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惩罚是必须的,你怎么看?

老左心理工作室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以惩罚为目的,所有不考虑孩子感受的惩罚都是耍流氓!

我有一个外甥女,今年初中毕业。几年没见,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昨天在一个家庭聚会上,趁着大家都在打牌玩游戏,她悄悄地跟我说“小姨,你知道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吗?”我说:“肯定是因为你没好好学呗?”她说:“不是,是因为有一次,我数学考的很差,结果我妈妈竟然没打我。我发现,原来我数学考不好也没事,然后就不学了。结果成绩越来越差,后来也跟不上了,就更不愿意学了。”

我很吃惊,以前那个调皮的小屁孩,每次都得被老妈收拾一顿才能把成绩提上来的小姑娘,现在长大了,主动跟我坦白了她小时候的想法,原来她成绩不好的原因不是别的,竟然是因为妈妈没有继续打她。

想起她上小学那会儿,每次考差了回来都得被姐姐一顿狂风暴雨似的收拾。我看着不忍心,劝姐姐不要打了,姐姐跟我说这孩子你不知道,真的是欠揍,不打她成绩就下滑,非得打一次才能把成绩提上来。

后来的事实好像也的确证明了这点。因为在我辅导她功课时,尤其是数学,只有当我很生气地看着她,批评她一顿时,她才能认认真真思考,然后很快地把题作对。那时的我也认同了这点,不打不成器,学习不好是因为管教太轻。

其实,像我外甥女这样的情况很多,经常听到家长怀念孩子小时候听话的时光,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了,惩罚越来越不起作用。于是,如果从网上搜索“惩罚孩子”,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美其名曰“科学地惩罚孩子”。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出现了不服管教的情况,原因只是惩罚的力度或方法不对,我们家长要做的,是换种方法继续惩罚,直到孩子听话。

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作者指出所谓的惩罚,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吃苦头,让孩子感到不愉快,通过这种方式让他吸取教训,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身体上的惩罚也包括精神上的惩罚。

身体上的惩罚:也就是体罚,比如说打孩子,让孩子罚站,让孩子做某种运动,我小时候老师还会让犯错的学生蹲马步。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体罚孩子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学校里如果发生了体罚孩子的情况,那后果是很严重的。

精神上的惩罚:当体罚被唾弃时,很多精神上的惩罚方法就登场了,并且被伪装成了科学的惩罚方法。

暂停爱或撤回爱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选择不动声色地离开,故意忽略孩子,与孩子保持距离。这种方式等于向孩子宣布:你做了让我不喜欢的事,我就不关心你了,我假装你不在场。如果想让我理你,那就乖乖听我的。或者有的家长说得更严重一些:”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当作与孩子交易的筹码,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只能乖乖顺从。

自然后果

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如果孩子因为回家晚而耽误了吃饭,那么就让他饿着。如果把雨衣忘在了学校,那么第二天就该让他淋雨。据说这种行为可以教会孩子更加遵守时间、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但就孩子而言,更容易看到的是家长的冷漠,你本来可以帮助我,但你袖手旁观。这对孩子来说是双重打击,在失望自己做错事的同时,也会对你的漠不关心,没能出手帮助更加失望。

提前宣告

“如果你打破……规则,我就会对你……”家长会认为,我已经提前把规则告诉孩子了,如果孩子明知故犯,那么就不怪我惩罚不当了。这样以来,家长惩罚时就会心安理得。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孩子会怎么想?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房东跟你说:这个月你再不交房租,我就去法院告你!

那么,你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什么呢?是威胁。

是的,父母提前把规则告知孩子,暗含的意思就是威胁。另一层隐含的意思就是,我不相信你会自己主动地做正确的事,你只有在惩罚的威胁下才能有动力把事情做好。更深一步讲,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之所以要遵守规则,不是因为父母定的规则是对的,而是为了躲避做错事后的惩罚。

惩罚带来的短期效果,会让人忽视长期的负面影响。非常多的研究已经表明,惩罚这一手段不会产生任何正面作用。作者在书中尝试分析了惩罚之所以无效的原因:

惩罚令人暴怒

惩罚会激怒受罚者,对于受罚者来说,一方面要承受身体或精神上因惩罚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会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双重打击。面对强大的父母,他只能乖乖的选择顺从,而一旦有机会,曾经的受害者可能会成为施害者。有时我们会看到孩子报复父母的社会新闻,这虽然是一些极端现象,但毕竟是发生了。

权利使用的榜样

尤其是体罚孩子,不但不会让孩子在痛苦中明白道理,反而会让孩子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早早的就会认为,原来谁块头大谁就是老大,谁就有权利控制别人。

最终会失效

孩子长大,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对他们来说,父母的批评惩罚与这个精彩的世界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们会逐渐对你的威胁变得无所谓。一旦你手中的权利开始减弱,你将一无所有。你永远都不知道该如何影响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力量真正影响孩子的人生。

恶化亲子关系

尽管你口口声声地说批评孩子是为孩子好,惩罚孩子是为了让他懂得社会规则,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所收到的信息是这样的:这个总说爱我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难道爱我的方式就是让我痛苦吗?他是真的爱我吗?如果父母对孩子非常严厉,那么孩子会主动与父母保持距离。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那个施暴者。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与孩子顺畅沟通的前提,一旦破坏,则很难修复。

让孩子忽略真正重要的事

惩罚孩子会让孩子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惩罚本身。就像我的外甥女,当她受到惩罚时,她想的不是为什么要好好学习,而是是我下次一定要避免挨打。学习的目的成了逃避惩罚。而一旦惩罚不再,就像她自己所说:妈妈不打我了,我发现也没有学习的必要了。还有的孩子为了逃避惩罚,会伪造分数,我想,这个小计俩对与很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很多时候,孩子学会撒谎都是被大人逼的。

让孩子更加自我为中心

许多家长宣称:“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行为会造成某些后果。”关键这是对谁而言的后果?是对孩子自己而言的后果。孩子的注意力锁定在自己所受的影响上,忽略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上。批评孩子抢妹妹的东西,孩子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认为与妹妹争抢的后果是被妈妈惩罚,妈妈的惩罚就是他做此事的代价。当他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时,就忽略了妹妹的感受,不会去考虑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孩子会做成本效益分析:在“被抓住后接受惩罚 “ 与”随心所欲做某事的快乐“之间作衡量。这些反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是有道理的,但是不道德。因为所有惩罚手段从本质上讲都会阻碍孩子有道德地思考问题。

产生恶性循环

惩罚的应激应用:孩子不能服从家长的首次要求后惩罚手段的使用,我们一旦与孩子针锋相对就必须使用它——我们感觉最愤怒、最挫败的时候要极力克制惩罚手段的使用

当父母对孩子首次惩罚不见效果时,父母会质疑自己惩罚力度不够,因此会继续加大惩罚。或者会因为孩子不服从初次管教,而被激怒,继而使用更加严厉的手段。反复惩罚低领儿童,会帮助他成为叛逆的少年,而有人建议是继续对这个叛逆的少年加大惩罚!

这些手段越不起作用,我们就越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手段本身。即使停下来反思,我们也会认为问题在于自己执行不力。而不会意识到通过让孩子吃口头来吸取教训这一思想本身就错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寻找更有效的惩罚方法,寄希望于更多的惩罚让局面峰回路转,而从不思考,是不是惩罚这一方法本身就错了。

很多家长看完这篇文章,还是会存在很多疑问。在这里挑选出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

只有惩罚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种说法建立在一个假说之上:如果没有胁迫性措施,孩子就会忽视这个世界上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人

是否对孩子产生影响,不在于是否采取胁迫性措施,而在于说话人的身份。哪怕是一个世上最温柔的妈妈对孩子说话,也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靠威胁来逼迫孩子注意,久而久之孩子会对你的措施麻木。

这种方式会适得其反。虽然惩罚让人无法忽视,但是也没有任何好处。能让孩子引起注意的是,惩罚手段给孩子带来的痛苦。而造成这种痛苦的人正是他们所依赖的人。

我对孩子施用惩罚是因为我真爱且深爱孩子

相信每位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真的,但是这样恰恰给孩子造成了极度的困扰。既然你是爱我的,那你为什么还要让我感觉痛苦呢?难道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人造成痛苦?难道爱必须附加条件才能持续吗?

我惩罚孩子理由正当,而且我已经提前向孩子做出了解释

解释不能将惩罚的负面效果降至最低,惩罚却可以将解释的正面效果降至最低。解释所产生的正面意义将会被一扫而空。当孩子对惩罚产生焦虑时,孩子将想不起你给他讲的道理,更多的会考虑惩罚会给他带来什么。


淘气包言小诺


感谢提问!

我是一个二胎宝妈,我来说说自己的观点,首先肯定的是孩子犯了错误肯定要受惩罚的。

大宝,男孩。今年十岁了,同样生活中也犯了不少的错误,就拿他的学习写作业来说吧,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总是不抄作业记录回来,到家后也不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到处晃悠,我就很生气,要不就是作业写的都是错的,不认真看题目,乱做,这样我就会惩罚他,当然我不会用打的方式来惩罚他,我让他站在门外年。脸对着墙,立正站好,半小时,就这样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其实不是真的想要惩罚他。只是想要他明白,学习是给他学的,不是给我学的,因为我自己那时没有好好读书,也是因为爸爸妈妈那时没有关心过我的学习,不想我的孩子像我一样没有文化,就算找工作也都是进厂干累活。说多了都是泪

再者,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一定要让他明白既然你错了,你就必须承担的的责任。都说孩子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财富,请千万别为了挣钱而忽略了孩子最大的教育,我可以不要求你每次都考第一名,也不要求你必须得达到什么要求,但是你学习的态度必须端正,当然,我对孩子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多少人挣了一辈子的钱不够孩子败,与其这样不如好好教育,又有多少人的娇惯和纵容害了孩子的一生,请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吧。

惩罚孩子要用说服教育,不要用暴力解决,要给孩子讲道理,仅代表个人观点


晴琴麻麻


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惩罚"把握好了尺度,该惩罚还是得惩罚。

俗话说:“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真正太不像话了,无法无天,好吃懒做,不思进取,那就不能惯着,就得棍棒侍候,要让他明白是非,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是做不得的,做了家长就会生气!让他对家长的棍棒也有敬畏之感!

但是,也不能不分清红皂白,没有调查清楚是不是孩子的错,就一顿乱打,或者一点点小事也上棍棒,或者家长在外面受了气,回家也把气撒在孩子身上,那样孩子心里会不服气,把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都会打掉,越打越糟糕!

因此,惩罚孩子,要有分寸!


和风细雨


大家好,我是憨爸,一个专门做儿童教育的爸爸,与大家一起探索育儿经验。

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惩罚?其实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孩子为何会犯错,因为有些错误并不是刻意去做的,例如打翻一个水杯,弄坏了自己的玩具等等。这些错误并不是刻意去犯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大声呵斥,甚至有的父母动手打孩子,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些错误孩子都会犯,他只需要了解到教训就够了。比如杯子打碎了,你可以假装要去喝水,没杯子喝不了水,让他明白这是一个错误,以后要注意。

但是,如果孩子的错误是刻意犯的,那就一定要注意了,比如有些小孩喜欢对人吐口水或者骂人。这是极端恶劣的情况,如果父母这时候还觉得是小孩,还以童言无忌安慰自己,这是教育孩子最忌讳的。这种错误一定要收到惩罚,但是惩罚的方式千差万别,不一定是打骂。可以让孩子去道歉,主动承认错误。

话说回来,其实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犯错,比如摔坏自己的玩具,弄出很大动静,这时候父母并不一定要多加苛责,因为他们有可能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让你关注到他。如果让他形成犯错误了父母就会关心他,这样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不利。相反,有时候孩子表现好,父母确不表扬,或者一笔带过,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表现好在父母的眼中没用,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我是憨爸,对教育孩子有问题的父母可以一起来探索教育,谢谢大家!





憨爸日记


"孩子不打,上房揭瓦",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教育孩子的古语!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家长当明星般的宠爱,使得很多孩子变得自私、任性,究其原因都是惩罚少的结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非观念模糊,导致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对这类事家长要训戒孩子,一定要教育孩子分清是非,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模糊。但对一个事上老是重复犯错,体罚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体罚虽不常用,短期效果一定会好。

孩子和成人一祥,一定要有敬畏的东西。成人教畏法律、法规,也让孩子敬畏棍棒!

以上是自己观点,谢谢批评!


三哥7536


我赞同对孩子犯错要进行适当的惩罚。

比如说我家孩子吧,在两岁半的时候吃饭不老实,明明自己会好好吃,但他想吃零食就故意把饭弄地满地都是。我和他爸都不理会他,他就趁我们在说话不注意他的时候把地上的米饭用脚去踩,踩的地上黏黏的,扣都扣不掉,而且这种行为明显是在糟蹋粮食。我和他爸爸就忍不住了,眼神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后,我就跟孩子说“去,面壁去,什么时候明白自己做错什么了,爸爸妈妈才会理你。”

说完后,我跟他爸爸就不理他了,任凭他说什么讨我们好的话和做各种搞笑的动作,我们都不理他。之后也觉得没趣,就乖乖地去面对着墙壁站着了。等我们吃完饭,我再问他“知道自己错了吗?”他回答“不知道” 我指着地上被他用脚蹂躏米饭接着说“以后还会踩它们吗”他说“不会了。”…效果达成。

我的这个方法是曾经怀孩子之前看《爸爸去哪儿》上学的。李小鹏的女儿奥莉特别可爱特别萌,李小鹏也是十分的宠爱他,但是一次小奥莉玩手机被李小鹏发现了,李小鹏叫奥莉把手机还给他,奥莉不但不肯还把手机扔到地上且用手把手机推的远远的。李小鹏很生气,惩罚奥莉去小帐篷边罚站。等她反省完后,她乖乖地把手机还给了李小鹏。具体的情节记得不太清了,大概就是这样的。

我当时就为李小鹏的这个做法点赞。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但他的态度是该惯的时候惯、该管的时候管。

好了,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之谈,不足之处请多见谅。

我是豆妈小蔷,80末的宝妈一枚。育儿路上的探索者。每天会以亲身经历真实的回答关于育儿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吐槽跟我一起互动!



豆妈小蔷


孩子犯错,需要教育,这是必然。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多样性,惩罚也是一种方法。但是惩罚的方法只能当作家长权利使示威使用。让孩子自幼懂得上下级关系的道理,不能用暴力伤害孩子的心灵。教育孩子的方法重在对话和沟通,在处理家事的问题上,不要避开孩子,并且要让孩子参与,这是培养孩子社会认事能力的最好方法。孩子犯错,要掌握孩子的教育方向,孩子的心灵每天都在上进,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向中,要多鼓励,多表扬点出孩子的犯错原因,让他知道自己犯错的危害性,孩子就会主动接受改正错误。但干万不能对孩子进行犯错打击,把孩子说成一无是处,这样长期下去,你的家长形象就会在孩子的心中失信,同时会产生叛逆心理,童大心大,凡事就会与你无言,你就会失去孩子的季变取教育。我现深深的感叹做好身为儿女的父母不容易,抓好孩子的教育更不容易。今天,我是这样说吧!要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用户7108501190699方


孩子犯错,应有的惩罚是必须的。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成年人都会,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有正确的看法。

其次要看下问题的严重性,再定惩罚的轻重,而不是一味的打骂,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的心智是不成熟的,在孩子心里,没有办法分辨出哪些问题怎么处理,哪些是对错很难分辨,所以孩子犯错,家长有监管教育不利的责任,在惩罚上,家长同样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是初犯,而且问题很小,尽量去引导教育,比如乱扔垃圾。反之,家长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而孩子学了,或者还没有和孩子讲过不要乱扔垃圾,以及它产生的问题。

再比如孩子爱打人。那么要想一下,是什么原因,是孩子受欺负了自卫,还是有这个毛病,而如果是自卫,应该肯定并且教育以后怎么办。而如果是本人有爱打小朋友的习惯,我们也反思,是不是家长在遇到问题之后,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从而孩子学到了。在惩罚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家长自己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习的更快。比如下班后葛优躺刷抖音看视频玩手机游戏等,那么你也别指望孩子回家后乖乖的写作业。如果想要孩子更用心学习,除了告诉孩子学习的意义以外,自己也要创造好的环境,比如陪她读书看书等。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从我们大人那里学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和孩子交流,孩子犯错不仅仅要看问题来教育来惩罚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思想,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样才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朵朵妈育儿


对孩子的惩罚我个人的观点是要看惩罚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同时惩罚的手段采取的是什么?还有就是通过惩罚想要达到的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同时还有就是家长惩罚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把上述问题先理清楚了,在重要的教育孩子的事件上,可以选取适当的惩罚方式让孩子明白一个是非观,我觉得惩罚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像现在很多年轻家长一样,不痛不痒的惩罚和惩罚像吃饭一样天天有,顿顿有,这样的惩罚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而且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同时对惩罚,在孩子内心里没有了起到警醒的作用。这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

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在不提高自身素质的情况下,盲目的冲动的教育孩子,导致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能很好的和家长交流。

所以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科学的采取教育的方法,才是教育的根本和核心。



语字芳华


孩子的成长中就是调皮、淘气的,虽说“子不教父之过”,在育儿的道路上做父母的是任重而道远。作为两宝的妈妈,我认为孩子做错事情,就需要采取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禁止看电视一天,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等等。

但是如果宝宝在公共场合犯错,我觉得为了宝宝们的自尊,不能在公共场合进行惩罚,咱们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

然而惩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咱们做父母不断修炼的。切记大打出手或者大声说骂,那样孩子心里面会产生对咱们父母的害怕心理,对以后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有特别大的影响。

最后,提醒各位亲爱的宝爸宝妈们,在惩罚孩子之后,要与孩子进行沟通,解释清楚。安抚孩子,让孩子知道惩罚他并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他,改正了错误之后还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