成績就下滑,非得打一次才能把成績提上來。

後來的事實好像也的確證明了這點。因為在我輔導她功課時,尤其是數學,只有當我很生氣地看著她,批評她一頓時,她才能認認真真思考,然後很快地把題作對。那時的我也認同了這點,不打不成器,學習不好是因為管教太輕。

其實,像我外甥女這樣的情況很多,經常聽到家長懷念孩子小時候聽話的時光,感嘆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了,懲罰越來越不起作用。於是,如果從網上搜索“懲罰孩子”,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美其名曰“科學地懲罰孩子”。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出現了不服管教的情況,原因只是懲罰的力度或方法不對,我們家長要做的,是換種方法繼續懲罰,直到孩子聽話。

在《無條件養育》這本書中,作者指出所謂的懲罰,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吃苦頭,讓孩子感到不愉快,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吸取教訓,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說,懲罰涵蓋的範圍很廣,既包括身體上的懲罰也包括精神上的懲罰。

身體上的懲罰:也就是體罰,比如說打孩子,讓孩子罰站,讓孩子做某種運動,我小時候老師還會讓犯錯的學生蹲馬步。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體罰孩子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學校裡如果發生了體罰孩子的情況,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精神上的懲罰:當體罰被唾棄時,很多精神上的懲罰方法就登場了,並且被偽裝成了科學的懲罰方法。

暫停愛或撤回愛

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選擇不動聲色地離開,故意忽略孩子,與孩子保持距離。這種方式等於向孩子宣佈:你做了讓我不喜歡的事,我就不關心你了,我假裝你不在場。如果想讓我理你,那就乖乖聽我的。或者有的家長說得更嚴重一些:”你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父母把對孩子的愛當作與孩子交易的籌碼,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只能乖乖順從。

自然後果

這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的一種道德教育方法。主張讓兒童通過體驗其過失的不良後果去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學會服從“自然法則”,自行改正。如果孩子因為回家晚而耽誤了吃飯,那麼就讓他餓著。如果把雨衣忘在了學校,那麼第二天就該讓他淋雨。據說這種行為可以教會孩子更加遵守時間、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但就孩子而言,更容易看到的是家長的冷漠,你本來可以幫助我,但你袖手旁觀。這對孩子來說是雙重打擊,在失望自己做錯事的同時,也會對你的漠不關心,沒能出手幫助更加失望。

提前宣告

“如果你打破……規則,我就會對你……”家長會認為,我已經提前把規則告訴孩子了,如果孩子明知故犯,那麼就不怪我懲罰不當了。這樣以來,家長懲罰時就會心安理得。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孩子會怎麼想?

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房東跟你說:這個月你再不交房租,我就去法院告你!

那麼,你得到的第一個信息是什麼呢?是威脅。

是的,父母提前把規則告知孩子,暗含的意思就是威脅。另一層隱含的意思就是,我不相信你會自己主動地做正確的事,你只有在懲罰的威脅下才能有動力把事情做好。更深一步講,是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之所以要遵守規則,不是因為父母定的規則是對的,而是為了躲避做錯事後的懲罰。

懲罰帶來的短期效果,會讓人忽視長期的負面影響。非常多的研究已經表明,懲罰這一手段不會產生任何正面作用。作者在書中嘗試分析了懲罰之所以無效的原因:

懲罰令人暴怒

懲罰會激怒受罰者,對於受罰者來說,一方面要承受身體或精神上因懲罰帶來的痛苦,另一方面他會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雙重打擊。面對強大的父母,他只能乖乖的選擇順從,而一旦有機會,曾經的受害者可能會成為施害者。有時我們會看到孩子報復父母的社會新聞,這雖然是一些極端現象,但畢竟是發生了。

權利使用的榜樣

尤其是體罰孩子,不但不會讓孩子在痛苦中明白道理,反而會讓孩子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孩子早早的就會認為,原來誰塊頭大誰就是老大,誰就有權利控制別人。

最終會失效

孩子長大,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對他們來說,父母的批評懲罰與這個精彩的世界相比已經不算什麼了,他們會逐漸對你的威脅變得無所謂。一旦你手中的權利開始減弱,你將一無所有。你永遠都不知道該如何影響他們。不能用自己的力量真正影響孩子的人生。

惡化親子關係

儘管你口口聲聲地說批評孩子是為孩子好,懲罰孩子是為了讓他懂得社會規則,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所收到的信息是這樣的:這個總說愛我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對待我,難道愛我的方式就是讓我痛苦嗎?他是真的愛我嗎?如果父母對孩子非常嚴厲,那麼孩子會主動與父母保持距離。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那個施暴者。而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與孩子順暢溝通的前提,一旦破壞,則很難修復。

讓孩子忽略真正重要的事

懲罰孩子會讓孩子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懲罰本身。就像我的外甥女,當她受到懲罰時,她想的不是為什麼要好好學習,而是是我下次一定要避免捱打。學習的目的成了逃避懲罰。而一旦懲罰不再,就像她自己所說:媽媽不打我了,我發現也沒有學習的必要了。還有的孩子為了逃避懲罰,會偽造分數,我想,這個小計倆對與很多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很多時候,孩子學會撒謊都是被大人逼的。

讓孩子更加自我為中心

許多家長宣稱:“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行為會造成某些後果。”關鍵這是對誰而言的後果?是對孩子自己而言的後果。孩子的注意力鎖定在自己所受的影響上,忽略對別人造成的影響上。批評孩子搶妹妹的東西,孩子會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認為與妹妹爭搶的後果是被媽媽懲罰,媽媽的懲罰就是他做此事的代價。當他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時,就忽略了妹妹的感受,不會去考慮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什麼影響。孩子會做成本效益分析:在“被抓住後接受懲罰 “ 與”隨心所欲做某事的快樂“之間作衡量。這些反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是有道理的,但是不道德。因為所有懲罰手段從本質上講都會阻礙孩子有道德地思考問題。

產生惡性循環

懲罰的應激應用:孩子不能服從家長的首次要求後懲罰手段的使用,我們一旦與孩子針鋒相對就必須使用它——我們感覺最憤怒、最挫敗的時候要極力剋制懲罰手段的使用

當父母對孩子首次懲罰不見效果時,父母會質疑自己懲罰力度不夠,因此會繼續加大懲罰。或者會因為孩子不服從初次管教,而被激怒,繼而使用更加嚴厲的手段。反覆懲罰低領兒童,會幫助他成為叛逆的少年,而有人建議是繼續對這個叛逆的少年加大懲罰!

這些手段越不起作用,我們就越認為問題出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手段本身。即使停下來反思,我們也會認為問題在於自己執行不力。而不會意識到通過讓孩子吃口頭來吸取教訓這一思想本身就錯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會尋找更有效的懲罰方法,寄希望於更多的懲罰讓局面峰迴路轉,而從不思考,是不是懲罰這一方法本身就錯了。

很多家長看完這篇文章,還是會存在很多疑問。在這裡挑選出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進行分析。

只有懲罰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這種說法建立在一個假說之上:如果沒有脅迫性措施,孩子就會忽視這個世界上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人

是否對孩子產生影響,不在於是否採取脅迫性措施,而在於說話人的身份。哪怕是一個世上最溫柔的媽媽對孩子說話,也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

而靠威脅來逼迫孩子注意,久而久之孩子會對你的措施麻木。

這種方式會適得其反。雖然懲罰讓人無法忽視,但是也沒有任何好處。能讓孩子引起注意的是,懲罰手段給孩子帶來的痛苦。而造成這種痛苦的人正是他們所依賴的人。

我對孩子施用懲罰是因為我真愛且深愛孩子

相信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愛都是真的,但是這樣恰恰給孩子造成了極度的困擾。既然你是愛我的,那你為什麼還要讓我感覺痛苦呢?難道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給人造成痛苦?難道愛必須附加條件才能持續嗎?

我懲罰孩子理由正當,而且我已經提前向孩子做出瞭解釋

解釋不能將懲罰的負面效果降至最低,懲罰卻可以將解釋的正面效果降至最低。解釋所產生的正面意義將會被一掃而空。當孩子對懲罰產生焦慮時,孩子將想不起你給他講的道理,更多的會考慮懲罰會給他帶來什麼。


淘氣包言小諾


感謝提問!

我是一個二胎寶媽,我來說說自己的觀點,首先肯定的是孩子犯了錯誤肯定要受懲罰的。

大寶,男孩。今年十歲了,同樣生活中也犯了不少的錯誤,就拿他的學習寫作業來說吧,每天放學回家的時候總是不抄作業記錄回來,到家後也不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的,到處晃悠,我就很生氣,要不就是作業寫的都是錯的,不認真看題目,亂做,這樣我就會懲罰他,當然我不會用打的方式來懲罰他,我讓他站在門外年。臉對著牆,立正站好,半小時,就這樣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其實不是真的想要懲罰他。只是想要他明白,學習是給他學的,不是給我學的,因為我自己那時沒有好好讀書,也是因為爸爸媽媽那時沒有關心過我的學習,不想我的孩子像我一樣沒有文化,就算找工作也都是進廠幹累活。說多了都是淚

再者,自己的孩子犯了錯,一定要讓他明白既然你錯了,你就必須承擔的的責任。都說孩子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財富,請千萬別為了掙錢而忽略了孩子最大的教育,我可以不要求你每次都考第一名,也不要求你必須得達到什麼要求,但是你學習的態度必須端正,當然,我對孩子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多少人掙了一輩子的錢不夠孩子敗,與其這樣不如好好教育,又有多少人的嬌慣和縱容害了孩子的一生,請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吧。

懲罰孩子要用說服教育,不要用暴力解決,要給孩子講道理,僅代表個人觀點


晴琴麻麻


這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懲罰"把握好了尺度,該懲罰還是得懲罰。

俗話說:“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真正太不像話了,無法無天,好吃懶做,不思進取,那就不能慣著,就得棍棒侍候,要讓他明白是非,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是做不得的,做了家長就會生氣!讓他對家長的棍棒也有敬畏之感!

但是,也不能不分清紅皂白,沒有調查清楚是不是孩子的錯,就一頓亂打,或者一點點小事也上棍棒,或者家長在外面受了氣,回家也把氣撒在孩子身上,那樣孩子心裡會不服氣,把孩子對父母的感情都會打掉,越打越糟糕!

因此,懲罰孩子,要有分寸!


和風細雨


大家好,我是憨爸,一個專門做兒童教育的爸爸,與大家一起探索育兒經驗。

孩子犯錯,到底該不該懲罰?其實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下孩子為何會犯錯,因為有些錯誤並不是刻意去做的,例如打翻一個水杯,弄壞了自己的玩具等等。這些錯誤並不是刻意去犯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大聲呵斥,甚至有的父母動手打孩子,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這些錯誤孩子都會犯,他只需要瞭解到教訓就夠了。比如杯子打碎了,你可以假裝要去喝水,沒杯子喝不了水,讓他明白這是一個錯誤,以後要注意。

但是,如果孩子的錯誤是刻意犯的,那就一定要注意了,比如有些小孩喜歡對人吐口水或者罵人。這是極端惡劣的情況,如果父母這時候還覺得是小孩,還以童言無忌安慰自己,這是教育孩子最忌諱的。這種錯誤一定要收到懲罰,但是懲罰的方式千差萬別,不一定是打罵。可以讓孩子去道歉,主動承認錯誤。

話說回來,其實孩子有時候知道自己犯錯,比如摔壞自己的玩具,弄出很大動靜,這時候父母並不一定要多加苛責,因為他們有可能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讓你關注到他。如果讓他形成犯錯誤了父母就會關心他,這樣對孩子未來的成長非常不利。相反,有時候孩子表現好,父母確不表揚,或者一筆帶過,給孩子的感覺就是表現好在父母的眼中沒用,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

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我是憨爸,對教育孩子有問題的父母可以一起來探索教育,謝謝大家!





憨爸日記


"孩子不打,上房揭瓦",這是千百年來老祖宗留下來教育孩子的古語!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家長當明星般的寵愛,使得很多孩子變得自私、任性,究其原因都是懲罰少的結果。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非觀念模糊,導致一些小錯誤是難免的,對這類事家長要訓戒孩子,一定要教育孩子分清是非,在原則問題上不能模糊。但對一個事上老是重複犯錯,體罰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體罰雖不常用,短期效果一定會好。

孩子和成人一祥,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成人教畏法律、法規,也讓孩子敬畏棍棒!

以上是自己觀點,謝謝批評!


三哥7536


我贊同對孩子犯錯要進行適當的懲罰。

比如說我家孩子吧,在兩歲半的時候吃飯不老實,明明自己會好好吃,但他想吃零食就故意把飯弄地滿地都是。我和他爸都不理會他,他就趁我們在說話不注意他的時候把地上的米飯用腳去踩,踩的地上黏黏的,扣都扣不掉,而且這種行為明顯是在糟蹋糧食。我和他爸爸就忍不住了,眼神交流達成一致的意見後,我就跟孩子說“去,面壁去,什麼時候明白自己做錯什麼了,爸爸媽媽才會理你。”

說完後,我跟他爸爸就不理他了,任憑他說什麼討我們好的話和做各種搞笑的動作,我們都不理他。之後也覺得沒趣,就乖乖地去面對著牆壁站著了。等我們吃完飯,我再問他“知道自己錯了嗎?”他回答“不知道” 我指著地上被他用腳蹂躪米飯接著說“以後還會踩它們嗎”他說“不會了。”…效果達成。

我的這個方法是曾經懷孩子之前看《爸爸去哪兒》上學的。李小鵬的女兒奧莉特別可愛特別萌,李小鵬也是十分的寵愛他,但是一次小奧莉玩手機被李小鵬發現了,李小鵬叫奧莉把手機還給他,奧莉不但不肯還把手機扔到地上且用手把手機推的遠遠的。李小鵬很生氣,懲罰奧莉去小帳篷邊罰站。等她反省完後,她乖乖地把手機還給了李小鵬。具體的情節記得不太清了,大概就是這樣的。

我當時就為李小鵬的這個做法點贊。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但他的態度是該慣的時候慣、該管的時候管。

好了,以上純屬個人經驗之談,不足之處請多見諒。

我是豆媽小薔,80末的寶媽一枚。育兒路上的探索者。每天會以親身經歷真實的回答關於育兒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吐槽跟我一起互動!



豆媽小薔


孩子犯錯,需要教育,這是必然。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多樣性,懲罰也是一種方法。但是懲罰的方法只能當作家長權利使示威使用。讓孩子自幼懂得上下級關係的道理,不能用暴力傷害孩子的心靈。教育孩子的方法重在對話和溝通,在處理家事的問題上,不要避開孩子,並且要讓孩子參與,這是培養孩子社會認事能力的最好方法。孩子犯錯,要掌握孩子的教育方向,孩子的心靈每天都在上進,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向中,要多鼓勵,多表揚點出孩子的犯錯原因,讓他知道自己犯錯的危害性,孩子就會主動接受改正錯誤。但幹萬不能對孩子進行犯錯打擊,把孩子說成一無是處,這樣長期下去,你的家長形象就會在孩子的心中失信,同時會產生叛逆心理,童大心大,凡事就會與你無言,你就會失去孩子的季變取教育。我現深深的感嘆做好身為兒女的父母不容易,抓好孩子的教育更不容易。今天,我是這樣說吧!要有好的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


用戶7108501190699方


孩子犯錯,應有的懲罰是必須的。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成年人都會,更何況是孩子,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有正確的看法。

其次要看下問題的嚴重性,再定懲罰的輕重,而不是一味的打罵,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的心智是不成熟的,在孩子心裡,沒有辦法分辨出哪些問題怎麼處理,哪些是對錯很難分辨,所以孩子犯錯,家長有監管教育不利的責任,在懲罰上,家長同樣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如果是初犯,而且問題很小,儘量去引導教育,比如亂扔垃圾。反之,家長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在這方面做的不夠好,而孩子學了,或者還沒有和孩子講過不要亂扔垃圾,以及它產生的問題。

再比如孩子愛打人。那麼要想一下,是什麼原因,是孩子受欺負了自衛,還是有這個毛病,而如果是自衛,應該肯定並且教育以後怎麼辦。而如果是本人有愛打小朋友的習慣,我們也反思,是不是家長在遇到問題之後,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從而孩子學到了。在懲罰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自己也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從我們身上學習的更快。比如下班後葛優躺刷抖音看視頻玩手機遊戲等,那麼你也別指望孩子回家後乖乖的寫作業。如果想要孩子更用心學習,除了告訴孩子學習的意義以外,自己也要創造好的環境,比如陪她讀書看書等。這個世界的看法是從我們大人那裡學來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事情,我們要學會和孩子交流,孩子犯錯不僅僅要看問題來教育來懲罰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健康的思想,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這樣才可以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朵朵媽育兒


對孩子的懲罰我個人的觀點是要看懲罰所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同時懲罰的手段採取的是什麼?還有就是通過懲罰想要達到的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同時還有就是家長懲罰的頻率是怎麼樣的?

把上述問題先理清楚了,在重要的教育孩子的事件上,可以選取適當的懲罰方式讓孩子明白一個是非觀,我覺得懲罰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像現在很多年輕家長一樣,不痛不癢的懲罰和懲罰像吃飯一樣天天有,頓頓有,這樣的懲罰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效果,而且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逆反心理,同時對懲罰,在孩子內心裡沒有了起到警醒的作用。這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

所以,現在很多家長,在不提高自身素質的情況下,盲目的衝動的教育孩子,導致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能很好的和家長交流。

所以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科學的採取教育的方法,才是教育的根本和核心。



語字芳華


孩子的成長中就是調皮、淘氣的,雖說“子不教父之過”,在育兒的道路上做父母的是任重而道遠。作為兩寶的媽媽,我認為孩子做錯事情,就需要採取措施懲罰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計劃,禁止看電視一天,甚至讓孩子餓上一頓等等。

但是如果寶寶在公共場合犯錯,我覺得為了寶寶們的自尊,不能在公共場合進行懲罰,咱們在回家之後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點評,或者給孩子一些懲罰。

然而懲罰是一門藝術,是需要咱們做父母不斷修煉的。切記大打出手或者大聲說罵,那樣孩子心裡面會產生對咱們父母的害怕心理,對以後孩子向父母敞開心扉有特別大的影響。

最後,提醒各位親愛的寶爸寶媽們,在懲罰孩子之後,要與孩子進行溝通,解釋清楚。安撫孩子,讓孩子知道懲罰他並不是爸爸媽媽不愛他,改正了錯誤之後還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